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short story 2009劍橋大學慶祝建校800周年/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aperback]

Elisabeth Leedham-Green (Author)
 This concis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rom its thirteenth-century origins to the present day, is the only book of its kind in print and is intended as a standard introduction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academic institutions. Many individuals are celebrated here who have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upon developments within the University and beyond. But forces for change have often come from outside the University, from central government or from the aspira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society at large. One of the prime objectives of this book is to describe how the university has reacted to, or resisted, these external pressures. At the same time it conveys an impression of the day-to-day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over the University's 700-year history. Major university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University Library, are also described briefly. The book contains many attractive and often unusual illustrations, of subjects ranging from medieval manuscripts to the striking new building projects of the 1990s.

 劍橋大學簡史濟南:山東畫報2007
(譯注容易錯譬如說某頁對M.Phil. 之說法)

  1. Amazon.com: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 800th Anniversary ...

    www.amazon.com/...Cambridge-800th-... - 頁庫存檔 - 翻譯這個網頁
    "Suitably emollient on the whole, though with sharp edges in places, this compendium of low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 of student press and Nobel Prizemen ...
  2.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 800th Anniversary Portrait | Varsity ...

    www.varsity.co.uk/reviews/1212 - 翻譯這個網頁
    30 Jan 2009 – The University's much-publicised 800th anniversary this year has spawned at least two celebratory volumes. One is CUSU's glorified graduate ...
  3.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 800th Anniversary Portrait - Peter ...

    books.google.com › ... › EuropeGreat Britain - 翻譯這個網頁
    Cambridge is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universities, providing education,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at the very highest level. Home to more Nobel laureates than ...


2009劍橋大學慶祝建校800周年


劍橋大學校慶燈光表演
劍橋大學慶祝建校800周年
劍橋大學在新學期開學之際展開慶祝建校800周年的活動,包括燈光表演和教堂鐘聲。 特別製作的燈光表演回顧了劍橋的歷史,並展望未來。
而世界各地多個教堂則在同時奏響為劍橋校慶專門譜寫的教堂鐘聲。
劍橋的校慶活動將持續一年,今年晚些時候劍橋將組織查爾斯﹒達爾文節和科技節,10月份還將舉辦創意節。
雖然學者們對劍橋大學具體建校的日期並不掌握,但劍橋認為以新學期的開始展開校慶慶典最為恰當不過。
劍橋大學在1209年由一批來自牛津的學者創利,當時的劍橋鎮只是一個集市。
800年來,劍橋名人輩出,著名畢業生包括曾推翻英國王室的克倫威爾、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以及當今物理泰斗霍金等。
劍橋大學所產生的諾貝爾獎得主人數超過世界任何其他高等學府。
目前劍橋大學有1.8萬名學生,年收入接近10億英鎊。

Clinical chest ultrasound : from the ICU to the bronchoscopy suite / volume editors, C.T. Bolliger ... [et al.] Basel ; New York : Karger, c2009  ix, 221 p. : ill. (some col.) ; 29 cm

Property stories / edited by Gerald Korngold and Andrew P. Morriss

New York : Thomson Reuters/Foundation Press, 2009

2nd ed

vii, 434 p. ; 26 cm




The art of brevity : excursions in short fiction theory and analysis / edited by Per Winther, Jakob Lothe, and Hans H. Skei

Columbia :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c200  xx, 212 p. : ill. ; 24 cm
c2004


Short cuts [videorecording] / Fine Line Features in association with Spelling Films International present a Cary Brokaw / Avenue Pictures productions ; a Robert Altman film ; screenplay by Robert Altman & Frank Barhydt ; produced by Cary Brokaw ; directed by Robert Altman


Irvington, NY : Criterion Collection : New Line Home Video ; Chicago, IL : Distributed by Home Vision Entertainment, [2004]

Special ed

2 videodiscs (ca. 183 min.) : sd., col. ; 4 3/4 in. + 1 booklet (157 p.)  2004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Ama Ata Aidoo /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Ada Uzoamaka Azodo & Gay Wilentz


Trenton, NJ : Africa World Press, 1999
a-k, xxviii, 481 p. : ill., maps ; 24 cm
1999


The Victorian short story : development and triumph of a literary genre / Harold Orel

Orel, Harold, 1926-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ix, 213 p. : ill. ; 23 cm


1986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short story : an historical survey / by Fred Lewis Pattee

Pattee, Fred Lewis, 1863-

New York : Bible and Tanren, 1975, c1923
388 p. ; 24 cm 1975


English short stories, selected to sh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ort story from the fif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 Toronto, J.M. Dent & Sons, Ltd.; New York, E.P. Dutton & Co. 1926
xiv, 368 p. ; 18 cm

1926
A dark story, or, A brief development of the nefarious conduct of the black-diamond mongers with regard to the present system of the coal trade [electronic resource] : seriously recommended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whose interest is so materially affected, by the scandalous imposition of high price and short measure, in an article of so general and unavoidable consumption / by T. Telltruth

Telltruth, T

London : Printed and published by W. Glindon, 1815
32 p. ; 20 cm


1815
Thomas Hardy's short stories and Victorian periodicals [electronic resource]

Brownson, Siobhan Craft 240 p



The Victorian short story [electronic resource] : A textual culture's forgotten genre

Lewis, Karen L
236 p



  經抗議後 劍橋大學昨正名稱我台灣

英國劍橋大學官網先前對台灣國別的稱呼為「台灣,中國的一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昨天恢復成「台灣」。 (取自劍橋大學官網)
〔記 者湯佳玲、陳慧萍/台北報導〕台灣主權在國際學術圈被矮化又一樁!英國劍橋大學博士班申請資料的「國別」欄中,將台灣矮化為「中國的一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中研院學者去函抗議後,劍橋大學一度態度強硬,堅稱我「並非是一個國家,中國才是唯一合法政府」;所幸,經外交部協助交涉後,劍橋大學官 網昨已恢復成「Taiwan」。
稱我中國一省 校方辯稱官方規定
中研院學者駁 牛津等校只寫台灣
中 研院生命科學組莊姓副研究員日前為其助理撰寫推薦信,發現劍橋的網路申請表「國別」欄位是「台灣,中國的一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特聘研究員陳鈴津因此代寫信函,陳述台灣是獨立自主國家,並非中國一省,要求劍橋更正。
劍橋校方卻回信指出:「英國並不認為台灣是個國家…我們必須維持台灣是中國一省的說法,因為這是HESA(英國中央高教單位)的規定,且目前不可能改變。」
學者們怒吼:「實在很侮辱人,我們要國家尊嚴!」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張谷銘表示,既然是HESA規定,理應全英適用,但莊姓副研究員出示牛津大學與倫敦國王學院申請表,國別欄明確只寫「台灣」。張谷銘說,顯然劍橋不一定要遵守!
張谷銘並指出,英國對台免簽,但對中國並沒有免簽,「可見台、中在英國眼中是不同的,英政府自相矛盾!」
此一事件輾轉經由外交部交涉後,劍橋大學昨天更正了官網上對台灣的稱呼。
由於類似事件在學界層出不窮,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質疑馬英九總統在到處宣揚免簽的政績背後,換來的是「中國的一省(Province of China)」的默許。
矮化案例多 外交部稱肇因ISO
護台灣主權 學者籲提供申訴管道
張谷銘表示,台灣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被矮化成「中國的一省」,「被當成是這樣,政府也沒抗議,是台灣人的悲哀!」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祝平一也說:「期刊論文老被中國吃豆腐,又做白工,因為會算成中國的點數。」
祝平一等人昨天舉出個人在國際場合遇到台灣主權遭矮化的親身經歷,強調此事令學界很苦惱,主權一旦被矮化,政府沒發聲,別人就以為是默認!他因此呼籲政府,提供學界明確管道,知道受到矮化委屈該向誰申訴。
外交部發言人夏季昌則說,這問題存在已久,大多源於電腦系統採用ISO的國家代碼,因而將台灣列為中國一省,多數案例都沒有貶低主權的意圖,只因電腦系統外包給廠商,直接採用ISO國家代碼所致,只要民眾積極反映,或透過外交部正式交涉,對方多願意更正。
夏季昌並說,目前網站上至少有千萬筆資料不當稱呼我國,希望民眾和政府通力合作,只要發現任何矮化國家主權案例,都可以向外交部通報,外交部一定會全力交涉,要求對方更正。

劍橋大學首次發行債券英國《金融時報》 邁克爾•斯托撒德, 克里斯•庫金報導
一家中世紀學府昨天踏入現代金融時代——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在其800年的歷史上首次利用公共債券市場(而非慈善募捐)募資。這所英國最為富有、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發行了價值3.5億英鎊的40年期債券,利用低收益率來為新成立的干細胞研究實驗室和研究生宿舍提供資金。劍橋大學在最新的上海交通大學排名中名列全球第五,過去它的開發項目一直依賴捐贈人的資助。財務總監安德魯•里德(Andrew Reid)稱,劍橋本可以直接資助這些開發項目,但“鑑於長期利率處於低位,現在似乎是藉款的大好時機”。該債券的定價比英國國債高出60個基點,市場反響良好。上週,劍橋大學由於“卓越的市場地位、擁有高額的流動資產和穩健​​的治理結構”,獲得了穆迪(Moody's)的AAA評級。發行債券的是劍橋大學的中央機構,而不是組成該大學31所學院中的任何一所。在不計入學院資產的情況下,該中央機構擁有26億英鎊的淨資產。劍橋是英國唯一一所十億英鎊級大學,它在2010-11年度的支出達到12億英鎊。數支養老基金一直流露出支持英國大學的興趣。 2010-11年度,這個備受尊敬的領域擁有230億英鎊的收入,盈餘達10億英鎊,扣除負債後的淨資產價值達240億英鎊。位於萊斯特的德蒙特福德大學(De Montfort University)2010-11年度支出1.5億英鎊,該校於今年7月發行了價值1.1億英鎊的30年期債券。“我確信以後將有更多的大學考慮獲得評級,進入資本市場,”蘇格蘭皇家銀行(RBS)英國及愛爾蘭企業債務資本市場主管拉塞爾•梅伯里(Russell Maybury)說。蘇格蘭皇家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匯豐銀行(HSBC)是此次債券發行的承銷商。譯者/徐天辰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周德偉先生 (1902-86)的一些著作




海耶克的思想為什麼要加一古典? 我想海耶克思想之無以為繼或許是很自然的,因為20世紀的學風偏向專業化,所以像海耶克這種通才 (經濟,法律,政治,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科學哲學……)已經快成絕響。在台灣影響最大的海氏暢銷書,是殷海光先生的節譯本,那已是原著二三十年後的事。而這本書是歐美學界所避談的世俗之作。
周德偉先生翻譯的《自由的憲章》(台灣銀行出版)或值得一讀。周先生寫過幾篇介紹海耶克的文章也值得讀讀。通俗一點的,或許是1974年周先生在陳忠信先生邀請到東海大學講《如何以美利利天下》 (演講稿陳先生整理發表在《東風》)
或應有一海耶克學會,多在紫藤盧繼絕學”( 海氏被譽為20世紀第一經濟學家,他的思想著作不會因漢文世界的喜好與否而改變的)


----
周德偉先生回憶錄 2011年
翻讀過他的兩本學術著作 還是喜歡他翻譯海耶克而已

***

從尊德性齋到紫藤廬  周德偉先生與自由主義在台灣 (尉天驄)   台北紫藤廬,想當年,座中多是豪英。奚淞、林懷民、施叔青、王津平、白先勇等時 常在這裏聚會,前來的年輕知識分子,個個性格獨特,但有一點相近,就是不受拘束。紫藤廬原本叫「尊德性齋」,是財政部關稅署署長周德偉先生的宿舍。周先生 一九七五年赴美前,往來這個房子的知識分子,思考自由主義,這些與現實權勢保持距離的學者無所忌諱地隨意交談,共同思考人類的前途;在那個戰亂過後和人心 惶惶的時代,實在是難能可貴。——編

---

周德偉先生 (1902-86) 的演講已是36多年前了還是要感謝周先生和陳忠信先生

周德偉與胡適之先生

周德偉 (1962) : "我與胡適之先生" (原收入周德偉社會政治哲學論著 台北 1968
又收入 有刪節 錯字多的 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2005 pp.263-304
這篇其實是周德偉先生的自述 不過稍微介紹他與胡適的十來次會面 2-3次設宴
再怎麼說 還是可以翻翻
* 本書編輯順序很有問題
"如何與美利利天下" 是1974年陳忠信先生邀周先到東海大學的錄音帶擴篇成的 "虛擬講稿"不過可作為周先生思想的總結
這場是絕少數我還記得題目的演講 36年之後重讀此文 才算讀懂

教育部的國語辭典"美利*"解釋* 是錯誤的 據周先生說法 或可翻譯成 "dynamic global optimization"
*巨大的利益。史記˙卷七十˙張儀傳:「許儀而得黔中,美利也。


周德偉先生在Google Books: 第一頁

搜尋結果

  1. 周德偉 - 1962 - 512 頁 - 摘要檢視

    books.google.com - 其他版本 - 新增至「我的圖書館」 - 在「我的圖書館」中: 變更
  2. 無封面圖片
    周德偉 - 1968 - 502 頁 - 摘要檢視

    周德偉社會政治哲學論著

    封面
    周德偉 尊德性齋, 1968 - 502 頁

    豈有文章覺天下
    忍將功業告蒼生

    周德偉


    1. 人文現象的領悟 1
    2. 人的行動與文化的發展 35
    3. 經濟與行動 68
    4. 歷史與歷史哲學 106
    5. 功效主義重詁 178
    6. 社會與戰爭 206
    7. 經濟政策與經濟學 245
    8. 階級鬥爭論評估 278
    9. 試擬國民黨當前的政治主張 1957 295
    10. 介紹海耶克給中國知識群眾 1965 313
    11. 海耶克學派的社會思想的研究 328


    12: "我與胡適之先 生"*(1963) pp.348-86


    26: 與胡適之先生函三件 (1959-1960) pp.482-87


    *原收入 周德偉社會政治哲學論著 台北 1968 又收入 有刪節 錯字多的 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2005 pp.263-304
    這篇其實是周德偉先生的自述
    不過稍微介紹他與胡適的十來次會面 2-3次設宴
    再怎麼說 還是可以翻翻



  3. 無封面圖片
    周德偉 - 1968 - 692 頁 - 摘要檢視

    books.google.com - 新增至「我的圖書館」 - 在「我的圖書館」中: 變更
  4. 周德偉 - 1968 - 164 頁 - 摘要檢視

鄭 逸梅《藝海一勺--八十八翁西泠石伽》《逸梅叢談》

 今天回永和家族慶生會.....記得到地下室書庫取些書過來.....其中有本

鄭 逸梅1895-1992 南社文史掌故作家  20年代初即有報社的"補白大王"雅稱.....

鄭 逸梅《藝海一勺--八十八翁西泠石伽》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4
 ----
這本書Ken 還了 可是不知藏在那兒了.....
-----

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鄭逸梅:《逸梅叢談》 Ken Su

P1120778
與 HC 近十年失散重逢,這將近兩年來,再度新生於國境之南,我就把他的藏書當作我的圖書館,來往台北就去用強,借書。明朝的黃肅寄給劉紹的詩,說:「
城南劉子憲,來往即吾家;
連榻書樓小,鉤簾石壁斜;
金圓霜捧橘,冰碎夏分瓜;
苦為吟詩癖,更闌更煮茶。

我們見面,既不吟詩,也不煮茶,通常一兩個鐘頭下來,談得口乾舌燥,一滴水也沒得入口。幸虧 HC 在台大養了幾頭乳牛,只有喝喝牛奶,望梅止渴。話雖如此,我是老實不客氣地,不只白吃他的午餐(有時還言明,這一餐是玉燕請的客),還「人掠厝拆,雞仔鳥仔各掠尬無半隻」。
上周到他藏書堆中,挖出一本怪書,沒出版年月日,也無出版社名稱,只是在側面草草貼一張紙「逸梅叢談」,是鄭逸梅的作品,是隨筆性質,書中提到「電扇、冷氣」,也是當代人,裡頭有些不文不火的東西。例如韓偓的〈深院〉「深院下簾人晝寢,紅薔薇架碧芭蕉」,我倒不稀罕他「補白大王」的名號,不過對他「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頗為嚮往,應該去申請一個來玩玩。......more

 ----
 未說明作者

名動一時的補白大王鄭逸梅


 鄭逸梅(1895—1992),祖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市),出生於上海江灣。本 姓鞠,名願宗,號逸梅,別署“紙帳銅瓶室主”。鄭逸梅4歲,父親病故。靠外祖父鄭錦庭撫養成人,改姓鄭,由此改稱外祖父為祖父。祖父為之啟蒙,稍長入塾就 讀。1905年,入上海敦仁學堂讀書,考試多在榜首。1909年,隨祖父至蘇州,考入草橋頭公立高等學堂。同窗學友中,有顧頡剛、吳湖帆、葉聖陶、王伯 祥、范煙橋、江小鶼等,皆一時俊彥。
  鄭逸梅,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史掌故大家,因其經常在報刊上發表短小的文章,人稱“補白大王”。
   1912年鄭逸梅考入蘇州江蘇省立第二中學。是年,他首次使用“逸梅”之名,將英文教本中的一篇游記譯成中文,命題《克靈湖游記》。參加《民權報》副刊 征文,獲甲等獎。編輯吳恤來函激勵道:“如此文章,多多益善。”不成想鄭逸梅由此而走上了寫作道路。鄭逸梅文章的特點是短小、雋永,他寫道:“我寫的文 章,多則數百言,少則十數字。它小巧、玲瓏,鑲嵌於其他長文的尾末,‘補’了版面的‘白’。久而久之,人們就名之為‘補白體’、‘鄭補白’……”當時的文 人徐卓呆(傅霖)便把“補白大王”的桂冠送給了他。
  1920年冬,鄭逸梅與范君博等編輯出版《游戲新報》﹔1921年5月,與趙眠雲編輯出版《消閑月刊》,1922年8月,組織趙眠雲、范君博、姚蘇鳳、范煙橋、顧明道等8位蘇州作家,在留園茶話,並發起成立“星社”,此組織維持15載之久。
   1926年,鄭逸梅結集出版的第一本書《梅瓣集》由上海圖書館出版,之后,一直為數十種報紙、刊物撰稿。此外,鄭逸梅還翻譯了英國柯南道爾名著《福爾摩 斯探案》,由世界書局出版發行﹔又創作電影文學劇本,凡5種如《國色天香》、《三生石》、《萬丈魔》等,均已拍成影片上映。
  鄭逸梅是個 十分勤奮的作家,他每日在燈下伏案寫作,時常到更深夜闌,往往日盡三五千言,至1949年前共出版單行本著作22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南社叢談》、 《藝壇百影》、《文苑花絮》、《藝林散葉》、《書報畫舊》、《上海舊話》、《掌故小札》、《清末民初文壇軼事》、《藝林拾趣》、《藝苑瑣聞》、《藝海一 勺》等。
  值得特書一筆的是兩部史料性極強的專著。
  其一是《南社叢談》。南社系辛亥革命時期,由柳亞子、陳去病等發起 成立的進步文學團體,於1909年11月13日在蘇州虎丘創建。關於南社史,曾有人先后推薦柳亞子、胡寄塵擔任編寫重務,但因種種緣故未能如願。時至上世 紀80年代,南社社員已寥若晨星,故由鄭逸梅來擔此重任,當屬義不容辭。他“大著膽把所見的、所聞的和平時所摘錄的零星史料,一股腦兒串起來,試寫這部 《南社叢談》”(該書《前言》)《南社叢談》將南社的醞釀、成立、糾紛、斗爭及各種活動,寫得條分縷析,真實生動。尤其是,有關《南社大事記》、《南社叢 刊》、《南社社友事略》、《南社詩選簡注》、《南社社友著述存目表》等專章,提供了大量的人物、事跡及原始數據,並具有鄭著特有的風格韻味。學者湯志鈞寫 道:“《南社叢談》的寫作功力很深。這是一部研究中國近代史和中國近代文學史的很好的參考書。”
  《民國舊派文藝期刊叢活》系鄭逸梅應魏 紹昌編輯《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之約而寫的。本書計收雜志114種,含《小說時報》、《小說月報》、《小說叢報》、《禮拜六》、《紅玫瑰》、《紫羅蘭》、 《萬象》、《永安月刊》等﹔大報副刊4種:《申報》的“自由談”、“春秋”﹔《新聞報》的“快活林”(即“新園林”)﹔《時報》的“滑稽余談”“余興” 等。對期刊的介紹較細致。諸如創辦發行的起訖年月、作者編者簡介、刊物的開本規模,封面插圖的設計等均有詳細說明,故此書乃研究民國舊派文藝期刊的重要參 考資料。
  至於鄭逸梅“補白”的特點則在於一個“雜”字。“雜”者,廣也,指作者寫作領域的寬廣與深厚,舉凡金石書畫,版本目錄,雕刻塑 像、詩文辭翰,技工巧匠,才媛名流、戲劇電影、醫藥氣功、飲食烹飪、名勝古跡、花木禽魚、鳥語虫聲等,他都可娓娓道來,講得絲絲入扣。作家陳子善在《人淡 似菊 品逸於梅》*一文中指出:“鄭老的補白多則數百言,少則十餘字,文字精練,耐人玩索,吉光片羽,足資啟迪。”如最短的一條“許地山擅彈琵琶”,寥寥七字,就 把許地山鮮為人知的特長與愛好和盤托出。”鄭老的補白,被論者譽為“鄭公體”,即繼承了六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和清代張朝《幽夢影》的著述傳統,再融匯鄭 逸梅自己的情趣與格調,可謂得天獨厚,自成一格。作者自況道:“所述以人物掌故為歸,這是我始終一貫的作風。”
  作為高產作家、“補白大 王”鄭逸梅,其創作素材極豐,而來源有二,一是讀書心得,二是採訪耆宿。關於前者,鄭逸梅的藏書特多,他在“文革”被抄家時,忍痛目睹“畢生所藏書畫文 物,悉數滿載七車駛出弄外”。進入晚年,在他所居12平方米的斗室裡,櫥裡、架上、床底、屋角等,到處都堆滿了書,他自比“陸放翁的書巢”,並戲謔之: “書堆一地,斯文掃地”。
  鄭逸梅畢生以讀書為最大樂趣。他述道:“不論春之朝,秋之夕,酒之后,茶之餘,或雨晦風瀟,或日煦景淑,都是讀書的好時光。讀未見的書,如得良友﹔讀已讀的書,如逢故人。”如是痴心廣泛的閱讀,使他見聞充盈,為其寫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
  晚歲的鄭逸梅,一直筆耕不輟,至於臨終。究其目的,他在《近代名人叢話·前言》裡講得很清楚:“乘以秉燭余明,頭腦尚不遲鈍,留些祖國精神遺產給下一代,這就是我晚年寫作的目的。”

 



* HC案:收入《藝海一勺--八十八翁西泠石伽》附錄

冯梦祯 快雪堂日記, Is It Just Me or Is Everything Shit

第二坨“狗屎”:摩登時代生活百科 Is It Just Me or Is Everything Shit

Is It Just Me Or Is Everything Shit
Is It Just Me or Is Everything Shit?: The Encyclopedia of Modern Life is a book by Steve Lowe and Alan McArthur. It was published in Britain in 2005. Wikipedia
Published: November 3, 2005
 Is It Just Me or Is Everything Shit?: The Encyclopedia of Modern Life is a book by Steve Lowe and Alan McArthur. It was published in Britain in 2005. The authors give satirical criticisms of people, places, institutions and phenomena seen in modern British life. Subjects include Live 8, 50 Cent, Chris Martin, Philip Green and The Daily Mail. The jacket copy describes the book as a "broadside against consumer capitalism," and this is a recurring theme throughout. The book displays a broadly left-wing view of life.
The book was also made available as an audio CD read by Julian Rhind-Tutt and Stephen Mangan.
In November 2006, Is It Just Me Or Is Everything Shit?: Volume Two was released as a sequel, with the same authors turning their attentions to Lemsip medicine and Bratz dolls amongst other subjects. The book features the tagline "Because if anything, it all just keeps getting worse".

External links



Is It Just Me Or Is Everything Shit?: The Encyclopedia of Modern Life

Steve Lowe and Alan McArthur


title
If you hate: loft living; bar-clubs; Tony Blair; chick lit; global warming sceptics; Keane; loyalty cards; IKEA; Kabbalah; bling and Richard Curtis...
... then you need IS IT JUST ME OR IS EVERYTHING SHIT? - an encylopedic attack on modern culture and the standard reference work for everyone who believes everything is shit. Which it is. This book is for the larg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interested in saying NO to the phoney ideas, cretinous people, useless products and doublespeak that increasingly dominate our lives. This book is designed for everyone who thinks they may have mislaid their soul in a Coffee Republic. Never before has there been a book so completely full of shit.
This very funny, well-informed, belligerent rant of a book adds up to an excoriating broadside against consumer capitalism that the authors hope will sell loads of copies.

Reviews

  • 'One of the many things that irritates these guys is rave reviews: so I'll just say it's very funny and recommend you to buy it. Unless of course you're a big fan of the Daily Mail' Stewart Prebble, author of Grumpy Old Men
Ebook (PDF)
Published 03/08/2006

第二坨「狗屎」-摩登時代生活百科(簡體書 大陸書)

簡體書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2009/2006
作者: (英)洛 / (英)麦克阿瑟
译者: 董立方
全新出版的《第二坨「狗屎」》是《這就是「狗屎」》的姊妹篇,從內容上來講,前者比後者信息量更大、更值得關注;批判的方式更尖銳、更滑稽;描述的內容更粗俗、更糟糕……是對後者的有力補充,兩者合在一起為讀者提供現代生活中「狗屎」的參考標準。

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減肥蘋果,廚師的家庭,知名感冒藥Lemsip,大衛·卡梅倫,午餐時間隆胸,火車上的超級公共廁所,足球專家,康沃爾人的民族主義,排毒襪子,雄鹿周,「狗屎」電影的「狗屎」原聲帶,飯店服務費以及名叫」大衛」的政客們。
喜歡《這就是「狗屎」》的讀者一定會更加喜歡《第二坨「狗屎」》,而不喜歡《這就是「狗屎」》的讀者也會發現《第二坨「狗屎」》其實也挺搞笑,而且有助於增長見識。

2011.8 讀快雪堂日記 學"莫/暮 " 新月等都讓他喜樂每天數行即可

快雪堂日記  

作者: (明) 冯梦祯
出版社: 鳳凰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1
页数: 229
定价: 26.0
装帧: 平装
丛书: 嘉興文獻叢書
ISBN: 9787807293798

内容简介 · · · · · ·

  一国一郡文献之兴替,其大端往往与世运相陵谷。予观夫嘉禾一府而略知天下之变且不信哉!嘉兴艺文肇自前汉。自漠以来,严忌之赋,见绿班书,陆玑之注,荣列四库。迄两晋舆宋,陆、顾大族屡变文华。
    唐宋之际,若陆德明、刘禹钖、张九成,并学究书院,思极人文,缛彩郁于云天,逸响振于金石。元之吴镇,英华秀发,波澜浩荡,笔有余力,词无竭源。明清之 降,更成大观。若清江有诗、士林有品、墨林有琴、倦圃有书,缘情托兴,比符诗骚,皆一时之选也。推延至清,则嘉禾文光,照映当时,胜流遍地,诗家如云。若 利瓦伊钧有梅会之选,钱陈群有八子之集,沈季友、胡昌基更谱一郡之诗系。若竹大佬,词兼诸体,才思横溢,闻其风者,海内景慕,后之文者,往往继踵芳尘, 若孟举、悔余辈,皆高吟宋调,宏利苍然,非同凡流,若箨石宗伯,淳然古音,视曝书亭较深,视樊榭山房较大,张秀水诗帜而自成;尔,若寐叟鸿儒,植经... (展开全部)
  

目录 · · · · · ·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冯梦祯

目录
人物简介
轶事遗闻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冯梦祯(1548—1595)字开之,号具区,又号真实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

[1]
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四十八岁。万历五年(1577)二甲三名进士,官编修与,沈懋学屠隆以气节相尚。张居正丧父争情,梦祯诣其子嗣修力言不可,忤居正,病免,万历二十一年(1573)补广德州判官,量移行人司,副尚宝司丞,升南京国子监司业,迁右谕德,署南京翰林院,再迁右庶子,拜南京国子监祭酒”。三年后被劾罢官,遂不复出,移居杭州,筑室于孤山之麓。   梦祯因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名其堂曰“快雪”。著有《快雪堂集》六十四卷,《快雪堂漫录》一卷,及《历代贡举志》,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钱谦益为之作《南京国子监祭酒冯公墓志铭》,称其深禅学,其佛乘之文为时所称。

编辑本段轶事遗闻

明代以后,西湖龙井茶叶逐渐形成了鲜明特色,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由于产量有限,冒充“西湖龙井”的赝品也粉墨登场了。   有一次,快雪堂主冯梦祯随老友徐茂吴又是仔细察看,又是取一小撮经冲泡后品尝茶汤,结果是再三摇头,竟没有一家是正宗“龙井”。   后来,有一家送来一小包茶叶,口口声声说绝对是真品。徐茂吴再作尝试,其香味果然与众不同,有一种豆花的清馨。然而,茶农以及龙井寺的和尚却群起而攻之,说徐茂吴弄错了,这一小包茶叶才是赝品,他们大家的全是本山“实货”。   冯梦祯平日爱饮“西湖龙井”,但对鉴别真假“龙井”并不内行。他见徐茂吴遭“围攻”,自己也有口难辩,只得拉着老友离开龙井村回城。一路上徐茂吴不断地数落刚才那些赝品“龙井”的假像,冯梦祯感叹:“伪物乱真如此!”(《快雪堂集》)

  • 1
    冯梦祯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Le système des objets (1968) by Jean Baudrillard 及其他





布西亞Jean Baudrillard物體系Le systeme des objetsThe System of Objects (1968)林志明譯台北:時報文化1997  博士論文


 Jean Baudrillard (French: [ʒɑ̃ bodʁijaʁ];[2] 27 July 1929 – 6 March 2007) was a French sociologist, philosopher, cultural theorist, political commentator, and photographer.

Books

  • The System of Objects (1968)
  •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1970)
  •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1972)
  •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1973)
  •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1976)
  • Forget Foucault (1977)
  • Seduction (1979)
  •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1981)
  • 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ties (1982)
  • Fatal Strategies (1983)
  • Simulations (1983)
  • America (1986)
  • Cool Memories (1987)
  •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1987)
  • The Transparency of Evil (1990)
  • The Gulf War Did Not Take Place (1991)
  • The Illusion of the End (1992)
  • Baudrillard Live: Selected Interviews (Edited by Mike Gane) (1993)
  • The Perfect Crime (1995)
  • Paroxysm: Interviews with Philippe Petit (1998)
  • Impossible Exchange (book)|Impossible Exchange (1999)
  • Passwords (2000)
  • The Singular Objects of Architecture (2000)
  • The Vital Illusion (2000)
  • Au royaume des aveugles (2002)
  • The Spirit of Terrorism: And Requiem for the Twin Towers (2002)
  • Fragments (interviews with François L'Yvonnet) (2003)
  • The Intelligence of Evil or the Lucidity Pact (2005)
  • The Conspiracy of Art (2005)
  • Les exilés du dialogue, Jean Baudrillard and Enrique Valiente Noailles (2005)
  • Utopia Deferred: Writings for Utopie (1967–1978) (2006)
  • Pataphysics (2007)
  • Radical Alterity (2008)
  • Why Hasn't Everything Already Disappeared? (2009)
  • Carnival and Cannibal, or the Play of Global Antagonisms (2010)
  • The Agony of Power (2010)

Articles

  • “The Spirit of Terrorism.” Telos No. 121 (Fall 2001). New York: Telos Press.
  • “Divine Europe.” Telos No. 131 (Summer 2005). New York: Telos Press.



家族是農民家庭,布希亞是家裡的獨生子。中學唸巴黎著名的亨利四世中學(lycée Henri IV),準備法國高等師範學校(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的入學考試;但突然放棄一切,跑去阿爾勒地區當農工。
回到巴黎完成的高等學業是在索邦大學唸完德文學業,考取德文教師資格考。布希亞隨後在不少中學教德文,跟友人 Gilbert Badia 一起翻譯過布萊希特(Bertold Brecht)的著作《流亡對話》,1960年代初開始翻譯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以及賀德霖(Hölderlin)跟德國作家 Peter Weiss 的知名著作《瑪哈/薩德》(Marat / Sade)。布希亞也在知名文藝刊物《現代》(Les Temps modernes)撰寫文藝評論。
布希亞的第一個婚姻,配偶是 Lucile Baudrillard,生了一兒一女,分別是 Gilles Baudrillard 跟 Anne Baudrillard。
1995年,布希亞的第二個婚姻是迎娶 Martine Dupuis,一位雜誌的攝影編輯。

南鐵大學時期

布希亞一邊在高等實用知識學院(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上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課,一邊經由昂黎·勒菲弗爾(Henri Lefebvre)的指導撰寫博士論文,日後成為1968年備受讚賞的《物體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早在1966年起,布希亞就已經在南鐵大學(Nanterre,巴黎第十大學,並請勿將之和法國西部靠海岸的城市南特 (Nantes) 搞混)教授社會學
在南鐵大學待了二十年之後,1986年布希亞轉至多芬大學(Dauphine,巴黎第九大學)任教,直到1990年自多芬大學辭職退休。
1990年代布希亞的聲名在美國鵲起,布希亞開始到美國及其它國家講學。最特別的是美國兄弟檔導演沃卓斯基兄弟(Andy Wachowski 跟 Larry Wachowski)自承受布希亞的著作《擬仿物與擬像》(Simulacres et simulation)影響,而在1999年拍出《駭客任務》(The Matrix)第一集。

攝影

布希亞本身亦是一位業餘攝影師,也在1999年出版了一本《論攝影》(Sur la photographie)。2000年布希亞整理他的攝影作品作了一個展覽(在『歐洲攝影館』,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 MEP)。

葬禮

布希亞2007年3月6日病逝巴黎,葬禮於3月13日巴黎市內的蒙帕納斯(Montparnasse)墓園舉行,哲學家何內·謝黑(René Schérer)說道:「看起來應該就是這樣,布希亞的葬禮從未發生過。更好的是,從現在起他將一直活下去。」(Tout ça est parfaitement normal, l'enterrement de Baudrillard n'a pas eu lieu et c'est tant mieux, à présent il va vivre.)

作品簡介

布希亞的理論,最為人熟知的是他為報刊撰寫的長篇文章,基本上是以後結構主義的觀點批評大眾傳播媒體,仍不斷地引起討論。
第一篇長文是1991年針對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撰寫〈波灣戰爭不曾發生〉(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1991年3月29日刊登在《解放報》)。
第二篇長文是2001年針對九一一事件世貿中心兩幢大樓的倒塌撰寫《恐怖主義的精靈》(L'Esprit du terrorisme,2001年刊登在《世界報》)。
受到尼采著作的啟發,布希亞感興趣的是物體的事件,或者是事件的規則跟事件的不規則。於是,「誘惑」(séduction)、「模擬」(simulation)、「過度真實」(hyperréalité)成為布希亞式的概念名詞。

符號物體

布希亞早期的兩本著作:《物體系》跟《消費社會》(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深受結構主義之父索緒爾的 影響,布希亞認為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其實都是些「符號物體」(objets-signes),同時將原有的意指系統(systèmes de signification)、詮釋系統(systèmes d'interprétation)更深入思考,認為「所指,符旨」(signifié)不再只是「中性的物體」的意義,其實應該把「所指,符旨」放回語 言學的體系而具備更加複雜的關係,因此又創了「符號價值」(valeur-signe)一詞。思考路線上,布希亞跟福柯德勒茲一樣都揚棄馬克思主義的概念,對布希亞而言他更揚棄精神分析的概念。

惡的概念

布希亞反對啟蒙時代的人文主義,也反對康德理性主義,甚至愈來愈反對符號學的邏輯,簡言之,針對惡的概念布希亞也用他對物體的概念、誘惑威力的概念拆解它的意義的邏輯。也因此,不僅是景仰尼采的語錄式寫作,布希亞更是有意識地採用帶一點詩意、帶一點嘲諷的風格撰寫他自己的文章。結果是相當隱晦的,不管布希亞是針對九一一事件法國2005年秋季暴動發表評論,一致再引起新聞界對布希亞的批評。布希亞晚年試圖從毛斯(Marcel Mauss)跟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的著作尋求答案。

歷史的概念

擬像和模擬

布希亞在1970年代中期出版《象徵交易和死亡》(L'E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基本上仍遵循索緒爾的影響,但卻導引他在1980年代更加闡釋「擬像」(simulacre)跟「模擬」(simulation)的關係,然後就是針對大眾傳播媒體、全新的數位科技的全面的、革命性的批判。
布希亞首先在《象徵交易和死亡》這本書提到擬像的三種類別(trois ordres):
  • 第一種類,是「仿冒」(contrefaçon)的擬像,年代是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一直到第一次工業革命;在這個時代,是「存有物」 (l'être)跟「外觀」(l'apparence)的分裂,是「原始物」(la référence originelle)跟「模仿它的替身」(son double mimétique)的分裂。
  • 第二種類,是「生產」(production)的擬像,年代是工業社會:所有的物體已不再是原始物的反映或仿冒,而是所有的物體彼此全都是擬像。這第二種類別的擬像終止所有的參考動作以及能夠無限制地再生產。
  • 第三種類,是「模擬」(simulation)的擬像,原始起源以一種幻覺式的形式再度出現。這種模式以設計好的程式將所有的物體投射出虛擬的存 在。布希亞稱這個時代(即我們現在的這個時代)是「過度真實的」(l'hyperréel),在這樣的「過度真實」中,「存有物」跟「外觀」之間的差異已 被廢除,這樣的「過度真實」其實是靠封閉的符號系統自己結構起來,且所有的這些符號完全都沒有參考到外在的現實。
布希亞晚年有一句嘲諷的話也很有名:「超真實已死。所以,超真實萬歲!」(L'hypperréalité est morte. Vive l'hyperréalité !)

作品年表

  • Le système des objets (1968) – 物體系
  •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1970) – 消費社會
  • Pour une critique de l'économie politique du signe (1972) – 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 Le miroir de la production (1973) – 生產之鏡
  • 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 (1976) – 象徵交易和死亡
  • La consommation des signes (1976) – 消費符號
  • Oublier Foucault (1977) – 忘掉傅柯
  • L'effet Beaubourg (1977) – 龐畢度中心效應
  • À l'ombre des majorités silencieuses (1978) – 在沈默的多數人的陰影下
  • L'ange de stuc (1978) – 拉毛粉飾天使
  • De la séduction (1979) – 論誘惑
  • Enrico Baj (1980)
  • Cool Memories (1980-1985) – 酷斃回憶錄第一卷
  • Simulacres et simulation (1981) – 擬仿物與擬像
  • À l'ombre des majorités silencieuses (1982) – 在沈默的多數人的陰影下
  • Les stratégies fatales (1983) – 致命策略
  • La Gauche divine (1985) – 神聖左派
  • L'autre par lui-même (1987) – 他自己說自己
  • Cool Memories 2 (1987-1990) – 酷斃回憶錄第二卷
  • La transparence du mal (1990) – 惡的透明度
  • 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 (1991) – 波灣戰爭不曾發生
  • L'illusion de la fin ou la grève des événements (1992) – 誤以為是結束的錯覺,或所有事件都在罷工
  • Fragments, Cool Memories 3 (1991-1995) – 酷斃回憶錄第三卷
  • Figures de l'altérité (1994) – 相異性的一些範例
  • La pensée radicale (1994) – 激進思想
  • Le crime parfait (1995) – 完美罪刑
  • Le paroxyste indifférent (1997) – 頂尖無所謂
  • Amérique (1997) – 美國
  • Écran total (1997) – 全銀幕
  • De l'exorcisme en politique, ou la conjuration des imbéciles (1997) – 政治的法術,或白癡們的密謀
  • Car l'illusion ne s'oppose pas à la réalité (1997) – 因為幻覺並不反對現實
  • Le complot de l'art (1997) – 藝術陰謀
  • Illusion, désillusion esthétiques (1997) – 幻覺,美學的非幻覺
  • La grande mutation ; enquête sur la fin d'un millénaire (1998) – 巨變;調查千禧年之末
  • À l'ombre du millénaire ou le suspens de l'An 2000 (1998) – 千禧年陰影下,或西元兩千年的懸疑
  • L'échange impossible (1999) – 不可能的交易
  • Sur le destin (1999) – 論命運
  • Sur la photographie (1999) – 論攝影
  • Cool Memories IV (2000) – 酷斃回憶錄第四卷
  • Les objets singuliers : architecture & philosophie (2000) – 獨特物件:建築與哲學的對話
  • Le complot de l'art, entrevues (2000) – 藝術陰謀,訪談錄
  • D'un fragment à l'autre (2001) – 從一個片段到另一個片段
  • Mots de passe (2000) – 暗號
  • L'élevage de poussière (2001) – 畜養灰塵
  • Le ludique et le policier (2001) – 貪玩和警察
  • Au royaume des aveugles (2002) – 盲人王國
  • Power Inferno ; Requiem pour les Twins Towers ; Hypothèse sur le terrorisme ; La violence du Mondial (2002) – 螺漩權力;雙子星大樓安魂曲;假設恐怖主義;全球的暴力
  • L'esprit du terrorisme (2002) – 恐怖主義的精靈
  • Pataphysique (2002)
  • Au jour le jour, 2000-2001 (2003) – 一天又一天,2000-2001
  • Le Pacte de lucidité ou l'intelligence du mal (2004) – 清晰條約,或惡的智能
  • Cahier de l'Herne n°84, février 2005 – l'Herne 出版社的布希亞專刊(相當權威的系列)
  • Cool Memories V (2005) – 酷斃回憶錄第五卷
  • À propos d'Utopie, entretien avec Jean-Louis Violeau (2005) – 談烏托邦,跟 Jean-Louis Violeau 的訪談
  • Oublier Artaud, dialogue avec Sylvère Lotringer (2005) – 忘掉阿陶,跟 Sylvère Lotringer 的訪談
  • Les exilés du dialogue ; Jean Baudrillard et Enrique Valiente-Noailles, entretien - Galilée (octobre 2005) – 對話的流亡者:布希亞跟 Enrique Valiente-Noailles 的訪談

書刊一批, aMAZEme. 海外華人研究等等









........要不要學學人家英國用書籍建迷宮?作為與2012年夏季奧運同步的倫敦藝術節的揭幕活動,七月二十六日倫敦Southbank藝術中心的Clore Ballroom裡,巴西藝術家Marcos SaboyaGualter Pupo將打造一座巨型圖書maze。迷宮佔地五千平方英尺,由二十五萬本圖書堆疊環繞而成,書牆高四公尺。這個創意來自終身癡愛圖書館和迷宮的阿根廷盲人作家Jorge Borges。這座名為The aMAZEme的迷宮,訴求民眾參與,一書一磚集體建造知識的趣味城堡,目前籌辦單位也緊鑼密鼓,在網站公告,徵集愛書志工共襄盛舉。讓愛書人自己在圖書迷宮游走,感受人類心智的華麗風景,對比牽拖一本書逛大街的發想,反差的何止是文化品位?2012-07-24中國時報【顧秀賢】

 maze, amaze,





2012.7.15 網路

慈悲水懺法研究

論文名稱:慈悲水懺法研究


研究生:白金銑
指導教授:汪娟
    學位類別:碩士(Master)
    學校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2.7.23 晨  臺灣大學文學院





通識教育季刊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創刊號1994年3月起6冊
黃崑巖"擴展醫學生的視野: 通識教育的另一手法" 第2卷第一期1995年3月頁75-81 "武田書坊"最有道理
黃武雄"臺大通識怎麼做?" 第1卷第2期 1994年6月頁81-92  多少與後來的社區大學發展相關




碩士論文
兩拍研究           張宏庸1975 (臺大)
王船山研究        陳忠成 1975 (臺大)
魏晉清談主題研究 林麗真1978 (臺大)
楚辭九章集釋    王家歆1979 (東海)
斜川集考辨         周全1976 (東吳)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  第一期1975
 內有系主任徐可熛先生的題刊名和兩頁手書"弁言" (發刊辭)當時他在榮總.....徐公起(徐可熛)


東吳文史學報 第一號   1976
我看了許常惠先生的"關於臺灣民間音樂的導論" 頁22-28.
才知道東海大學音樂系自1971 年起有"民族音樂研究室" 1974年起有"民族音樂學報" (第1期1974 第2期1975)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  Vol.23, 1-4 (2007) Semiotics in the Chinese Umwelt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Wiley-Blackwell, Vol. 35, No. 2, June 2008 (Theme: Studies of the Yijing and Its Commentaries)









書目季刊

最新卷期: 45卷3期(2011/12)





選取序號專欄篇名作者頁次
1 談石玉崑與《龍圖公案》以及《三俠五義》的來源 陳錦釗107-119
2 近廿年來馬來西亞華文報中的漢學論文 陳徽治120-135
3 試論謝靈運的神仙道教思想 楊清龍135-139
4 老子理想社會闡微 鄭成海139-148
5 複語的衍生及其功用 鐘秋生;黃碧雲149-156
6 讀《儒家者言》札記五則 左松超157-162
7 《契丹大字北大王墓誌考釋》補證 阮廷焯163-167
8 論孝道的起源、發展及其歷史作用 李雲光168-173
9 雪齋新藏可忌豆銘識小 張光裕174-177
10 阿大爲謝安考 楊勇178-182
11 孟子義利之辨別解 周策縱18-31
12 論古籍整理的涵義和工作方向 鄭良樹183-192
13 The埶Family Relationships Kidder Smith193-199
14 王叔岷教授八秩慶壽專號 作者簡介 王德毅3-7
15 春秋《經》《傳》「尊夏卑夷」「尊魯卑齊」政治思想文化體系-齊、魯文化研究中的一個根本問題 逄振鎬31-43
16 論中國古籍日本刊本之價值 劉兆祐44-62
17 讀《史》偶箋 劉殿爵63-72
18 宋代的河內向氏及其族系 王德毅7-18
19 談古代神明的性別-東母西母說 饒宗頤72-75
20 敦煌藝術的面面觀 蘇榮輝76-78
21 段玉裁與王念孫之交誼及論學 胡楚生79-87
22 道家言棄仁義的真諦 蘇新鋈88-93
23 李白〈憶秦娥〉的用韻範圍 林水檺94-106



中國書目季刊
作者:台灣學生書局編輯部/編
出版社:台灣學生書局
語言:繁體中文

臺北市 : 中國書目季刊社, 民61-87[1972-1998]



中國書目季刊 = Bibliography Quarterly 臺北市中國書目季刊社, 民61-87
ISSN 0006-1581
卷期年月 第7卷第2期(民61年12月)-第31卷第4期(民87年3月)
刊期 季刊
出版品類型 一般期刊
附註 原刊名:書目季刊,自第7卷第2期(民61年12月)起,改為本刊名;第32卷第1期(民87年6月)起,恢復原題名:書目季刊

恢復原題名 : 書目季刊



 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1993?


2013.2.20
海外華人研究 第一期 1989年6月 有成露西的演講:美國華人研究等等
海外華人研究 第二期 1992年4月

 與本校歷史系、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合辦「海外華人與應用史學」學術研討會。時間:97.5.18(星期日)地點: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海外华人研究期刊


产品主页 (英文)
这一跨学科的期刊收录有关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和华人社区的研究论文、报告和书评。本刊跨地域、跨学科,在多样的环境下探讨华族特性。编委会的编辑来 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包括历史、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化研究和政治学,本刊将对跨国研究和具体国家背景下的华人社区研究做出贡献。
自年至2008年,《海外华人研究期刊》由新加坡大学出版社出版。从2009年起,《海外华人研究期刊》由博睿学术出版社为华裔馆 , 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 , 提供资助出版。有关编辑事宜请联系jco@ntu.edu.sg.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