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承孝相(Seung H-Sang)《古老之美:承孝相的建築旅行》
承孝相(Seung H-Sang)《古老之美:承孝相的建築旅行》李金花譯,北京:中信,2015
IROJE
www.iroje.com/
HOME · ABOUT · WORKS · ESSAY · NEWSLETTER · RECRUIT. hide. (c) IROJE architects & planners 2-8 dongsung-dong, jongro-gu, seoul 110-809 korea . tel/ ...
《古老之美——承孝相的建築旅行》是世界著名建築大師之一承孝相最新力作。建築不僅充滿美感,也洋溢著人文精神,能提升人的精神與心靈。在講述建築的時候,不管是自己的建築還是別人的建築(無論是我們的古建築還是外國的建築),承孝相在《古老之美》一書中,不僅講結構和功能,還會綜合囊括歷史性和現在性,因此他講述的建築故事始終觸碰到人文精神的核心。《古老之美》匯聚韓國、日本、歐洲等國和地區的負有盛名的古老建築,圖文並茂,深入探討這些建築設計的優點和美好之處。
編輯推薦
《古老之美——承孝相的建築旅行》倡導,靈魂無法居住的空間,那不是建築,那隻是樣板,是戲台。《古老之美》是一本通過建築旅行來完成心靈淨化和人文精神提升的修道錄,著名建築大師承孝相最新力作。《古老之美》匯聚歐洲、日本、韓國等古老建築,圖文並茂,在古老中欣賞建築的美態,探索歷史的痕跡。
作者簡介
作者:(韓國)承孝相譯者:李金花承孝相,以”貧者的美學”著稱的建築師,畢業於首爾大學建築系的學士和碩士,曾就讀於維也納工科大學,師從金壽根十五年。1989年開設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履露齋,並參加了引領韓國建築界新風氣的4.3集團。2002年出任韓國坡州出版城市的總設計協調者,主持新城市規劃,被美國建築師協會授予名譽會員。2002年,承孝相被韓國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評為2002年度藝術家,這也是該獎項首次頒發給建築師,並舉辦過”建築師承孝相展”。著作有《盧武鉉之墓》(2010)、《北緯50度藝術旅行》(2010)、《地文》(2009)、《建築,思維的符號》(2004)、《貧者的美學》(1995)等。設計作品:作品有海南博鰲藍色海岸、水關長城腳下的公社會所及二期別墅、朝外SOHO、M-CITY規劃、前門大街修復工程等。
IROJE
www.iroje.com/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討論區Forgemind ArchiMedia Forum •檢視主題-事務...
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15029
Translate this page
履露齋事務所」(Iroje Architects & Planners)主持建築師承孝相,是一位以獨特方式關愛首爾的知識分子。他也是韓國著名的4.3團體的成員之一,該團體在90年代由...
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15029
Translate this page
Translate this page
韓國履露齋建築師事務所怎麼樣-豆瓣
www.douban.com/group/topic/27621783/
轉為繁體網頁
Feb 21, 2012 - 面試過,一個韓國老頭子麵試,不知道是不是履露齋本人,說了一堆英語,聊了幾句聊不下去了,聽不太懂,一來我英語差,而來他英語也差,不了了之...
專訪首爾首席城市規劃師
www.douban.com/group/topic/27621783/
轉為繁體網頁
轉為繁體網頁
韓國著名建築師承孝相(Seung H-Sang)經過一大群正在擺造型拍照的亞洲遊客時,不禁咯咯笑了起來,這些遊客就站在韓國老式平房之間那些顏色鮮豔的樓梯上——“這就是本地區的地標——在周末更是人滿為患,”承孝相說,他最近剛被任命為韓國首都首爾的“城市建築設計師”,如今的首爾還在不斷向四周拓展。
濕熱夏日的下午,61歲的承孝相領著我們參觀他位於老城區洛山(Naksan)的居所,洛山就赫然聳立於首爾市中心。我們先在他工作室旁邊的地方會合,主體為粗笨銹鋼板結構的工作室就是他自己設計的作品。走近其居所時,他告訴我們房子買入至今,外表依然保存著原樣,自己未作任何改動,這與鋼板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朝鮮戰爭(1950-1953)一結束,這兒就被改成家用住宅,白色的牆體就建在石頭地基上,地基順著山坡一直延伸至山腳的人行小道。
從“圖書城”到朝韓分界線附近的家庭作坊式出版公司,從地產商SOHO中國(SOHO China)的北京總部大樓再到長城(Great Wall of China)腳下的精品酒店,承孝相設計的作品可謂比比皆是。他設計的建築外形簡約,卻有著鮮明的現代風格,但承孝相大張其鼓宣揚各種現存建築風格盡可能要兼容並包,建築應與周圍的景緻和諧融合。
所有這一切與韓國過去60年的主流建築發展趨勢格格不入。首爾城在朝鮮戰爭中被徹底摧毀,戰後政府拆除了很多留存的老房子,以容納蜂擁而入的城市居民。首爾大多數區域(全國其它城鎮與城市也是如此)都被眾多雜亂無序、不倫不類的現代建築所佔據,它們是在韓國經濟騰飛期間所建,當時的房屋建造就注重速度快與成本低。承孝相買入這套老式的小戶型住所,就表明自己極度鄙視韓國很多地產商的做法,他強烈譴責地產商漠視韓國建築傳統與城市歷史。“過去幾十年興建的公寓樓只是為了居住之用,而非和睦相處,”他說。其住所內則是各種現代設施齊全,這兒是承孝相與妻子Choi Duk-joo休憩、工作以及偶爾就寢之處,儘管他們的主要居所是位於自己工作室樓上的公寓房。白牆與木地板裝修的住所顯得既通透又摩登。前門旁懸掛著匾額,上面題寫著蒼勁有力的漢字——woryuheon(問月屋)這個名字由承孝相親取,也由他親書,他從小就練習寫毛筆字。“書法能讓我心無旁騖,”他說。
其它幾面牆上掛著製作精巧的長方形藝術品以及由重疊絲布做成的拼綴作品。它們都是承孝相妻子的“傑作”。我和承孝相在松木長條桌坐定後,她端著兩杯涼開水,從狹小的廚房裡走出來,桌子上則隨意堆放著她製作手工作品的“原材料”。
承孝相多年來一直呼籲韓國社會應更為重視本國建築傳統,如今則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話語平台。不久前,剛剛獲得連任的首爾左翼市長樸元淳(Park Won-soon)任命承孝相為首任官方建築設計師,坊間推測樸元淳未來有望角逐總統大位。
承孝相說自己將會參與包括住房在內的公共基建項目規劃。或許更為重要的是:他在製定規劃指南方面將會扮演更重要角色,因為這將關乎私宅開發項目的審批大權。
“當務之急是先定位首爾的城市身份,”他說。“首爾的創建過程迥異於西方城市,尤其突出風水及儒家思想,這種傳統已延續了600年曆史。即便在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我們也依然保持原樣。但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美國文化的影響下,首爾已變得面目全非。”
如果承孝相真能“一言九鼎”,那麼首爾市中心摩天大樓不斷拔地而起的歲月行將終結。他認為首爾的空中輪廓應由城中八座山主導,自公元14世紀李氏王朝(Joseon Dynasty)在此建都以來,這八座山一直左右著首爾的城市發展進程。承孝相隨手抓起一張紙,很快就勾勒出古城的幾何圖形——山峰、河流以及歷史悠久的大道就是城市精妙的平行軸線與垂直軸線。“內城區所有建築的高度都不應超過內城區的四座山”,承孝相說。“也就是說首爾的高層建築不能超過200米高,最高只能蓋30層。”
承孝相出生於朝鮮的基督教家庭,父母在朝鮮戰爭中逃往南部的韓國,承孝相成長後的志向是當神職人員——但父母對此強烈反對,因為全家在陌生國 度的生活極不安穩,因此內心時常擔驚受怕。所以父母鼓勵他從商。17歲時,他聽從他姐姐的建議,開始涉足建築,後考入國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學習建築。進入大學不久之後的1972年,軍方領導人朴正熙(Park Chung-hee)頒布新憲法,強力中止民主進程——它深刻影響了承孝相那一代人。“我幾乎每天都在街上舉著標語牌積極參加抗議示威運動,”他說。“那個年代學生難以靜下心來學習。”
儘管如此,承孝相還是如期畢業,隨後師從韓國最知名建築師金壽根(Kim Soo-geun),為了達到導師的要求,他每天必須工作至深夜。然而,1980年,南部城市光州(Gwangju)發生了軍隊屠殺200多名抗議民眾的事件,政治很快再次打亂了他的正常生活。該屠殺行為拉開了軍事獨裁統治終結的序幕——也促使承孝相下定決心遠離韓國前往奧地利留學深造。
2年的留奧生涯大大拓展了承孝相的建築視野——他尤為推崇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的建築理念,這位出生捷克的奧地利建築大師認為“裝飾就是罪惡”。承孝相2009年的新著《地文》(Landscript)利用自己對全球建築發展史的研究心得,詳細講述了從法蘭克福Römerplatz商業中心區到希臘小島聖托里尼(Santorini)的海濱村莊等西方建築實例。
儘管承孝相對西方建築頗感興趣,但他認為其秉承完全不同的建築傳統,首爾的城市規劃應慎之又慎——因為與西方其它大城市不一樣的是:首爾主要建在山嶺地帶。
“自羅馬帝國時代以來,西方城市通常建於平地之上,”他說。“正因為如此,它們需要興建一些標示自己身份的地標式建築。但首爾有著特殊的自然地貌。全球範圍居民超過1000萬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約有25座,而首爾是唯一建在山嶺地帶的城市,它是立體型城市。”
在承孝相近40年的設計生涯中,他一直非常尊重任何特定地塊的歷史與地形地貌,並努力營建宜居環境。他以自己導師金壽根的忠告為例:“建築並非服務於客戶,而是服務於所在城市。”
然而,這種一意孤行的立場並非總是有助於自己的設計生涯。《地文》一書的後半部分專門介紹了承孝相“胎死腹中”的設計方案。書中就說到了某村落的重建計劃,它被自己的客戶所否決,因為對方“希望蓋成中世紀歐式風格的時髦建築”;光州中心城區的設計方案也同樣被束之高閣——理由是“缺乏象徵意義,無法體現應有的權勢”。
也許最讓承孝相感到憤憤不平的是東大門(Dongdaemun)旁重建體育場的計劃遭否。東大門是首爾城原先的東門。他希望設計的體育場能喚醒韓國人對該地區歷史的回憶,其中包括部分重建一座具有600年曆史的城防要塞,但他的方案被否,政府轉而接受英籍伊拉克裔設計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飛船外形的設計方案,該方案引發了廣泛爭議。
“扎 哈•哈迪設計的體育場美崙美奐,無可挑剔,但完全忽視了周邊地形與該地區的特定歷史,”他說。“我們不能拆掉這麼巨型的建築,它肯定會長時間存在下去。”
承孝相領著我們上到當作二層的小房間時,顯得神采飛揚。小房間裝修十分簡單,隻掛著了妻子做的兩件手工藝品,地板上則隨意放了很多坐墊,承孝相就在這兒讀書與睡覺。
但對於承孝相來說,最愜意的事莫過於眺望窗外的美景:他說儘管這是首爾八山中風景最一般的山,卻可飽覽其它七座山最壯麗的景色。“這是仁王山(Inwangsan),這是南山(Namsan),那是北漢山(Bugaksan),”他一邊用手指著,一邊對我說,就像指認全家福照片中的親人。
最心愛之物
承孝相選中了寫有自己事務所名字的匾額,上面用中國傳統書法寫著“履露齋”(Iroje)三個漢字。
“我開辦事務所不久,就接待了一位囊中羞澀的客戶,對方甚至掏不起設計費。最後他送了我這幅匾額,告訴我這是很多年前一位著名書法家的大作。履露齋意指'“一間踏著露珠而來的房子”'。它源於中國一個古代故事。從前有位窮書生與自己父親相依為命,並且還得侍奉著他,每天一大早就得步行到父親的住所去。為此,他必須踩著露珠前往。真是極富寓意。”
西蒙•芒迪是《金融時報》駐首爾記者
譯者/常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