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堂學長,
(請代轉魏老師)
今天很高興跟您們打招呼,聽您們的高論,指出《浮士德博士》譯文的高妙處 (pp.568~69)、林順夫教授的文章之翻譯。
今天聽魏淑珠談《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才知道林順夫的《透過夢之窗口》 (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中有多篇是作者請彭先生翻譯的。
您們有空上台北,請撥出二鐘頭來漢清講堂錄影。下次是6月15日。
《彭淮棟紀念文集》一定會請家恆兄編出、印出 (最好周年忌前出版)。
哥德《義大利遊記》W. H Auden等;德文本我請張旺山博士帶回送阿彭。
Italian Journey: 1786-1788 (Penguin Classics) Paperback – December 1, 1992
by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Author), W. H. Auden (Translator), Elizabeth Mayer (Translator)
彭淮棟在漢清講堂:7片;吳鳴等人談托馬斯.曼(Thomas Mann)《浮士德博士》(Doctor Faustus)裡的音樂
http://hanchingchung.blogspot.tw/2018/03/7.html
by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Author), W. H. Auden (Translator), Elizabeth Mayer (Translator)
彭淮棟在漢清講堂:7片;吳鳴等人談托馬斯.曼(Thomas Mann)《浮士德博士》(Doctor Faustus)裡的音樂
http://hanchingchung.blogspot.tw/2018/03/7.html
彭錦堂指出《浮士德博士》譯文的高妙處 (pp.568~69)、
接到曹永洋學長寄來的pdf檔案,
真佩服彭淮棟的好朋友
彭錦堂 魏淑珠夫婦和 錢永祥主編
去年的座談會之後,他們起而行......
229
刊於思想 第37期 [ 五四 一百年。 “ 一 錢永祥主編
彭淮棟與所譯《浮士德博士》
彭錦堂
彭淮棟一生譯作豐富,尤與托瑪斯·曼的作品有特殊緣分。他 翻譯的第一本書是曼的《魔山》,時間約在1977年。將近四十年後 他又翻譯了曼的《浮士德博士》,於2015年出版。托馬斯·曼認為 《浮士德博士》一書對其畢生創作有總結性的意義。淮棟翻譯此書 時,同時做了近八百個註解,並且寫了一篇七十頁精湛的導論,與 小說同步出版。書出來以後,淮棟告訴親朋他已不想再做翻譯了。
淮棟的《魔山》是從英文版翻譯過來的,1977年時他德文一字 不識,當時戒嚴管制,書中指涉諸如盧卡奇等人物與作品,他應該 也還不熟悉。近四十年後他翻譯了德文版的《浮士德博士》,並且 詳加簽注,然而,他沒有上過一堂德文語言課,至親好友沒有人知 道他是如何學得德文的。
這當然沒有什麼神秘的,他的德文是他一個字一個字自修來 的。1992年春淮棟與我一起小住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附近,他送 了我一本書,並在扉頁上題了歌德《浮士德》裡的一段文字。此時 他引題的文字已是德文,該書則是盧卡奇的傳記。今天看來,他應 邀翻譯《浮士德博士》,心理上有如重譯《魔山》,是真心向學者 的自我交代。曼的小說哲思與文化指涉豐富可畏,青年淮棟不甚了 了(翻譯《魔山》時二十四歲),如今翻譯精美,導論寫來如數家珍,一如曼本人之例,《浮士德博士》之譯對淮棟的翻譯事業而言,
也是有總結意味的。
可是,他當年如何就開始自修德文的呢?必不是預知他日有翻 譯《浮士德博士》的機緣啊!答案可能仍在《魔山》一書,翻譯那 本書激起了他探源的知識好奇,從此修習不輟;數十年功夫卻毫無 實用目標,青春熱情如此純粹一貫,我每思及此,情為之涨。果然 如此而終有《浮士德博士》之譯,說來不只是讀者之幸,也是淮棟 之幸了。
《浮士德博士》寫一個作曲家與魔鬼交易獲得藝術突破的能力 卻終而崩潰,喻指納粹興起前的德國心靈狀態,文裡文外,作者明 言此主題不遺餘力。托瑪斯·曼深愛德國而反納粹,二戰期間他明 白堅定地將立場訴諸言行,然對他而言,那矛盾複雜的思想與情感 只能訴諸文學。五六百頁的鉅作不啻一部處處充滿象徵意味的音樂 哲學史,但曼充分發揮文學筆法,讓思想帶有感受,感受亦能化為
思想;要得此書的全意,尤其不能忽略整個故事之所從出,亦即作 者所化身的敘事者的敘事語氣與文字風格。本書不是反法西斯的 宣傳品,而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如懺悔錄般的靈魂告白。在此書 裡,風格即人品(style is the man)的舊說仍然站得住腳,要了解書 中對德國精神傳統的愛恨情仇,如何告白與告白了些什麼同樣重要。
我讀《浮士德博士》時,處處可以感受到准棟對此的用心,幾 乎可以說,他的翻譯在掌握敘述風格這個面向上最能見其獨到之 處。以下,我將以《浮士德博士》第四十六章最後一段文字為例, 具體討論其見識之深與譯筆之妙,從而略窺其翻譯理念。我愧不懂
德文,不懂原文而討論翻譯有如隔靴搔癢,只好拿H. T. Lowe-Porter 的英譯與淮棟的譯文並觀,憑著自己做過一點中英對譯的經驗推想。
《浮士德博士》第四十六章主要寫的是主角作曲家電維庫恩譜
彭淮棟與所譯《浮士德博士》
231
寫的交響清唱劇《浮士德博士悲歌》。整部小說結束於第四十七章 的擬聖場景,雷維庫恩肉身崩潰成近乎植物人於婦人之懷,但他 的音樂生命,亦即小說主旨所在的音樂靈魂冒險,實結穴於第四十 六章敘事者對此悲歌的詮釋。在此章裡,雷維庫恩的傳記時間進展 到悲歌完成之際,敘事者所處的現實時間正是1945年4月,盟軍攻入 德國。如此,精神淪亡與國之淪亡並,如何寫悲歌與如何看待國運
成了一回事。曼在寫作時一再修改終而底定,內心辯證之烈,字詞 吟哦之苦差可想見。可以說,魔鬼與救贖均藏在細節裡,而且兩不
相讓。對於有識的翻譯者而言,風格最精微處的掌握成了牽一髮而 動全身的行當。
「此所以淮棟在〈導論〉裡詳細說明曼在寫此章最後七頁(實則 是最後一段)與阿多諾折衝的經過。眾所周知,本書虛構的音樂故 事是與現實中自貝多芬至荀白克的歷史發展對話而成的。曼的此一 史觀,以及寫雷維庫恩,從與魔鬼對話,到室內管弦樂創作,到〈啟 示錄變相〉到最後的《浮士德博士悲歌〉,無一不巧取豪奪自阿多 諾(淮棟語)。讀者只需看看十餘年後阿多諾在《抒情詩與社會〉 一文對歌德以及施德梵·基奧格(Stephan George)的詮釋方式,便 知曼敷衍境的思路甚至行文用語在在脫胎於阿多諾。阿多諾秉其 內在批判之識,認為不論就悲歌章法或全書結構,結尾皆略無救贖 之望。但一路聽隨阿多諾點撥的曼於此卻毫不含糊地定奪超越 (transcendent)之可能,給了本書一個光明的尾巴。文本之外還有 作者:故事中的敘事者與主角相對有如尼采的日神與酒神,作者化 身為敘事者說話,但文裡文外皆承認他的性情更近於主角。如此複 雜的身分幾何學若有一解,寧非作者說了算?寫作的人明明覺得還 有希望,那難道不是真相?這可是連否定辯證法也無法抹去的。
淮棟在翻譯這帶有正面意味的最後一段時是深知曼的用心的。
232
思想 第37期
另一方面,他翻譯全書一路跟隨曼的複調演繹,亦同樣深知虛無主 義無法揮之則去,故在導論的結語裡,對曼的樂觀語帶保留。在多 方引證闡明曼對尼采的檢討與對德國的期許之後,淮棟是這樣結論 的:「托瑪斯·曼痛思『德國災難」後,可以說終於有所抉擇,重 估他精神導師的價值,而與其虛無主義等傾向保持距離。但這距離 能有多遠,基於雷維庫恩、宅特布隆姆、尼采與托瑪斯·曼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頗堪玩味。」這話從作者的思想以及其夫子自道回 歸到作品的文學曖昧潛力,說得何其穩妥老到!於此,我們看到譯
者彭淮棟同時也是文評家的一面。
對於小說中的光明結尾,亦即大提琴高音g的音樂意象之詮釋性 鋪陳,文評家彭淮棟又是怎麼說的呢?在他寫的導論裡,我挑出兩
小段話,很能幫助我們了解他的想法:
這g音的詮釋是曼的辯證一躍:那高音g在漸行漸遠之際化為希 聲的大音,化為天荒地暗中的一盞燈,一絲光,天可憐見,那 是曼信奉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得救之望。
但《浮士德博士悲歌》詮釋十二音列系統全依阿多諾,卻曲終 奏雅,穿透矛盾,寄望天地有情,由此化出超越之境,寧願讓 敘事者宅特布隆姆聽出那漸行漸遠的g音似乎傳出希望之光,象
徵曼祈願他的祖國可救。
這兩段話有以下幾個成語:「辯證的一躍」,「大音希聲」, 「天可憐見」,「曲終奏雅」。它們串起來所構成的論述如此精巧 而引人深思,我們幾乎要說這兩段話是為了如何讓這幾個成語激盪 表義而編寫的。
「辯證的一躍」化用英文的“Leap of faith”一詞,信仰改成辯證,
彭淮棟與所譯《浮士德博士》
233
因為在小說裡的悲歌是依對宗教的否定以見宗教的。但那特殊的宗 教意味,包括其中的悲憫,仍為淮棟所保留於「天可憐見」以及「天
地有情」這兩句。
「大音希聲」來自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思想與意志哲學隔若 參商,虧淮棟想得出這比喻!然仔細思索卻何止恰當!大音希聲不 僅實指大提琴高音g逐漸變小,終於無聲,正因無聲而寓有深義, 更重要的,兩者都指向超越之境。起托馬斯·曼於地下,似乎不太 有幽默感的他若讀了淮棟的文字,縱不莞爾,亦當於驚訝中生發另
一番思索。
「曲終奏雅」的通俗意指的是文章結尾的優美,其源起係班固 引揚雄之語,戲說漢朝大賦的章法沒來由地帶著道德奉勸的小尾 巴。此處淮棟用來喻指托瑪斯·曼一廂情願地將悲歌之無望續以希 望,緊扣音樂主題,卻不帶調侃意思。事實上,這句成語還見於淮 棟為上引兩段文字所立的,有若章回小說的小節標題:「托馬斯· 曼曲終歸雅,與阿多諾終須一別」。細查淮棟對托瑪斯·曼的了解, 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一再用「雅」這個字來形容曼關鍵的樂觀書寫是 有其深意的。
在古典中國文化裡,詩與樂並列為經,且皆區分雅俗。這雅俗 的內涵與標準與時俱變,一代有一代的雅的境界,最優秀的文化心 靈無不以呵護與開創此傳統為己任;感歎「大雅久不作」的李白如 是,作「願作五陵輕薄兒」酸語的王安石亦如是,甚至魏晉反禮教 之士,也多是知「雅意」者。那是一種緊扣文化根基卻平和中正且 仁厚的保守主義,因其靈活寬大容得個人才具而變化延續。
淮棟是用這層理解來譬喻曼的苦心的。淮棟喜愛德國文藝音樂 傳統,尤鍾情於歌德,也深知托瑪斯·曼以現代歌德自我期許。他 寫的導論反復致意的,便是曼的保守精神,正面意義的保守,仰承
与分
「 重置」
234
思想 第37期
集浪漫與古典於一身的歌德,批判追索德國傳統至馬丁路德之前, 並以《浮士德博士》一書檢視現代德國心靈的魔性與理性:大雅全 然崩壞,有心人兀自擎希望之燈於靈台,宅心仁厚所以而有第四十 六章的結尾之雅。當年歌德之作終於上帝對浮士德忘我與努力的肯 定,現代歌德怎能以虛無作結?
了解文評家彭佳棟有如上述,我們接著就來看看作為翻譯家的 他。
好的翻譯文字無異於藝術品,整體必須是和諧的,翻譯的和諧 尤重文氣的連貫。分析其譯文之前,我們就以前引導論的一個句子 來看看他的連貫術:
這g音的詮釋是曼的辯證一躍:那高音g在漸行漸遠之際化為希 聲的大音,化為天荒地暗中的一盞燈,一絲光,天可憐見,那 是曼信奉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得救之望。
首先,這裡的「天荒地暗」一詞本身是不文的。我們說天荒地 老或天地荒寒,但不說天荒地暗。改用暗字,是因為配合燈的意象。 但為何不說諸如「化為暗夜裡的一盞燈,而要用帶有天地二字的 成語呢?答案是宇宙感。我們接著注意到其後的「天可憐見」,以 及另一段引文中的「天地有情」亦帶有天或天地二字。這符徵的重
複,便構成了連貫;符旨則因物理天與宗教天之曖昧亦能相關。此 外,句中尚有「化為......的」的重複句型,甚至「漸行漸遠」一詞 也含有重複。在更細緻的層面,「希聲的大音」與「天荒地暗中的 一盞燈」則因相對而構成連貫。兩個片語長度雖不一,語式同位的 兩者都改造了成語而有陌生化之效;既然大音希聲可以改為希聲的 大音,天荒地老改成天荒地暗也就不必太見怪了。「一盞燈」與「一 絲光」兩者寓變化於重複,其中的一字復回應句首「辯證一躍」。 音與燈因為語義上同指感官而對仗,燈與光亦復相連。整個句子則
靠「這.........那......那.........」的標示語紮在一塊。
| 這樣的連貫,同時也部分地解釋了文字的節奏與語調,讀者自 己唸唸,就知道最後的「那是曼信奉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得救之望」 只能如此堆疊,「人文主義」後面的「的」字是加不進去的,而「望」 字也不能寫成希望。
這便是淮棟的文筆,寫議論文尚且如此,遑論其它。這裡要說 的,還不是文言如何裨益白話的問題,而是詩歌原理之運用。以上 對文氣連貫的分析所揭示的,不外重複與對仗兩項,正是中國古典 韻文(詩詞辭賦)最基本的原則。高中或初入大學時的准棟,即因 喜愛而背誦庾信的〈小園賦〉,近年譯完《浮士德博士》後得空,
他亦曾先後以小楷抄寫部分的《杜詩鏡銓》與《東坡全集》。淮棟 的中國古典造詣可以說,古典詩詞豐富的表現手法正是其文字風格 的來源,譯筆亦不例外。
以下是四十六章的那段結尾,不長,且抄錄於下以便討論:
SUHT
小1
然而另外一個,也是最後,真正最後的意義反轉必須思考,而 且深心體會,是這部無盡悲歌之作末了那個反轉,輕輕地,超 越理性,以音樂獨具的那種言而未言觸緒動心。我指的是清唱
劇中合唱消失,改由管弦樂奏出的結尾樂章,聽來如同上帝悲 歎的世界失落,如同創世主哀傷的一句「這非我所願」。這
裡,我發覺,尾聲造達哀音的極致,極致的絕望得吐其聲 然而我不想如此言詮,因為你如果說,此作到最後一個音符為 止,在其表現本身、在其發聲之外還提供了其他任何安慰... 也就是說,受造物的傷痛總算獲得吐露,這麼詮釋,將會傷害
這
PR
236
思想 第37期
此作拒絕任何妥協讓步、其痛苦無望得救之意。沒有,這部黑 暗的音詩至終不容許任何慰藉、和解、變容。但是,如果說藝 術上的矛盾,亦即那表現——悲哀的表現一是從徹底嚴格的 結構裡生出來的,如果說這矛盾呼應著宗教性的矛盾,亦即最 深的無救裡仍然萌生希望,雖然只像以至輕細語發出的探問? 那將是超越無望的希望,對絕望的超越——不是對這部作品的 背叛,而是奇蹟,超越信念的奇蹟。聽那結尾,請和我一同游 聽:一組樂器、一組樂器相繼退場,作品聲音漸漸去之際, 獨留一把大提琴的高音g,最後的一語,臭臭的餘響,以 pianissimo-Fermate徐徐冥然而逝。接著了無一物。寂靜與暗夜。 但那樓在寂靜中迴盪,已經不在而靈魂猶自存想聽的聲音、 沉哀之聲,已不再是哀音,深意已變,化成暗夜裡一盞燈。
UID
在曼的筆下,《浮士德博士悲歌》是現代音樂史之最,也是貝 多芬第九交響樂《歡樂頌》的否定。第四十六章極力鋪陳《悲歌》 在形式與意境上的反轉,這最後一段寫的是最後的一個反轉。悲歌 全面爆發之後,整個反轉過程開始收攏:先是清唱劇,在那兒,聖 經馬可福音與「資產階級式的虔誠」被否定,然後才是本段的管弦 樂結尾,以哀音的極致延續並且完成全面的宗教否定,卻在最末尾 保留希望,構成反轉的反轉,阿多諾無法認同的否定的否定。
基於這末段承前段而來,我們不妨推回到前一段觀其如何結 束。那兒,反轉高點的建構仍是文繁理富的,但宗教的否定在曖昧 中已有清楚的旨意:清唱劇裡浮士德回絕救贖的試探,並「以全副 靈魂鄙視他得救就會進入的那個世界的正面境界。」那立場的明確 與強烈,清楚地表現於段末的最後一句:「一點也錯不了,這一幕 指涉撒旦試探耶穌,就像一點也錯不了,對虛妄無力的資產階級式
-
P9
彭淮棟與所譯《浮士德博士》
237
A11 口
字
虔誠說的那句「不要!』裡,含著高傲絕望的『走開』。」
這一句的翻譯如何呢?它要表達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了,它卻也 是讓許多人(中文純粹主義者)皺眉的中譯,其中的「就像一點也 錯不了了分明是來自外語的口語,整個句子也不是一般中文的寫法。
然而,這樣的句法正是典型彭式譯文精準平衡的表現,它運用詩歌 對付原理,重複「一點也錯不了」,且讓「不要」與「走開」對立, 整句因而變得平衡可讀。他且精準地保留了原文的戲劇性與敘述者 斬釘截鐵的堅硬口氣。這戲劇性與硬調性建立在段落之末,從而以 對照的方式引出最後一段越來越柔軟的抒情結尾。這個從戲劇到 抒情的轉變不只是修辭與風格問題,它從對話演出轉向獨白而終於 無言,表達的是敘述者也是作者從意識形態走出來而歸於不忍人之 情的轉折。
我們終於可以聚焦以上所引的最後一段文字了。在這最後一 段,敘述者仿佛只剩下靈魂的存在,諦聽著全然無望的哀音;一路 雄辯滔滔言辭激切的他,此刻卻幽幽復喃喃,先是極言悲哀無望之 絕對,接著以疑問緩轉,終於語帶祈使,恍如出自幻覺般,要我們 相信那最後消失的尾音傳達的是光明的訊息。這全然靈魂吐語的一 段深邃而渾整,抒情語言出入語義邊緣以連結音樂與宗教的境界, 其發聲有如文中所說的「表現」,帶著高度的感染性。
我拿英譯本與淮棟的譯文並觀,發現它們有高度的一致性,於 此略可推想兩者對德文原作的忠誠度。英譯與中譯皆氣脈連貫各有 勝場,然英德語系相近,英譯變造原文之時,較能追隨原文語法, 中文卻需自出機杼。細讀淮棟中譯,只見其將中國古典韻文重複對 仗原理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句之內,兩句之間,淮棟一再運用各種
形式的對仗,或隱或顯,讓曲折複雜的情思融入帶有節奏與旋律的 文字,渾整流暢迹近一首散文詩。
238
思想 第37期
在句與句的連接方面,較明顯的重複如:「如此言笙......這麼 詮釋」,「你如果 .........也就是說」,與「如果說......如果說」。
正是這些話頭的重複,讓西式語法中的子句堆疊化成連貫可讀的中 文。一旦這些有如建築結構的粗胚連句成段,一句之內的重複對仗 也就有所依託。我們不斷在句內讀到「如同上帝悲歎......如同創世 主哀傷」,「在其表現本身......在其發聲之外」,以及更精密的「尾 聲造達哀音的極致,極致的絕望得其聲」(頂真九言)或較不著 痕跡的「最後的一語,裏裏的餘響」(五言)這樣的重複或對仗。
它們嫁接著文與白話,或書面語與口頭語,卻避開押韻而維持散 文的基本調性。運用連珠頂真那句裡的致與聲兩字一一平因而華 美;「最後的一語,長長的餘響」夾在白話的上下文裡微微拉高風 格,因其幾乎騙過我們的注意力而更見譯筆的本色。
對仗固然重要,但淮棟的語感當然不盡於此,要了解其風格, , 我們還得在聲音與意義兩個層面之更深細處才能見識其譯筆的巧思 與創造性。我們且回到本段的第一句:
然而另外一個,也是最後,真正最後的意義反轉必須思考,而 且深心體會,是這部無盡悲歌之作末了那個反轉,輕輕地,超 越理性,以音樂獨具的那種言而未言觸緒動心。
「言而未言」因含有悖論而讓人想起「不言之言」。「不言之 言」意指以不說話來表達的那種表達,「言而未言」則較為曖昧不 明。細查托瑪斯·曼在其後的辯證,講的是:那音樂分明表現了天 人之至悲,但至悲得以吐露終有安慰之意,但那音樂的真實裡,卻 又絕不含有救贖與安慰。曼因而有如德西達論解構,話說出再加以 打叉,把真實的兩重性裡否定性之不可妥協那一端牢牢保留住。准
PCT
彭淮棟與所譯《浮士德博士》
| 239
117E
棟自籌的「言而未言」涵容此一辯證,看似含混,但因其後的演繹 飽滿清晰,讀了再回顧此語,只覺其大方有味,且因其比「不言之 言」更不像成語而更見匠心舉重若輕。
「觸緒動心」平常話會說「觸動心緒」,所以變造原因有二。 一是語音的。整個句子有七個逗號全都收仄聲字,此處以鼻音平聲 結束句子,完成整句所要的輕柔旋律。二是語義的。心緒兩字因分 開而彰顯,心字接續前面的深心一詞,緒字則遙遙呼應段末的字。 緒與一寫心靈一寫音樂,強調的都是其質地的細緻性。像這樣綿 裡針的功夫亦見於「這部無盡悲歌之作末了那個反轉」那樣的片語。 之作兩字怎麼看都是多餘,卻是為後來複雜議論裡兩次出現的「此 作」預先明定其指涉而於此夾帶,方便說話。說「末了」,讓了字 呼應段末的「了無一物」。整個段落因而有如素雅布面帶著明暗花 紋。
至於「反轉」一詞,在句裡也是重複出現的。在英譯裡,這裡 其實是兩個句子(猜想德文原文也是),被淮棟合併成一句。重複 「反轉」一詞,兩句因而得以聯結;語言學家會注意到這長句已經 稍稍挑戰到通用語法了,但語意如此明晰,我們樂於接受淮棟的新 文法。何況,淮棟如此變造真正的目的是語言的音樂性。淮棟深知 古典詩歌句中之頓的妙用,他讓長短不一的片語與子句交錯上陣, 讀者不難發現整個句子可分為三個音組,呈現的是「短短長/短長
/短短長」的語音結構,這仍然是重複原理的運用,我們也因而讀 到節奏與旋律。但這音樂性不僅是文字之美也構成意義,那輕柔, 似斷實續的來回起伏表達的是敘述者的情懷,它也是接下來反復中 述超越理性的言而未言之思時的心靈波動之序曲。
言而未言指的是藝術的矛盾,接著導向宗教的矛盾,然後轉折 成最終的化解。我們前面曾指出「如果說」的語法重複,這個重複
思想 第37期
共生
在英譯裡是沒的。同樣的,中譯裡「奇蹟」兩字的重複也不見於英 譯。簡單地說,對悲歌裡絕對黑暗無望的一再強調,到兩個「如果 說」的遲疑與試探,到拍出奇蹟此一概念,這一再轉折的過程隱藏 著托瑪斯·曼對阿多諾的回應。可以說,那半修辭性的問號也是朝 阿多諾探問的,用奇蹟來交待希望猶存亦然。淮棟在導論裡提到曼 的原稿因阿多諾的異議而刪掉四分之三,這裡,曼的小心翼翼與堅 定是可以想見的。淮棟的中文譯文重複了假設語氣與奇蹟一詞,讀 來不覺有強調之意,卻能讓閱讀印象駐留而不至於忽略了那在英文
與德文版裡不可能被忽略的。果如是,這可真是信達雅中達字的深 層實踐。
然後是結尾的結尾,中譯的最後三句。這裡,敘述者宅特布隆 姆終於擺脫主角雷維庫恩,作者托瑪斯·曼也擺脫了樞密顧問阿多
諾;作者敘述者依奇蹟之名建立主體性於超越之境,邀我們跟他 一起聆聽見證哀樂裡的希望。拿中譯與英譯並看,都可以察覺語言 發揮其詩意的面向以表達音樂與宗教境界的融合。最後的一句,英 譯是:It changes its meaning, it abiles as a light in the night. 中譯則是: 深意已變,化成暗夜裡一盞燈。中英譯文的差異在燈與光的意象不 同,也在於後者以night(暗夜)一詞結束句子,中文卻是燈字。英 譯的意象——暗夜裡駐存的一道光,是吻合基督教的(如創世紀), 燈的意象卻是佛教的(如五燈會元)。由此,我們注意到准的譯 筆很一致地運用佛教的詞彙。「徐徐冥然,裡冥字背後的聯想可以 是迹冥圓,「了無一物,背後是「本來無一物」,「了」亦不妨是 《紅樓夢》「好了歌」的「了」,甚至「諦聽」一詞,在佛經裡原 來也指的是善聽之獸。當然,不管在中譯或英譯,我們讀到的都是 樂境的描寫,宗教的涵義只是中國人說的弦外之音。淮棟功夫之老 到正在於穩穩地掌握文字的弦外之音,他讓讀者領略到音樂的宗教
下一
上一
11口
THE
31日
11日
HL
TEL.DD
LIF
P13
彭淮棟與所譯《浮士德博士》
241
意味,卻完全可以不必是佛教。
中譯以「燈」字而非「暗夜」結束更是意味雋永的,但它那如 拍花微笑般的作用卻來自上下文的輔助。我們且再看看「了無一物」 一詞。它的指涉義可以從英譯的: then nothing more揣想而知。從閱 讀現象學看,這四個字的排列順序一了/無/一/物也正符合文
中樂境也是心境的發展的——從絕望到寂靜然後萌生希望如一燈勞 勞。在最後的這三句裡,我們無法不聽到在抒情且簡約內省的聲文 裡,「一」這個字一再重複(七次),從一組樂器,一組樂器,一 把大提琴,最後的一語,了無一物,到暗夜裡的一蓋燈都帶有「一」 這個字。這重複效果不是語音的,而是藉著重複一路呼應,加強且 豐富了作為整個靈魂告白結語的燈的意象的分量與意義。那希望的 從無到有理由多麼微昧,於作者卻也是不容置疑的,子然獨立卻不 容置疑,且帶有生機,正如一字在中文歷史中所累積的暗示。人文 一也,文章裡那光明的尾巴不至流於媚俗,這種文字功夫所創造的 風格功不可沒。
詩人與小說家對世界與真實有感知然後訴諸語言,有時感知與 語言幾乎同步,二而為一,翻譯家卻是透過別人的語言揣想真實的。 即此而言,翻譯家多了一個必須忠實以對的主子,翻譯乃將一語言 加以變形成另一語言以創造真實。這情形有點像小孩玩的變形金
剛,在一番扭轉辦弄後,同一物卻又成了另一物,因而另有其模樣 與威力。淮棟曾翻譯過一本關於貝多芬晚期風格的書,在那之後的 他,對於翻譯所得乃另一物是更覺得從容自在的。淮棟的《浮士德 博士》譯於《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之後,全書一 本其追求精準之亦步亦趨,卻也更敢於揮灑創意,反常合道,甚至 容忍譯文中不得不蘭的噪音。淮棟秉其跨國感性,在巴別塔裡來回 於來源語與目標語之間,協商復錘煉;他蓄意創造之時,遊走語義
HPT
HT
MAL
7/4
242
思想 第37期
1
,
=
語法邊緣,譯文有時令人詫異,其實寓有他對中文白話文之將來的 期待。AI時代翻譯漸漸為機器所替代,只有譯者獨一無二的風格才 能呵護文字裡的人性與文字本身的尊嚴,這是我在他的作品實踐裡 體會到的,相信這也是淮棟老字一生的理念。只是,爐火漸青之際, 他卻走了。
淮棟熱愛音樂,尤善唱客家山歌,有時酒後半酣之際,他會站 上板凳開唱。他的歌聲深具個人特色,他的譯文亦如其歌,讀其作
品,其人仿佛,一個名字寫在歌聲裡的人。
Cm7:
tial
導活太
che simoni@gmail.com> 2 < ycwh 1982 3 qmail.com 本文从《Wenfa 09/9$ gaticao.com.tw)
#**#3< Glinsuse.com NB Fiic weber o4i5gmail.com>
「老的
會,
| 彭錦堂,曾任教東海大學中文系,現已退休。譯有阿多諾〈抒情 詩與社會〉一文,收於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主編:《國際漢學研究 趨勢:鄭清茂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13)。
email 们应该如何的去向
2)家之四 )梯透半径
243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魏淑珠 先寫點題外話,談談彭淮棟這個人,紀念他,也懷念他。 我們有將近半個世紀的交情,過往密切;我不可能客觀的談他, 只能談一些我們生命中交錯的點滴。阿棟(我們都是這樣叫他,我 的兒子叫他阿棟叔叔)上過我一學期的課,所以我們算是師生,其 實更是朋友、家人。
初識阿棟是在翻譯課, 1973年我從美國念完碩士回到東海大 學外文系當講師,因為是系上唯一的本土教師,所以系主任指派我 教大三大四的英翻中時,我也只好硬著頭皮上任。學生只比我小三 到五歲,說「教」他們實在談不上,跟他們一起「討論」比較接近 事實。我很花了一些工夫找各種英文句型以及配合句型的短文,讓 他們做為練習之用。他們對我這個學長非常包容,不但從來沒有給 我難題,還處處幫我。討論習作的時候,常常踴躍的上黑板去寫下 他們認為最好的翻譯。阿棟的翻譯在大三的時候就已經出類拔萃, 經常可以找到絕妙好詞來對應不好翻譯的英文,讓同學心悅誠服。
後來外文系主任決定要我用中文開一門中國現代短篇小說的 課,給一年級的學生做為選修,介紹當時盛行的西方「新批評」, 譬如反諷、象徵、情節結構等文學批評的概念跟方式,讓學生們二 年級上英美文學課的時候,對這些新知識已經有些了解,不至於手
C
|
口|||
11日
244
思想 第37期
一
生中,
忙腳亂。這是1974 到1975年間的事,中文系不開現代文學的課, 坊間也沒有現成的教科書。我到處收集教材,從五四時期到台灣當 代,包括《純文學》出版的一批五四時期所謂左派作家的作品,像 魯迅、老舍、沈從文等人的短篇小說,心想,既然是台灣公開發行 的東西,警備總部應該不會找我的麻煩。(後來我到美國麻州大學 念書,鄭清茂老師告訴我,《純文學》那批作品是他在日本幫林海 音女士收集的,出版之後警備總部就找上她了。)台灣當代的部分, 上過我的翻譯課的學生朋友紛紛提供意見,阿棟更搬來一大疊的 書,王禎和、黃春明、王文興、七等生、林懷民、白先勇等等,跟 我說,「都是好書啦!」我正驚訝於他閱讀與藏書之豐富廣泛,過
幾天他又掏出兩本短篇小說集,說,「這是禁書,寫得很好,看你 要不要教。」是陳映真的《第一件差事》和《將軍族》,我都沒看
過。過沒多久,陳映真從牢裡放出來了,於是我大膽的選了幾篇他 的作品。這門課開了兩年,到我離開東海為止,可能是台灣的大學 裡第一個中國跟台灣現代小說的課,連中文系的文藝青年也來選 修。阿棟是這門課的幕後英雄。
| 阿棟在男生宿舍結識了彭錦堂,錦堂當完兵,教了兩年多高中, 到東海上中文碩士班。兩人個性相近,趣味相投,都說客家話,成 了死黨。我跟錦堂開始約會之後,經常找阿棟一起聊天出遊,到台 中市區去吃飯,慢慢得知阿棟的家庭背景。他的父親過世的早,遺 言要孩子們念書,寡母在竹東鄉下種點跟地,拉拔四五個孩子。 有的親戚不但不幫忙,還欺負孤兒寡婦。阿棟常說,「自己人比外 人可怕。」鄰里親戚也嘲笑他們,飯都吃不飽,念什麼書?可是一 家人都堅持下去。後來他們兄弟學有所成,往家裡送錢,嘲笑的人 反過來羨慕他們了。兩三年前,阿棟的母親以九十多歲的高齡去世, 阿棟坐在我台中家客廳痛哭,恨自己太懦弱,太不孝,「當年惡親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245
威欺負我們的時候,我怎麼就不敢衝上去拼個你死我活呢!」他忘 了,當年他還是個孩子,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哪有可能替母 親出頭?他這樣莫須有的自責,呈現的是童年深沉的創傷與委屈。
我不知道阿棟上大學的時候家裡給他多少生活費,只見他經常 有一餐沒一餐的。有時候他就買一個饅頭,早餐吃半個,留半個中 午吃,就著開水,應付肚子不餓就算了。我猜他虐待肚子,把有限 的吃飯錢拿去買書了。我沒見過他穿鞋子,天寒地凍的時候,他也 是一雙拖鞋校園裡趴趴走。我押著他去買了一雙皮鞋,他捨不得穿, 依舊拖鞋走天下。我跟錦堂結婚的時候,他抱著皮鞋來參加婚禮, 問錦堂要不要穿上?錦堂竟然說,不必,就是你平常的樣子。我後 來得知這回事,真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
我妹妹問過我,阿棟的英文那麼好,怎麼不去找個家教?也不 至於如此受窮呀!事實上,有同學幫他找了一個家教,他去了,一 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告退,再也不敢想家教的工作。阿棟是鄉下 的老實孩子,相當靦腆,嘴巴又笨,在生人面前往往啞口無言。他 們班演英文話劇劇,他演一個小角色,在臺上稀哩呼嚕「呢喃」了幾 句臺詞,我半句也沒聽懂,看他只會演自己,忍不住發笑。他晚近 受邀演講談翻譯,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這個轉變不是簡單的過程。
阿棟東海畢業之後考上台大外文所,錦堂跟我也前往美國麻州 大學進修,我們常有書信往來。將近一年左右,阿棟說研究所不念 了,要準備去當兵。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沒有錢,不想再花家 裡的錢,還是因為有一位教授懷疑他的學期報告不是自己寫的?教 授的懷疑讓他很受挫折,他又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辯解。阿棟雖然沒 有口才,可是文筆很精彩,英文寫作的能力遠遠超越同學,大學時
期有一位老師給他98分的學期成績。難怪不了解他的台大教授會起 疑心。對這件事,我的看法是:報告好到讓教授懷疑,其實是對他
4才
PG
246
思想 第37期
11L
的能力高度的肯定。
大概就是在等當兵的這段時間,他埋首翻譯他心愛的《魔山》, 德國作家湯瑪斯·曼的小說。阿棟工作起來不舍晝夜,厚厚一本巨
著,他在當兵之前譯完了,從出版社領到一筆對他來說巨額的稿費。 這可是他生平第一次賺到的錢!不知如何謀生的書呆子終於發現一 條可以自食其力的途徑,不必跟陌生人打交道,不必開口說話,不
必屈膝哈腰,只要一支筆(一台電腦)跟他的腦袋瓜。或許這是他 畢生從事翻譯工作的原動力。阿棟離開學院,走上翻譯之路,可能 是最適合他的湊巧或選擇。有一次他說很羨慕在大學教書的我們,
我告訴他,他數十本的名作翻譯嘉惠了眾多讀者,影響力超越在大 學教書。我更敬佩他後來自學德文,直接從德文譯出幾本深具分量 的著作。這個貢獻足可彌補他年輕時候從英文轉譯《魔山》的缺憾。
阿棟當完兵開始工作,很快就進入報社專任新聞編譯。有一天 寄來一張跟女朋友的合照,女朋友看起來清純可愛,我們很替他高 興。過不久寄來結婚照。我見到玉玲的時候,問她,阿棟跟她約會 的時候,請她吃什麼?她說,陽春麵。我說,這樣的人你也敢嫁?! 也許真的是傻人有傻福,老天爺賜給阿棟這個窮書生兼生活白痴一 個節儉能幹的老婆,幫他撐起一個甜蜜的家,養大一對兒女。阿棟 病重的時候,一直說他對不起玉玲。我知道他在說什麼。幾十年來, 他花在書桌上的時間遠遠超過陪伴妻子兒女的時間。玉玲的寬容與 扶持成就了阿棟的翻譯人生。
這就是我所認識的彭淮棟。
言歸正題吧。
HT
二
SIE
PS | 247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 | |
淮棟喜歡美好的文章,一方面鑽研外文,一方面流連於中國文 學的世界,看到好文章,忍不住就吟詠再三,浸淫其中。他愛書成 痴,閱讀勤快又廣泛,加上記憶力出奇的好,很多古文名家的作品 在不知不覺中記誦下來,提筆寫作的時候,文言文很自然的就流瀉 而出。他的翻譯用了大量的文言文,那是他的文筆風格。
我個人有個偏見,覺得現代人寫白話文章用太多的文言文並不 討好。文白夾雜,讀起來來往往拗口。可是淮棟習慣如此寫作,已經 自成一格。我讀他的文章,常常同時用欣賞跟批判的眼光,偶爾可 以挑出一兩根小骨頭,但是更常被他的妙筆折服。用他的筆法翻譯 西方作品是一大挑戰。就淮棟所翻譯的英文跟德文來說,常會出現 很長的句子,起碼攪上兩三個子句或連接句,而且幾乎可以無限延 伸。坊間有一些翻譯被這種洋句子牽著鼻子走,譯出來的中文冗長 雜選,讀起來讓人眼花撩亂,不知所云。淮棟就是有辦法對付這樣 的洋文,把它們轉換成流暢傳神而又簡潔的中文。他這種本事,在 翻譯討論中國古典文學的文章時,特別顯著。底下且舉幾個例子, 看他翻轉乾坤的武藝。
我舉的例子出自林順夫教授的一篇文章“The Nature of the Quatrain”〈論絕句的本質〉,收在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一書, 中文翻譯收在林教授的論文集《透過夢之窗口》,台灣清華大學出 版。我選這篇文章沒有特別的理由,只是因為最近讀了此文。論文 集裡面十篇英文原稿有九篇是林教授特地商請淮棟譯的。林順夫是 安娜堡密西根大學的中文教授,1991到1992年我到密大去當訪問學 者,老公兒子也去,我們力邀淮棟第二學期去跟我們住。淮棟在密 大,除了泡圖書館也去聽黑點課,包括林教授的課。林教授要出論文 集,就找淮棟,可見慧眼識英雄。林教授是東海的傑出校友,學弟
翻譯學長的文章,誠然是美事一樁。
上一
11D
IF
CB
248
思想 第37期
HEL
下面就來看淮棟的翻譯。
例一
I hope that it will become clear in the course of my discussion that chűeh-chű, perfected in the hands of the T’ang masters, is one of the lyrical forms that best characterize the Chinese poetic genius and spirit. (p.297)
筆者希望本文能彰明,在唐人手中達於極致的絕句,是最得中 國詩歌神髓的抒情形式之一。(頁194)
這個英文句子有兩個名詞子句,一個形容詞子句,和一個類似 形容詞子句的分詞片語,可是難不倒譯者。「在唐人手中達於極致」 跟「最得中國詩歌神髓」兩句,大概找不到更簡潔傳神的翻譯了, 尤其是以「神髓」對譯中國詩歌的“genius and spirit”,虧他想得到。
例二
It is important, therefore, to put the T’ang quatrain which represents the perfection of this verse form in its place, to trace its “intrinsic genre” back to its antecedents, albeit in a somewhat cursory manner. (p.297-298)
唐絕句既代表絕句之極致,則歸究其本源,追溯其「內在文類」
之來歷,頗有必要,雖然此處只能簡扼為之。(頁194)
譯者把這個複雜的句子拆解重組,用「既.........則......頗 有......」的文言句法處理得妥妥貼貼,而文義清楚。
LT
7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249
例三
底下要討論的例子在原文中是一個長段,分析三首漢末留存下 來的五言四句詩,大概是現存最早的五言絕句形式。先把這三首詩 列在下面,附上林教授的英譯,再將淮棟的譯文分六小段說明。
T上一
411日
UH
枯魚過河泣, The withering fish passes the river, weeping; 何時悔復及 When will there ever be time for regret?
PF $ 192 klet keha He writes a letter to the breams and carps, 相教慎出入 Advising them to be careful when going out.
高田種小麥 Wheat is planted on the plateau; 終久不成穗 In the end it produces no ears of grain, 男兒在他鄉 Ayoung man is ina strange land.
焉得不憔悴 How can he not be haggard?
菟絲從長風 The dodder driffs in the strong wind, 根莖無斷絕 But its root and stem are not severed. 無情尚不離 If even the insentient cling together--
有情安可別 How could the sentient ever be separated?
Rather,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 quatrain depends upon the dynamic complementation of two juxtaposed couplets. The rhetorical question serves as the dynamic link between the two halves in each of the three quatrains. (p. 304)
250
思想 第37期
其結構上的完整,當在兩聯相輔相成。修辭問句,即是各詩上 下兩半之間生意盎然的銜接環節。(頁198)
THAT
41
原文第一句中,“.. depends upon the dynamic complementation of two juxtaposed couplets”很難翻譯,因為幾個重要的詞都沒有恰當 的、對應的中文可用。譯者用「相輔相成」來譯dynamic Complementation”,成就了絕妙好譯,看起來好像撿了現成的便宜
似的,其實,要把腦筋轉到這個成語上頭並沒那麼容易。原文的“two juxtaposed couplets”只用「兩聯」翻譯,中間那個字省略了,因為
中文讀者看絕句的兩聯當然是並列的,無需多說。
淮棟翻譯雖然用了很多文言,力求簡潔,但是該仔細的部分, 他也不怕冗長的白話。第二句的“dynamic link”他譯成「生意盎然 的銜接環節」,比原文長多了,但是完成了達意的要求。這一小段 裡邊“dynamic"一字出現兩次,中譯卻完全不同,表面看來好像不 忠於原作,深層看就知道,此字所修飾的名詞不同,用不同的修飾 語譯成中文,正是恰當的處置。
11
EH
In the first example, the "withering fish” writes a letter to his friends because he hopes that they may learn from his fatal mistake. The implie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withering fish and someone who has carelessly fallen into trouble is indeed ingenious.
第一首,「枯魚」致函友人,希望他們以他的致命錯誤為鑒。 以含蓄之筆,將枯魚比擬不慎及禍之人,堪稱匠心獨運。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251
第一句的翻譯把“because”省略了,然而無損於原文的含義,又 有簡潔流暢的效果。用「以 ......為鑒」對譯“may learn from”比白 話文說「從中學到教訓」要乾脆俐落。以「不慎及禍之人」翻 譯“someone who has carelessly fallen into trouble”也顯示譯者運用文 言文的勝場。至於最後的“is indeed inagenious”譯成「堪稱匠心獨運」
就真的是匠心獨運了。
In the second poem, the metaphor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wheat and the young man is not made clear until the last line. Both the wheat and the young man are displaced living things who are left to wither away in a strange land. While the displaced wheat cannot produce any grain, the displaced young man cannot retain his youth and health and perhaps thereby accomplish something in lif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couplets, therefore, depends on this implied comparison.
第二首,小麥與男兒之間的比喻關係,末句始明。參與人俱失 其所而憔悴於非地。失所之參難成穗,失所之人則青春不復且 此身先衰,卒至一事無成。兩聯之統一,寓於這含蓄的比較。
第一句中,“... is not made clear until the last line”用「末 句始明」 四個字就解決了。第三句的“while”沒有在句首翻譯,出現在後面 用「則」字完成兩部分的連接,是明快的手法。此句後半有兩個連 接詞“and”,第一個用「且」翻譯,第二個沒有譯,用「卒至」帶
到底,表意清楚而不至於拖泥帶水。最後一句的“depends on”根據
다
11日
日TFT
252
思想 第37期
文章內容譯成「於」,是高手之筆。
The last quatrain is even more interesting. In the third line there is a general observation derived from the nature imagery of the first couplet. Although the dodder is an insentient object, it does not allow its root and stem to be severed when being tossed by the strong wind. But the reader is not aware of the whole human dimension until he comes to the rhetorical question which follows logically the statement made in the third line.
第三首尤具意趣。首聯為自然意象,第三行由這組意象匯出概 括心得。堯絲雖為無情之物,任強風摧廳,根莖猶不肯斷絕。 但讀者睹此二句,初不覺此中有人,須至修辭問句從第三句理 路轉出,意始顯豁。
日日
1口|
TE
第一句中,“even more interesting”如果譯成「更有趣」就完了; 譯成「更有意思」還可以接受,但遠不如「意趣」所傳達的深意, 尤其是在討論詩歌的時候。第二句的分詞片語“derived from ...”很 難用中文處理,淮棟把此句拆解成兩句,然後重複「意象」一詞, 把此句的意思清楚的翻譯過來。最後一句更難,不但有“not .. until 的句法,還加上後半句的形容詞子句跟分詞片語。淮棟的翻譯有「快 刀斬亂麻」的架式,簡潔的呈現原文中每個片語的歸屬。
411工
HTM
HINT
月11日
U THIN
The force of this last line goes beyond the implied answer that the
PC/ 253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sentient must remain together. The fact that the question is asked clearly suggests that the speaker is separated from his or her
beloved.
UID
重重重
末句含蓄自答有情人當相守不離,餘韻不盡。見此一問,不言
而喻詩中人與所愛各在一方。
“The force ...... goes beyond ..”譯成「餘韻不盡」,很精彩。用 「不言而喻」對譯“clearly suggests,”是妙筆。「所愛」已經足夠涵 蓋“his or her beloved”。
In the end the dodder becomes both a symbol of and a contrast to the state the speaker is in. Like the dodder, the speaker is drifting in the strong wind, but, unlike the dodder, he or she is going through the suffering alone. A seemingly simple poem is thus given a dimension of depth and poignancy.
總究全詩,菟絲既是說話者處境之象徵,也是說話者處境之反
徵:說話者如菟絲飄揚風中,但他或她有別於菟絲,乃是孤身 受苦。一首乍看單純之作,由此入深而雋永。
AIL
ETH
第一句很難翻譯。”In the end”不是單指結尾或結局,而是從頭 看到尾之後的結果,所以「總究全詩」是非常貼切的翻譯。接下來 “.. both asymbol of and a contrast to ..”的英文句法陳述兩層意思, 中文如果要用相似的句法會很難把意思說清楚;譯者選擇用重複的
F12
254
思想 第37期
ETHT
TIAL
方式顯然是達意比較重要。淮棟用「反徵」而不用平常的「對照」 來翻譯“contrast”,不知用意何在?我沒看過「反徵」這個詞,也沒 查到,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或許是淮棟的發明,他喜歡發明新詞以 對譯不常見的外文詞彙。不過,此處的原文是個很普通的字,似乎 沒有必要另創新詞。如果說「反徵」是指「反面的」或「對照的, 「象徵」,則需要讀者腦筋轉幾個彎來猜測,也沒有必要。這是極 少數我不贊同淮棟之處(挑到一根小骨頭!)。
最後一句的後半譯成「由此入深而雋永」,絕佳,不但簡潔而 且餘韻不止。 用「入深」翻譯.. is thus given a dimension of depth..”,不必直接碰觸dimension”這個很難用中文表達的字而意 思已經傳達了。“poignancy”可以意謂尖銳、犀利、濃鬱的味道,等 等,都不能直接套入譯文;用「雋永」一詞,高明之至。
A11L
以上引用淮棟翻譯的幾個段落,欣賞他在兩個語言之間折衝的 功力。我們看到他慣用的文言文在很多地方發揮極大的功效,把落 落長的英文化成簡潔達意的中文。遇到特別難纏的英文句法和詞 語,他總是能從他腦子裡那個豐富的資料庫中指出貼切的文辭來對 應,讓人激賞叫絕。林順夫教授說淮棟的譯筆「精確流暢.........尤其 典雅」(自序,vi),是很中肯的評論。
魏淑珠,麻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自美國惠特曼大學退休之後 回東海任客座教授數年。研究興趣主要是中西戲劇比較、中國古典 戲曲以及兒童文學。學術論文之外,譯有《元雜劇的戲場藝術》 (2001,譯自 J. I. Crump, Chinese Theater in the Days of Kublai Khan )
彭錦堂
彭淮棟一生譯作豐富,尤與托瑪斯·曼的作品有特殊緣分。他 翻譯的第一本書是曼的《魔山》,時間約在1977年。將近四十年後 他又翻譯了曼的《浮士德博士》,於2015年出版。托馬斯·曼認為 《浮士德博士》一書對其畢生創作有總結性的意義。淮棟翻譯此書 時,同時做了近八百個註解,並且寫了一篇七十頁精湛的導論,與 小說同步出版。書出來以後,淮棟告訴親朋他已不想再做翻譯了。
淮棟的《魔山》是從英文版翻譯過來的,1977年時他德文一字 不識,當時戒嚴管制,書中指涉諸如盧卡奇等人物與作品,他應該 也還不熟悉。近四十年後他翻譯了德文版的《浮士德博士》,並且 詳加簽注,然而,他沒有上過一堂德文語言課,至親好友沒有人知 道他是如何學得德文的。
這當然沒有什麼神秘的,他的德文是他一個字一個字自修來 的。1992年春淮棟與我一起小住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附近,他送 了我一本書,並在扉頁上題了歌德《浮士德》裡的一段文字。此時 他引題的文字已是德文,該書則是盧卡奇的傳記。今天看來,他應 邀翻譯《浮士德博士》,心理上有如重譯《魔山》,是真心向學者 的自我交代。曼的小說哲思與文化指涉豐富可畏,青年淮棟不甚了 了(翻譯《魔山》時二十四歲),如今翻譯精美,導論寫來如數家珍,一如曼本人之例,《浮士德博士》之譯對淮棟的翻譯事業而言,
也是有總結意味的。
可是,他當年如何就開始自修德文的呢?必不是預知他日有翻 譯《浮士德博士》的機緣啊!答案可能仍在《魔山》一書,翻譯那 本書激起了他探源的知識好奇,從此修習不輟;數十年功夫卻毫無 實用目標,青春熱情如此純粹一貫,我每思及此,情為之涨。果然 如此而終有《浮士德博士》之譯,說來不只是讀者之幸,也是淮棟 之幸了。
《浮士德博士》寫一個作曲家與魔鬼交易獲得藝術突破的能力 卻終而崩潰,喻指納粹興起前的德國心靈狀態,文裡文外,作者明 言此主題不遺餘力。托瑪斯·曼深愛德國而反納粹,二戰期間他明 白堅定地將立場訴諸言行,然對他而言,那矛盾複雜的思想與情感 只能訴諸文學。五六百頁的鉅作不啻一部處處充滿象徵意味的音樂 哲學史,但曼充分發揮文學筆法,讓思想帶有感受,感受亦能化為
思想;要得此書的全意,尤其不能忽略整個故事之所從出,亦即作 者所化身的敘事者的敘事語氣與文字風格。本書不是反法西斯的 宣傳品,而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如懺悔錄般的靈魂告白。在此書 裡,風格即人品(style is the man)的舊說仍然站得住腳,要了解書 中對德國精神傳統的愛恨情仇,如何告白與告白了些什麼同樣重要。
我讀《浮士德博士》時,處處可以感受到准棟對此的用心,幾 乎可以說,他的翻譯在掌握敘述風格這個面向上最能見其獨到之 處。以下,我將以《浮士德博士》第四十六章最後一段文字為例, 具體討論其見識之深與譯筆之妙,從而略窺其翻譯理念。我愧不懂
德文,不懂原文而討論翻譯有如隔靴搔癢,只好拿H. T. Lowe-Porter 的英譯與淮棟的譯文並觀,憑著自己做過一點中英對譯的經驗推想。
《浮士德博士》第四十六章主要寫的是主角作曲家電維庫恩譜
彭淮棟與所譯《浮士德博士》
231
寫的交響清唱劇《浮士德博士悲歌》。整部小說結束於第四十七章 的擬聖場景,雷維庫恩肉身崩潰成近乎植物人於婦人之懷,但他 的音樂生命,亦即小說主旨所在的音樂靈魂冒險,實結穴於第四十 六章敘事者對此悲歌的詮釋。在此章裡,雷維庫恩的傳記時間進展 到悲歌完成之際,敘事者所處的現實時間正是1945年4月,盟軍攻入 德國。如此,精神淪亡與國之淪亡並,如何寫悲歌與如何看待國運
成了一回事。曼在寫作時一再修改終而底定,內心辯證之烈,字詞 吟哦之苦差可想見。可以說,魔鬼與救贖均藏在細節裡,而且兩不
相讓。對於有識的翻譯者而言,風格最精微處的掌握成了牽一髮而 動全身的行當。
「此所以淮棟在〈導論〉裡詳細說明曼在寫此章最後七頁(實則 是最後一段)與阿多諾折衝的經過。眾所周知,本書虛構的音樂故 事是與現實中自貝多芬至荀白克的歷史發展對話而成的。曼的此一 史觀,以及寫雷維庫恩,從與魔鬼對話,到室內管弦樂創作,到〈啟 示錄變相〉到最後的《浮士德博士悲歌〉,無一不巧取豪奪自阿多 諾(淮棟語)。讀者只需看看十餘年後阿多諾在《抒情詩與社會〉 一文對歌德以及施德梵·基奧格(Stephan George)的詮釋方式,便 知曼敷衍境的思路甚至行文用語在在脫胎於阿多諾。阿多諾秉其 內在批判之識,認為不論就悲歌章法或全書結構,結尾皆略無救贖 之望。但一路聽隨阿多諾點撥的曼於此卻毫不含糊地定奪超越 (transcendent)之可能,給了本書一個光明的尾巴。文本之外還有 作者:故事中的敘事者與主角相對有如尼采的日神與酒神,作者化 身為敘事者說話,但文裡文外皆承認他的性情更近於主角。如此複 雜的身分幾何學若有一解,寧非作者說了算?寫作的人明明覺得還 有希望,那難道不是真相?這可是連否定辯證法也無法抹去的。
淮棟在翻譯這帶有正面意味的最後一段時是深知曼的用心的。
232
思想 第37期
另一方面,他翻譯全書一路跟隨曼的複調演繹,亦同樣深知虛無主 義無法揮之則去,故在導論的結語裡,對曼的樂觀語帶保留。在多 方引證闡明曼對尼采的檢討與對德國的期許之後,淮棟是這樣結論 的:「托瑪斯·曼痛思『德國災難」後,可以說終於有所抉擇,重 估他精神導師的價值,而與其虛無主義等傾向保持距離。但這距離 能有多遠,基於雷維庫恩、宅特布隆姆、尼采與托瑪斯·曼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頗堪玩味。」這話從作者的思想以及其夫子自道回 歸到作品的文學曖昧潛力,說得何其穩妥老到!於此,我們看到譯
者彭淮棟同時也是文評家的一面。
對於小說中的光明結尾,亦即大提琴高音g的音樂意象之詮釋性 鋪陳,文評家彭淮棟又是怎麼說的呢?在他寫的導論裡,我挑出兩
小段話,很能幫助我們了解他的想法:
這g音的詮釋是曼的辯證一躍:那高音g在漸行漸遠之際化為希 聲的大音,化為天荒地暗中的一盞燈,一絲光,天可憐見,那 是曼信奉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得救之望。
但《浮士德博士悲歌》詮釋十二音列系統全依阿多諾,卻曲終 奏雅,穿透矛盾,寄望天地有情,由此化出超越之境,寧願讓 敘事者宅特布隆姆聽出那漸行漸遠的g音似乎傳出希望之光,象
徵曼祈願他的祖國可救。
這兩段話有以下幾個成語:「辯證的一躍」,「大音希聲」, 「天可憐見」,「曲終奏雅」。它們串起來所構成的論述如此精巧 而引人深思,我們幾乎要說這兩段話是為了如何讓這幾個成語激盪 表義而編寫的。
「辯證的一躍」化用英文的“Leap of faith”一詞,信仰改成辯證,
彭淮棟與所譯《浮士德博士》
233
因為在小說裡的悲歌是依對宗教的否定以見宗教的。但那特殊的宗 教意味,包括其中的悲憫,仍為淮棟所保留於「天可憐見」以及「天
地有情」這兩句。
「大音希聲」來自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思想與意志哲學隔若 參商,虧淮棟想得出這比喻!然仔細思索卻何止恰當!大音希聲不 僅實指大提琴高音g逐漸變小,終於無聲,正因無聲而寓有深義, 更重要的,兩者都指向超越之境。起托馬斯·曼於地下,似乎不太 有幽默感的他若讀了淮棟的文字,縱不莞爾,亦當於驚訝中生發另
一番思索。
「曲終奏雅」的通俗意指的是文章結尾的優美,其源起係班固 引揚雄之語,戲說漢朝大賦的章法沒來由地帶著道德奉勸的小尾 巴。此處淮棟用來喻指托瑪斯·曼一廂情願地將悲歌之無望續以希 望,緊扣音樂主題,卻不帶調侃意思。事實上,這句成語還見於淮 棟為上引兩段文字所立的,有若章回小說的小節標題:「托馬斯· 曼曲終歸雅,與阿多諾終須一別」。細查淮棟對托瑪斯·曼的了解, 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一再用「雅」這個字來形容曼關鍵的樂觀書寫是 有其深意的。
在古典中國文化裡,詩與樂並列為經,且皆區分雅俗。這雅俗 的內涵與標準與時俱變,一代有一代的雅的境界,最優秀的文化心 靈無不以呵護與開創此傳統為己任;感歎「大雅久不作」的李白如 是,作「願作五陵輕薄兒」酸語的王安石亦如是,甚至魏晉反禮教 之士,也多是知「雅意」者。那是一種緊扣文化根基卻平和中正且 仁厚的保守主義,因其靈活寬大容得個人才具而變化延續。
淮棟是用這層理解來譬喻曼的苦心的。淮棟喜愛德國文藝音樂 傳統,尤鍾情於歌德,也深知托瑪斯·曼以現代歌德自我期許。他 寫的導論反復致意的,便是曼的保守精神,正面意義的保守,仰承
与分
「 重置」
234
思想 第37期
集浪漫與古典於一身的歌德,批判追索德國傳統至馬丁路德之前, 並以《浮士德博士》一書檢視現代德國心靈的魔性與理性:大雅全 然崩壞,有心人兀自擎希望之燈於靈台,宅心仁厚所以而有第四十 六章的結尾之雅。當年歌德之作終於上帝對浮士德忘我與努力的肯 定,現代歌德怎能以虛無作結?
了解文評家彭佳棟有如上述,我們接著就來看看作為翻譯家的 他。
好的翻譯文字無異於藝術品,整體必須是和諧的,翻譯的和諧 尤重文氣的連貫。分析其譯文之前,我們就以前引導論的一個句子 來看看他的連貫術:
這g音的詮釋是曼的辯證一躍:那高音g在漸行漸遠之際化為希 聲的大音,化為天荒地暗中的一盞燈,一絲光,天可憐見,那 是曼信奉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得救之望。
首先,這裡的「天荒地暗」一詞本身是不文的。我們說天荒地 老或天地荒寒,但不說天荒地暗。改用暗字,是因為配合燈的意象。 但為何不說諸如「化為暗夜裡的一盞燈,而要用帶有天地二字的 成語呢?答案是宇宙感。我們接著注意到其後的「天可憐見」,以 及另一段引文中的「天地有情」亦帶有天或天地二字。這符徵的重
複,便構成了連貫;符旨則因物理天與宗教天之曖昧亦能相關。此 外,句中尚有「化為......的」的重複句型,甚至「漸行漸遠」一詞 也含有重複。在更細緻的層面,「希聲的大音」與「天荒地暗中的 一盞燈」則因相對而構成連貫。兩個片語長度雖不一,語式同位的 兩者都改造了成語而有陌生化之效;既然大音希聲可以改為希聲的 大音,天荒地老改成天荒地暗也就不必太見怪了。「一盞燈」與「一 絲光」兩者寓變化於重複,其中的一字復回應句首「辯證一躍」。 音與燈因為語義上同指感官而對仗,燈與光亦復相連。整個句子則
靠「這.........那......那.........」的標示語紮在一塊。
| 這樣的連貫,同時也部分地解釋了文字的節奏與語調,讀者自 己唸唸,就知道最後的「那是曼信奉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得救之望」 只能如此堆疊,「人文主義」後面的「的」字是加不進去的,而「望」 字也不能寫成希望。
這便是淮棟的文筆,寫議論文尚且如此,遑論其它。這裡要說 的,還不是文言如何裨益白話的問題,而是詩歌原理之運用。以上 對文氣連貫的分析所揭示的,不外重複與對仗兩項,正是中國古典 韻文(詩詞辭賦)最基本的原則。高中或初入大學時的准棟,即因 喜愛而背誦庾信的〈小園賦〉,近年譯完《浮士德博士》後得空,
他亦曾先後以小楷抄寫部分的《杜詩鏡銓》與《東坡全集》。淮棟 的中國古典造詣可以說,古典詩詞豐富的表現手法正是其文字風格 的來源,譯筆亦不例外。
以下是四十六章的那段結尾,不長,且抄錄於下以便討論:
SUHT
小1
然而另外一個,也是最後,真正最後的意義反轉必須思考,而 且深心體會,是這部無盡悲歌之作末了那個反轉,輕輕地,超 越理性,以音樂獨具的那種言而未言觸緒動心。我指的是清唱
劇中合唱消失,改由管弦樂奏出的結尾樂章,聽來如同上帝悲 歎的世界失落,如同創世主哀傷的一句「這非我所願」。這
裡,我發覺,尾聲造達哀音的極致,極致的絕望得吐其聲 然而我不想如此言詮,因為你如果說,此作到最後一個音符為 止,在其表現本身、在其發聲之外還提供了其他任何安慰... 也就是說,受造物的傷痛總算獲得吐露,這麼詮釋,將會傷害
這
PR
236
思想 第37期
此作拒絕任何妥協讓步、其痛苦無望得救之意。沒有,這部黑 暗的音詩至終不容許任何慰藉、和解、變容。但是,如果說藝 術上的矛盾,亦即那表現——悲哀的表現一是從徹底嚴格的 結構裡生出來的,如果說這矛盾呼應著宗教性的矛盾,亦即最 深的無救裡仍然萌生希望,雖然只像以至輕細語發出的探問? 那將是超越無望的希望,對絕望的超越——不是對這部作品的 背叛,而是奇蹟,超越信念的奇蹟。聽那結尾,請和我一同游 聽:一組樂器、一組樂器相繼退場,作品聲音漸漸去之際, 獨留一把大提琴的高音g,最後的一語,臭臭的餘響,以 pianissimo-Fermate徐徐冥然而逝。接著了無一物。寂靜與暗夜。 但那樓在寂靜中迴盪,已經不在而靈魂猶自存想聽的聲音、 沉哀之聲,已不再是哀音,深意已變,化成暗夜裡一盞燈。
UID
在曼的筆下,《浮士德博士悲歌》是現代音樂史之最,也是貝 多芬第九交響樂《歡樂頌》的否定。第四十六章極力鋪陳《悲歌》 在形式與意境上的反轉,這最後一段寫的是最後的一個反轉。悲歌 全面爆發之後,整個反轉過程開始收攏:先是清唱劇,在那兒,聖 經馬可福音與「資產階級式的虔誠」被否定,然後才是本段的管弦 樂結尾,以哀音的極致延續並且完成全面的宗教否定,卻在最末尾 保留希望,構成反轉的反轉,阿多諾無法認同的否定的否定。
基於這末段承前段而來,我們不妨推回到前一段觀其如何結 束。那兒,反轉高點的建構仍是文繁理富的,但宗教的否定在曖昧 中已有清楚的旨意:清唱劇裡浮士德回絕救贖的試探,並「以全副 靈魂鄙視他得救就會進入的那個世界的正面境界。」那立場的明確 與強烈,清楚地表現於段末的最後一句:「一點也錯不了,這一幕 指涉撒旦試探耶穌,就像一點也錯不了,對虛妄無力的資產階級式
-
P9
彭淮棟與所譯《浮士德博士》
237
A11 口
字
虔誠說的那句「不要!』裡,含著高傲絕望的『走開』。」
這一句的翻譯如何呢?它要表達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了,它卻也 是讓許多人(中文純粹主義者)皺眉的中譯,其中的「就像一點也 錯不了了分明是來自外語的口語,整個句子也不是一般中文的寫法。
然而,這樣的句法正是典型彭式譯文精準平衡的表現,它運用詩歌 對付原理,重複「一點也錯不了」,且讓「不要」與「走開」對立, 整句因而變得平衡可讀。他且精準地保留了原文的戲劇性與敘述者 斬釘截鐵的堅硬口氣。這戲劇性與硬調性建立在段落之末,從而以 對照的方式引出最後一段越來越柔軟的抒情結尾。這個從戲劇到 抒情的轉變不只是修辭與風格問題,它從對話演出轉向獨白而終於 無言,表達的是敘述者也是作者從意識形態走出來而歸於不忍人之 情的轉折。
我們終於可以聚焦以上所引的最後一段文字了。在這最後一 段,敘述者仿佛只剩下靈魂的存在,諦聽著全然無望的哀音;一路 雄辯滔滔言辭激切的他,此刻卻幽幽復喃喃,先是極言悲哀無望之 絕對,接著以疑問緩轉,終於語帶祈使,恍如出自幻覺般,要我們 相信那最後消失的尾音傳達的是光明的訊息。這全然靈魂吐語的一 段深邃而渾整,抒情語言出入語義邊緣以連結音樂與宗教的境界, 其發聲有如文中所說的「表現」,帶著高度的感染性。
我拿英譯本與淮棟的譯文並觀,發現它們有高度的一致性,於 此略可推想兩者對德文原作的忠誠度。英譯與中譯皆氣脈連貫各有 勝場,然英德語系相近,英譯變造原文之時,較能追隨原文語法, 中文卻需自出機杼。細讀淮棟中譯,只見其將中國古典韻文重複對 仗原理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句之內,兩句之間,淮棟一再運用各種
形式的對仗,或隱或顯,讓曲折複雜的情思融入帶有節奏與旋律的 文字,渾整流暢迹近一首散文詩。
238
思想 第37期
在句與句的連接方面,較明顯的重複如:「如此言笙......這麼 詮釋」,「你如果 .........也就是說」,與「如果說......如果說」。
正是這些話頭的重複,讓西式語法中的子句堆疊化成連貫可讀的中 文。一旦這些有如建築結構的粗胚連句成段,一句之內的重複對仗 也就有所依託。我們不斷在句內讀到「如同上帝悲歎......如同創世 主哀傷」,「在其表現本身......在其發聲之外」,以及更精密的「尾 聲造達哀音的極致,極致的絕望得其聲」(頂真九言)或較不著 痕跡的「最後的一語,裏裏的餘響」(五言)這樣的重複或對仗。
它們嫁接著文與白話,或書面語與口頭語,卻避開押韻而維持散 文的基本調性。運用連珠頂真那句裡的致與聲兩字一一平因而華 美;「最後的一語,長長的餘響」夾在白話的上下文裡微微拉高風 格,因其幾乎騙過我們的注意力而更見譯筆的本色。
對仗固然重要,但淮棟的語感當然不盡於此,要了解其風格, , 我們還得在聲音與意義兩個層面之更深細處才能見識其譯筆的巧思 與創造性。我們且回到本段的第一句:
然而另外一個,也是最後,真正最後的意義反轉必須思考,而 且深心體會,是這部無盡悲歌之作末了那個反轉,輕輕地,超 越理性,以音樂獨具的那種言而未言觸緒動心。
「言而未言」因含有悖論而讓人想起「不言之言」。「不言之 言」意指以不說話來表達的那種表達,「言而未言」則較為曖昧不 明。細查托瑪斯·曼在其後的辯證,講的是:那音樂分明表現了天 人之至悲,但至悲得以吐露終有安慰之意,但那音樂的真實裡,卻 又絕不含有救贖與安慰。曼因而有如德西達論解構,話說出再加以 打叉,把真實的兩重性裡否定性之不可妥協那一端牢牢保留住。准
PCT
彭淮棟與所譯《浮士德博士》
| 239
117E
棟自籌的「言而未言」涵容此一辯證,看似含混,但因其後的演繹 飽滿清晰,讀了再回顧此語,只覺其大方有味,且因其比「不言之 言」更不像成語而更見匠心舉重若輕。
「觸緒動心」平常話會說「觸動心緒」,所以變造原因有二。 一是語音的。整個句子有七個逗號全都收仄聲字,此處以鼻音平聲 結束句子,完成整句所要的輕柔旋律。二是語義的。心緒兩字因分 開而彰顯,心字接續前面的深心一詞,緒字則遙遙呼應段末的字。 緒與一寫心靈一寫音樂,強調的都是其質地的細緻性。像這樣綿 裡針的功夫亦見於「這部無盡悲歌之作末了那個反轉」那樣的片語。 之作兩字怎麼看都是多餘,卻是為後來複雜議論裡兩次出現的「此 作」預先明定其指涉而於此夾帶,方便說話。說「末了」,讓了字 呼應段末的「了無一物」。整個段落因而有如素雅布面帶著明暗花 紋。
至於「反轉」一詞,在句裡也是重複出現的。在英譯裡,這裡 其實是兩個句子(猜想德文原文也是),被淮棟合併成一句。重複 「反轉」一詞,兩句因而得以聯結;語言學家會注意到這長句已經 稍稍挑戰到通用語法了,但語意如此明晰,我們樂於接受淮棟的新 文法。何況,淮棟如此變造真正的目的是語言的音樂性。淮棟深知 古典詩歌句中之頓的妙用,他讓長短不一的片語與子句交錯上陣, 讀者不難發現整個句子可分為三個音組,呈現的是「短短長/短長
/短短長」的語音結構,這仍然是重複原理的運用,我們也因而讀 到節奏與旋律。但這音樂性不僅是文字之美也構成意義,那輕柔, 似斷實續的來回起伏表達的是敘述者的情懷,它也是接下來反復中 述超越理性的言而未言之思時的心靈波動之序曲。
言而未言指的是藝術的矛盾,接著導向宗教的矛盾,然後轉折 成最終的化解。我們前面曾指出「如果說」的語法重複,這個重複
思想 第37期
共生
在英譯裡是沒的。同樣的,中譯裡「奇蹟」兩字的重複也不見於英 譯。簡單地說,對悲歌裡絕對黑暗無望的一再強調,到兩個「如果 說」的遲疑與試探,到拍出奇蹟此一概念,這一再轉折的過程隱藏 著托瑪斯·曼對阿多諾的回應。可以說,那半修辭性的問號也是朝 阿多諾探問的,用奇蹟來交待希望猶存亦然。淮棟在導論裡提到曼 的原稿因阿多諾的異議而刪掉四分之三,這裡,曼的小心翼翼與堅 定是可以想見的。淮棟的中文譯文重複了假設語氣與奇蹟一詞,讀 來不覺有強調之意,卻能讓閱讀印象駐留而不至於忽略了那在英文
與德文版裡不可能被忽略的。果如是,這可真是信達雅中達字的深 層實踐。
然後是結尾的結尾,中譯的最後三句。這裡,敘述者宅特布隆 姆終於擺脫主角雷維庫恩,作者托瑪斯·曼也擺脫了樞密顧問阿多
諾;作者敘述者依奇蹟之名建立主體性於超越之境,邀我們跟他 一起聆聽見證哀樂裡的希望。拿中譯與英譯並看,都可以察覺語言 發揮其詩意的面向以表達音樂與宗教境界的融合。最後的一句,英 譯是:It changes its meaning, it abiles as a light in the night. 中譯則是: 深意已變,化成暗夜裡一盞燈。中英譯文的差異在燈與光的意象不 同,也在於後者以night(暗夜)一詞結束句子,中文卻是燈字。英 譯的意象——暗夜裡駐存的一道光,是吻合基督教的(如創世紀), 燈的意象卻是佛教的(如五燈會元)。由此,我們注意到准的譯 筆很一致地運用佛教的詞彙。「徐徐冥然,裡冥字背後的聯想可以 是迹冥圓,「了無一物,背後是「本來無一物」,「了」亦不妨是 《紅樓夢》「好了歌」的「了」,甚至「諦聽」一詞,在佛經裡原 來也指的是善聽之獸。當然,不管在中譯或英譯,我們讀到的都是 樂境的描寫,宗教的涵義只是中國人說的弦外之音。淮棟功夫之老 到正在於穩穩地掌握文字的弦外之音,他讓讀者領略到音樂的宗教
下一
上一
11口
THE
31日
11日
HL
TEL.DD
LIF
P13
彭淮棟與所譯《浮士德博士》
241
意味,卻完全可以不必是佛教。
中譯以「燈」字而非「暗夜」結束更是意味雋永的,但它那如 拍花微笑般的作用卻來自上下文的輔助。我們且再看看「了無一物」 一詞。它的指涉義可以從英譯的: then nothing more揣想而知。從閱 讀現象學看,這四個字的排列順序一了/無/一/物也正符合文
中樂境也是心境的發展的——從絕望到寂靜然後萌生希望如一燈勞 勞。在最後的這三句裡,我們無法不聽到在抒情且簡約內省的聲文 裡,「一」這個字一再重複(七次),從一組樂器,一組樂器,一 把大提琴,最後的一語,了無一物,到暗夜裡的一蓋燈都帶有「一」 這個字。這重複效果不是語音的,而是藉著重複一路呼應,加強且 豐富了作為整個靈魂告白結語的燈的意象的分量與意義。那希望的 從無到有理由多麼微昧,於作者卻也是不容置疑的,子然獨立卻不 容置疑,且帶有生機,正如一字在中文歷史中所累積的暗示。人文 一也,文章裡那光明的尾巴不至流於媚俗,這種文字功夫所創造的 風格功不可沒。
詩人與小說家對世界與真實有感知然後訴諸語言,有時感知與 語言幾乎同步,二而為一,翻譯家卻是透過別人的語言揣想真實的。 即此而言,翻譯家多了一個必須忠實以對的主子,翻譯乃將一語言 加以變形成另一語言以創造真實。這情形有點像小孩玩的變形金
剛,在一番扭轉辦弄後,同一物卻又成了另一物,因而另有其模樣 與威力。淮棟曾翻譯過一本關於貝多芬晚期風格的書,在那之後的 他,對於翻譯所得乃另一物是更覺得從容自在的。淮棟的《浮士德 博士》譯於《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之後,全書一 本其追求精準之亦步亦趨,卻也更敢於揮灑創意,反常合道,甚至 容忍譯文中不得不蘭的噪音。淮棟秉其跨國感性,在巴別塔裡來回 於來源語與目標語之間,協商復錘煉;他蓄意創造之時,遊走語義
HPT
HT
MAL
7/4
242
思想 第37期
1
,
=
語法邊緣,譯文有時令人詫異,其實寓有他對中文白話文之將來的 期待。AI時代翻譯漸漸為機器所替代,只有譯者獨一無二的風格才 能呵護文字裡的人性與文字本身的尊嚴,這是我在他的作品實踐裡 體會到的,相信這也是淮棟老字一生的理念。只是,爐火漸青之際, 他卻走了。
淮棟熱愛音樂,尤善唱客家山歌,有時酒後半酣之際,他會站 上板凳開唱。他的歌聲深具個人特色,他的譯文亦如其歌,讀其作
品,其人仿佛,一個名字寫在歌聲裡的人。
Cm7:
tial
導活太
che simoni@gmail.com> 2 < ycwh 1982 3 qmail.com 本文从《Wenfa 09/9$ gaticao.com.tw)
#**#3< Glinsuse.com NB Fiic weber o4i5gmail.com>
「老的
會,
| 彭錦堂,曾任教東海大學中文系,現已退休。譯有阿多諾〈抒情 詩與社會〉一文,收於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主編:《國際漢學研究 趨勢:鄭清茂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13)。
email 们应该如何的去向
2)家之四 )梯透半径
243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魏淑珠 先寫點題外話,談談彭淮棟這個人,紀念他,也懷念他。 我們有將近半個世紀的交情,過往密切;我不可能客觀的談他, 只能談一些我們生命中交錯的點滴。阿棟(我們都是這樣叫他,我 的兒子叫他阿棟叔叔)上過我一學期的課,所以我們算是師生,其 實更是朋友、家人。
初識阿棟是在翻譯課, 1973年我從美國念完碩士回到東海大 學外文系當講師,因為是系上唯一的本土教師,所以系主任指派我 教大三大四的英翻中時,我也只好硬著頭皮上任。學生只比我小三 到五歲,說「教」他們實在談不上,跟他們一起「討論」比較接近 事實。我很花了一些工夫找各種英文句型以及配合句型的短文,讓 他們做為練習之用。他們對我這個學長非常包容,不但從來沒有給 我難題,還處處幫我。討論習作的時候,常常踴躍的上黑板去寫下 他們認為最好的翻譯。阿棟的翻譯在大三的時候就已經出類拔萃, 經常可以找到絕妙好詞來對應不好翻譯的英文,讓同學心悅誠服。
後來外文系主任決定要我用中文開一門中國現代短篇小說的 課,給一年級的學生做為選修,介紹當時盛行的西方「新批評」, 譬如反諷、象徵、情節結構等文學批評的概念跟方式,讓學生們二 年級上英美文學課的時候,對這些新知識已經有些了解,不至於手
C
|
口|||
11日
244
思想 第37期
一
生中,
忙腳亂。這是1974 到1975年間的事,中文系不開現代文學的課, 坊間也沒有現成的教科書。我到處收集教材,從五四時期到台灣當 代,包括《純文學》出版的一批五四時期所謂左派作家的作品,像 魯迅、老舍、沈從文等人的短篇小說,心想,既然是台灣公開發行 的東西,警備總部應該不會找我的麻煩。(後來我到美國麻州大學 念書,鄭清茂老師告訴我,《純文學》那批作品是他在日本幫林海 音女士收集的,出版之後警備總部就找上她了。)台灣當代的部分, 上過我的翻譯課的學生朋友紛紛提供意見,阿棟更搬來一大疊的 書,王禎和、黃春明、王文興、七等生、林懷民、白先勇等等,跟 我說,「都是好書啦!」我正驚訝於他閱讀與藏書之豐富廣泛,過
幾天他又掏出兩本短篇小說集,說,「這是禁書,寫得很好,看你 要不要教。」是陳映真的《第一件差事》和《將軍族》,我都沒看
過。過沒多久,陳映真從牢裡放出來了,於是我大膽的選了幾篇他 的作品。這門課開了兩年,到我離開東海為止,可能是台灣的大學 裡第一個中國跟台灣現代小說的課,連中文系的文藝青年也來選 修。阿棟是這門課的幕後英雄。
| 阿棟在男生宿舍結識了彭錦堂,錦堂當完兵,教了兩年多高中, 到東海上中文碩士班。兩人個性相近,趣味相投,都說客家話,成 了死黨。我跟錦堂開始約會之後,經常找阿棟一起聊天出遊,到台 中市區去吃飯,慢慢得知阿棟的家庭背景。他的父親過世的早,遺 言要孩子們念書,寡母在竹東鄉下種點跟地,拉拔四五個孩子。 有的親戚不但不幫忙,還欺負孤兒寡婦。阿棟常說,「自己人比外 人可怕。」鄰里親戚也嘲笑他們,飯都吃不飽,念什麼書?可是一 家人都堅持下去。後來他們兄弟學有所成,往家裡送錢,嘲笑的人 反過來羨慕他們了。兩三年前,阿棟的母親以九十多歲的高齡去世, 阿棟坐在我台中家客廳痛哭,恨自己太懦弱,太不孝,「當年惡親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245
威欺負我們的時候,我怎麼就不敢衝上去拼個你死我活呢!」他忘 了,當年他還是個孩子,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哪有可能替母 親出頭?他這樣莫須有的自責,呈現的是童年深沉的創傷與委屈。
我不知道阿棟上大學的時候家裡給他多少生活費,只見他經常 有一餐沒一餐的。有時候他就買一個饅頭,早餐吃半個,留半個中 午吃,就著開水,應付肚子不餓就算了。我猜他虐待肚子,把有限 的吃飯錢拿去買書了。我沒見過他穿鞋子,天寒地凍的時候,他也 是一雙拖鞋校園裡趴趴走。我押著他去買了一雙皮鞋,他捨不得穿, 依舊拖鞋走天下。我跟錦堂結婚的時候,他抱著皮鞋來參加婚禮, 問錦堂要不要穿上?錦堂竟然說,不必,就是你平常的樣子。我後 來得知這回事,真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
我妹妹問過我,阿棟的英文那麼好,怎麼不去找個家教?也不 至於如此受窮呀!事實上,有同學幫他找了一個家教,他去了,一 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告退,再也不敢想家教的工作。阿棟是鄉下 的老實孩子,相當靦腆,嘴巴又笨,在生人面前往往啞口無言。他 們班演英文話劇劇,他演一個小角色,在臺上稀哩呼嚕「呢喃」了幾 句臺詞,我半句也沒聽懂,看他只會演自己,忍不住發笑。他晚近 受邀演講談翻譯,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這個轉變不是簡單的過程。
阿棟東海畢業之後考上台大外文所,錦堂跟我也前往美國麻州 大學進修,我們常有書信往來。將近一年左右,阿棟說研究所不念 了,要準備去當兵。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沒有錢,不想再花家 裡的錢,還是因為有一位教授懷疑他的學期報告不是自己寫的?教 授的懷疑讓他很受挫折,他又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辯解。阿棟雖然沒 有口才,可是文筆很精彩,英文寫作的能力遠遠超越同學,大學時
期有一位老師給他98分的學期成績。難怪不了解他的台大教授會起 疑心。對這件事,我的看法是:報告好到讓教授懷疑,其實是對他
4才
PG
246
思想 第37期
11L
的能力高度的肯定。
大概就是在等當兵的這段時間,他埋首翻譯他心愛的《魔山》, 德國作家湯瑪斯·曼的小說。阿棟工作起來不舍晝夜,厚厚一本巨
著,他在當兵之前譯完了,從出版社領到一筆對他來說巨額的稿費。 這可是他生平第一次賺到的錢!不知如何謀生的書呆子終於發現一 條可以自食其力的途徑,不必跟陌生人打交道,不必開口說話,不
必屈膝哈腰,只要一支筆(一台電腦)跟他的腦袋瓜。或許這是他 畢生從事翻譯工作的原動力。阿棟離開學院,走上翻譯之路,可能 是最適合他的湊巧或選擇。有一次他說很羨慕在大學教書的我們,
我告訴他,他數十本的名作翻譯嘉惠了眾多讀者,影響力超越在大 學教書。我更敬佩他後來自學德文,直接從德文譯出幾本深具分量 的著作。這個貢獻足可彌補他年輕時候從英文轉譯《魔山》的缺憾。
阿棟當完兵開始工作,很快就進入報社專任新聞編譯。有一天 寄來一張跟女朋友的合照,女朋友看起來清純可愛,我們很替他高 興。過不久寄來結婚照。我見到玉玲的時候,問她,阿棟跟她約會 的時候,請她吃什麼?她說,陽春麵。我說,這樣的人你也敢嫁?! 也許真的是傻人有傻福,老天爺賜給阿棟這個窮書生兼生活白痴一 個節儉能幹的老婆,幫他撐起一個甜蜜的家,養大一對兒女。阿棟 病重的時候,一直說他對不起玉玲。我知道他在說什麼。幾十年來, 他花在書桌上的時間遠遠超過陪伴妻子兒女的時間。玉玲的寬容與 扶持成就了阿棟的翻譯人生。
這就是我所認識的彭淮棟。
言歸正題吧。
HT
二
SIE
PS | 247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 | |
淮棟喜歡美好的文章,一方面鑽研外文,一方面流連於中國文 學的世界,看到好文章,忍不住就吟詠再三,浸淫其中。他愛書成 痴,閱讀勤快又廣泛,加上記憶力出奇的好,很多古文名家的作品 在不知不覺中記誦下來,提筆寫作的時候,文言文很自然的就流瀉 而出。他的翻譯用了大量的文言文,那是他的文筆風格。
我個人有個偏見,覺得現代人寫白話文章用太多的文言文並不 討好。文白夾雜,讀起來來往往拗口。可是淮棟習慣如此寫作,已經 自成一格。我讀他的文章,常常同時用欣賞跟批判的眼光,偶爾可 以挑出一兩根小骨頭,但是更常被他的妙筆折服。用他的筆法翻譯 西方作品是一大挑戰。就淮棟所翻譯的英文跟德文來說,常會出現 很長的句子,起碼攪上兩三個子句或連接句,而且幾乎可以無限延 伸。坊間有一些翻譯被這種洋句子牽著鼻子走,譯出來的中文冗長 雜選,讀起來讓人眼花撩亂,不知所云。淮棟就是有辦法對付這樣 的洋文,把它們轉換成流暢傳神而又簡潔的中文。他這種本事,在 翻譯討論中國古典文學的文章時,特別顯著。底下且舉幾個例子, 看他翻轉乾坤的武藝。
我舉的例子出自林順夫教授的一篇文章“The Nature of the Quatrain”〈論絕句的本質〉,收在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一書, 中文翻譯收在林教授的論文集《透過夢之窗口》,台灣清華大學出 版。我選這篇文章沒有特別的理由,只是因為最近讀了此文。論文 集裡面十篇英文原稿有九篇是林教授特地商請淮棟譯的。林順夫是 安娜堡密西根大學的中文教授,1991到1992年我到密大去當訪問學 者,老公兒子也去,我們力邀淮棟第二學期去跟我們住。淮棟在密 大,除了泡圖書館也去聽黑點課,包括林教授的課。林教授要出論文 集,就找淮棟,可見慧眼識英雄。林教授是東海的傑出校友,學弟
翻譯學長的文章,誠然是美事一樁。
上一
11D
IF
CB
248
思想 第37期
HEL
下面就來看淮棟的翻譯。
例一
I hope that it will become clear in the course of my discussion that chűeh-chű, perfected in the hands of the T’ang masters, is one of the lyrical forms that best characterize the Chinese poetic genius and spirit. (p.297)
筆者希望本文能彰明,在唐人手中達於極致的絕句,是最得中 國詩歌神髓的抒情形式之一。(頁194)
這個英文句子有兩個名詞子句,一個形容詞子句,和一個類似 形容詞子句的分詞片語,可是難不倒譯者。「在唐人手中達於極致」 跟「最得中國詩歌神髓」兩句,大概找不到更簡潔傳神的翻譯了, 尤其是以「神髓」對譯中國詩歌的“genius and spirit”,虧他想得到。
例二
It is important, therefore, to put the T’ang quatrain which represents the perfection of this verse form in its place, to trace its “intrinsic genre” back to its antecedents, albeit in a somewhat cursory manner. (p.297-298)
唐絕句既代表絕句之極致,則歸究其本源,追溯其「內在文類」
之來歷,頗有必要,雖然此處只能簡扼為之。(頁194)
譯者把這個複雜的句子拆解重組,用「既.........則......頗 有......」的文言句法處理得妥妥貼貼,而文義清楚。
LT
7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249
例三
底下要討論的例子在原文中是一個長段,分析三首漢末留存下 來的五言四句詩,大概是現存最早的五言絕句形式。先把這三首詩 列在下面,附上林教授的英譯,再將淮棟的譯文分六小段說明。
T上一
411日
UH
枯魚過河泣, The withering fish passes the river, weeping; 何時悔復及 When will there ever be time for regret?
PF $ 192 klet keha He writes a letter to the breams and carps, 相教慎出入 Advising them to be careful when going out.
高田種小麥 Wheat is planted on the plateau; 終久不成穗 In the end it produces no ears of grain, 男兒在他鄉 Ayoung man is ina strange land.
焉得不憔悴 How can he not be haggard?
菟絲從長風 The dodder driffs in the strong wind, 根莖無斷絕 But its root and stem are not severed. 無情尚不離 If even the insentient cling together--
有情安可別 How could the sentient ever be separated?
Rather,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 quatrain depends upon the dynamic complementation of two juxtaposed couplets. The rhetorical question serves as the dynamic link between the two halves in each of the three quatrains. (p. 304)
250
思想 第37期
其結構上的完整,當在兩聯相輔相成。修辭問句,即是各詩上 下兩半之間生意盎然的銜接環節。(頁198)
THAT
41
原文第一句中,“.. depends upon the dynamic complementation of two juxtaposed couplets”很難翻譯,因為幾個重要的詞都沒有恰當 的、對應的中文可用。譯者用「相輔相成」來譯dynamic Complementation”,成就了絕妙好譯,看起來好像撿了現成的便宜
似的,其實,要把腦筋轉到這個成語上頭並沒那麼容易。原文的“two juxtaposed couplets”只用「兩聯」翻譯,中間那個字省略了,因為
中文讀者看絕句的兩聯當然是並列的,無需多說。
淮棟翻譯雖然用了很多文言,力求簡潔,但是該仔細的部分, 他也不怕冗長的白話。第二句的“dynamic link”他譯成「生意盎然 的銜接環節」,比原文長多了,但是完成了達意的要求。這一小段 裡邊“dynamic"一字出現兩次,中譯卻完全不同,表面看來好像不 忠於原作,深層看就知道,此字所修飾的名詞不同,用不同的修飾 語譯成中文,正是恰當的處置。
11
EH
In the first example, the "withering fish” writes a letter to his friends because he hopes that they may learn from his fatal mistake. The implie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withering fish and someone who has carelessly fallen into trouble is indeed ingenious.
第一首,「枯魚」致函友人,希望他們以他的致命錯誤為鑒。 以含蓄之筆,將枯魚比擬不慎及禍之人,堪稱匠心獨運。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251
第一句的翻譯把“because”省略了,然而無損於原文的含義,又 有簡潔流暢的效果。用「以 ......為鑒」對譯“may learn from”比白 話文說「從中學到教訓」要乾脆俐落。以「不慎及禍之人」翻 譯“someone who has carelessly fallen into trouble”也顯示譯者運用文 言文的勝場。至於最後的“is indeed inagenious”譯成「堪稱匠心獨運」
就真的是匠心獨運了。
In the second poem, the metaphor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wheat and the young man is not made clear until the last line. Both the wheat and the young man are displaced living things who are left to wither away in a strange land. While the displaced wheat cannot produce any grain, the displaced young man cannot retain his youth and health and perhaps thereby accomplish something in lif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couplets, therefore, depends on this implied comparison.
第二首,小麥與男兒之間的比喻關係,末句始明。參與人俱失 其所而憔悴於非地。失所之參難成穗,失所之人則青春不復且 此身先衰,卒至一事無成。兩聯之統一,寓於這含蓄的比較。
第一句中,“... is not made clear until the last line”用「末 句始明」 四個字就解決了。第三句的“while”沒有在句首翻譯,出現在後面 用「則」字完成兩部分的連接,是明快的手法。此句後半有兩個連 接詞“and”,第一個用「且」翻譯,第二個沒有譯,用「卒至」帶
到底,表意清楚而不至於拖泥帶水。最後一句的“depends on”根據
다
11日
日TFT
252
思想 第37期
文章內容譯成「於」,是高手之筆。
The last quatrain is even more interesting. In the third line there is a general observation derived from the nature imagery of the first couplet. Although the dodder is an insentient object, it does not allow its root and stem to be severed when being tossed by the strong wind. But the reader is not aware of the whole human dimension until he comes to the rhetorical question which follows logically the statement made in the third line.
第三首尤具意趣。首聯為自然意象,第三行由這組意象匯出概 括心得。堯絲雖為無情之物,任強風摧廳,根莖猶不肯斷絕。 但讀者睹此二句,初不覺此中有人,須至修辭問句從第三句理 路轉出,意始顯豁。
日日
1口|
TE
第一句中,“even more interesting”如果譯成「更有趣」就完了; 譯成「更有意思」還可以接受,但遠不如「意趣」所傳達的深意, 尤其是在討論詩歌的時候。第二句的分詞片語“derived from ...”很 難用中文處理,淮棟把此句拆解成兩句,然後重複「意象」一詞, 把此句的意思清楚的翻譯過來。最後一句更難,不但有“not .. until 的句法,還加上後半句的形容詞子句跟分詞片語。淮棟的翻譯有「快 刀斬亂麻」的架式,簡潔的呈現原文中每個片語的歸屬。
411工
HTM
HINT
月11日
U THIN
The force of this last line goes beyond the implied answer that the
PC/ 253
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
sentient must remain together. The fact that the question is asked clearly suggests that the speaker is separated from his or her
beloved.
UID
重重重
末句含蓄自答有情人當相守不離,餘韻不盡。見此一問,不言
而喻詩中人與所愛各在一方。
“The force ...... goes beyond ..”譯成「餘韻不盡」,很精彩。用 「不言而喻」對譯“clearly suggests,”是妙筆。「所愛」已經足夠涵 蓋“his or her beloved”。
In the end the dodder becomes both a symbol of and a contrast to the state the speaker is in. Like the dodder, the speaker is drifting in the strong wind, but, unlike the dodder, he or she is going through the suffering alone. A seemingly simple poem is thus given a dimension of depth and poignancy.
總究全詩,菟絲既是說話者處境之象徵,也是說話者處境之反
徵:說話者如菟絲飄揚風中,但他或她有別於菟絲,乃是孤身 受苦。一首乍看單純之作,由此入深而雋永。
AIL
ETH
第一句很難翻譯。”In the end”不是單指結尾或結局,而是從頭 看到尾之後的結果,所以「總究全詩」是非常貼切的翻譯。接下來 “.. both asymbol of and a contrast to ..”的英文句法陳述兩層意思, 中文如果要用相似的句法會很難把意思說清楚;譯者選擇用重複的
F12
254
思想 第37期
ETHT
TIAL
方式顯然是達意比較重要。淮棟用「反徵」而不用平常的「對照」 來翻譯“contrast”,不知用意何在?我沒看過「反徵」這個詞,也沒 查到,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或許是淮棟的發明,他喜歡發明新詞以 對譯不常見的外文詞彙。不過,此處的原文是個很普通的字,似乎 沒有必要另創新詞。如果說「反徵」是指「反面的」或「對照的, 「象徵」,則需要讀者腦筋轉幾個彎來猜測,也沒有必要。這是極 少數我不贊同淮棟之處(挑到一根小骨頭!)。
最後一句的後半譯成「由此入深而雋永」,絕佳,不但簡潔而 且餘韻不止。 用「入深」翻譯.. is thus given a dimension of depth..”,不必直接碰觸dimension”這個很難用中文表達的字而意 思已經傳達了。“poignancy”可以意謂尖銳、犀利、濃鬱的味道,等 等,都不能直接套入譯文;用「雋永」一詞,高明之至。
A11L
以上引用淮棟翻譯的幾個段落,欣賞他在兩個語言之間折衝的 功力。我們看到他慣用的文言文在很多地方發揮極大的功效,把落 落長的英文化成簡潔達意的中文。遇到特別難纏的英文句法和詞 語,他總是能從他腦子裡那個豐富的資料庫中指出貼切的文辭來對 應,讓人激賞叫絕。林順夫教授說淮棟的譯筆「精確流暢.........尤其 典雅」(自序,vi),是很中肯的評論。
魏淑珠,麻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自美國惠特曼大學退休之後 回東海任客座教授數年。研究興趣主要是中西戲劇比較、中國古典 戲曲以及兒童文學。學術論文之外,譯有《元雜劇的戲場藝術》 (2001,譯自 J. I. Crump, Chinese Theater in the Days of Kublai K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