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公館地區開發史
本書作者在台北公館地區居住數十年,卻遍尋不著一本研究公館的地方誌,遂決心寫下第一本台北公館地區的沿革史,以補前人之憾。
本書雖非正式學術論文,仍恪守學術研究精神,嚴謹取證,並尊重歷史文獻原貌,書中遂有「大佳臘」、「大加蚋」、「大加臘」等同地同義卻不同書寫的情況,此乃數百年變遷,口傳、耳聞、記錄所產生之差異。
作者簡介
陳福成
祖籍四川成都,1952年生於台中。
陸官44期、三軍大學82班、復興崗政研所畢業。政治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班結業。清華大學高科技管理班。現為中國詩歌藝術學會理事與常務理事、中國文藝協會理事與會員、中華民國新詩學會會員、遠望雜誌社委等等。
著作含括軍事、戰略、兩岸關係、小說、翻譯、現代詩各領域,著有《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黎明文化)、《尋找一座山》(慧明)、《國家安全論壇》(時英)、《春秋正義》(文史哲)、《神劍或屠刀》(文史哲)等等。
目錄
書前-代序
第一篇 從大佳臘到台北市第一章:大佳臘時期台北盆地的開發
第二章:台北府城
第三章:從台北州到台北市
第二篇 「公館」古今沿革史話第四章:公館地名的由來,那裡是「公館」?
第五章:公館的行政隸屬和範圍
第六章:公館地區各庄村沿革史話
第三篇 公館最有名的古蹟第七章:公館地區最早的精神守護者:寶藏巖
第八章:萬新鐵路公館地區各站
第九章:火力發電廠、水道水源地和古厝
第四篇 (王留)公圳和台大第十章:公館台大地區的古圳道:「七股圳」和「(王留)公圳」
第十一章:台大校園追尋(王留)公夢
第十二章:(王留)公圳在公館、台大一帶灌溉系統
第十三章:一群台大學生關心的(王留)公圳與歷史共業
結論(王留)公館地區的大未來
台北.公館地區開發史大事記要年表
參考書目
第一篇 從大佳臘到台北市第一章:大佳臘時期台北盆地的開發
第二章:台北府城
第三章:從台北州到台北市
第二篇 「公館」古今沿革史話第四章:公館地名的由來,那裡是「公館」?
第五章:公館的行政隸屬和範圍
第六章:公館地區各庄村沿革史話
第三篇 公館最有名的古蹟第七章:公館地區最早的精神守護者:寶藏巖
第八章:萬新鐵路公館地區各站
第九章:火力發電廠、水道水源地和古厝
第四篇 (王留)公圳和台大第十章:公館台大地區的古圳道:「七股圳」和「(王留)公圳」
第十一章:台大校園追尋(王留)公夢
第十二章:(王留)公圳在公館、台大一帶灌溉系統
第十三章:一群台大學生關心的(王留)公圳與歷史共業
結論(王留)公館地區的大未來
台北.公館地區開發史大事記要年表
參考書目
內容連載
- 內文1
§內文1
第二種說法認為,因龜山旁的林宅〈看前圖,現為台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水源市場前。), 是早期移民墾首收佃租的公廳,故便將該屋周圍地區稱為「公館」。
以上諸種說法,似乎都有些道理,假如以上是「口頭傳述」,那麼進而找到根據,使口說又有「白紙黑字的證據」,我們就更清楚明白了。
「公館」二字出現在地圖上,如本章所示「光緒五年淡水縣圖中的公館庄」、「公館附近古地圖」和「日據時期公館位置圖」三種。
回顧本書第一篇的大環境背景,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台灣全島重劃行政區,共分二府、八縣、四廳,北部設台北府、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和 基隆廳,開啟台灣新的建設時代。到光緒五年能製作如此詳細地圖,也算有進步和有效率了。惟方向南上北下,可能清廷的製圖官地圖知識不足使然。但至少公館 庄、新店、台北府城等相關位置已有顯明標示。
「公館附近古地圖」年代不詳,但按圖文判斷應是一八九六年前後,因圖中的「頂內埔庄」、「萬盛庄」、「永春厝」等地名仍按中文習慣,但旁邊加了日文,「公館」二字已清楚標示。
第三張「日據前期公館位置」,雖末標示年代,但按圖上標示建物和地名,不難考證其年代。本圖右上有「高等農林校」一橫排小字,即是「台北高等農林專校」。 據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大管有殖民時期建物及宿舍調查研究報告」,一九二五年〈民國十四年、日大正十四年),時任台灣總督伊澤喜多男編列了「帝國大學 創設準備費」的預算,以當時富田盯台北高等農林學校的校地為基礎,興建校舍。
經三年準備。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日昭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隸屬台灣總督府的高等農林學校正式廢校,而台北帝國大學則正式開始招生,高等農林學校改為大學的附屬農林專門部。
所以,這幅「日據前期公館位置圖」的年代,必是一九二八年大學成立之前。高等農林學校創設於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二年才正式升格為「高等農林學校」,是故,該圖存在的年代是一九二二到二八年之問。
接下來要研究的,是「公館」在哪裡?或哪裡才是「公館」的問題!現在大家都似乎本能的知道「捷運公館站」或公車的「公館」,不就是公館嗎?幾乎已是一個不 夜城的熱鬧商圈。但若回憶數百年來本地區之沿革發展,發現原來的「公館」並非現在的公館!而「公館街」也不在公館!真是奇妙的事。
2011/12/2
- 2011-12-01 23:40 作者:呂苡榕
切結書寫不清 十四張前景渺茫
位於新店市中正路旁的十四張是台北少見的都市農業區,茂密樹叢和處處可見的菜圃,大隱於市的位置很特殊。早期許多北上工作的移民就住在十四張溪邊寮,這裡近40戶的居民並無土地產權,被判定為違建戶,面臨捷運開發,這群弱勢民眾只能領取補償黯然離開。
目前居民尚未領取補助,新北市政府也尚未發文告知民眾補助究竟有多少。居民許勢銘擔心,沒見到正式公文,補償清冊也不明確,未來有問題怎麼辦。
搬遷時限急迫 居民難找安身處
新 北市政府要求居民11月30日前自行斷水斷電才能領補償,且斷水斷電後才能申請人口搬遷費。許勢銘說,人口搬遷補償費一戶8萬,每多1人增加補助1萬元, 上限16萬,根本不夠他們到外頭租房子的押金和房租。拆遷公告11月15日貼出,這麼短時間很難處理好一切,民眾希望延緩拆遷,讓大家找到安身處所。雖 然居民可領拆遷救濟金,不過根據「台北縣辦理公共工程地上物查估拆遷補償、救濟基準」民國81年以前的建物補償查估價格的70%,而民國81年至88年的 建物則可獲得查估價格的30%,88年之後沒有。居民劉家坤感嘆,在民眾陳情下,才讓88年以後的建物也比照30%的救濟金標準。按照公式計算,劉家坤一 幢2層的房子只補助50多萬。
▲面對公告拆遷的最後期限,弱勢的民眾只能選擇領取補償離開家園,無奈的是拆遷後許多人仍不知道明天該去哪裡安身。(圖文/楊萬雲)
11 月30日原本是自行遷移最後時限,12月1日拆除大隊將打算把溪邊寮夷為平地,不過許多住戶找不到地方遷移戶口、找新居,自救會尋求議員協助,希望協調緩 拆。新北市議員陳儀君也到場為居民協調。她希望民眾先展現誠意,配合捷運工程搬遷並簽下切結書,她將與新北市政府協商緩拆,保證居民補償金的相關權利。她 強調已協調好空屋先拆,只要民眾簽下切結書、交出鑰匙,就可以拿到補償。
未見明確保障 住戶憂權益跳票
然而,切結書上只 載明住戶願意配合捷運環狀線工程拆遷,逾期遺留現場物品視為廢棄物由交通局處理等字眼,對於補償權益隻字未提,引起民眾疑慮。陳儀君解釋,切結書只是形 式,民眾應該相信政府。記者進一步詢問能否增加保障居民權益的條文時,陳儀君回答:「現在這個切結書要誰來寫,如果由我寫,我任期只有4年,萬一下次沒選 上,它還有效力嗎?如果要有詳細一點的,我也可以請律師來草擬。」當記者詢問律師草擬哪時會出爐,陳儀君又改口,表示她不認為律師會為了幾個住戶去擬文 件。
▲捷運環狀線新店十四張1日上午執行強制拆除作業,一度爆發警民衝突,在議員的協調下,僅先拆除已搬離的、無人居住的部分住宅。(圖文/楊萬雲)
居 民無法信任內容不明的切結書,打算列上「拆遷工程延至年後」、「相關補助,包括救濟金、自動拆遷獎勵金等不得短少」、「社會住宅條例需將十四張住戶列入優 先考量」。陳文瑞強調,民眾自行增列必需符合法規,他無法承諾非交通部權責的內容;至於工期延後問題,他只表示得看進度。
面對毫無保障的切結書與沒有具體承諾的交通局,溪邊寮居民能否熬過這個農曆年,充滿未知數。
2008/7/5
2004《咱兜在十四張》這本書,報導我(hc)岳父他們新店劉家族的故事。我去參訪時,已物換人非,不勝感慨…….
夏聖禮,《咱兜在十四張》(臺北:街頭巷尾文史紀錄工作室,民國92年12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