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persona/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


這本書有些不夠嚴謹 多照書全抄
譬如說 談 persona 指從面具後發出的聲音
可是你查多數的詞源 它指的是"面具" 譬如說

person
(pûr'sən) pronunciation
n.
  1. A living human. Often used in combination: chairperson; spokesperson; salesperson.
  2. An individual of specified character: a person of importance.
  3. The composite of characteristics that make up an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e self.
  4. The living body of a human: searched the prisoner's person.
  5. Physique and general appearance.
  6. Law. A human or organization with legal rights and duties.
  7. Christianity. Any of the three separate individualities of the Father, Son, and Holy Spirit, a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essence of the Godhead that unites them.
  8. Grammar.
    1. Any of three groups of pronoun forms with corresponding verb inflections that distinguish the speaker (first person), the individual addressed (second person), and the individual or thing spoken of (third person).
    2. Any of the different forms or inflections expressing these distinctions.
  9. A character or role, as in a play; a guise: "Well, in her person, I say I will not have you" (Shakespeare).
idiom:

in person

  1. In one's physical presence; personally: applied for the job in person.

[Middle English, from Old French persone, from Latin persōna, mask, role, person, probably from Etruscan phersu, mask.]

USAGE NOTE The word person has found widespread use in recent decades as a gender-neutral alternative to man in the names of occupational and social roles, such as businessperson, chairperson, spokesperson, and layperson. In addition, a variety of entirely new, more inclusive phrases have arisen to compete with or supplant -man compounds. Now we often hear first-year student instead of freshman and letter carrier instead of mailman. In other cases, a clipped form, such as chair for chairman, or a phrase, such as member of the clergy for clergyman, has found widespread use as a neutral alternative. Reflecting this trend, new standards of official usage for occupational titl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and other government agencies; for instance, in official contexts, terms such as firefighter and police officer are now generally used in place of fireman and policeman. See Usage Notes at man.




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

作者 :蔡振家

知識漫遊系列02

出版時間 : 2011年6月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裝訂 : 平裝

語言 : 中文

ISBN : 978-986-02-7156-0

定價 : 350元


本書介紹  
 

站在科學與藝術的分水嶺
向奧立佛薩克斯致敬之作

朱迺欣(林口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
陳芳英(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
謝豐舟(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蕭自佑(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臺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陳佳利(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
傅裕惠(劇場導演、資深劇評人)
曾念生(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精神醫學科臨床助理教授)
吳佳璇(精神科專科醫師、作家)
一致推薦

  文學與藝術作品的欣賞有許多面向,多樣的題材與表現方式,足以讓閱聽者涵泳其間,樂此不疲。蔡振家所謂的「另類閱聽」,倒不一定是因為這些藝文作品本身有多麼另類,而是因為採取了不太尋常的閱聽方式:病理觀點。

  本書所探討的疾病以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嗓音異常)為限,因為這些疾病跟表演藝術的關係較為直接。既以「另類閱聽」為題,自然無意對於表演藝術作品提出「唯一」的詮釋,而是拋出一些跨領域的研究議題或思考方向。

  人人都會生病,沒什麼大不了。然而,當蔡振家提到《牡丹亭》的主角杜麗娘可能患有躁鬱症、作曲家沃爾夫的藝術歌曲可能跟他的神經梅毒有關,這種說法不免引起一些藝文人士的反感。另一方面,當他在課堂上提到搖滾歌手柯提斯(Ian Curtis)患有癲癇時,學生粉絲們倒是紛紛點頭,興致盎然。

  患有躁鬱症的藝術家,棘手的原因並不是缺乏治療的手段,而是「很難決定要不要治療」,因為,開藥抑制了輕躁的症狀,恢復健康之後,藝術家便有可能失去靈感的泉源——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某些情況下,身心健康與藝術才華就是這樣的關係。

  本書的寫作,深受薩克斯的多本著作所影響,希望能夠兼顧病理、生理、藝術評論,以及社會文化敘事。書中有些註腳篇幅較長,側出旁枝、另闢議題,這種作法參考了薩克斯《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等書,可以算是蔡振家「向大師致敬」的嘗試。

本書探討的議題分為四個範疇:
(一)藝術家的疾病
  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對於創作與表演究竟可以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疾病為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帶來創作靈感,成為表演藝術「風格化」的助力,通往各種奇幻、極端的藝術境界。這些虛擬的世界,足以讓健康而平凡的閱聽者「心嚮往之」。

(二)病態的美學
 
  在舞台上呈現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只是忠實地把症狀演出來嗎?表演藝術如何再現疾病?
  
  舞台上的疾病,常常只是一個可供發揮的題材,它們並不是藝術的終點。本書藉由跨劇種、跨文化的比較,重新思考各個藝術品類的本質。

(三)生理學與病理學
  
  為了分析表演藝術作品中的種種病態,必須納入知性而客觀的自然科學視角。本書中述及一些神經╱精神疾病與音聲異常、大腦與發聲器官的功能,並以演化生物學稍加串連敘述——誠如生物學家所言:少了演化思維,生物學簡直一點意義也沒有。

(四)閱聽行為與社會歷史視角
  
  想要探討藝術的演化、藝術與社會的互動,當然不能忽略世人對於藝文作品的認知與接受,而當我們站在社會、歷史的視角來俯瞰表演藝術與醫學時,各學科之間╱之中的歧見也為之浮現,彼此對話。

本書介紹  

 


  蔡振家,1971年生於臺灣雲林,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Humboldt-Universitat zu Berlin)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臺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臺大醫學院耳鼻喉部從事博士後研究。

  自2006年9月迄今,擔任臺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戲曲音樂、生物音樂學、心理聲學、音樂聲學;教學興趣以跨領域課程為主,近年開設「地方戲曲音樂」、「音樂聲學與文化型塑」、「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等通識課程。
  
  蔡振家一向醉心於傳統藝術文化,看到金庸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所描寫的蘇星河與函谷八友,總讓他心嚮往之。自從在1999年拜讀了神經科醫師薩克斯(Oliver Sacks)的名著《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之後,讓他對於東、西方傳統藝術中的疾病,燃起了強烈的好奇心,於是便開始「另類閱聽」的探索。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