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mazon.com/Gideons-Trumpet-Anthon... - 頁庫存檔 - 翻譯這個網頁
Amazon.com: Gideon's Trumpet (9780679723127): Anthony Lewis: Books.
en.wikipedia.org/wiki/Gideon's_Trumpet - 頁庫存檔 - 翻譯這個網頁
Gideon's Trumpet is a book by Anthony Lewis describing the story behind Gideon v. Wainwright, in which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ruled that ...
A history of the landmark case of James Earl Gideon's fight for the right to legal counsel. Notes, table of cases, index. The classic backlist bestseller. More than 800,000 sold since its first pub date of 1964.
Product Details
- Paperback: 288 pages
- Publisher: 1964/ Vintage (April 23, 1989)
- Language: English
一個累犯罪犯,不甘心自己在法庭沒有受到公平的審判,於是投書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要求由聯邦最高法院指定免費律師為他辯護。
這個在聯邦最高法院司空見慣的赤貧身分上訴事件,後來卻演變成美國司法行政史上影響頗鉅的知名案例。爾後,公設辯護人成為美國司法行政上的必要條件。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安東尼.路易斯(Anthony Lewis),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娓娓道來這樁有名司法事件的經過,同時也在文中穿插美國司法行政史上的重要案例與制度更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內部運作的 情形,諸如九位大法官的職責與分工、助理書記的職務,以及各州最高法院等等與聯邦最高法院之間的權力爭議等等。路易斯的《基甸的號角》,引領讀者對美國司 法行政系統與司法行政史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名家推薦】
◎「如果這個名叫基甸的罪犯,沒有靠坐在監獄的牆邊……寫信給最高法院……美國龐大的司法體系,還是會照樣運轉。但是基甸寫了那封信,最高法院也當回事研究了他的案情……於是乎整個美國司法史為之改觀。」~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原本只是一個悲苦平凡罪犯的感人故事,沒想到卻成了美國憲法的里程碑。」~保羅.佛洛德(Paul A. Freund), 哈佛法學院
******
2013.4.22
【周一專欄】王健壯:等待台灣的路易斯
作者:
王健壯
美國最高法院祇有九位大法官,但安東尼‧路易斯(Anthony Lewis)在三月下旬過世後,知名專欄作家赫茲柏格(Hendrik Hertzberg)卻給了他「第十位大法官」的封號。
一
九六0年代的《紐約時報》曾經有個「哈佛幫」,其中最有名的三位記者是:寫過《出類拔萃》(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與《權力所在》(The Powers That Be)等書的赫伯斯坦(David
Haberstam);寫過《別開槍,我們是你孩子》(Don’t Shoot, We Are Your Children)等書的魯卡斯(J.
Anthony Lukas);以及寫過《基甸的號角》(Gideon’s Trumpet)與《不得立法侵犯》(Make No
Law)等書的路易斯。
赫茲柏格跟這三位都拿過普立茲新聞獎的記者是哈佛校友。更巧合的是,他們四個人都編過哈佛的校報Harvard Crimson,畢業後都進了《紐約時報》,後來也都成為《紐時》非常有影響力的大牌記者,而且他們自始至終都是死不悔改的自由派。
在赫茲柏格那篇刊登於《紐約客》雜誌上悼念路易斯的文章中,他透露了一段軼聞:在他當卡特總統的文膽時,他曾經想建議卡特,如果大法官出缺,卡特應該提名路易斯為繼任人選;但可惜卡特終其任內並未有提名大法官的機會。
赫
茲柏格何以如此推崇路易斯,甚至推崇到認為他足以勝任憲法守護神的角色?理由其實很簡單:路易斯是新聞史上罕見的一位最高法院記者,他寫的報導與評論,連
大法官法蘭克佛特(Felix
Frankfurter)都稱讚「最高法院裡沒幾位大法官能有他那種功力」。路易斯寫的兩本書:有關被告人權的《基甸的號角》,以及有關新聞自由的《不得
立法侵犯》,更證明他的法學素養絕對不輸於任何一位終其一生浸淫憲法的「九個老人」,稱他為「第十位大法官」確實絕非溢美之詞。
也因為路易斯被人如此高度評價,哈佛與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在他任職《紐時》期間,就聘請他教授憲法課程。他雖然祇接受過大學程度的法學教育,但他卻被公認是有關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專家,祇要涉及言論自由議題,路易斯的意見與德沃金等大師級學者的意見同等重要。
近六十年來,《紐時》採訪最高法院的記者至今僅有三位。除路易斯外,其餘兩位是資歷長達近三十年的葛玲豪絲(Linda Greenhouse),以及五年前才接替葛玲豪絲的李普特克(Adam Liptak)。
新
聞記者與新聞對象的關係通常並不對等,記者在新聞對象眼裡,永遠祇能算個「業餘者」。擅長馬基維里權術的政客視政治記者如此,視法律專業如同專利的大法官
對司法記者更是如此,但路易斯卻徹底改變了這種關係。寫過Becoming Justice
Blackmun(台灣譯本書名為《大法官之旅》)這本書的葛玲豪絲,雖然在「改變最高法院新聞報導」上的表現,不能跟路易斯相比,但「隱身於圍牆內的九
個老人」卻從未以業餘者視她。大法官雖然一向很少出現社交場合,但在葛玲豪絲的退休茶會中,除了兩位右派大法官缺席外,其餘七位連袂出席向她致敬。即使是
接手才短短幾年的李普特克,也頗有路易斯當年之風。
「一顆大樹即使倒下,但若《紐約時報》未曾報導,這顆樹就不算倒下」,這句話雖然是對
《紐時》執媒體牛耳的肯定,但也可借來形容路易斯所開創的那個《紐時》司法新聞的傳統。以前最高法院每有重大釋憲案待審時,大家要聽路易斯與葛玲豪絲怎麼
說,現在則要聽李普特克怎麼說;六十年來大法官人來人去,但他們三位卻都「擁有大法官的耳朵」。
尤其是路易斯。他寫的文章跟那些已過世大法
官寫的判決文一樣,人去聲仍在,早已變成最高法院歷史的一部分,永遠在法庭內迴盪。他在生前寫的最後一本書Freedom For The
Thought That We Hate(大陸譯本書名為《言論的邊界》)中,寫過這樣幾句話:
「倘若實現言論自由將以徹底犧牲個人隱私為代價,那麼它祇是一場令人恐懼的勝利。」
「恐懼與壓制總是反覆出現…在一個對自由做出過憲法承諾的國家,需要什麼東西來抵制恐懼與它的操縱者?那就是勇氣。這個國家在關鍵時刻,需要男人、女人、律師、記者以及全體公民的勇氣。」
「無論是法官或政治人物,他們想要把所有事物都變成整齊劃一的任何嘗試,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媒體必須要抵抗對權力俯首貼耳的誘惑,記者和編輯則須保持『海盜』本色,如同盲流與不法之徒…唯其如此,新聞界才能成為恪盡職守、監督政府的愛國者。」
「在今天這樣一個面臨種種國際威脅,而且政府也隨時準備以國土安全為由擴張行政權力的時代,唯有法官的勇氣才能護佑我們的自由社會。」
這些話每一句都有大法官經典判決文的味道,也都像是替憲法所寫的抒情詩。
赫
茲柏格形容路易斯是個徹頭徹尾的自由派,路易斯也一向相信「給我們憎恨的思想以自由」,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但盧安達內戰與恐怖主義的盛行,卻讓路易斯在
晚年也不禁懷疑「已經有人開始磨刀霍霍了,難道這樣的情形,還不夠緊迫?」可見他似乎已經從言論自由的絕對論者,逐漸傾向為有條件的相對論者;但即使如
此,他卻始終相信這樣一句話:「秘密和壓制孕育著恐懼,開放卻使我們更為自信」。
路易斯的故事在美國是一頁精彩傳奇,但他的故事對台灣的啟
示,卻是一連串的感嘆與疑問:哪一天台灣才會出現像他那樣有進步意識的司法記者?能像他那樣寫出有里程碑意義的司法新聞與評論?在六位死囚於同一天內被先
後槍決這種司法事件發生的此時此刻,這樣的感嘆更沉重,疑惑也更深。
難道等待台灣的路易斯,真如同等待果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