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感念 Prof. Anne Cochran文集》《東海大學勞作文化》《領航與傳承:東海工工50週年系慶專刊》

下午二點半鄧益裕學長來聊天,贈送三本書。
《東海名人錄系列 東海英語教學奠基者-柯安思教授 感念 Prof. Anne Cochran文集》(1996 緬懷東海大學外文系創系主任 Prof. Anne Cochran 柯安思教授,與您分享)
《東海大學勞作文化》2001
《領航與傳承:東海工工50週年系慶專刊》2013
謝謝

 補充:
Prof. Anne Cochran有許多著名的學生  其一是中研院院士孫康宜─參考"將生命體驗注入文學研究" (我的學思歷程 4 (台北: 臺大出版中心 2011)

又可參考我的兩篇
http://hcpeople.blogspot.tw/2011/04/kang-i-sun-chang.html

  http://hcpeople.blogspot.tw/2013/05/7.html


不同的人對這本《領航與傳承:東海工工50週年系慶專刊》可能會有不同的評價。翻讀的時候,才想起時忘記送花圈回去。
人家都說文章自己的好,我寫一篇,被刪編約十分之一,加了一段我很陶醉於大學IE的生活等,讓我有點臉紅。
我最喜歡的是:1977級某系友將其《畢業紀念冊》的師長頁Copied在章前 (我自己的1975級的則暫時找不到) ,讓我認出所有老師和助教的名字。






《東海大學勞作文化》(2001) 我最喜歡的是:訪問杭立武先生 (1983.10) 。那時東海8000人,早已是創校目標800人的10倍。杭先生開的一些藥方,可能校方都反其道而行,或無力為之。
最有意思的是,文末引一段胡適之先生的話,值得轉載:「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將來的收成。一粒一粒的種,必有滿倉滿屋的收。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不會白費。」
 (hc按:一粒一粒的種,不知是那作物?可能是`比喻?當然種子以粒來計算,不過我對這些農事不熟、下次請教專家。)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盧飛白詩文集







盧飛白詩文集
系列名:文學叢刊228
I S B N 13:9789575498788
作 者:王潤華
裝訂/頁數: 平裝 / 228頁
版次: 1
規格(高/寬): 21*15cm
出版社:文史哲
出版日:2009/

wikipedia

盧飛白(1920年—1972年),名呂經,山項盧家人。留美學人。

1935年考入杭州高級中學,後就讀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早期白馬社詩人,與唐德剛、心笛(浦麗琳)、艾山(林振述)、黃伯飛、周策縱等人時有詩唱和。1945年與楊振寧、何炳棣等考取庚子賠款赴美,任教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留美期間以艾略特為論文題目而享譽國際,專長是艾略特詩集研究,常同耶魯大學「新批評派」的教授筆戰。19518月與傅在紹結婚,傅是衣料圖案設計員,夏志清的兄長夏濟安曾是她的家教[1]1964年在芝加哥大學榮獲英國文學哲學博士學位。1969年定居長島鎮哈頓區,任教長島大學波斯德學院,潛心研究艾略特的詩論。1966年出版《艾略特:他的詩論的辯證式的結構》,全書170頁,其中有27頁是參考資料,在美國文學界引起反響。

盧飛白一生淡泊名利,潛心研究。1966年曾以李經為筆名在《文學雜誌》上發表過幾首「艾略特式」的詩作,還曾與艾略特見面。平時因煙酒過度。夏志清回憶見面時,二人都抽紙煙,一根一根不斷的抽[2]。視網膜曾經脫落,以雷射治癒,1972310日以食道癌去世,享年52歲。生前曾與吐溫出版社訂了合同,要寫一部《劉勰評傳》,未能如願[3]。唐德剛說:「就把他最有天才的一生,奉獻給艾略特,而死個最淒涼之死」。

夏志清;〈悼詩友盧飛白〉,《文學的前途》。
****

鍾玲的《赤足在草地上 寫在前面》(台北:志文,1970 pp.18-9)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台中市:日治時期建築與文化》/《上海老建築》

《台中市:日治時期建築與文化》 (東海建築叢書 20 ,羅時瑋主持,袁興言/廖英良撰稿) ,台中: 東海大學建築系編著,2008
東森傳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九二一賑災捐款指定計畫及出版

目錄
序言
元考試堂 1
台中公園 9
台中市政府 17
水源地 25
柳源教會 33
台中酒廠 41
台中火車站 49
二市場 57
台中高農 65
台中師院 71
寶覺禪寺 79
台中州圖 89
三福大飯店 95
台中放送局 103
三和村 109
彰化銀行 119
何耳鼻喉科 123
吳眼科 131





上海老建築 同濟大學出版2002

婁承浩薛順生/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2-1 / 18.00元
本書追憶了在上海歷史上曾經建造過的、後來由於各種原因而消失的建築:寺廟、園林建築,行政建築,洋行、銀行建築,商業建築,市政建築,社團、俱樂部建築,文化、醫院建築,禮堂、娛樂建築,體育建築,教育建築,住宅建築,紀念建築。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鍾玲《赤足在草地上》

 待充實

 鍾玲《赤足在草地上》(台北:志文,1970)


《赤足在草地上》目次

《赤足在草地上》序  林衡哲
雨樹上的陽光            方瑜
寫在前面
一.旅美尷尬集.
二. 小石城之晨.
三. 陰影
四. 竹廈── 雪湖書簡之一
五.  恐懼── 雪湖書簡之二
六 .輪迴── 雪湖書簡之三
七. 夢斗塔湖畔
八. 黑詩人黎燈.
九.色飛雷斯的世界
十. 龐德的正名觀.
十一.余光中的火浴 (附火浴原文)
十二. 寒山在東方和西方文學界的地位

東海的人與書 (6)
鍾玲教授

忘不了的人和事
才是真生命
--- 齊邦媛《巨流河》,p. 433

時間飛逝1971年在東海讀鍾玲的赤足走在草地上(台北:志文,1970),衝擊很大鍾玲教授在Google Books173,可是我想這本書與東海的情緣最深,相當動人。然後,聽到她在美國與著名的導演胡金銓結婚,才子佳人……她回高雄教書,等老母過世後,轉到香港當講座教授,現在已榮休Emeritus Professor,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September 2012 - )

鍾玲年輕時或許可稱為才女。齊邦媛老師的著名回憶錄《巨流河》(台北:天下文化,2009) 曾為東海大學外文系抱不平,因為東海創校的前些年,社會對該系的期望之殷切。 (稍可安慰的是同學孫康宜老師等選上中央研究院院士) 。我最感興趣的是,當時鍾玲寫給她老師的詩,不知道那天可以有緣一覽。 (恰巧今天紐約時報的書訊有Robert Bly, the poet and critic, whose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poet Tomas Transtromer, "Airmail," has just been published.) 在《東海風》等校史中,收有鍾教授追憶東海「夢谷」的詩。

我近年讀過鍾玲教授的幾本本土和美國詩人的評論,諸如鍾玲「女性主義與古典傳統:二十世紀後期臺灣女詩人的自我形象」,收入《臺灣及其脈絡》(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希望以後有機會讀讀她的文學作品。有意思的是,網路上可以找到她的訪問稿《佛法與鍾玲的 - 小說極短篇》,《千佛山雜誌》:2007 6-7月刊。「…….我幾乎是不寫自己的故事,我很少寫自己,我覺得寫自己會過份地膨脹自己,人總是會把自己寫得比他人好;但我會用親自去過的地方做場景,來發展故事,加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比如:我去澎湖 的望安島,在清明節那一天,島上非常空曠、蒼涼,一個個無碑的土墳,墳上有石子壓住黃色的長紙條,在風中飄飛,給我非常強烈的感受,因此,用這種感受,構 想故事情節,寫成小說〈望安〉。……

根據九歌出版社的鍾玲介紹,稍加補充。
鍾玲,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威士康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紐約州立大學艾伯 尼校區、香港大學,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她不僅是研究中美文學關係、女性作家的學者,更是文學的多面手。曾獲國家文藝獎。創作有赤足走在草地上》,台北:志文,1970《大地春雨: 鍾玲自選集》 (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4) 《生死黆家》等。評論有《現代中國謬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 1989)《美國詩人史耐德與亞洲文化》(台北:聯經,2003)《美國詩與中國夢:美國現代詩中的中國文化模式》(麥田 /廣西師範 )等。小說集《鍾 玲極短篇》《生死冤家》;及詩集《芬芳的海》,散文集《愛玉的人》等書。《大輪迴》台北:九歌,1998鍾玲《日月同行》台北:九歌,2000

1972年,讀鍾玲的《赤足在草地上》(台北:志文,1970) ,喜愛得很,據書去竹廈訪那位老和尚,一見,非如故。201311月,訪鄧益裕學長,他借我許達然的《含淚的微笑》,這書,許老師補上簽名。今午,拿出《赤足在草地上》讀鍾玲的摯友方瑜老師的序言:《赤足在草地上雨樹上的陽光》,是我讀過『寫東海的情景』的文章中,最令人動容的。
鍾玲:『以後,這就是我們的樹』,『雨樹已經發芽了』…….
方瑜: ;『 就在它的面前,我們重新熱愛生命!
鍾玲:『雨樹是什麼?……不過是我們自己製造的象徵!』
方瑜: ;『……… 小玲,請在心中留一席地給那棵雨樹,還有,那年春日樹上的陽光!

 (接昨日) 方瑜提起鍾玲交卷老師所出的題:『試擬一篇最短的情書』。她交卷:
『霧:你使我迷惑了。相思林』

齊邦媛老師的回憶: 『翻譯課這班是大三,每年有二十多個人,最早的學生有鍾玲、孫康宜、郭志超等。 鍾玲曾寫一首詩《聽雨》送我。』----齊邦媛《巨流河》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9 370


1986年,鍾玲訪東海,作《大度山寫意》:
…….只有長天高曠如故
紫色的夜雲揮灑而過
就是這高曠,這空靈
浸潤今日的你啊
昨日的我。 
後記丙寅冬訪母校東海大學,偕光中先生夫人宿賓館,風撼長窗,一夜難寐。   後赴台北與摯友瑜論大度山今昔異同,因有是作。
鍾玲詩選


 Arthur Waley in Encounter 3:3 (1954): “Twenty-seven Poems by Han-shan”.

 Around that time Snyder published his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poet Han-Shan’s Cold Mountain Poems in the sixth issue of the "Evergreen Review.”1956.8

 Cold Mountain: 100 Poems by the T'ang Poet Han-shan (1970), tr. Burton Wats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浮士德‧第一部》淦克超譯的緣



一本二手書的緣

哥德《浮士德第一部》淦克超譯,台北:水牛,1969/1972三刷
《浮士德第一部》我有4-5部漢譯,不過翻譯者淦先生是我學生時代的著名政治老師,所以想看看他的功力。
這本書有「藍家藏書」朱印,旁寫63.9.15,即1974年買入 (標價25)
先生最令我意外的是封底隔頁空白紙上草記19771126下午320分他登長壽山的鋼筆風景畫 (sketch)以及數百中文和日文字,多關於景色的描寫。
末行是日文,意思是:『啊!我的世()多美麗!』---似乎是書中海倫的話,待查。
我最大的願望是原收藏書者仍健在,仍讚嘆這美麗的人生與世界。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袁芳榮《古書犀燭記》《黃裳自選集》 《山川‧曆史‧ 人物》

袁芳榮《古書犀燭記》杭州:浙江大學2013

古書犀燭記續編


  • 作者:袁芳榮
  • 出版社:浙江大學
作者介紹
袁芳榮
    袁芳榮,台灣古藏書家。生於南投縣水里鄉,雖于早年供職于公職機關,卻愛書成痴,尤嗜古書。在偶然買下明版《文心雕龍》后,從此走上漫漫藏書之路。自詡故紙堆中一條小小蠹魚,蓋因喜愛紙味書香,能如蠹魚一般穿梭其中便足矣。藏書多年,袁芳榮的收藏日益豐富,尤其在明代古書收藏方面獨領風騷,近年來多與博物館等機構合辦古書展覽,致力於宣傳古書。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明版古籍
《洛陽伽藍記》
《耕餘剩技》
《金湯借箸十二籌》
《萬曆三大征考》
《帝鑒圖說》
《樂律全書》
《離騷圖》
《欣賞編》及《續編》
《牡丹亭還魂記》
名人題識本
澹生堂藏書的流散
第二章  清版古籍
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
《淡水廳志》
《棉花圖》與欽定《授衣廣訓》
銅版《西清古鑒》
《西巡盛典》
《徐霞客遊記》
《平山堂圖志》
《峨山圖說》
《審音鑒古錄》
《意林》
《春燈謎》
《藏書紀要》
遊戲文字
《雙梅景暗叢書》
《六經圖考》與避諱
《鴻雪因緣圖記》
《晚笑堂畫傳》
姚華的蠅頭小楷
姚華《讀段氏注說文解字逐日札記》
第三章  民國古籍
《中田版畫史圖錄》
中華書局影印《古今圖書集成》
《文淵閣藏書全景》
《水竹?人集》
《章氏叢書續編》
李明仲《營造法式》
《咫同叢書》與合眾圖書館
《陳老蓮水滸葉子》


*****
The Economist
Cuba, Latin Ame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stro's legacy

The world economy

Japain

它的零售價每本 (約) 220 元 十年前約160


馬英九在天下遠見出書特價 99元/每本

陳舜臣的 成吉思汗 翻譯出來 新書79折


某家專賣大陸書3月起 4倍調高為4.2 另一家4.5條調高為4.8 倍


大陸翻譯Edgar Laurence Doctorow (born January 6, 1931, New York, New York) is the author of several critically acclaimed novels that blend history and social criticism. 2005年作品

Works

  • (1960) Welcome to Hard Times
  • (1966) Big As Life
  • (1968) The Songs of Billy Bathgate. [1] Short story; chronicling the career of a folk-rock musician, the tale is told in the form of liner notes. Doctorow would later recycle the protagonists' name for his PEN/Faulkner award-winning novel Billy Bathgate. In an interview published in a compendium of critical analysis of his work, Doctorow claimed that he'd been questioned as to whether or not the protagonist of "Songs" was the son of the protagonist from Billy Bathgate, since the dates of birth given for the protagonists's son in Billy Bathgate correlate to the age of the protagonist from "Songs." Doctorow states that, while he had not intended it as such, he has no objection to the character being viewed as one and the same.
  • (1971) The Book of Daniel. Nominated for a National Book Award, it fictionalized the story of Julius and Ethel Rosenberg, who were executed in 1953 for giving nuclear secrets to the Soviet Union.
  • (1975) Ragtime. After receiving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fiction and the Arts and Letters Award, it was transformed into a film in 1981 and a musical in 1998.
  • (1979) Drinks Before Dinner (play)
  • (1980) Loon Lake (novel)
  • (1982) American Anthem (novel)
  • (1984) Lives of the Poets: Six Stories and a Novella
  • (1985) World's Fair. Received the 1986 National Book Award.
  • (1989) Billy Bathgate. A finalist for the Pulitzer and won the PEN/Faulkner award. Made into a major motion picture in 1991, which Doctorow considered "a disappointment". [2]
  • (1994) The Waterworks
  • (2000) City of God
  • (2003) Reporting the Universe (nonfiction)
  • (2004) Sweet Land Stories
  • (2005) The March, ISBN 0-375-50671-3 Awarded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fiction and the PEN/Faulkner award. Also a finalist for the Pulitzer Prize and nominated for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 (2006) (Random House, 178 pages)

2008/2/27
hc買
費希特著作選集 第五卷
The Cantebury Puzzles 坎特伯雷 趣題




黃裳自選集黄裳自選集. 作者:黃裳, 出版社:人民文學, 出版日期:2008-
第一輯 讀書生活雜憶 江上雜記 茶館 《錦帆集》後記 昆明雜記 森林·雨季·山頭人 美國兵與女人第二輯 天津在回憶裡 閒 叫好 戰宛城 思春賈桂思想序《醉眼優孟》憶侯喜瑞 餞梅蘭芳關於“梅郎”第三輯 傷逝 憶施蟄存 跋永玉書一通 文字和畫筆的鮮活 關於王昭君 宿諾 答董橋第四輯 老闆 琉璃廠 品茶 讀《紅樓夢》札記 胡適的一首詩 答客問 冬日隨筆 寒柳堂詩 ……第五輯第一辑
 读书生活杂忆
 江上杂记
 茶馆
 《锦帆集》后记
 昆明杂记
 森林·雨季·山头人
 美国兵与女人
第二辑
 天津在回忆里
 闲
 叫好
 战宛城
 思春
贾桂思想
序《醉眼优孟》
忆侯喜瑞
 饯梅兰芳
关于“梅郎”
第三辑
 伤逝
 忆施蛰存
 跋永玉书一通
 文字和画笔的鲜活
 关于王昭君
 宿诺
 答董桥
第四辑
 老板
 琉璃厂
 品茶
 读《红楼梦》札记
 胡适的一首诗
 答客问
 冬日随笔
 寒柳堂诗
 ……
第五辑







 ****
 同名的小册子,上海文艺78年版,作者是师陀。

《山川‧曆史‧ 人物》香港:三聯1981




山川、历史、人物

 此書記蘇州和南京等地的山川‧曆史‧ 人物

 胡小石(1888年-1962年3月16日)的故事也很好  又可參考慮胡小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好水好山--黃裳自選集
香港天地 2007

分四輯散文:
江山如畫、往事如塵、前輩風範、人生雜感。談書、談江山勝景、談歷史人物、談文壇前輩。資料與見識均豐富,題材也吸引人。
寫歷史人物如:
"柳如是、陳圓圓、明太祖等,有故事有情趣。遊記均與名勝 古蹟相關,寫人物也周到中肯。文字老練、有韻味、學識淵博,大開眼界。

  黃裳,原名容鼎昌,著名散文家、記者、藏書家、學者。一九四五年進文匯報社,任重慶、南京特派員、編輯、編委等職。曾任 軍委總政文化部越劇團編劇、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編劇。一九四。年開始散文創作後從事新聞記者工作,撰有大量散文、雜文、劇評、 遊記、讀書隨筆等。出版專集數十種,其中代表作有《榆下說書》、《榆下雜說》、《銀魚集》、《翠墨集》、《過去的足跡》等。
譯作有《獵人日記》、《一個平凡的故事》、《歌略夫裏奧夫家族》等。舉凡清雅書話、珍本題跋、山川風物、曆史人事等,兀不曆 曆如繪、情理交織、文采斐然,反映了作者作為當代華語文壇一流散文大家的豐厚學養、卓著才識和燦然妙筆。


 
內容簡介
黃裳,原名容鼎昌。中國作家協會榮譽委員。交通大學肄業。一九四五年進文匯報社,任重慶、南京特派員、編輯、編委等職。
曾 任軍委總政文化部越劇團編劇、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編劇。一九四○年開始散文創作,後從事新聞記者工作,撰有大量散文、雜文、 劇評、遊記、讀書隨筆等。迄今出版著述四十餘種。有《錦帆集》、《錦帆集外》、《關於美國兵》、《舊戲新談》、《山川‧曆史‧ 人物》、《榆下說書》、《黃裳論劇雜文》、《銀魚集》、《翠墨集》、《晚春的行旅》、《過去的足跡》、《驚弦集》、《花步集》、 《彩色的花雨》、《榆下雜說》、《清代版刻一隅》等。譯文有《獵人日記》、《一個平凡的故事》、《歌略夫裏奧夫家族》等。本 書收錄了他的江上雜記、茶館、美國兵與女人、賈桂思想、跋永玉書一通、琉璃廠、傷逝、憶施蟄存、讀《紅樓夢》劄記、龔自珍二 三事、蕭恩的教訓、陳寅恪寫雜文、“看不懂”論、好水好山、常熟之秋等文章。



目錄
第一輯
讀書生活雜憶
江上雜記
茶館
《錦帆集》後記
昆明雜記
森林‧雨季‧山頭人
美國兵與女人
第二輯
天津在回憶裏

叫好
戰宛城
思春
賈桂思想
序《醉眼優孟》
憶侯喜瑞
餞梅蘭芳
關於“梅郎”
第三輯
傷逝
憶施蟄存
跋永玉書一通
文字和畫筆的鮮活
關於王昭君
宿諾
答董橋
第四輯
老板
琉璃廠
品茶
讀《紅樓夢》劄記
胡適的一首詩
答客問
冬日隨筆
寒柳堂詩
龔自珍二三事
陳寅恪寫雜文
解密種種
零感
蕭恩的教訓
“看不懂”論
第五輯
前門箭樓的燕子
過灌縣‧上青城
采石‧當塗‧青山
富春
釣台
諸暨
好水好山
敦煌
雨湖
錢柳的遺跡
常熟之秋



黃裳,著名作家,曾長期從事新聞工作,並熟於版本目錄之學。其文得古文之精髓,含今文之韻致,談古論今,令人回味。著有《錦帆集》、《舊戲新談》、《音塵集》、《黃裳書話》等。

黄裳,生于一九一九年,原名容鼎昌。中 国作家协会荣誉委员。交通大学肄业。一九四五年进文汇报社,任重庆、南京特派员、编辑、编委等职。曾任军委总政文化部越剧团编剧、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 剧。一九四○年开始散文创作,后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撰有大量散文、杂文、剧评、游记、读书随笔等。迄今出版著述四十余种。有《锦帆集》、《锦帆集外》、 《关于美国兵》、《旧戏新谈》、《山川·历史·人物》、《榆下说书》、《黄裳论剧杂文》、《银鱼集》、《翠墨集》、《晚春的行旅》、《过去的足迹》、《惊 弦集》、《花步集》、《彩色的花雨》、《榆下杂说》、《清代版刻一隅》等。译文有《猎人日记》、《一个平凡的故事》、《歌略夫里奥夫家族》等。

讀書生活雜憶現在已經很難記起自己最早讀的是些什麼書了。 “讀書”似乎也有種種不同,有被動的,有的則出於自願。無論是私塾或學校,在那裡讀的都是老師指定的課本,沒有自己挑選的餘地。我是由大伯父(他是清朝最後一科舉人)開蒙的,用的課本是上海出版的澄衷學堂《字課圖說》,這是“看圖識字”一類的識字課本,每半頁三個字,左圖右文,編輯得很不錯,圖畫得也好,恐怕比識字卡片的歷史還要早得多。識得若干字以後就開始讀“四書”。如此說來我最早讀的應該是朱熹編輯的孔孟的教條。

父親是學採礦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他從德國回來時,帶回了兩大箱德文書,不過這與我沒有關係。此外家裡的中國書好像就只有《紅樓夢》、《封神演義》、《兒女英雄傳》和一部《聊齋誌異》,都是清末上海點石齋的本子,前面附有精緻的插圖的。不過除了《聊齋》以外,一律律被父親宣佈為“禁書”,不許小孩接觸。但禁令收效甚微,我總是有辦法一一取出翻看。這總是在父親上班的時候,坐在面向花園的樓下迴廊裡,可以放心地閱讀。中午父親回來吃飯,遠遠就能望見,這時只要隨手把書向捲起的竹簾裡一塞。就平安無事,不露馬腳,沒有出過一次紕漏。


這樣說來,我自覺自願讀的第一部書是《紅樓夢》。不過除了插圖以外,正文卻毫無興趣。第一次記得讀到“賈雨村風塵懷閨秀”就廢然而止了。但《封神》就不同,那可有意思得多。土行孫真是值得羨慕的人物,他能一頓腳就從地面鑽到地下,而且通行無阻,可以到想去的任何地方去。但即使是土行孫也會碰上指地成鋼法,真是值得遺憾的事。我對《封神》發生興趣,還因為當時正熱心地收集著一種《封神》人物香煙畫片。家裡用的是“大聯珠”香煙,每包附有一張彩色畫片,一起大約有一百張。但收來收去只缺一張女媧。畫片總是收不齊,小說也就反复地讀下去了。


《聊齋誌異》雖然不是“禁書”,但開始讀它卻在許久以後了。我覺得這是第一部使我獲得閱讀古文本領的最好的課本。我沒有讀過《古書疑義舉例》、《助字辨略》……更不必說高郵王氏的著作。古文的語法、句法,差不多都是從《聊齋》裡猜出來的,而且以後讀更古些的書困難也不多。當然,再古上去就不行了,還是得請教訓詁學家。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一些舊書店《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李志銘】/木下諄一《隨筆台灣日子》,。


李志銘《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台北:聯經 2013
這本書第129頁有路思義教堂 (今年50周年慶) 的相關信息 寫有點神秘和莫測高深 文筆形容詞用的多

........每逢周日禮拜儀式都會固定鳴鐘39響,銅鐘上有英國銘刻: Lord Him That Heareth Say, Come.,彷彿和煦地召喚人們投向宗教懷抱
.....追問顧盼昔日路思義教堂到底是貝聿銘還是陳其寬設計之爭?僅以外觀視覺造形來看都是殘缺不足的,你必須還得要領略那奇妙的鐘聲。

【愛讀書】 《單聲道》

《單聲道》
李志銘著,聯經出版
《單 聲道——城巿的聲音與記憶》雖以聲音做為詮釋城巿的面貌,其實是鉅細靡遺地為我們翻弄城巿的身世和點點滴滴人文風景,宛如深掘泥土探勘,挖出了一座繁複多 華的城磻,而此城磻仍流水嘩嘩,鳥鳴啁啁,歌舞流洩,過去的歷史與現代的姿影交織成一幅繁麗多姿的生活圖像。從城巿的聲音,聲音的速度,到聲音的季節與風 景,中西歷史與社會對照,旁徵博引追溯聲音的身世,作者善用歷史資料和社會學的研究角度,將讀者帶入不同時代的時空,而回歸於凝視當代。我們所經之地所在 之處,遍歷各種聲音,從這些聲音組構時代的流行文化和生活內容,雖是時代影像的配樂,卻是個人與社會的命運交響曲。以聲音引入繁複的歷史縱橫和社會肌理, 溫馨的微聲出發,航向的是大氣魄的領域。 (魯雅)
****
0514 2013
今天七點到九點半參加"李志銘《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新書分享會"盛會. 我因為之前就在舊香居買了志銘的簽名書了. 所以多少知道他的淵博......這也是我第一次和畢老師認識並聊聊天. 謝謝這對朋友.
(我兩三周前與志銘在facebook談聲音 很可以參考).....

*****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20幾年前,因緣際會文字工作者木下諄一來到台灣,以翻譯維生,他雖然是日本人,但他從小到大最怕吃又臭又黏的納豆,但超愛台灣的臭豆腐;喜歡台灣萬里無雲的夏日早晨、活力滿滿的市場、水煮花生,也習慣台灣的生活,新作《隨筆台灣日子》正是他在台灣快樂生活的寫照。
2011 年,木下諄一首次嘗試以中文寫「蒲公英之絮」小說,獲得第11屆台灣文學獎,開啟了他的中文創作道路,現在一家三口定居台灣,持續展開他的中文寫作生涯。 在木下諄一的細心觀察之下,台灣有許多跟日本想像大不同的地方,比如說「新年快樂」在日本後面應該要接「來年請多照顧」,但在台灣,後面接的卻是「恭喜發 財!」木下諄一說,這真是完全在日本人的想像之外,等於是「天外飛來的意外感,聽了之後心情挺好的。」
木下諄一說,一般在日本,迎接新年必 備的不是年糕配橘子就是和服跟壓歲錢,但絕對不會想到「老婆」這個答案,「但在台灣,就是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順著這個意外去想像,要是家裏有個新媳 婦的話,一定有很多新意。」木下諄一認為台灣人真的很有趣,「比如說,台灣人好愛搶著付錢,感覺好帥氣;提辭職的目的,不是真的要走,而是為了希望加薪, 這些都跟日本很不一樣。」從木下諄一的生活隨筆,可以窺見一個外國人對於台灣土地的長期觀察。


隨筆台灣日子

隨筆台灣日子


  《自由副刊》專欄連載;知名插畫家吳怡欣繪圖
  台北文學獎創辦至今唯一日籍得主木下諄一散文集
  比「奇怪ㄋㄟ」更深入的台灣觀察情報
  看國台語攏嘛通的外國人,如何從日常生活用語分析台日文化大不同
「新年快樂」後面應該是「來年請多照顧」吧,怎麼會是「恭喜發財」!

  「你的房租多少錢?」「你一個月賺多少錢?」這麼直接真令人害羞

  「這次給你請」台灣人好愛搶著付錢好帥氣,但「提辭職其實是為了要加薪」,對日本人來說,這這又是哪招……

  原來「阿搭阿搭嘛控古力」「小確幸」這些「日本話」只有台灣會這樣用!
  
   這不是一本翻譯書,這是一位居台二十年的日本人,用中文寫成的台灣觀察筆記,在國外生活的人,心中都有「這裡」與「那裡」兩個世界。住在台北的日本人也 不例外。誠如旅日導演郭亮吟對本書所讚:日本人木下諄一的台灣生活隨筆,除了可以看見一位外國人對台灣土地的長期凝視,並不時反身對自己/母國的提問,字 裡行間中,並可窺見其出身背景、文化素養和語言能力。
  人們讀旅行文學或是異國體驗書寫,如生活中的我們總是在盯著別人的臉看,而讀到外國人筆下所寫的台灣面貌,才難得有機會從別人的眼裡看見對方瞳孔映照著自己的臉。有趣的是,和我們面對面相看的那個人,還懂得我們的語言。
  《隨筆台灣日子》收錄的四十餘篇文章,並不是初初來台時,對大小事物都感到新鮮、對衝突感受強烈,那麼多「奇怪ㄋㄟ」的獵奇,反而是更多「原來如此」的釋懷。不是台灣人、也不是剛到台灣的外國人,而是在這片土地歷經長時間的粹釀,才能描繪出的世界。
作者簡介
木下 諄一
  我沒有夜夜在林森北路流連酒家。 
  我對日劇、「野球」比賽沒啥興趣。
  我從小到大,最怕吃又臭又黏的納豆;但臭豆腐我超愛的。
  別懷疑,我是個道道地地的日本人。
  二十幾年前,一陣風把我從名古屋吹來台灣。
   在台灣定居後,主要是靠寫稿與翻譯為生,也曾做過觀光雜誌總編、空中機上雜誌文字記者、國際會議口譯、大學教育推廣中心日語教師、電視連續劇臨時演員、 電影配音、公司老闆等等五花八門的工作。2011年首次嘗試以中文寫「蒲公英之絮」小說,獲得第11屆台灣文學獎,開啟了我的中文創作道路。喜歡的台灣作 家是鄭清文和白先勇。曾經以鄭清文的短篇小說「春雨」參加「第二屆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獲得譯文類(小說翻譯)中譯日組第一名。
  我喜歡台灣生活中的:萬里無雲的夏日早晨、活力滿滿的市場、水煮花生、每逢節日必定播放的老掉牙電視特別節目、大安森林公園……。
  不喜歡台灣生活裡的:溼冷刺骨的寒冬、事先毫無通知的裝潢施工、把馬路當成越野賽車場的摩托車、不砍價心裡不痛快的顧客。
  左擁日本老婆、右抱小狗TOTO,我們一家三口快樂地在台北生活。
繪者簡介
吳怡欣
  自由插畫家,歐洲知名《廣告檔案》雜誌票選的「全球插畫師200佳」,作品曾入選 2005年 國際出版社塔森Taschen出版的”Illustration Now” 150位插畫家之一。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插畫系紐約及普瑞特藝術學院研究所藝術系專攻版畫。

摘要 大刪過

舊香居師大店 嶄新登場 2 」中的 4 張相片

一頁台北.書店之城

  • 2010-10-21
  • 中國時報
  • 【李志銘】
 ▲台北龍泉街「舊香居」古書店。(攝影/林佳瑩)
 ▲台北龍泉街「舊香居」古書店。(攝影/林佳瑩)

 

 ....當一處城市空間充滿了喜新厭舊,那便是「誰也不記得誰」。偶然翻閱六年前(2004)晨星出版社彙編《台灣書店地圖》所刊載全台書店名 錄,訝然驚覺其中就有不少特色書店如今已是不存在了。我幾乎可以扳著手指數出許多名字:桂冠書局、FNAC法雅客書店、東海書苑、木心書屋、草葉集概念書 店,多少年來這些書店隱身在台灣城鎮大街小巷默默地守候著寂寞散播著書香,直到有一天它們突然宣告消失,只來得及在幾個熟悉的讀者心頭留下一個悵然的背 影。
 

 三年前(2007),我從重新橋跳蚤書市友人Booker口中得知北投地區將要新開一家舊書店,位在鄰近陽明大學、地處天母北投兩地往來 捷徑的立農街上,名曰「蘭臺藝廊」。女主人May自云從事稅務及地政工作多年,卻因始終忘情不了童年時在父親引領下遨遊書海的甜蜜舊夢,所以才開設了這家 夢想中的書店,除以鬻書生活為樂之外還不時兼作藝文展覽。室內約莫只十來坪的書店雖小,卻有著難得一見整面明亮精緻的大片臨街櫥窗。後來我陸續幾度造訪了 「蘭臺」,也確實在這兒淘到了不少寶,記得包括蔡琴的絕版黑膠唱片《火舞》、廖未林設計封面的舊版小說《多色的雲》,以及台北縣文化中心未曾對外發行的 《江文也紀念音樂會》全套錄音專輯等幾乎都是從「蘭臺」得來的收獲。

 及至去年(2009)秋天,嗔愛戀書之人在台北開書店的「美事」又再增添一樁,城南青田街巷弄裡靠近「蠹行古書店」不遠處從此多了一間 「青康藏書房」。每當提起開店的初衷因緣,書房主人何新興大抵也是為了將來從媒體工作退休之後準備好好「賺它一筆美好的生活」,並以盡情實踐年輕時未能完 成的文化理想,因而選擇在人生後半階段與書為伍,品茗話書、其樂悠悠,至於「開書店究竟賠不賠錢」這等掃興問題,我想最終也就只得交由香港抗世詩人吾友陳 智德最新出版發表的一部詩集名稱來回應了:
 《市場去死吧》!讓我們從此理直氣壯地宣稱。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台灣《殺佛》(袁紅冰) 醜聞及其他: 到奴役之路The 100 Best Novels (1898)


 下文有人對袁紅冰不齒.可是出版自由的意義就是: 所有人都要能不被檢查出版和賣售....


蘋論:到奴役之路

更多專欄文章
自由是怎麼喪失的?先是對少數個人的悄悄剝奪,發現沒有人在意,進而剝奪多數人的非重點自由,發現反對聲音微弱,遂進一步剝奪少數人的重點自由,最後剝奪全體的自由與權利。

「服貿未過已變糟」

如 果連我們非常尊敬的誠品書店,萬一都成為剝奪台灣人民自由的共犯結構,那麼最後全體人民的自由遭到剝奪(包括誠品老闆),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完成剝奪全民 自由總目標的整個過程,現在正在台灣悄悄推進,主謀是中國,共犯是台灣政府和媚共商家,包括知識的平台:出版商和書店。
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前天在演講中控訴,他寫的新書《殺佛》在台出版後無法在誠品上架,理由疑是「太敏感」,只賣給網路訂購者。袁說他相信背後有中國政府的影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還沒生效,就已經糟成這樣」,實在太可悲。
《殺佛》的出版商「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社」發行人陶延生說,現在已不用警總伺候,書店通路自動揣摩「上意」(中國),比戒嚴時代更有效率,服貿協議還沒簽就已經如此,一旦通過,台灣圖書出版還有自由嗎?
大塊文化發行人郝明義曾警告政府,服貿協議簽訂後,圖書發行的正常通路只能銷售「上面」認可的書,「其實服貿尚未簽訂的現在,已瀰漫戒嚴氣氛,通路內心自己有個小警總。」這正是「到奴役之路」!
出版自由是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如果為做生意而奴顏婢膝地諂媚北京,自甘墮落下去,今天的西藏、香港就是明天的台灣。

商人內心有小警總

北京或許沒有管到那麼細節,更多是台灣相關商人心中的小警總,給自己畫地自限,自我制約,向主子搖尾表功。沒有出版自由,知識就會偏狹而一面倒,嚴重影響我們的思想和判斷。
芝 加哥大學法學教授艾普斯坦在《自由社會之原則》的名著中,引述1843年《愛丁堡評論》講得精闢透徹的一段話:「無可置疑的,貿易自由、思想自由、言論自 由以及行動自由,都是同一基本真理的各面向,全部都要受到捍衛,否則全部都受到危害。它們一起挺立,也一起倒塌。」亦即,我們若不捍衛出版自由,也將失去 言論、思想、學術和行動自由。

*****
 以下是余杰的貼文,他又引用,另外一位旅德的民運人士,表演藝術家、報導文學作家,廖亦武的話來批判袁紅冰:

臺灣的朋友可不能被中国民运败类袁红冰故意丑化诚品书店炒作他的垃圾书的下流做法欺骗了。
下面是我的朋友、德国图书奖得主廖亦武评论袁的一篇旧作,值得参考:

廖亦武:在赢家通吃的汤锅里放一把耗子药
(博讯2006年2月25日)

仁厚君子胡平回信质疑:"袁红冰怎么是学术官僚?"我一时答不出。因为此名词非我原创,而是国内好些难兄难弟的看法。前一天,一个朋友还好意提醒:"老廖,你怎么40多岁还这么不成熟,像安徒生书里的童言无忌,把大伙私下的议论拿去公开了?"

袁与我素不相识,从无过节,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看见下列文字就想呕吐:

这四部小说,它是袁红冰生命的全部。袁红冰用他自己传奇的生命历程,从文字、哲学、宗教、历史、人性上向世人展示了自由知识份子的博大胸怀。他用充满雄 性、充满阳刚之气的笔,记录了现代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记下了中国人现代心灵、道德的沦丧,他用人道主义、圣徒般的心灵点燃了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圣 火。"他称袁教授的誓言:'如果我背叛心灵,苍天和大地将失声恸哭',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激情表白,就象干沽的精神沙漠上,注入了滚滚清泉。

最后他用自己第一次在悉尼的海边所创作的词句:"我的著作是墓志铭,那些在暴政下死去的美丽高贵的生命,他们是雕刻在墓志铭上永不凋残的花朵;我的著作就 是安魂曲,那些死于暴政的无数冤魂能够在浩荡的安魂曲中得到永久的宁静;我的著作就是判决书,它是对那些反人类罪行的最终的道德宣判;我的著作是初生的朝 阳,它象征著中华文化复兴的起点。用我们全部的生命铸造一个新的中国人格,铸造一个美丽、高贵的中国灵魂,这是我愿意承担的生命责任,并且我愿意为此竭尽 我的所能。"

这种行文的源头,最早是郭沫若的《女神》,20多首诗,啊哦等感叹词上百个。类似对国家,民族,历史,宗教,哲学等抽象大词的激烈情感,要么让人觉得了不 起,很伟大;要么让人觉得靠不住,就像憋急了的人在当众排尿。据道上传言,袁红冰在近10年来,不甘心如我等落草为寇,就改弦易撤,混迹仕途,卧薪尝胆。 旧友新朋,只要与自己利益不挂钩的,一概不交往。终于熬成贵州省法学会会长和贵州大学法学院院长,还率团出国。这证明党组织已对其信任有加。

从某种程度说,袁红冰不是孤立的,六四屠城,大浪淘沙,除你等流亡和我等坐牢,其甚众精英,或从商或从政,从商者一夜之间成千万富翁的,从政者打拼至今,官至副市长,州长,及高级智囊的也大有人在。这无可厚非,只要心里有数,不要又当婊子又立牌坊就行了。

不知袁先生在重温以下这些说辞时,脸是青的还是红的:

在中国古代,流放是仅次于死刑的酷刑。在现代中国公开公布的法律中并没有这一刑罚。但是,中囯共产党统治的虚僞性决定了,实际执行的法律与公开公布的法律往往不一致。将我终生流放贵州就是证明。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开始,我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数年后,校方将我聘爲教授。同时,由于我资深的学术资格与出衆的教学水平,学术界推举我爲:1)贵州师范大 学法学院院长。2)贵州省教学名师。3)贵州省省管专家。4)贵州省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5)贵州省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6)贵州省劳动者人事仲裁委员会 仲裁员。7)贵州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8)贵阳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9)贵州省警官职业学院客座教授,等。

英雄是最美的生命,正是他们挽救了人类的荣誉。

意志如铁、个性如剑、气质如诗、胸怀如蓝天的自由灵魂,才是英雄。

政治特权可以世袭,金钱可以继承,而英雄只能从每一个时代自己的命运中造就。

一边是流放,一边是做官,而贵州到北京,坐飞机也就两个来小时。谁来判我这种仅次于死刑的酷刑?也让我边快活,边夸自己是"意志如铁、个性如剑、气质如 诗"的自由英雄,还"有一位明眸如星、红唇如花的少女愿意同他走遍天涯海角",真是占尽了天下好事,却同"自由主义法学家"不沾一点边。

天不变道还能变吗?89以来,弟兄们吃苦遭罪,总得有个盼头;可事实证明,没任何盼头。无论东西方,赢家总是通吃。纵观袁这大半辈子,弄潮精英,法学官 僚,忍耻写作的当代司马迁和惨遭放逐的当代屈原,角色转换之陡峭,令我等愚钝者瞠目结舌。我暂时不知道他的文字功夫与苦熬功夫是否匹配,但一见谁这么自 恋,这么没有节制地煽情,我就能想象此人不是善类。六四冤魂没去,坐牢者成千上万,面对如此漫长的血和泪,我们这些凭笔杆子混得比较有名的,在公共领域有 了一点发言权的人,根本没资格自恋或作秀。连丁子霖与蒋彦永这样了不起的人物,面对亡灵,也每每苛责自己;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也算精英了吧?但是他认为 一个人一天起码要反省三次,方能减少罪过。

我坐牢4年,目前扳指头算了一下,同狱的六四政治犯,刑期短则两年,长则十几年,出狱以后,有死,有病,有二或三进宫,有被殴致残。唯一的小兄弟扬伟在追 捕中自大陆逃到泰国,寻求避难,因民运榜上无名,还被美国大使馆轰了出来。漂泊四年,才在中国人权刘青的鼎力相助下去了多仑多。他满足坏了,半月前来电 话,奉老刘为终身的恩人。

我的好友康正果在社会底层折腾了半生,终于去了美国耶鲁大学,曾来电话,谈到民运中的阶层。他说:"你才几斤几两?若不是有点语言天赋,会写,或许早就和 你的那窝难友一样,陷进烂泥坑,没名没姓,没鼻子没眼,爬也爬不出来。蒲勇坐了10年牢,出来就死了,你不写篇文章炒一下,谁知道?底层,冤案,你写了那 么多,谁能记住?他们的声带被割了,在一些人的意识里,他们压根就没长声带。"

但是我要问:什么叫民运?精英的?还是由小人物一点一滴积垒的?我所敬重的作家郑义,六四后在国内逃亡3年,其妻北明逮捕入狱。据他回忆,帮助他,藏匿 他,给他以鼓励的多是各行各业的陌生人,教师,小老板,艺术家,甚至贩夫走卒一类。他们不可能青史留名,做了就做了,没啥可说的。

对了,我本是江湖浪子,不敢妄称学者作家,甚至不敢标榜民主自由,我是凭着本能,凭着一种血里的遗传,在兜售一种战败者的道。虽然有什么潜规则,但老廖我 整死不服,都是爹妈生养的人,凭什么你就该一再通吃?退一步说,你得了便宜也罢,低调些,道出实情,因为西方的自由民主是人人都向往的,在这个既垃圾又专 制的国度,一个学术官场上的知识分子,哪怕混得再红,也谈不上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一句话,袁红冰你就说:出逃是为了活得像个人----这样,在国内硬撑 着的我等,或等而下之的他等,心里也要舒坦些,至少要平衡些。然而你顶着党赐给你的会长,院长,教授头衔,却自恋得忘了自己是谁。这许多年来,民主进程与 你何干?仁人志士的大苦大难与你何干?你作为法律界知名人物,对国内数以百万计的底层冤案作了那些关注?打过那些官司?作为六四旧人,你虽属卧薪尝 胆,10年磨一剑那一类,可暗中帮过那些朋友?如果除了写书和流放[现代有飞机,有钱人都愿到处流放,如余秋雨,也把公费旅游叫流放]什么也没做,那我就 要说:你改写历史之作也跟我们没关系。至于同国家民族历史宗教哲学发不发生关系,只有天晓得。

还是那句可笑的话:赢家凭什么通吃?你凭空将道义资源兜了去,连残汤剩水也不留给被割了声带的沉默的大多数,你会写,就赢;人家没你会写,就输。苍天有眼,你真无愧于心吗?

我不顾大伙的劝阻,执意要在赢家通吃的汤锅里放一把耗子猛药,我偏要坏了这锅汤。因为我出不了国,四十好几还没尝过自由是啥滋味,被憋出毛病了。拿刘晓波同志的话来说:"狗日的老廖一天到晚访苦人,写苦文,挣苦钱,心理还不弄变态?"

我这样回他:"老子不搞政治,即使心理变态了,也不会祸国殃民。"


 *****
《殺佛》誠品拒上架 袁︰服貿還沒生效 就糟成這樣

〔記者李宇欣、趙靜瑜/台北報導〕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的新作《殺佛》,揭 發前、現任中共高層涉入十世班禪政治暗殺的陰謀,以及至今藏人仍飽受中國政治迫害的狀況。袁紅冰昨控訴,他的新書竟然無法在台灣上架!包含桃園、松山機場 和自由廣場書店都把書退回出版社,誠品也不敢把這本書上架,理由是「內容太敏感」,他相信這背後有中國政府的影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還沒生效就已經糟成 這樣」,實在太可悲了。倘若服貿協議生效,台灣民眾恐怕永遠都看不到這本書!
出版社︰好像戒嚴禁書
出版《殺佛》的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社發行人陶延生表示,現在已不用警總伺候,書店通路揣摩「上意」,比戒嚴時代更有效率,服貿協議都還沒簽就已經如此,一旦通過,台灣圖書出版還有自由嗎?
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社總經理李文欽也說,誠品確定僅願建檔接受客戶訂購,不願上架,「這種狀況跟戒嚴時期書店對待禁書的作法好像。」現在氛圍跟當年黨外刊物發行的年代幾乎一模一樣。
「通路內心有小警總」
李文欽說,之前大塊文化發行人郝明義擔心服貿協議簽訂後,圖書發行的正常通路只能銷售「上面」所認可的書,「其實服貿尚未簽訂的現在,已瀰漫戒嚴氣氛,通路內心自己有小警總。」
誠品︰會提供代購服務
誠品書店公關部則表示,誠品書店的核心價值是推廣人文、藝術、創意與生活,讀者如果有該書的需求,誠品會提供代購服務。至於其他問題則沒有回覆。


"名著單"很有意思 這19世紀的就是累積的開始





The 100 Best Novels: A Literary Critic Creates a List in 1898

old books 32Book lists, despite what younger readers born into Buzzfeed’s ruthless listsicle monopoly may think, have always been popular. Some, like David Bowie’s Top 100 Books, give us a sense of the artist’s development. Others, like Joseph Brodsky’s List of 84 Books for Basic Conversation, provide a Nobel prize-winning benchmark for knowledge. Even though the books are within the reach of most readers, systematically digesting such lists often tries one’s patience. Despite the lack of will or interest in working through someone else’s literary education, however, glancing through such personal anthologies provides us with a glimpse into the maker’s life—be it their private tastes, or their social mores.
In late October,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s Michael Caines unearthed another Top 100 list; this one, however, has the distinction of hailing from 1898.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a journalist and author of numerous books on the Brontë sisters named Clement K. Shorter tried his hand at compiling the 100 Best Novels for a journal called The Bookman. The ground rules were simple: the list could feature only one novel per novelist, and living authors were excluded.  Today, Shorter’s compendium looks somewhat hit-or-miss. There are some indisputable classics (many of which can be found in our Free eBooks and Free Audio Books collections) and some other texts that have faded into oblivion. Still—one can’t help but experience a certain historical frisson at a 19th century listsicle. Here it goes:
1. Don Quixote - 1604 – Miguel de Cervantes
2. The Holy War - 1682 – John Bunyan
3. Gil Blas - 1715 – Alain René le Sage
4. Robinson Crusoe - 1719 – Daniel Defoe
5. Gulliver’s Travels - 1726 – Jonathan Swift
6. Roderick Random - 1748 – Tobias Smollett
7. Clarissa - 1749 – Samuel Richardson
8. Tom Jones - 1749 – Henry Fielding
9. Candide - 1756 – Françoise de Voltaire
10. Rasselas - 1759 – Samuel Johnson
11. The Castle of Otranto - 1764 – Horace Walpole
12. The Vicar of Wakefield - 1766 – Oliver Goldsmith
13. The Old English Baron - 1777 – Clara Reeve
14. Evelina - 1778 – Fanny Burney
15. Vathek - 1787 – William Beckford
16. The Mysteries of Udolpho - 1794 – Ann Radcliffe
17. Caleb Williams - 1794 – William Godwin
18. The Wild Irish Girl - 1806 – Lady Morgan
19. Corinne - 1810 – Madame de Stael
20. The Scottish Chiefs - 1810 – Jane Porter
21. The Absentee - 1812 – Maria Edgeworth
22. Pride and Prejudice - 1813 – Jane Austen
23. Headlong Hall - 1816 – Thomas Love Peacock
24. Frankenstein - 1818 – Mary Shelley
25. Marriage - 1818 – Susan Ferrier
26. The Ayrshire Legatees - 1820 – John Galt
27. Valerius - 1821 – John Gibson Lockhart
28. Wilhelm Meister - 1821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29. Kenilworth - 1821 – Sir Walter Scott
30. Bracebridge Hall - 1822 – Washington Irving
31. The Epicurean - 1822 – Thomas Moore
32. The Adventures of Hajji Baba - 1824 – James Morier (“usually reckoned his best”)
33. The Betrothed - 1825 – Alessandro Manzoni
34. Lichtenstein - 1826 – Wilhelm Hauff
35.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 1826 – Fenimore Cooper
36. The Collegians - 1828 – Gerald Griffin
37. The Autobiography of Mansie Wauch - 1828 – David M. Moir
38. Richelieu - 1829 – G. P. R. James (the “first and best” novel by the “doyen of historical novelists”)
39. Tom Cringle’s Log - 1833 – Michael Scott
40. Mr. Midshipman Easy - 1834 – Frederick Marryat
41. Le Père Goriot - 1835 – Honoré de Balzac
42. Rory O’More - 1836 – Samuel Lover (another first novel, inspired by one of the author’s own ballads)
43. Jack Brag - 1837 – Theodore Hook
44. Fardorougha the Miser - 1839 – William Carleton (“a grim study of avarice and Catholic family life. Critics consider it the author’s finest achievement”)
45. Valentine Vox - 1840 – Henry Cockton (yet another first novel)
46. Old St. Paul’s - 1841 – Harrison Ainsworth
47. Ten Thousand a Year - 1841 – Samuel Warren (“immensely successful”)
48. Susan Hopley - 1841 – Catherine Crowe (“the story of a resourceful servant who solves a mysterious crime”)
49. Charles O’Malley - 1841 – Charles Lever
50. The Last of the Barons - 1843 – Bulwer Lytton
51. Consuelo - 1844 – George Sand
52. Amy Herbert - 1844 – Elizabeth Sewell
53. Adventures of Mr. Ledbury - 1844 – Elizabeth Sewell
54. Sybil - 1845 – Lord Beaconsfield (a. k. a. Benjamin Disraeli)
55. The Three Musketeers - 1845 – Alexandre Dumas
56. The Wandering Jew - 1845 – Eugène Sue
57. Emilia Wyndham - 1846 – Anne Marsh
58. The Romance of War - 1846 – James Grant (“the narrative of the 92nd Highlanders’ contribution from the Peninsular campaign to Waterloo”)
59. Vanity Fair - 1847 – W. M. Thackeray
60. Jane Eyre - 1847 – Charlotte Brontë
61. Wuthering Heights - 1847 – Emily Brontë
62. The Vale of Cedars - 1848 – Grace Aguilar
63. David Copperfield - 1849 – Charles Dickens
64. The Maiden and Married Life of Mary Powell - 1850 – Anne Manning (“written in a pastiche seventeenth-century style and printed with the old-fashioned typography and page layout for which there was a vogue at the period . . .”)
65. The Scarlet Letter - 1850 – Nathaniel Hawthorne
66. Frank Fairleigh - 1850 – Francis Smedley (“Smedley specialised in fiction that is hearty and active, with a strong line in boisterous college escapades and adventurous esquestrian exploits”)
67. Uncle Tom’s Cabin - 1851 – H. B. Stowe
68. The Wide Wide World - 1851 – Susan Warner (Elizabeth Wetherell)
69. Nathalie - 1851 – Julia Kavanagh
70. Ruth - 1853 – Elizabeth Gaskell
71. The Lamplighter - 1854 – Maria Susanna Cummins
72. Dr. Antonio - 1855 – Giovanni Ruffini
73. Westward Ho! - 1855 – Charles Kingsley
74. Debit and Credit (Soll und Haben) – 1855 – Gustav Freytag
75. Tom Brown’s School-Days - 1856 – Thomas Hughes
76. Barchester Towers - 1857 – Anthony Trollope
77. John Halifax, Gentleman - 1857 – Dinah Mulock (a. k. a. Dinah Craik; “the best-known Victorian fable of Smilesian self-improvement”)
78. Ekkehard - 1857 – Viktor von Scheffel
79. Elsie Venner - 1859 – O. W. Holmes
80. The Woman in White - 1860 – Wilkie Collins
81. The Cloister and the Hearth - 1861 – Charles Reade
82. Ravenshoe - 1861 – Henry Kingsley (“There is much confusion in the plot to do with changelings and frustrated inheritance” in this successful novel by Charles Kingsley’s younger brother, the “black sheep” of a “highly respectable” family)
83. Fathers and Sons - 1861 – Ivan Turgenieff
84. Silas Marner - 1861 – George Eliot
85. Les Misérables - 1862 – Victor Hugo
86. Salammbô - 1862 – Gustave Flaubert
87. Salem Chapel - 1862 – Margaret Oliphant
88. The Channings - 1862 – Ellen Wood (a. k. a. Mrs Henry Wood)
89. Lost and Saved - 1863 – The Hon. Mrs. Norton
90. The Schönberg-Cotta Family - 1863 – Elizabeth Charles
91. Uncle Silas - 1864 – Joseph Sheridan Le Fanu
92. Barbara’s History - 1864 – Amelia B. Edwards (“Confusingly for bibliographers, she was related to Matilda Betham-Edwards and possibly to Annie Edward(e)s . . .”)
93. Sweet Anne Page - 1868 – Mortimer Collins
94. Crime and Punishment - 1868 – Feodor Dostoieffsky
95. Fromont Junior - 1874 – Alphonse Daudet
96. Marmorne - 1877 – P. G. Hamerton (“written under the pseudonym Adolphus Segrave”)
97. Black but Comely - 1879 – G. J. Whyte-Melville
98. The Master of Ballantrae - 1889 – R. L. Stevenson
99. Reuben Sachs - 1889 – Amy Levy
100. News from Nowhere - 1891 – William Morris
In addition to the canon, Shorter—unable to heed his own cautious counsel and throwing the door open to the winds of literary passion—included 8 books by living novelists whom he called “writers whose reputations are too well established for their juniors to feel towards them any sentiments other than those of reverence and regard:”
An Egyptian Princess - 1864 – Georg Ebers
Rhoda Fleming - 1865 – George Meredith
Lorna Doone - 1869 – R. D. Blackmore
Anna Karenina - 1875 – Count Leo Tolstoi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 1878 – Thomas Hardy
Daisy Miller - 1878 – Henry James
Mark Rutherford - 1881 – W. Hale White
Le Rêve - 1889 – Emile Zola
via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Related Content:
David Bowie’s List of Top 100 Books
Christopher Hitchens Creates a Reading List for Eight-Year-Old Girl
See Nobel Laureate Joseph Brodsky’s Reading List For Having an Intelligent Conversation
Ilia Blinderman is a Montreal-based culture and science writer. Follow him at @iliablinderman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