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吳濁流 《談西說東》《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台灣連翹》長篇小說 (朱真一)



【臺灣文學的巨人 不畏鐵血 以筆為劍的吳濁流】
說到《亞細亞的孤兒》大家熟悉可能是羅大佑的歌曲,但其實在五〇年代,一名臺灣文學家即以此名命書。文學研究者呂新昌形容這名文學家「他不貪心、不欺世盜名、不歌功頌德、也不拍馬屁、不喊口號、不當御用文人等等,以今日眼光視之,精神仍值得我們推崇。」。
他就是以筆為劍的文俠-吳濁流老師。
若問什麼是臺灣文學?現代文學家鍾肇政說:「以內涵而言,是血淚的文學,是民族掙扎的文學。」從文學之父賴和,到文學巨人有「鐵血詩人」之稱的吳濁流加入文壇。近代臺灣文學發展軌跡總是能從作品中窺見人民心中的吶喊。
吳濁流老師在日治時期曾任教師超過二十年,也擔任過記者。現代文學家鍾肇政說他不畏強權、嫉惡如仇,各種社會病態在他的筆下總是無所遁形。
身處強權統治、戰火交鋒的年代,吳濁流老師始終勇敢,二戰期間帶著稿子東躲西藏,冒死寫下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闡述在殖民政權統治下,主人翁面對著各種不公不義,其命運隨著失控的歷史而流轉。以寫實筆法將主人翁內心的苦痛及日治下的臺灣一一揭露,此書猶如一部臺灣人清醒的史話。
除了寫小說,吳老師也是雜誌《臺灣文藝》的創辦人,希望開天闢地給臺灣年輕文學家一個發揮的舞台,晚年更以自己的退休金創立文學獎扶植後進。
1976年10月7日,吳老師離世了,終其一生的作品都深刻將臺灣人所走過的血淚之路轉化為文學。在今日紛擾的局勢、藝文的秋天,讓我們追念他的大義並再次重溫他的作品。





吳濁流《談西說東》台北:臺灣文藝雜誌,1969 (吳濁流自稱"詩痴")
這可能是吳濁流1968年8月26起的環球遊記82天日記 (20國家,41地方,當時台灣搞復興中國文化運動,吳先生記英國倫敦只有4所大學,不像台北學店多,到處是大學生....),頁1-173 (10萬9千多字,156首漢詩): ;《東遊雜感》頁174-224 (含120首漢詩)。末2頁是廠商贊助廣告。


【民報文化】吳濁流是台灣近代文學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承先啓後的人物,他也是日治時代台灣文學與戰後台灣文學的一座橋樑……他曾說過:「拍馬屁不是文學」,他這句話業已成為台灣文學史上的一句名言……
【民報】人物/冒生命危險創作 一代文學巨人吳濁流
吳濁流自傳性的三部曲《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和《台灣連翹》」...
PEOPLENEWS.TW



朱真一
臺灣大學醫學院醫科畢業,赴美後先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獲營養學哲學博士,後又繼續小兒科及小兒血液及癌瘤學訓練。1975年起任職聖路易(St. Louis)大學醫學院及Glennon樞機主教兒童醫院小兒科,曾任小兒血液科及繼續教育醫學部主任。2006年8月退休擔任名譽教授。在專業領域之外,特別關懷臺灣的歷史文化,尤其是醫學史、醫學人物故事、教育、人文及客家文化等。曾獲「賴和紀念特別獎」、「客委會客家貢獻獎」、「美國臺灣人生物科學會服務獎」、列名Marquis Who’s Who in America 等殊榮。 除專業著作外,尚有《早期留學歐美的臺灣醫界人士》、《從醫界看早期臺灣與歐美的交流》、《看臺灣文學寫臺美人文學》、《臺灣熱帶醫學人物》等文史著作。

台灣文學重要前輩---吳濁流



讀書救台灣
北美客協推動「讀書救台灣」--吳濁流及三本書



最近因看到「學運戰神」黃昌國教授,演講結束後,回答學生問題:「有什麼事是我們現在最應該優先做的?」黃國昌的回答重點是「大家一定要多讀書,才能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內涵和視野。」另外柯文哲醫師到高雄的演講,也「一再強調咱們要多讀書救台灣。」對此感觸良深,我由衷地敬佩他們。為此寫了兩篇文章〈我們來多讀書吧 ! 〉及〈賴和藏書與「多讀書救台灣」〉。


很高興,北美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北美客協),就在這幾天宣布一活動,好像配合我的文章,實際來推動「讀書救台灣」。我在第一篇文章中書說到,美國的中小學,盡量鼓勵學生廣讀課外書。常舉辦讀課外書的多少,寫讀書報告的好壞的比賽。北美客協就要舉辦「讀台灣客家文學寫報告」的有獎徵文比賽。


北美客協推動讀吳濁流書


北美客協「為鼓勵高中、大學學生,閱讀客家文學作品,寫出讀書告與感想」,希望新世代覺醒,知道自己是台灣人,更相信「自己國家自己救」的理由。指定閱讀台灣文學重要的吳濁流前輩的三本書:《無花果》、《台灣連翹》、《亞細亞孤兒》,選其中之一寫讀書報告。可用任何方法的台灣客語文或漢(華)文寫。
深秋一翦蕾絲情
*蕾絲金露花(台灣連翹), 馬鞭草科*

為了獎勵,北美客協還提供六個獎(第1,2,3名及佳作3名),第一、二、三名的獎金各$330、$220、$150 及佳作$100。北美客協將於十一月初在台灣頒獎。北美客協將組團返台,舉辦「台三線座談會」時頒發。 時間以及地點另訂。請看我的《客家新部落格》〈北美客協「讀台灣客家文學寫報告」徵文 〉,寫徵文的規定及送報告等詳細資料。以下報導不是詳細的的吳濁流(1900-1976)的生涯,只稍來討論幾個有關重點,讀他的書尤其這三本書為何很有意義以及「讀書救台灣」。


二十年公學校及堅持反抗精神


吳濁流先生本名吳建田,生於今新竹縣新埔鎮,是我母校新埔國小最傑出的的校友,另一位是張七郎。先生前半生,除讀師範時,在客家庄長大或工作。1916年從新埔公學校畢業,考進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那年新埔、關西一條水(鳳山溪),只吳濁流一人考取。曾看他寫的文章,公學校的老師免費為想升學者補習,他的家庭雖有經濟能力,因為讀師範完全免費,沒去考總督府醫學校。我常想,他若讀醫,台灣醫界會增加一傑出好的醫師外,他也會對台灣文學及社會貢獻,不過從下面的討論,貢獻的方向可能會不一樣。


1920年師範畢業,首先分發到母校新埔公學校的照門分校,因撰文批評日本的教育制度,因此兩年後(1922)被下放到苗栗荒僻的四湖公學校,以後在此附近一帶的學校打轉15年。對台灣的唯一「好處」,1936年因緣際會在這偏僻地方,寫了第一、二篇短篇小說〈水月〉及〈泥沼中的金鯉魚〉,無意間踏進了文學門檻。


1937年吳濁流才調回家鄉隔鄰的關西公學校,又因抗議日本教育之體罰,得罪當局,兩年後又被調往原住民區的馬武督分校。1940年新竹郡運動會時,因台灣人教師受郡督學的侮辱,吳濁流憤然辭職抗爭,結束20年的教師生涯。這20年他堅持反抗日本當局的無理,一再地受「罰」而不改抗議精神,最後終於不能再容忍,毅然決然地辭職。


中國、二二八經驗及文學著作


1941年1月,吳濁流往南京任擔任記者,當時南京為汪精衛政府,可說仍由日本間接控制,不久回台再攜眷去中國,1943年才舉家回台灣。1944年任《台灣日日新報》記者,開始寫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創作時正當太平洋戰爭期,寫好的稿子怕被日本人看到,必須藏起來,可說冒險地寫作。


1945年日本投降,吳濁流本很高興不必受日本人欺辱,可是來台接收的軍人與政府大員,無能、腐化及貪污。吳濁流因有兩年的中國經驗,使他對二二八事變,能較深入透徹地瞭解。他滿腹悲憤,寫下一系列短篇小說,可說以文學為歷史見證。後來寫〈無花果〉及〈台灣連翹〉兩部長篇自傳體小說,更寫出歷史真相。對官員的奸詐、邪惡、腐化,以及「半山」的種種惡行,表達台灣人的怨恨。


二次大戰後,先後任《臺灣新生報》、《民報》記者和大同工業職業學校訓導主任,這《民報》不是戰前的《民報》,請看本刊的拙文〈《臺灣民報》的歷史回顧(2):《臺灣民報》創刊、停刊及復刊〉。民國65年(1976年)因病逝世。


台灣文學界的大功臣


民國1964年創辦《臺灣文藝》雜誌,讓台灣文學作家有發表園地,培養了許多作家如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王拓、楊青矗等。1969年更以退休金設立吳濁流文學獎,獎勵後進,成為臺灣文壇著名獎項。吳濁流先生是台灣文學界最大功臣之一。張良澤稱吳先生為沿門托缽的文化人,他為了辦台灣文藝與吳濁流文學獎,把全部積蓄及退休金投入外,還要沿門托缽似地找人捐款,看翻版的早期《臺灣文藝》捐款欄中,不少是我們桃竹苗地區的前輩。


吳先生三十七歲才開始寫作,他的文學創作承先啟後,秉承他之前台灣文學建立的傳統,作品也影響了新生代的台灣作家深遠。創作出版的書及文章,不少是早期警總的禁書。吳濁流的「祖國經驗」文學界最多人討論,北美客協希望台灣人多讀吳濁流的書,那模模糊糊的「中原」,「唐山」、「原鄉」並不是祖國,祖國是落實在台灣本土的祖國。台灣人不管是客家或非客家,戰前或戰後,請多看多想想吳濁流的苦口婆心。


他的書詳細記述他的客家出身,他去台北師範學校唸書時,他不會說福老話,他有現在可能可稱為「客家結」或「客家台灣意識」。他常以客家庄為背景寫小說,雖然這樣,他的作品引起台灣人的共鳴,不管是福老、客家或戰後台灣人,都可有的共識。上面北美客協用「讀台灣客家文學寫報告」多少有點語病,是客家台灣人寫的「台灣文學」。


筆者雖與吳先生有同鄉校友之誼,還是先嚴及伯父北師的前輩,可惜在台灣時完全不知吳先生、他的作品以及《台灣文藝》這雜誌。來美多年後從讀他的書才「認識」吳前輩及台灣文學。台灣意識之覺醒是受吳先生著作的影響。台灣人多多研讀吳先生之著作,一定可幫大家揚棄那狹窄的「客家情結」,大福老主義及大中國沙文主義,多讀吳濁流書可救台灣。


三本書


他的三篇《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台灣連翹》長篇小說,對台灣的社會、政治及文化等多方評判。戰時執筆的《亞細亞的孤兒》於1945年完稿,以日據時代的台灣知識分子胡太明(本用胡志明,與越南胡志明相同而改),受日本殖民者的欺壓,到日本留學,到中國大陸及回到台灣處處受到歧視。對自己的認同錯亂及許多人生挫折打擊下,最後發瘋而以悲劇收場。此書只寫戰前,因只批評日本殖民未被台灣列為禁書。


《無花果》是吳濁流第二本長篇,是吳濁流的前半生自傳,從出生於客家庄到戰後初期的經歷。1967完稿後,在1968年時分三期連載於《臺灣文藝》雜誌上,因前兩期寫日本的殖民沒被禁,最後一期寫到二二八事變,據說警總以《臺灣文藝》沒幾個人看,又已結束而被放了一馬。客是1970年要以單行本出版時,就被警總列為禁書查扣,就因為寫二二八事變。我1980年代在美國看到,是我台灣意識的啟蒙書。1988年在台灣才能公開發行。


《台灣連翹》是吳濁流最後一本長篇小說,用日文寫,稿交給鍾肇政,並交代只能等他去世十年後,才能翻譯出版。書中不少台灣戰爭前後政壇的祕辛,因為半山,二二八事變後許多台灣菁英無辜死亡。看這本書更能瞭解很多被包裝的假歷史,連衡及兒孫三代如何能飛騰發達,可能更會瞭解什麼是「以筆代劍」之意。







圖: 三本長篇小說,現在版本很多,這些是我手上有的最早或較早版本。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