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林達光、陳恕合著《走入中國暴風眼---林達光回憶錄》2013












書名/叢書 走入中國暴風眼---林達光回憶錄
作者/譯者/編者 林達光、陳恕合著
出版社 天地圖書
國際書號 9789888254255
圖書分類 中國人物傳記/年譜
出版年月 2013/7
頁數
開度 170x240mm
定價 98.00



內容簡介 《走入中國暴風眼》不僅僅是一部個人生涯的回憶錄,也是一個大時代的實錄與見證。其中包括許多初次面世的第一手資料,如:與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女士的長年書信往來、文化大革命期間與周恩來總理的徹夜交談內容、鄧小平在四人幫垮台後重新掌權,首次對國外訪客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番談話,還有加美兩國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上所作的外交運作與突破等,都是作者親身的經歷,也是難得可貴的史料。




作者簡介:
林達光(1920-2004),一位在加拿大出生成長的國際法和歷史學家。他自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所畢業後不久,即於1950年初攜家帶眷移居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奉獻所學,直到1964年才返回加國。他從此致力於西方國家對新中國的深入認識與交流,並間接促成中加兩國建交。他曾任教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擔任麥基爾大學東亞語文學系系主任,也做過澳門東亞大學(即今澳門大學)校長,並且在1998年因長年促進加中關係的卓越貢獻得到加拿大勳章。
陳恕,1924年出生於中國,15歲時赴美求學,獲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學學士學位及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圖書館學碩士學位。曾任麥基爾大學圖書館館員,後全力輔助夫婿林達光從事促進中西方交流的志業,並於他過世後獨力完成本書的英文原稿編撰工作。現為加拿大宋慶齡兒童基金會榮譽主席,住在溫哥華。


****
胡守芳:林達光 理想主義者
記者呂惠萍/溫哥華報導
August 21, 2013 06:00 AM | 5098 次 | 0 | 1 | |



胡守芳在編譯過程中,對林達光以及他所處的大時代多次擲筆慨嘆。(記者呂惠萍/攝影)

筆名吉羽的胡守芳,曾得過多次散文獎,更是「梁實秋翻譯獎」的常勝軍,十幾個獎座占滿家中書房的窗台,林達光遺孀陳恕經友人引介,請到她為林達光回憶錄中文版《走入中國暴風眼》扛下編譯重任。

胡守芳表示,2012年中,陳恕將《In the Eye of the China Storm》的中文版初稿交給她,兩人並有共識:全書須重新編譯。「於是花了五個月,有時徹夜不眠不休工作10幾個小時,終於完成,再經過幾個月校訂,以及和香港的出版商『天地圖書』,針對港式和一般中文辭彙用法的不同,引經據典,往來溝通兩個月,終於在今年7月在香港出書。」

來自台灣的胡守芳在編譯過程中,隨著林達光100多箱,密實詳盡的手稿、日記和第一手資料,以及陳恕的英文原書,回到歷史現場,歷經中共建政、文革、冷戰、開放、六四及經濟狂飆,如同書名,走入了中國暴風眼,同時又看見了自己作為一個來自台灣的國家情感。

胡永芳 (sic)以更寬廣看待林達光,希望不同背景的讀者不要抱著中國,或是台灣的觀點閱讀他的一生,而是一個懷著理想主義的學者,一生如何為了理想奮不顧身、夙夜匪懈。

胡永芳 (sic)說:「不僅是一部林達光個人生涯的回憶錄,也是一個大時代的實錄和見證,他不只心繫中國,更時常召集世界重要學者聚集家中,如同一個私人的國際重量級的會議,為冷戰、核子武器等世界安全問題挑燈夜談。」

她也說:「回想1970年加中建交時台灣的感受與處境,再對比今日雖已強盛卻面對貪腐、社會問題不斷的一黨專政中國,實在令人感慨歷史的弔詭,不由得擲卷長嘆。」

同時,胡守芳也對林達光英文修辭與寫作之美讚佩不已:「林達光的文字結構有時複雜、有時宛轉隱晦,詞語更是深奧,若是生在現代,應該是Spelling Bee的高手。」


*****
加拿大出生的華裔歷史學家林達光,1950年代曾攜家帶眷移居中國並致力於讓西方理解中國,其晚年欲出版而未竟功的回憶錄《走入中國暴風眼》,2011年甫由其妻陳恕根據其書信、日記、手稿補齊,由麥基爾暨女皇大學出版社發行英文版,中文版去年由香港天地圖書出版,並於近日在中港台發行。
林達光生前就打算寫幾本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早期歷史的學術著作,也做為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任教的參考教材,但由於中國大陸的政治形勢不斷變化,多次嘗試都流產。
生前未竟全書 妻補足
林達光晚年才決定改寫回憶錄,然而他卻未能完成全書就於2004年去世,留下的100多箱手稿、演講稿、新聞報導等,最後由妻子陳恕補足全書,其中包括當年周恩來懇談對文革的看法。
林達光在書中表示:「我生命中最驕傲的一天是1950年10月1日,新中國的國慶日……為中國擺脫外國控制,取得獨立而歡欣鼓舞。」但他也坦言:「人們向毛澤東高呼『萬歲』──這是對皇帝的傳統尊稱,我卻無法舉起手來。」
1972年他獲時任總理的周恩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談及文革,他回憶中周恩來言談謹慎,也明確告知不得做筆記,不許發表談話內容,但他認為周恩來的觀察太重要了,不能任其埋沒而打算發表在回憶錄中。
林達光追憶,周恩來在談及文化大革命時表示:「我們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實際上不是文化大革命,而是政治大革命。」發動的近因是要針對劉少奇,卻沒料到出了個林彪。
致力讓西方理解中國
周恩來與林達光的談話從晚上9點一直談到隔日凌晨4點,還建議林達光要看懂中國歷史,不妨讀一讀《紅樓夢》,因為其中盡是中國社會結構的縮影。
雖然林達光曾被批評為多在為中共的社會主義宣傳,但在其學生,加拿大社區學院協會副主席保羅.布倫南看來,這是沒有真正理解林達光的論述。林達光熱心於中國的革命,但他不是沒有看見暗藏其中的暴行,他自己就因動亂而在1964年返回加國,並曾強烈指責天安門事件而惹怒中共;他在冷戰期間被西方懷疑是搞顛覆的學者,也曾被台灣列入黑名單,但林達光仍致力於讓西方理解中國,冷戰結束後在台灣還受到「類似紅地毯式」的接待。做為史學家,他在回憶錄中表示:「希望世界對中國改革有更清楚的認識。」
(旺報)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