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諡文穆,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官員、詩人、文學家。
目錄
1生平
2家屬
3注釋
4參考文獻
生平[編輯]
宋代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中進士,初授司戶參軍,歷官監「和劑局」、檢討、編修、正字、校書郎、處州知州、禮部員外郎、祈請國信使、集英殿修撰、出知靜江府、廣西經略使、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禮部尚書、資政殿學士等,官至參知政事,追贈少師、崇國公。
范成大曾出使金國,在金國氣節不屈,撼動了金世宗,有日記《攬轡錄》。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招陸游擔任參議官,兩人雖是上下級關係,但都不拘小節,經常詩酒往來,互相唱和,交情很深。淳熙四年(1177)六月,范成大奉召入京,陸游從成都送他到眉州(今四川眉山),分別時寫送《送范舍人還朝》這首詩,希望范成大於朝見皇帝及碰到朝中舊友時,能提出北伐的建議。
范成大與楊萬里、尤袤、陸游號稱「南宋四大詩人」[1]。范成大的詩作在宋代即有顯著影響,到清初則影響尤大,有「家劍南而戶石湖」(「劍南」指陸游)之說,其詩風格輕巧,但好用僻典、佛經。楊萬里稱其:「大篇逸雋偉,窮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陳陳,一唱之嗚嗚,不可得世。」[2]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是其代表作,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謂之「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
范成大同時還是著名的詞作家、旅遊作家,另有《石湖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驂鸞錄》、《吳船錄》、《吳郡志》等著作傳世。
--
著作と詩[編集]
范成大の著書は多く、『石湖集』は136巻に及んだ。その中から『石湖詩集』34巻、紀行文に『攬轡録』(らんぴろく)『驂鸞録』(さんらんろく)『呉船録』など(邦訳は小川環樹ほか訳注で、平凡社東洋文庫より刊行)、『桂海虞衡志』、『呉郡志』50巻などの地誌、『范村菊譜』、『范村梅譜』などが伝わっている。
詩人としては、『四庫提要』で蘇軾・黄庭堅の遺法を嗣いだことが指摘され、『石湖集』序文では楊万里により『清新嫵麗』と評される。
***
論范成大使金路途的心境變化--以《北征小集》為中心. 吳潔盈; 中國文學研究 2017.2
検索結果
ウェブ検索結果
中國文學研究第四十三期2017 年2 月頁49~82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論范成大使金路途的心境變化──以《北征小集》為中心吳潔盈* 提要范成大(1126-1193) 所作使金組詩,乃感於家國淪亡而憤慨惋嘆,雖是南宋使金詩常見的內容、題材, 但 ...
***
范成大的使金詩是產生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之下的。1127年1月9日,金軍攻破了北宋的東京城(今開封),俘虜了宋徽宗、欽宗二帝,即著名的「靖康之難」,宣告北宋滅亡。隨後,趙構在北宋陪都南京(今河南商丘)倉促登基,後南遷紹興率百官遙拜二帝,以紹興為行都,以臨安為行在,史稱南宋,趙構為宋高宗。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1141年,同金簽訂紹興協議,後來南宋以「侄兒」的身份卑事金國。1170年,距金滅北宋已40餘年,宋孝宗趙昚想以「祈請」的方式收拾失去的河山與尊嚴,於是任命45歲的范成大出使金國。他作為「祈請使」,目的有二:一是求趙宋皇室陵墓所在的河南鞏、洛之地;二是重議兩國交換國書的禮儀。就連宋孝宗也知道,此行不但沒啥勝算,還凶多吉少,臨行前對范成大說:「朕不敗盟發兵,何至害卿!齧雪餐氊,理或有之。」讓他做好當蘇武的心理準備。
范成大不辱使命毅然北上,此次出使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但表現得風骨凜然,甚至連金主也認為「可以激勵兩國臣子」,只能為弱國外交爭取一點精神上的尊嚴吧了。范成大此行著有旅行日記一卷,名為《攬轡錄》,取東漢名士陳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的意思。途中還寫下了著名的使金絕句七十二首,匯為《北征小集》,其中就有在內丘的這兩首典型的田園詩。
范成大的七十二絕句多有小注,能看出當時的情景和他的心境。《內丘梨園》的小注為:「園戶云:『梨至易種,一接變生,可支數十年,吾家園者,猶聖宗太平時所接。』」當范成大聽到「園翁」的嘆息,想想這些老梨樹乃「靖康之難」以前所接,近五十年了,依然枝繁葉茂,碩果纍纍。今卻山河破碎,物是人非。品嘗著「太平時」栽種的梨樹結出的果實,面對的卻是金人鐵騎下的盼歸之土,情何以堪。這便是詩人的巧妙之筆,透過梨園老翁的獨白,表現對南宋恢復無力的無奈。老樹所產之梨吃起來更甜更爽,這本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作為老樹是它的自豪;與老翁共同變老,是老翁生命的見證;更是世事滄桑的體現;老翁的自豪卻是時代的悲哀。詩人在這裡使用了「隱秀」。顯義是自豪,秀句卻是引人注意的,未必是語意所在。他將隱義深藏於強烈情緒之下,及冷靜同時又可以強烈克制的一種高理智,是詩人所達到的一種人生境界。
接著,在《大寧河》一詩中記錄了內丘梨棗這一特產正值成熟,農戶們在街頭爭相叫賣的場景,是在使金詩中難得的輕鬆之作,表現的卻是大眾百姓自強不息抗爭的精神,和《內丘梨園》形成鮮明的對比。范成大的使金詩《北征小集》以民族情感為經,以旅行進程為緯,抱著堅強的民族氣節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在其創作道路上達到了他的第一座高峰,由此奠定了他的詩詞創作的崇高地位。在內丘留下的這兩首更是上乘之作。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g2r3zmm.html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g2r3zmm.html
***
范成大頗具愛國情懷,他在一首詩中寫道:"許國無功浪著鞭,天教飽識漢山川。"范成大一生的飽覽山川是與其"許國"抱負聯繫在一起的,正是為了"許國",他才經受了"三方皆走萬里"的艱苦旅程。因此,范成大最有價值的愛國詩篇,便是乾道六年(1170年)使金時寫下的《攬轡錄》和72首絕句。《攬轡錄》,取東漢名士陳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之意。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3y9g3ay.html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3y9g3ay.html
據此書記載,范成大於乾道六年六月"出國門","八月戊午"渡淮出國界,十月"戊午"復渡淮歸來,在金國境內逗留了兩個月。這是范成大一生中心情最為複雜的一次旅行,壓抑、悲愴,又滿懷忠義豪情,在此心境下寫出的許多文字都特別感人。
除《攬轡錄》外,范成大此次使金還留下了72首絕句,匯為《北征小集》,其中佳作甚多。這些詩不僅描寫了北方的山川風物,表現了詩人的愛國情懷,而且反映了中原人民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3y9g3ay.html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3y9g3ay.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