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講義雜誌 (1987~2021);VERSE雙月刊 (2020~)

VERSE 8月號/2021 第7期


Intro 序曲(總編的話):

合唱屬於這個時代的歌

「Verse」這個字的意思在一首歌中指的是「主歌」,包括開場鋪陳與不同段落,相對的是每首歌曲的高潮「chorus」,「副歌」或者「合唱」。

在《VERSE》雜誌邁入第二年的第一期,我們聚焦於「時代的合唱」,亦即歌詞學、時代記憶與流行音樂的轉變。首先,編輯部從過去40年來選出十首歌曲、十個重要的歷史時刻,這些歌曾經勾連著我們的集體情緒,他們或鮮明或幽微地訴說著不同時代刻痕上人們的亢奮與焦慮,或者試圖以發聲去推動新的價值。我們邀請到十位重量級的寫作者,包括傑出的作家、音樂人和文化人,詮釋這些歌的意義。這十首主歌之外,另有11位名家寫11首「Hidden Tracks/隱藏歌單」—這些歌未必人盡皆知,但是正是這些不同的獨唱、低吟甚至隱微之音,才讓台灣的流行歌曲世界如此豐盛。

其次,我們探討作詞這門技藝在流行音樂中的變化。除了深度訪談最有代表性的幾位詞人:李焯雄、葛大為、藍小邪、艾怡良,也分別探討了不同語種的寫作:三代台語創作者武雄、謝銘祐、拍謝少年,兩位當代最有代表性的原住民創作者舒米恩和桑布伊,客語創作者歌手米莎寫下極為迷人的文字分享寫作心得。嘻哈歌詞是如何寫出來的?金曲歌王Leo王告訴你。HUSH、蕭賀碩、陳修澤三位創作者則分享一首歌是如何完成。最後是香港重要詞人/作家/學者周耀輝分享他在大學開設歌詞寫作班的心得:大世界很壞,但至少我們還有歌。

兩位封面人物正好是兩種詞人:一位是華語世界的「詞神」林夕。在這個將近萬字的長訪談中,他從少年的文學養成,談到歌詞的療癒與煽動力,甚至是他最近和KKBOX的作詞AI系統—所以未來人人都可成林夕?對看透一切風景的林夕來說,答案當然沒那麼簡單。

另一位封面人物盧廣仲則代表了音樂產業從過去的專業詞人,到現在「唱作人」為王。從第一張專輯開始,盧廣仲用一首又一首的歌曲深植人心。在今年即將發行的新專輯,他要宣告一個「大人中」的盧廣仲。在本刊報導,你會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他。(VERSE網站還有作家朱宥勳談歌詞與文學的差別,以及作家黃崇凱和拍謝少年的對談。)

本期Creative Business非常精彩。品牌故事是永豐餘生技如何從米其林的山海樓到有機食材的Green & Safe擴大他們的餐飲版圖,茶籽堂如何實踐地方創生的精神讓宜蘭朝陽社區的朝陽重現。VERSE甚至跨入體育的新領域,深度報導新的職業籃球聯盟P. LEAGUE+背後的故事與可能前景。(我這個體育門外漢看完都想看職籃了!)

Arts & Culture本期非常「雜誌」。50年前《漢聲》雜誌前身《ECHO》創刊,同年《雄獅美術》創刊,他們不僅反映了70年代的時代精神,更是文化雜誌的前行者典範。這不僅是考掘一頁重要的文化史,更是一個深刻的反省:我們真的較50年前的前輩走得更深、編輯技藝更進步嗎?每期固定的「Magazine World」這期是訪問中國最著名的雜誌人令狐磊,深度分享中國這些年來文化雜誌的變化。

在Ideal Life,我們探討台東池上是如何成為一個烏托邦般的黃金小鎮?走入花藝美學大師凌宗湧位於山中與自然共生的實驗花園,報導新台茶的代表品牌京盛宇如何在疫情衝擊下重新帶給大家獨特的茶體驗。更值得一提的是,VERSE與京盛宇聯手推出獨一無二的「雜誌茶盒」,這會是最美最可口的體驗。

新的一年也開始了新的專欄:包括Tizzy Bac靈魂人物陳惠婷寫音樂、超人氣作家/學者湯舒雯寫文學與政治、金融新創代表人物劉奕成寫新商業、建築學者龔書章每期訪問不同建築師的會客室,以及詩人馬翊航固定邀請一篇詩作,作為閱讀雜誌的完美終章—因為這本雜誌叫「VERSE」。

本期雜誌在台灣疫情最嚴峻的時期製作,採訪工作非常艱難。封面故事都是視訊訪談、人物插畫和大量邀稿,但每一幅畫、每一篇文稿都精彩不已。我們也特別企劃居家料理的攝影故事,創造味蕾的幸福。

這是VERSE第二年的開始。辦一個文化媒體、創造新的語言,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有社會力量的共同支撐,這個文化平台才能更自主而勇敢地走入大地的根部與浪潮的深處。不論各位是訂閱、零購,或者分享給朋友關於VERSE的訊息,我們都由衷感謝。

讓我們一起合唱屬於這個時代的歌,共創我們土地上的文化。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

講義雜誌 (1987~2021)

約2021年中,知道講義雜誌要停刊。

2022年3月,在台大活動中心取得講義雜誌90年代初十來本,翻後感慨多。

**

 

講義創立於1987年,講義的發行宗旨為宣揚積極奮發、樂觀進取的生活態度。

世間最珍貴的幾樣東西,例如陽光、空氣、積極的人生觀,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免費的。你不會缺乏空氣、陽光,但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擁有積極的人生觀。一個幸福家庭,必定擁有一部佛經(或聖經),以及一份講義雜誌。
我們與一些國際著名媒體合作,例如美國的紐約時報、美國的國家地理會社、美國的Rodale出版集團、英國的Nature雜誌等,讓讀者的視野與世界同步。
講義的文章就像是生命的幸福饗宴,一篇文章就可能改變你的一生。
別人教你賺錢,講義教你幸福。
(講義雜誌出版2021年12月號雜誌後,於2022年停刊)



---
講義雜誌
2021年12月1日 ·



【講義雜誌 公開信】
2021年12月號,講義雜誌熄燈號
不要為講義的停刊而惋惜,要為講義能存活這麼久而欣慰



講義雜誌全體同仁,感謝所有幫助過講義、支持過講義、閱讀過講義、指點過講義的朋友與單位,再次鞠躬感謝
◎費文(講義雜誌總編輯)
潮漲潮落,緣起緣滅,2021年12月號是講義的最後一期。
講義創刊於1987年4月,迄今34年9個月,共417期。歷經兩個世紀,四位總統。
講義創刊前(是的,在問世前)就有12,000個長期訂戶,這是臺灣雜誌界的一項紀錄。為什麼做得到?我們最初經營叢書出版近乎10年。當我們宣布要辦一本雜誌,開始接受預訂,心中希望有5,000個訂戶,但對外只敢宣稱希望有3,000個,仍然被譏為天方夜譚。但在什麼都還沒有看到,就有12,000個讀者預訂,有的一訂就是三年、五年。
我們原先計畫這本雜誌只有四臺(每臺32頁),亦即128頁,二臺彩色,二臺黑白。但讀者的踴躍,讓我們大方增加一臺,而且變成四臺彩色,一臺黑白,即使後來營收出現赤字,仍然堅持不減頁。除了開頭的五、六年有廣告客戶支援(但拒刊菸酒廣告),我們的收入完全依靠讀者,尤其是長期訂戶,我們有很多數十年的訂戶。我們最近找出從創刊號一直訂到現在,高達40多人。一本雜誌的出刊,除了讀者,當然還需要作者、廠商的支持,因此我們總是在出刊當月,以現金而非遠期支票,支付稿費和帳款。
講義的創刊宗旨是:講義、養氣、樂天、知命。我們的堂規是:晨夕講義、謙遜誠信、顧客至尊、善的循環。30多年來,講義努力推行積極的人生觀,希望帶給社會正能量。我們努力做公益,除了不時提供免費廣告版面給公益團體,我們所做的數種公益中,時間最長的是支持家扶基金會,已有30多年。我們無償提供內容給愛盲基金會,製成盲人有聲版,免費送給盲胞。我們最驕傲的是,凡是我們的同仁自行捐款給公益單位,公司也以相同的金額響應。我們之所以公開這些,是因為認同證嚴上人的主張:為善要為人知,以便影響周圍的人,進而增加社會的正能量。
「認養講義捐給學校/監獄」活動,反應極為熱烈,有些個人和公司,每年不間斷認養數十份。其中,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雅緻國際公司、林心正教育基金會⋯⋯等單位每年認養或贈送講義做為畢業生賀禮,都以百份計。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從事保險業的女士,她自己捨不得購買,而去圖書館借閱講義,但她吩咐我們刷她的信用卡主動扣款,每年認養數十份,而且逐年增加。有一年,她來電:「不好意思,我今年收入減少,明年認養的數量是否可以不要增加?抱歉,抱歉。」接電話的同仁,眼眶都濕了。這兩天,有一位讀者要繼續認養,得知講義要停刊,竟在電話那頭哭了。
對我個人來說,最大的鼓勵之一來自林太乙女士,她曾擔任中文版讀者文摘總編輯數十年,那是該雜誌最輝煌的時光。退休後,她每次來臺灣,都會約我一起茶敘。
除了紐約時報,我們也跟其他三家國際媒體合作:National Geographic,Nature,Rodale,講義與國際同步,培養讀者深度的國際視野。
講義因為有龐大的訂戶,經營一直很順利,直到數年前,才開始出現赤字。我們一直安慰自己:「就當做也是在做公益吧」,但今年情況開始更惡化,才不得不止血。我們不會把責任推給科技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或疫情的影響。我們只怪自己沒有足夠的轉型能力,找到新的獲利模式,因此要向所有支持講義的朋友致歉。
凡是訂戶(包含認養)未到期的,我們將全額退款。我們已寄出退款通知書,請將銀行帳號等資料填妥並回覆,我們最晚會在12/20前完成退款。任何問題請來電02 2706 7889。凡透過經銷商訂閱的,請直接與其聯繫,因為我們會將退款撥給他們代轉。
停刊的只是講義雜誌,「講義堂」公司,以及「幸福共和國」品牌,將繼續存在,希望未來能夠以新的經營模式與讀者再見。
念起即覺,覺已不隨。
別人教你賺錢,講義教你幸福。
費文
2021.12.01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