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重寫舊京:民國北京書寫中的歷史與記憶 名勝的名與實》感動(83):瞇眼讀史:苦笑鳥瞰華人世界百年史 (1): 習近平(中國夢,中國香港,白紙革命) vs 蔡英文 六大核心產業;北京陶然亭 vs 台北市博物館(北京學 VS 台北市學)空空如也:關於陶然亭 ,參考 季劍青《重寫舊京 》: Pierre RYCK MANS:名之永恆 (permanence of names) 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和典藏中心 新營

 感動(83):瞇眼讀史:苦笑鳥瞰華人世界百年史 (1): 習近平(中國夢,中國香港,白紙革命)  vs 蔡英文 六大核心產業;北京陶然亭 vs 台北市博物館(北京學 VS 台北市學)空空如也:關於陶然亭 ,參考 季劍青《重寫舊京 》: Pierre   RYCK MANS:名之永恆 (permanence of names) 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和典藏中心  新營;華為 vs 台積電(TSMC) ;李光耀、I. M. PEI ;李登輝:李遠哲; 楊英風  紐約、基輔的白色聖誕;美式幽默:A White Christmas in New York City (if You Squint a Little);台式標題幽默:朱敬一大鍊膝蓋功破解廣廈妄想症  。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125641595546347



北京陶然亭 vs 台北市博物館(北京學 VS 台北市學) ; 

關於陶然亭 ,參考 季劍青重寫舊京 》pp. 157~181(重寫舊京:民國北京書寫中的歷史與記憶    名勝的名與實》)

p.166     Pierre   RYCK MANS:    名之永恆 (permanence of names),它掩蓋了傳統之實際內容不斷變化和流動的本質

The Chinese Attitude Towards the Past
China Heritage Quarterly
http://www.chinaheritagequarterly.org › articles



Pierre Ryckmans. 


This essay was first presented by Pierre Ryckmans, who has written extensively on Chinese culture and politics under the name Simon Leys, as the Forty-seventh Morrison Lecture on 16 July 1986. This version of the text was previously published in 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later East Asian History) in 1989. We reprint it here as we consider the heritage of 'Beijing, the invisible city', and as an addition to the corpus of material related to New Sinology—Editor

This essay was first presented by Pierre Ryckmans, who has written extensively on Chinese culture and politics under the name Simon Leys, as ...


What Does The Name Permanence Mean?
The Meaning of Names
https://www.names.org › permanence › about



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permanent; continuance in the same state or place; duration; fixedness; as, the permanence of institutions; the permanence of .


北京:都市想像


作者: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7/07/01
語言:簡體中文
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尤其是在告別帝制、民園建元的時刻,承載着古老文明意識的歷史遺跡隨處可見。而如何看待、處理和安置這些「歷史與記憶」,使它們不斷融入「現代」中國的現代生活之中,相關討論、爭議貫穿了整個民國乃至共和國初建時期。

在大量典籍、詩文、建築、城市規划、民族國家等問題的「書寫」互動下,作者直面各種形態的材料,條分縷析、抽絲剝繭,既結構化地呈現了古都北京逐漸消逝的氣息,又在現代性理論上做出推進的嘗試,是「歷史與記憶」本土化思考的范例。

季劍青,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所研究員,主要從事民國北京都市文化和中國近現代文學及思想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1928-1937》,編有《北平味兒》,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
目錄
導論
從帝京到文化城
宮苑的轉變
文化城的建構
旅游指南與城市景觀
城市規划的發明
懷古的終結
寺廟與掌故
地志的變遷
名勝的名與實
「古城」憂思
重述多民族都城史
民族主義者的想象
旗人的表述
另一種建築史
余論 從「新北京」到「古都」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 › prod...

2003年11月北京大學召開了“北京:都市想象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書乃會議論文的結集。 書中關于北京的論述,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討論對象包括北京的文學(小說 ...


內容簡介

2003年11月北京大學召開了“北京:都市想象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書乃會議論文的結集。

書中關于北京的論述,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討論對象包括北京的文學(小說、詩歌、小品文)、藝術(繪畫、戲劇、音樂)、教育、傳媒、宗教、建築、生活環境以及民族意識等,穿越諸多學科領域,多有創見。在對北京的“閱讀”、“記憶”與“想象”中,兼及了學者的嚴謹、文人的溫情以及漫游者的好奇心,是一本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集。相信其出版將為崛起中的“北京學”添加一塊有分量的磚瓦。
 

目錄

序一 北京記憶與記憶北京
序二
金元時期北京地區全真教活動
繁華入夢
——明代士人記憶中的北京三大市
清代京師旗人生活
“宣南詩社”與嘉道之際的士風
戲曲史敘述中的北京“堂子”
舊戲台上的文明戲
——田際雲與北京“婦女匡學會”
從護花人到知音
——清末民初北京文人的文化活動與旦角的明星化
世變中的音樂教育與音樂家
——由北京李抱忱到廣東黃友棣
市井的回響
——《三俠五義》中的方言與京華說書人
香山健銳營與京城八大胡同
——穆儒丐筆下民國初年北京旗人的悲情
雅人趨俗,俗人卻雅
——張恨水北京小說雅俗錯位的文化意涵
王度廬的京味女性成長小說
北京是上海的產品嗎?
國際視角與本土文化
——民國文學中的北京
30年代北平的大眾文化與媒體炒作
——關于劉景桂情殺案
“某籍某系”和“東吉祥諸君子”
——1920年代中後期北大的兩個教授集團
“邊城的荒野留下少年的笛聲”
——1930年代北平“前線詩人”的城市記憶與文化心態
小品文與“京派”的審美觀
沈從文與北京
——現代性及其危機
北京夢華錄
——北京人到台灣
台灣人在北京
——1949前在京台灣作家簡論
女性小說的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
——林海音與凌叔華的北京故事
城市景觀與歷史記憶
——關于龍須溝
時空流轉現代
——1980—1990年代小說中的北京記憶
“國都”與“全球都市”
——雙重想像的混雜
清乾隆時期朝鮮使者手記中的北京民俗與政治
芥川龍之介的北京體驗
——短篇小說《湖南的扇》和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
既“遠”且“近”的目光
——林語堂、德齡公主、謝閣蘭的北京敘事
附錄一 “五方雜處”說北京
附錄二 想像北京城的前世與今生
——答新華社記者劉江問
 

我在台灣生長,在美國任教,對北京的印象卻不算陌生。這不僅是因為我個人對舊時京津戲曲風物一向獨有興趣,也因為早期研究的作家如老舍、先從文等,都與北京關系深厚。1988年我因探親之行初次來到北京,頗有一償夙願的感覺。雖然民航機上空姐空少的服務絕對不假辭色,沖著他們滑不溜丟的京片子,我也願意自作多情起來。

人到北京,少不了訪問古跡名勝。從故宮到天壇,從北大到清華,多能臼證想像所及。也有些地方,像琉璃廠、大柵欄、王府井,卻是見面不如聞名c但偌大的北京真正讓我開了眼界的,反而是些意外發現。記得當時中�現代文學館坐落在萬壽寺里,看來無甚可觀。後來才知道那是16世紀末︰︰古剎,到了晚清,甚至是慈禧太後駐蹕的行宮。這也只有在北京吧?今昔父錯,俗雅紛陳,早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我的專業是近現代中國文學文化史,北京對我的感召更有甚于一般風景者。在這里,廣東來的康有為曾號召上千士子公車上書,揭起中國政治改堇的又一新頁;留德的蔡元培、留美的胡適打造了現代大學的基礎;李大釗、味獨秀等人則點燃政治與文化革命的烽火。北京也成為鑄造中國現代“有情”主體的舞台。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魯迅、朱安、許廣平……多少恩怨,留待後人評價,而張恨水更在這里譜下他的啼笑因緣,梅蘭芳台上台下演出動人風情——古城可以是浪漫的。也許正因如此,在一代中國文人的內心深處,北京總有著神秘的牽引。1921年沈從文從汀西跋涉到此,從此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周作人的政治選擇,難說沒有心系北京的因素;而老舍的一生,不正見證了北京城與北京人命運的悲喜劇?

這些年來有關上海的研究已經成為顯學。相形之下,北京未免遜色。我們對北京的認識,除了政治中心外,不脫文化古老的刻板意象。當學者挾西方理論研究中國城市,上海以其半殖民歷史,以其國際都會風情、資本經濟形勢,顯然更符合所謂現代的定義。但北京在20世紀也經歷了大起伏、大蛻變——也因此體現了多重新意。如何在易于辨識的物質性坐標之下,發掘這座城市前世今生的譜系,其實是對城市研究學者的一大挑戰。

比起上海,北京因為缺乏可以借鏡的現成理論模式,所凸現的現代性經驗反而更為復雜。如果說上海的現代意義來自于其無中生有的都會奇觀,以及近代西方文明交錯的影響,北京的現代意義則來自于它所積澱、並列的歷史想像與律動。已有學者指出,老北京心目中的北京其實並不老。這不是說北京沒有歷史可觀;恰恰相反,而是說北京到了民初,歷經前氛駐見的時代裂變,才真正顯現了時間流轉、傳統紛陳的可能。

不論作為文化場域或是政治舞台,北京在過去與未來、傳統與摩登間的曲折發展,更點出現代經驗下欲蓋彌彰的時間與空間焦慮。在這里,該過去的並不真正過去,該發生的也未必準時發生。從民國的故都到人民共和國的國都,每個時代皆在北京留下片面光景,烘托出既新且舊的都市風景,也不斷改變市民主體的特性。北京的“城”學,也必須是北京的“人”學。時間到了後現代,學者戴錦華甚至視京城如“鏡城”,用以參看它所折射的種種虛實現象,可謂良有以也。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陳平原教授和我在2003年秋天策劃了《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國際會議。我們期望藉由不同的文化、歷史、文學角度,勾勒近現代以來北京——尤其是北京想像——的多重視景。如上所述,比起已成氣候的上海論述,北京研究仍然有待推動。惟其如此,這次會議更具有思辨的潛力。我們的目的不在于刻意標榜門派學說,而在于開拓議題,深入歷史和文本肌理。如這本會議論文精選集所示,議題包括了金元到明清的北京文化抽樣;近代北京聲情與色相的白描;通俗文學、新文學、新舊媒體的對話;“京味兒”民俗志學考察;北京城與北京市的景觀政治;北京從城外到域外的想像;甚至後現代、全球化的北京敘事學等,不一而足。每一組議題都足以顯示這座城市所召喚的修辭力量和所折射的想像維度,其復雜深邃處,較上海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或有論者要指出,會議既有“文化記憶”之名,多數論文又以民國或民前時期為討論焦點,似乎有耽于傷逝懷舊之虞。我們卻以為,正因為北京城蘊積豐厚,才能提供給我們回顧與記憶的素材。回顧與記憶不必只是消極的鄉愁姿態,更可以是詮釋——甚至干勁、解散——已被物化的歷史的方法。借著北京所含蘊的歷史縱深,我們叩問過去,並由此探勘未來的可能與不可能。試問當年“五四”君子的抗議精神,京派文人的抒情美學,以迄沈從文所描繪的北京烏托邦藍圖,梁思成為北京城牆所作的抗議,放諸今日,不仍有其批判的適切性?

參與這次會議、發表論文的各國學者將近四十人,來賓則超過三百人。三天的議程緊湊生動,其中一場圓桌討論,舒乙、陳丹青、阿城、莫言等知名作家、藝術家也撥冗參加,尤其高潮迭起,眾聲喧嘩。著名攝影家沈繼光先生在會場展現北京攝影,一樣吸引了大批觀眾。

應該特別致謝的是陳平原教授。平原兄的學問文章,早有定論,難得的是他的經理才干,在在令與會者有意外驚喜。平原兄是南人,來到北京後卻深為這座名城所傾倒,以發展北京學為職志。我個人雖然身在海外,也覺得事有可為,願意共襄盛舉。

自1988年後,我曾多次來到北京。十五年一晃過去,北京如今範圍更大,也更為人車雜沓。在迎問奧運的憧憬下,一切景物都似乎有了快速拆解和重建的理由。我不禁感慨:這些年北京變化得太快了,抑或還不夠快?北京研究只是一種有閑的回顧,還是“回到未來”的批判?值此之際,與會的所有學者願以一冊精選的論文集,作為我們對北京——它的文化,它的過去,還有未來——的關懷與願景,也期待北京研究的持續壯大。是為序。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