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本別開生面的書中,瑪麗亞-露西婭‧帕拉蕾絲一伯克考察了所謂“新史學”的特性。帕拉蕾絲一伯克在與九位引領了這場運動的學者的對話中,探討了歷史寫 作的新路徑。在一系列的訪談中,阿薩‧布里格斯、彼得-伯克、羅伯特‧達恩頓、卡羅‧金茲堡、杰克‧古迪、丹尼爾‧羅什、昆廷‧斯金納、凱斯‧托馬斯和納 塔莉‧澤蒙‧戴維斯,就他們的主要著作以及他們與別的重要史學家和理論家之間的關系,回答了相關的問題。
帕拉蕾絲一伯克促使每一位歷史學家來說明他們的方法的合理性,反思自己的思想軌跡,她將歷史學家們原本可能會深藏不露的經歷和思想清晰地展現出來。這些訪 談探究了歷史學家們的個人經歷和思想背景,為當代史學實踐的可能性、問題和關注點提供了新的洞見。其結果就是這樣一部生動而予人啟迪的著作,它對于學生和 研究者而言都會具有吸引力。
在來自意大利、法國、英國和美國的名聲顯赫的學者和一位敏銳的巴西提問者之間的這一系列對話。對于文化史這一激動人心的領域而言,是再好不過的入門書了。 這位提問者具有一種杰出的能力,從她的對話人那兒套取極有意義的東西,讓我們了解他們是怎麼想的以及他們是些什麼樣的人。 在跨文化交流不斷加強的當下,如影相隨的是,我們面對著全球化時代的一種緊迫要求,即必須更好地區性理解文化差異及特殊性。由中外學者攜手組織的這套叢書,將致力于把西方有關歷史、歷史編纂、元史學和歷史哲學的話語帶入中國歷史文化的園地。
歷史論題是人類生活中極其重要的元素。在歷史中,人們形成並且反映了他們與其他人的認同感、歸屬感,以及與他者的差異。在歸屬感和差異的寬泛視界中來看待 “世界諸文明”,人們才能夠談及“文化認同”。歷史學家們的專業學術工作往往涉及到並依賴于認同形成的文化過程。由于這種牽涉,無論歷史學家是否意識到, 政治都在他們的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不管學術性的歷史研究僅僅只是作為資政的工具,還是因其方法的合理性而有著特別功能,這都已經是公開的問題。
關于歷史思維的學術地位的許多討論,還有它對“客觀性”或普遍有效性的執著,都與世界範圍內現代化過程中的歷史思維之發展聯系在一起。在這一過程中,歷史 思維獲得了學術學科或者說“科學”(Wissenschaft,采該詞更寬泛的意義)的形式。歷史學研究的傳統,其自尊就在于,它聲稱與非專業歷史學相比 有著更高層次的有效性。一般用的詞就是“客觀性”。與這種對客觀性的執著相反,許多重要論述進入了歷史學家的自我意識,這牽涉到他們與各自國家歷史文化的 相互關系。例如,後現代主義極力否認客觀性這種主張,並且指出,盡管歷史研究有其方法的合理性,而在歷史研究之外的政治利益、語言假定和文化意義標準等 等,歷史的解釋卻對它們有一種根本的依賴。
在意識到了記憶的作用,並且意識到了非專業性因素在異彩紛呈的人類生活領域中表現過去的作用之後,發生在歷史學內外的、有關歷史思想以及它作為學術學科的 形式的討論,貴州省因這種新的意識而被擴大了。在人類生活的文化定稿中,記憶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似乎要取代歷史在那些決定歷史認同的行為中所處的核心位 置。這樣一種更迭是否會造成足夠重要的後果,影響到歷史在民族文化生活中的角色,這一點還懸而未決。只要記憶與“實際發生的”經驗相關,歷史就仍然是對集 體記憶中這種經驗因素的一種言說。
在反思歷史思想與職業歷史學家的工作時,這種視界的擴展因為如下事實而獲得了額外的擴大和深化,即:人們為了理解現在、期盼未來而研究過去的方式存在著根 本的文化差異;沒有這樣的洞見,就不可能正確地理解歷史。既然認同關系到與他者的差異,而歷史是呈現、反思和交流這種差異的領域,歷史學家的工作就必然一 直處在對付這種差異的張力之中。“文明的沖突理是一個口號,它標明,通過回避和歷史形成的認同中存在著緊張因素。
既然認同興只是界定和奮爭的事情,它同時還是理解和認知,為此,這雙重因素在歷史話語中都必須主題化。每一種認同都因識別出他者而存在,而各種認同或認同 的文化概念之間的張力以至于斗爭或沖突,都不得不被理解為一種認知的要求。是什麼使得他者出現差異呢?對此不理解,認知就不可能實現。這樣,就必須了解他 者的差異中那些強有力的文化要素和過程。
進而,若缺乏貫穿這種差異的可理解性原則,認知也不可能。就學術性話語的層面而言,在將歷史認同主題化,使之成為差異的一個事例時,這些普遍的要素和維度與專業性歷史思維的話語特征有著本質上的關聯。
…… 《歷史的觀念譯叢》總序
致謝
導言
1 杰克‧古迪
2 阿薩‧布里格斯
3 納塔莉‧澤蒙‧戴維斯
4 凱斯‧托馬斯
5 丹尼爾‧羅什
6 彼得‧伯克
7 羅伯特‧達恩頓
8 卡羅‧金茲堡
9 昆廷‧斯金納
索引
譯後記
我們可以從search中了解它的重複
譬如說
| on Page 20: | "... something is very wrong when `the name of Martin Guerre becomes as well or better known than that of Martin Luther'. What are your thoughts about this? I have a certain amount of sympathy for Elliott on that, but fortunately micro-history ..." | 2. | on Page 68: | "... something is terribly wrong when `the name of Martin Guerre becomes as well or better known than that of Martin Luther'? Well, I hadn't heard about this criticism of John Elliott's, and it's certainly a very witty saying of his! ..." | 3. | on Page 69: | "... And going back to Elliott's remark about Martin Guerre and Martin Luther, I would say that it was essentially a warning rather than a statement, because, to be fair, Guerre's name is ..." | 4. | on Page 83: | "... scholarship, the top one at the time. I did that largely, I think, on the basis of the essays on Luther, Calvin and associated subjects, which were a mixture of Tawney's book and Phillips's lessons. ..." | 5. | on Page 96: | "... is surely something amiss when the name of Martin Guerre becomes as well or better known than that of Martin Luther'? I'd like to have said that! I certainly don't lie awake worrying about it, but I think a little micro-history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