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石守謙

新科院士︰石守謙走過弊案 優遊藝術   2012-7-6   自由時報   ⊙謝文華、趙靜瑜   
    六十一歲的石守謙,曾任故宮院長,一度被捲入故宮南院弊案遭聲押及起訴,後獲判無罪。對於這段煎熬,他淡淡地說:「人生有時會碰上出乎意料的事,對我雖是個『橫逆的困境』,卻讓我有機會去想
清楚最想做的事是什麼,於是我回到藝術史研究,這五年寫了兩本書《從風格到畫意》、《移動的桃花源》,主編一本書《東亞文化意象形塑》,這就是我的『具體回應』!」
  
 石守謙父親是皮膚科醫師,希望他行醫,對他改念歷史一度不悅,「後來父親發現我在那裡比較快樂,轉為支持」!
    石守謙是歷屆「唯二」藝術史領域院士,另位是他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的指導教授方聞。八十二歲的方聞說,石守謙建立起中國、韓國、日本的遠東藝術史系統,了不起,在西方也受敬重!石守謙對中國宋代以降的美術研究深入,特別關注畫史上風格轉變的文化脈絡,及繪畫中雅、俗觀念的互動與區別。
    談到賞畫,他眼睛發亮地說,故宮收藏了七十件最重要作品,每三年開放一次,他珍惜親見真跡的機會,像元代吳鎮的「漁父圖」,「是最安靜最安靜的一幅,單是觀看,煩憂都拋腦後」。


 ****

 論《圖繪寶鑑》對十四、十五世紀. 東亞地區的山水畫史理解之形塑.

日文版登 美術研究 第四百二號東京:國立文化財機構  2011年2月 pp.69-105

石守謙:【圖繪寶鑑】 英譯稿(王靜靈譯):

PDF]從夏文彥到雪舟 論《圖繪寶鑑》對十四、十五世紀東亞地區的山水畫史 ...

www.ihp.sinica.edu.tw/book_page/download/81-2-1.pdf
檔案類型: PDF/Adobe Acrobat - 快速檢視
由 石守謙 著作
論《圖繪寶鑑》對十四、十五世紀. 東亞地區的山水畫史理解之形塑. 石守謙*. 夏文彥(約1312-1370)的《圖繪寶鑑》一書出版於一三六六年,可說是當時一. 本最為精要的 ...


 若芬

   〔宋〕僧。俗姓曹氏,字仲石,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嘗為錢塘(今杭州)上竺寺書記。工詩,善山水,模寫雲山以寓意。求者漸眾,因謂世間宜偽不宜真。如 錢塘八月潮,西湖雪後諸峰,極天下偉觀,二三子當面蹉過,卻求玩道人數點殘墨何邪。歸老家山,古澗側流蒼壁間占勝作亭,扁曰
玉澗,因以為號。又建閣對芙蓉峰,號芙蓉峰主。嘗自題畫竹云:「不是老僧親寫,曉來誰報平安。」《畫史會要、宋詩紀事》
1999國美館募款買林玉山的蓮池成功   進一步觸發「移動桃花源」的書寫
因為該傳統的源源中國已無此系 而日本生生不息進而啟發林玉山

****

石守謙《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
作者/ 石守謙一步
出版/ 允晨文化
出版時間/ 2012.2
頁數/ 352
定價/ NTD$550

 本書簡介
山水畫向來被視為中國藝術對世界 文明的特有貢獻。它對自然所表現的尊崇與不斷企求回歸的態度,配合著繪畫形象的展示,被認為呈現了一種「西方所無」的精神圖象,甚至是「東方文明」的代 表。中國山水畫的高度成就,也被由它對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影響的論述,予以強化。本書以更審慎的態度,嘗試在風格學的研究取徑之外,在理念、知識、人物與繪畫相關物品等不同層次的往來移動中,重新評估過去論者以漢文化為中心論述中國山水畫的有效性,並以中日韓互動的事實為架構,探討十至十六世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及其所共組成的文化意象,找回過去被「一元」論述所犧牲之重要的歷史訊息。




 目次
圖版目錄
第一章 導論——由文化意象談「東亞」之形塑
第二章 移動的桃花源──桃花源意象的形塑與在東亞的傳佈
第三章 勝景的化身──瀟湘八景山水畫與東亞的風景觀看
第四章 人物的來往──雪舟入明及當時北京、蘇州畫壇之變化
第五章 畫史知識的傳播──夏文彥《圖繪寶鑑》與雪舟的閱讀
第六章 物品移動與山水畫──日本摺扇西傳與山水扇畫在明代中國的流行
後記
參考書目




移動的桃花源-第十世紀至十六世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
        山水畫向來被視為中國藝術對世界文明的特有貢獻。它對自然所表現的尊崇與不斷企求回歸的態度, 配合著繪畫形象的展示, 被認為呈現了一種「西方所無」的精神圖像, 甚至是「東方文明」的代表。中國山水畫的高度成就, 也被由它對鄰近國家之影響的論述, 予以強化。韓國與日本藝術中的山水畫都被視為取法自中國; 而它們假如可以有什麼「獨特」的價值可言, 則必須于其「在地化」之歷程中, 勉力求之。
        本研究計劃將以更審慎的態度, 重新評估上述那種「一元」而單線論述的有效性。在全面地搜索傳世作品、考古發掘及古代文獻等相關資料後,本計劃將主張以東亞為一整体, 來對山水畫在中、韓、日三國中的發展進行全盤的觀察, 並特別注意三區域間的互動現象。這個工作並不只意謂著一昧地將觀察範圍予以擴大, 亦非僅意在刻意突顯區域間文化交流的歷史意義, 為時下流行的「國際交流」、「全球化」或「多元文化」等論調作註腳而已; 更重要的是將三地互動的事實作為觀察各地發展的必要架構, 重新理解其內容, 找回被過去漢文化中心主義論述所犧牲之重要歷史訊息。
        這對重新理解山水畫在中國之發展尤為重要。過去論者皆以山水畫自十世紀至十二世紀的成型與變化, 係中國本身內部自主性的發展結果, 但如檢視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米芾《畫史》、徽宗《宣和畫譜》等當時文獻,卻透露著北宋論者實時將中國以外地區之發展, 尤其是遼國、高麗及日本, 作為論述時的參照。這指示著一個值得注意的可能性: 北宋初期之所以出現巨碑式的行旅山水,或稍後郭熙的理想山水, 並非是承續自唐代以來之自然發展, 而應是面對著中原以外地區各種對自然描繪模式競爭之下的有意識選擇。十二世紀初北宋徽宗時期的新變, 浪漫小景山水的登場,以及所謂米家山水的突然出現, 也必須考慮某些日本山水畫資料帶給宋人的刺激。此時期日本及韓國之作為宋人向外尋求中原已遺失之古代典範的可能來源, 其歷史意義與文化上的具體作用, 現在看來, 值得予以重新注視。即使是中國文人畫已充分建構完成之十六世紀, 新形式扇面畫的出現與流行, 也和日本、韓國的摺扇大有關係。以往論中國畫史者皆以扇面畫為小道, 未加重視, 但其實為文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 又為繪畫形式自立軸、手卷、冊頁之後的另一重大變革, 此中意義, 非可輕忽。自此之後, 畫扇竟成東亞藝術的重要共相。本計劃即試圖由文獻與作品資料中, 建立這個互動發展的實際歷程。
東亞區域間互動的觀察角度,施之於韓國與日本山水畫史之研究, 亦有助於提供一些不同於以往「建立民族特色」或「中國山水本地化」論述基調的理解。在韓國部分, 本計劃將集中探討在十一世紀初由中國傳入高麗的《御製秘藏詮》的整套山水版畫, 以及自十二世紀中至十四世紀陸續傳入的〈瀟湘八景〉山水詩畫兩個重點。從畫意而言, 前者為宗教性, 後者為文人意趣, 但兩者都為意欲超脫現實世界的理想山水, 可謂是與中國部分的發展, 日益緊密地結合成為一個具有共相的山水畫壇。雖然這部分的作品實例, 在十四世紀以前者,幾乎沒有留存, 但是透過文獻及考古出土器物圖像、佛教文物中相關圖樣等的考索, 尚可推測此種理想山水在韓國表現的部分面貌。這尤其對於瞭解在一四四七年出現的, 所謂「韓國山水畫史第一件巨作」的安堅〈夢遊桃源圖〉, 有著重要的作用。安堅此作意在追想陶淵明的桃花源, 既與中國共享一個古典的典範, 但也是上溯及高麗既存之山水畫傳統, 並同時與中國明代宣德以來的宮廷山水畫發展進行互動的結果。
        日本至遲自十三世紀起, 也加入了理想山水畫的製作。〈瀟湘八景〉詩畫由禪宗僧侶自中國與韓國帶入日本的室町時代幕府與寺院文化之中。在中國名氣不彰的僧侶畫家牧谿與玉澗之水墨山 水畫作, 成為十四、十五世紀日本貴族、寺院收藏競相追逐的絕品。這種奇特的現象, 單以「日本品味」,很難予以充分說明, 本計劃的互動角度,則可藉由對參預人士行為、論述的分析, 進行對此東亞山水畫之共同主題在日本地區的表現, 提供一個較合宜的解釋。在一四六七年至一四六九年曾到中國留學的日本畫僧雪舟, 則是本計劃的另一重點課題。他向來被視為室町水墨畫史中的顛峰, 也是轉捩點, 更被奉為將水墨畫日本化的「畫聖」。但是, 雪舟的中國經驗, 以及他返日之後至一五0六年去世之前的藝術經歷, 在整個東亞山水畫史中又有何種意義, 卻值得重由區域互動的角度重予探討。他顯然對於自己應在整個山水畫壇的古今兩個向度之中佔何位置, 有著高度的意識。此種畫史見識如何經由中國畫論及日本相關論述之習得而形成? 其畫業實踐又如何具體呼應? 這些探討皆將有助於呈現雪舟作為東亞理想山水繪畫詮釋者的真實面相, 而非僅是日本山水風格的締造者而已。
        在進行這個區域互動角度之觀察時,本計劃將特別關注「參預者」的能動角色。這些「參預者」包括畫家、藏家與提供文字論述者。前二者為以往美術史學界熟悉之 論題, 本計劃則將對文字論述在山水畫發展上所起的關鍵性作用, 特予強調。以詩詞、散文、札記等不同形式對山水畫進行文字論述, 不僅對山水畫在中、韓、日三地區之各自發展產生積極的帶動作用, 而且是東亞山水畫之所以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的主要凝聚力。相較於繪畫圖像之移動, 必須仰賴效率很低的原件流通與摹本傳抄方式, 文字論述則在精神典範之共享、畫史觀之形塑甚至風格、口訣要項之傳授上, 具有靈活而快速的優勢。在本計劃所處理的十至十六世紀時期, 文字論述在東亞山水畫發展中確實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重要性可視為與圖像本身不相上下。如將之與以版畫圖譜印刷品為主要流動載體的十七世紀以後相較, 這可說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



2011.4.9

石守謙教授最新力著《從風格到畫意 反思中國美術史》 @ 石頭出版社 ...

從風格到畫意 你或許常聽到「風格」一詞,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物都可以有不同的「風格」。 ... 2.從風格到畫意:台灣人這麼寫國畫史(2010.8.27) ...
 本書收錄石守謙教授自1994至2007年間陸續發表的十五篇論文,共分五個單元,以元明繪畫為主,上溯五代,下及二十世紀。作者以中國繪畫史的論述架構為經,以不同研究論題為緯,探索並示範中國繪畫的研究方法。自 二十世紀中期以來,關於中國繪畫研究的方法與模式已有長足發展,其中以風格學的形式分析貢獻最力,在時代風格的確立與特定風格系譜的建立方面,成果卓 著,但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侷限。作者對此作了回顧與反思,質疑以西方狹義的「再現」(representation)標準來研究中國繪畫的適當性,進而提出 「畫意」作為一種觀看中國繪畫的方式。「畫意」一詞原出自中國傳統畫史,但作者試圖從藝術品與觀者互動的角度予以考量,力求將作品還原至創作初始的文化情 境來理解其「畫意」。全書以「畫意」一旨貫串,於風格分析的基礎之上,一方面開展新議題,一方面對傳統的議題提供新視角,如以族群衝突、交融的觀點解析豐 富多元的蒙元繪畫、或以區域競爭的角度觀察地方畫派等,其中對於「文人畫」發展的重新審視與解讀,更是前所未發之真知灼見。
作者就不同研究個案的題材與性質,選擇切入視角與適當的研究方法,同時展現了藝術史微觀的深入與宏觀的淵博。本書不僅可提供中國繪畫愛好者一窺中國繪畫精髓的管徑,更為中國藝術史提供一組多元、開放而可行的研究方法,是不容錯過的一部佳著。
作者簡介
石守謙教授
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藝術史組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古學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長、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過去的研究試圖以文化史角度,對中國繪畫史及其相關之歷史發展提供與二十世紀八○年代前不同的理解,大致可分為探討畫史風格轉變與文化環境間的關係、區 域發展、中日交流、與雅俗問題等。近年主持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移動的桃花源」,以及主題計畫「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
重 要著作除《風 格與世變》(1996,簡體中文版2008)外,並曾主編《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2001)、The History of Painting in East Asia: Essays on Scholarly Method(2008),另有〈賦彩製形—傳統美學思想與藝術批評〉(1982)、〈有關地獄十王圖與其東傳日本的幾個問題〉(1985)、〈明代繪畫 中的帝王品味〉(1993)、〈浪蕩之風─明代中期南京的白描人物畫〉(1994)、〈古傳日本之南宋人物畫的畫史意義〉(1998)等論文未及收入此論 文集中。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藝論從書
  • 規格:精裝 / 448頁 / 21.0*29.7 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導論 從風格到畫意
I 觀念的反省
1. 對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再現論述模式的省思
2. 中國文人畫究竟是什麼?
3. 洛神賦圖—— 一個傳統的形塑與發展
4. 風格、畫意與畫史重建——以傳董源《溪岸圖》為例的思考
II 多元文化與文士的繪畫
1. 衝突與交融——蒙元多族士人圈中的書畫藝術
2. 元代文人畫的正宗系統——由趙孟頫到王蒙的山水畫發展
3. 隱逸文士的內在世界——元末四大家的生平與藝術
III繪畫與文人文化
1. 隱居生活中的繪畫——十五世紀中期文人畫在蘇州的出現
2. 沈周的應酬畫及其觀眾
3. 雅俗的焦慮——文徵明、鍾馗與大眾文化
4. 董其昌《婉孌草堂圖》及其革新畫風
IV區域的競爭
1. 由奇趣到復古——十七世紀金陵繪畫的一個切面
2. 神幻變化——由陳子和看明代閩贛地區道教水墨畫之發展
V 近現代變局的因應
1. 繪畫、觀眾與國難——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畫家的雅俗抉擇
2. 中國筆墨的現代困境
註釋
附錄:本書論文出處
參考書目


[試讀] 從風格到畫意@ 石頭出版社:: 痞客邦PIXNET ::

Pre-reading: From Style to Huayi 引自《從風格到畫意》「導論」 從藝術的歷史說起藝術的歷史是什麼?它是怎麼形成的?當一個人由他特定的時空回望過去的藝術, ...
rocks.pixnet.net/blog/post/25243743 - 頁庫存檔
---

《從風格到畫意》書影。
(圖/石頭出版社提供)
1.〈溪岸圖〉為張大千偽作?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忽必烈的時代:中國元代藝術」,這是繼2004年「走向盛唐」之後的大型中國展覽。
走 入展廳,觸目即是借自台北故宮的忽必烈及盛妝的皇后畫像,兩百多件文物分四大主題,以金銀器、紡織品、漆器、玉器等裝飾藝術為主。遊牧民族的蒙古人注重 物質文化,對中國傳統書畫並不熱中,穿過各種宗教兼收並蓄的器物,來到後面展廳,才有走入中國文化的感覺。佇立名家書畫室,時空倒流,回想上世紀末,結束 了香港旅居,回台北家住台大後門,經常騎著腳踏車旁聽藝術史研究所的課,我與七、八位年紀和我女兒一般大的研究生肩並肩擠在侷促簡陋的教室,專注於兩架幻 燈機加上一個投影的古畫圖片,傾聽石守謙教授的元代書畫藝術,早上十點的課,下午兩點才結束是常有的事。
教學不倦的石教授,治學嚴謹,惜 墨如金,苦候多年,終於盼到《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的大書,上溯五代下至二十世紀,以〈洛神賦圖〉開篇,探討何 謂中國文人畫,細數歷朝畫家對這部文學作品賦予不同的詮釋,想像塑造出風貌各異的洛神形象,從最早所謂顧愷之的「羅襪生塵,凌波微步」超俗絕塵的洛神,歷 經宋、元復古,而至明代仇英所表現的美人思春嫵媚世俗形態,到了乾隆,按照他對〈洛神賦〉理解,命丁觀鵬以當時引進西方寫實「如真」效果,給予全新面貌。 傅抱石在抗戰時期所畫的洛神,表達對妻子的情意又是一種新貌。
石教授企圖將作品還原到畫家創作伊始所處的文化情境,以之理解分析風格與畫 意。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溪岸圖〉,原為王季遷舊藏,此畫的真偽疑問至今 爭議不休,高居翰斷為張大千仿董源之作,石教授以此畫為例,思考風格畫意與歷史重建,雖不確定為董源真蹟,但他從考古發現遼墓出土的〈深山棋會〉與河北出 土墓室壁畫就皴法擦染、空間結構處理與傳世畫作一一細對,確定〈溪岸圖〉的風格屬於第十世紀的產物,以「江山高隱」為畫意的山水為唐畫院喜作之題材。
2.倪瓚與焦慮
石教授論及元四家之一的倪瓚,行文之中令人感到他動之以情,以極其文學感性的語言訴說倪瓚以山水風景畫來抒發元末亂世流離的孤寂與悲涼,無家可歸含淚隔江遙望遠山的嘆息。
畫 史上獨具一格的倪瓚,以簡約的布局,重覆如非細究會以為同樣題材的山水。這些並無特定實景的作品,以蕭疏淡遠的筆墨呈現一種疏離超脫俗世紛擾的意境。畫 中那份超然安靜,令人望之滌盡俗塵,達到淨化。如不細讀倪瓚的長篇題辭,只看畫意,覺得他呈現的是掙扎過後抽離感官的平靜。
石教授走入倪瓚的內心深層世界,感受到畫家亡國深切的悲哀,那是種「對理想世界失落,永不復得的焦慮與悲傷」。會用「焦慮」二字和倪瓚講在一起的,在石文之前,印象當中似乎從未有過。
倪瓚題龔開〈駿骨圖〉,道出骨瘦如柴的瘦馬是畫家身為宋朝遺民困境的寫照,石書中對倪瓚亡國之痛的悲傷畫意應當比較中肯吧!
元代書畫石教授另闢章節討論非漢族士人圈寫繪中國傳統書畫所呈現的樣貌,讀之令我這嘗試臨摹傳統山水古畫的現代人會心失笑。
西域回回人高克恭勤學米芾山水畫,石教授評他用筆皴染直接、毫無格法規範的描述,他的「雲橫秀嶺」近乎素描寫生。評薩都刺的畫作筆法「無起無收,無頓無挫,無側無正……」
位居高位的康里巎巎雖精通儒學,書法學二王書風,但所寫的字形不受傳統的典範制約,改造自成一體。
中國繪畫自宋以來,形成一套筆描模式,成為風格形式,這正是石教授全書的核心主題,西域畫家無從掌握筆鋒交錯結組的技法。無可否認的,元代書畫藝術由於非漢族士人的參與,出現了新的樣貌,朱元璋滅元後回到民族主義,使得這多元的現象稍縱即逝,石教授感慨不無文化上的遺憾。
3.筆墨精妙,山水不如畫
全書以論董其昌的革新畫風對我最有啟發。以談禪為宗的董其昌志不在作官,興趣只是在藝術的追求,這位「朝服山人」借出使在外之便遍訪天下名蹟,為了一睹王維真蹟,不惜走遠路而不取水道捷徑。
董 其昌探尋王維筆墨的原意,嘗試重現王畫中那份「迴絕天機」的境界,在自己的畫作〈婉孌草堂圖〉,並不如前人只忠實描繪草堂的外在風光,而是以他領悟革新 的筆墨,對山石的皴擦採取直而平行的筆勢,轉化外在的實物景像,超越山水外貌,轉向內在,企圖創作出一個以天地造化元氣所生成的理想境地。對筆墨的重新掌 握,令董其昌發出如斯豪語:
以景之奇怪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精妙論,則山水不如畫。
在台灣似乎尚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金陵八家之首的龔賢,卻早被西方學界讚嘆肯定。高居翰指出龔賢畫中以墨色濃淡對比造成明暗光影的技法是受了明末耶穌會傳教士帶來的西方版畫的影響。
對 藝術史瞭如指掌的石教授,指出龔賢畫中明暗交替、光影細緻變化的技巧,中國古來既有,並非舶來品。董源、巨然山水捕捉自然山川陰晴變幻,產生光線照射之 下的光影效果,這種先代藝術家早已出現的技巧,可惜後繼無人,一直到龔賢發現了董巨特有的「返照之色」,師法久已被畫界遺忘的方法,使之重見天日。石教授 更確定早在〈山居圖〉龔賢已開始在作品中取法董巨這種藝術特色,被西方學者讚嘆光影之妙,現藏瑞士的〈千巖萬壑〉,其實已是晚年之作。
龔 賢與同代畫家歷經改朝換代感傷懷舊之後,也跟上金陵復古風潮,石教授肯定他走得更遠,作品超越地域成績斐然。龔賢上溯北宋風格,從古典傳統集大成再出 發,晚期創造出一己的風格,他師法古人理性嚴謹的態度,石教授認為絕非如四僧之一的髡殘自由隨興仿古所能及。可惜清初後,金陵繁華不再,北京成為文化藝術 中心,限於古畫收藏北移,金陵復古龔賢之後,後繼無人成為絕響。

這本巨著較之倍受讚譽的西方藝術史家,如高居翰更上一層。西方學者偏重就畫論畫,雖然不乏獨到之見,畢竟受限於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刻認知,不免出現憑空想像,往往有發明理論之嫌。
歷史系出身的石教授,不把畫作孤立來看待,他總是將之放到當代的政治社會脈絡,從文化情境探討風格的形成與轉折變化,舉出諸多實證,使他的論述具有說服力。
除了精通歷史,他對古典詩詞、戲曲小說亦廣為涉獵。尤其可貴的是石教授在論文中不套用毫無新意的古人之語,而是採取合乎現代讀者的用語,將他細密的思維、獨到的創見字字講究、精準到位的表達出來,傳統古畫經過他的詮釋,賦予全新的生命及意義。
【2011/04/09 聯合報】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