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 譯者弁言《羅曼‧羅蘭傳》

Saint Christopher  1490~150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int_Christopher_Carrying_the_Christ_Child


St. Christopher Carrying the Christ Child



 羅曼·羅蘭傳羅曼·羅蘭傳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奧) 




出版社: 台南: 文祥1989  229頁
團結出版社出版年: 2003-11-01頁數: 330


內容簡介 · · · · · ·《羅曼·羅蘭傳》:50歲之前,羅曼·羅蘭一直默默無聞,深居簡出。 50歲以後,羅曼·羅蘭聲名鵲起,成為整個歐洲爭論的焦點。爭論伴隨著他的後半生,直到他孑然一身走完人生之路,仍沒有得到社會的承認。羅曼·羅蘭逝世後,有關他的評論更是眾說紛紜。然而,文學藝術界的口誅筆伐並沒有擊敗羅蘭,他注定要為世人所理解。 



目錄 · · · · · ·

 第一章 生平1 引言2 童年3 學生時代4 高等師範學校5 來自遠方的信……第二章 早期作品1 作品背景2 抱負3 創作系列4 被人冷落的系列劇……第三章 英雄傳記1 深謀遠慮2 自古英雄多磨難3 《貝多芬傳》……第四章 《約翰・克利斯朵夫》……第五章 戲劇諧謔曲……第六章 歐洲的道德心




 我們逛3家舊書店. 他竟然有胡思的會員卡: 於是我買Modern Library之Jean Christophe by Roman Roland, translated by Gilbert Cannan 300元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我初中二年的大開耳目之書
所以我大一時看到康 從東海圖書館借出  Jean-Christophe
以為我是先知
40年之後 我當然知道我錯了

還沒找另外版本 以後有空再談


尉天驄(政治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在《梁思成與林徽因》訪談到純真的愛時談到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的一位女主角Jean-Christophe in Paris: The market-place, Antoinette, The house ...

 --------這是傅雷先生一九四一年為《約翰·克利斯朵夫》第二冊撰寫的序文,原置於卷四之首,一九八六年再版時應讀者要求重新收入。 ——編者
 譯者弁言
在全書十卷中間,本冊所包括的兩卷恐怕是最混沌最不容易了解的一部了。因為克利斯朵夫在青年成長的途中,而青年成長的途程就是一段混沌、曖昧、矛盾、騷亂的歷史。頑強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更趨頑強的和年代久遠的傳統與民族性拘囚在樊籠裡。它得和社會奮鬥,和過去的歷史奮鬥,更得和人類固有的種種根性奮鬥。一個人唯有在這場艱苦的戰爭中得勝,才能打破青年期的難關而踏上成人的大道。兒童期所要征服的是物質世界,青年期所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還有最悲壯的是現在的自我和過去的自我衝突:從前費了多少心血獲得的寶物,此刻要費更多的心血去反抗,以求解脫。
這個時期正是他閉著眼睛對幼年時代的一切偶像反抗的時期。他恨自己,恨他們,因為當初曾經五體投地的相信了他們。 ——而這種反抗也是應當的。人生有一個時期應當敢把不公平,敢把跟著別人佩服的敬重的東西——不管是真理是謊言——一概擯棄,敢把沒有經過自己認為是真理的東西統統否認。所有的教育,所有的見聞,使一個兒童把大量的謊言與愚蠢,和人生主要的真理混在一起吞飽了,所以他若要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少年時期的第一件責任就得把宿食嘔吐乾淨。 
 
是這種心理狀態驅使克利斯朵夫肆無忌憚地抨擊前輩的宗師,抨擊早已成為偶像的傑作,抉發德國民族底矯偽和感傷性,在他的小城裡樹立​​敵人,和大公爵衝突,為了精神的自由喪失了一切物質上的依傍,終而至於亡命國外。 (關於這些,尤其是克利斯朵夫對於某些大作的攻擊,原作者在卷四底初版序文裡就有簡短的說明。)

至於強烈獷野的力在胸中衝撞奔突的騷亂,尚未成形的藝術天才掙扎圖求生長的苦悶,又是青年期底另外一支精神巨流。

一年之中有幾個月是陣雨的季節,同樣,一生之中有些年齡特別富於電力……  整個的人都很緊張。雷雨一天一天的醞釀著。白茫茫的天上佈滿著灼熱的雲。沒有一絲風,凝集不動的空氣在發酵,似乎沸騰了。大地寂靜無聲,麻痺了。頭里在發燒,嗡嗡的響著;整個天地等著那愈積愈厚的力爆發,等著那重甸甸的高舉著的錘子打在烏雲上面。又大又熱的陰影移過,一陣火剌剌的風吹過;神經象樹葉般發抖……

這樣等待的時候自有一種悲愴而痛快的感覺。雖然你受著壓迫,渾身難過,可是你感覺到血管裡頭有的是燒著整個宇宙的烈火。陶醉的靈魂在鍋爐裡沸騰,象埋在酒桶裡的葡萄。千千萬萬的生與死的種子都在心中活動。結果會產生些什麼來呢? ……像一個孕婦似的,你的心不聲不響的看著自己,焦急的聽著臟腑的顫動,想道:

  “我會生下些什麼來呢?”這不是克利斯朵夫一個人的境界,而是古往今來一切偉大的心靈在成長時期所共有的感覺。

歡樂,如醉如狂的歡樂,好比一顆太陽照耀著一切現在的與未來的成就,創造的歡樂,神明的歡樂!唯有創造才是歡樂。唯有創造的生靈才是生靈。其餘的盡是與生命無關而在地下飄浮的影子……

創造,不論是肉體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總是脫離軀殼的樊籠,捲入生命的旋風,與神明同壽。創造是消滅死。

瞧,這不是貝多芬式的藝術論麼?這不是柏格森派的人生觀麼?現代的西方人是從另一途徑達到我們古諺所謂"物我同化"的境界的,譯者所熱誠期望讀者在本書中有所領會的,也就是這個境界。

“創造才是歡樂",“創造是消滅死",是羅曼·羅蘭這闋大交響樂中的基調;他所說的不朽,永生,神明,都當作如是觀。

我們尤須牢記的是,切不可狹義地把《克利斯朵夫》單看做一個音樂家或藝術家底傳記。藝術之所以成為人生底酵素,只因為它含有豐滿無比的生命力。藝術家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模範,只因為他是不完全的人群中比較最完全的一個。而所謂完全並非是圓滿無缺,而是顛撲不破地、再接再厲地向著比較圓滿無缺的前途邁進的意思。

然而單用上述幾點籠統的觀念還不足以概括本書底精神。譯者在第一冊卷首的獻辭和這段弁言底前節裡所說的,只是《克利斯朵夫》這部書屬於一般的、平泛的方面。換句話說,至此為止,我們的看法是對一幅肖像面的看法:所見到的雖然也有特殊的徵象,但演繹出來的結果是對於人類的一般的、概括式的領會。可是本書還有另外一副更錯雜的面目:無異一幅巨大的歷史畫,——不單是寫實的而且是像徵的,含有預言意味的。作者把整個十九世紀末期的思想史、社會史、政治史、民族史、藝術史來做這個新英雄底背景。於是本書在描寫一個個人而涉及人類永久的使命與性格以外,更具有反映某一特殊時期的歷史性。

最顯著的對比,在卷四與卷五中佔著一大半篇幅的,是德法兩個民族的比較研究。羅曼·羅蘭使青年的主人翁先對德國作一極其嚴正的批判:

他們耗費所有的精力,想把不可調和的事情加以調和。特別從德國戰勝以後,他們更想來一套令人作惡的把戲,在新興的力和舊有的原則之間覓取妥協……吃敗仗的時候,大家說德國是愛護理想。現在把別人打敗了,大家說德國就是人類的理想。看到別的國家強盛,他們就像萊辛一樣的說:“愛國心不過是想做英雄的傾向,沒有它也不妨事"並且自稱為"世界公民"。如今自己抬頭了,他們便對於所謂"法國式"的理想不勝輕蔑,對什麼世界和平,什麼博愛,什麼和衷共濟的進步,什麼人權,什麼天然的平等,一律瞧不起;並且說最強的民族對別的民族可以有絕對的權利,而別的民族,就因為弱,所以對它絕對沒有權利可言。它,它是活的上帝,是觀念的化身,它的進步是用戰爭,暴行,壓力,來完成的……(在此,讀者當注意這段文字是在本世紀初期寫的。)

盡量分析德國民族以後,克利斯朵夫便轉過來解剖法蘭西了。卷五用的"節場"這個名稱就是含有十足暴露性的。說起當時的巴黎樂壇時,作者認為"只是一味的溫和,蒼白,麻木,貧血,憔悴……"又說那時的音樂家"所缺少的是意志,是力;一切的天賦他們都齊備, ——只少一樣:就是強烈的生命。”

克利斯朵夫對那些音樂界的俗物尤其感到噁心的,是他們的形式主義。他們之間只討論形式一項。情操,性格,生命,都絕口不提!沒有一個人想到真正的音樂家是生活在音響的宇宙中的,他的歲月就寄於音樂的浪潮。音樂是他呼吸的空氣,是他生息的天地。他的心靈本身便是音樂;他所愛,所憎,所苦,所懼,所希望,又無一而非音樂……天才是要用生命力的強度來測量的,藝術這個殘缺不全的工具也不過想喚引生命罷了。但法國有多少人想到這一點呢?對這個化學家式的民族,音樂似乎只是配合聲音的藝術。它把字母當作書本……等到述及文壇、戲劇界的時候,作者所描寫的又是一片頹廢的氣象,輕佻的癖習,金錢的臭味。詩歌與戲到,在此拉丁文化底最後一個王朝里,卻只是"娛樂的商品"。籠罩著知識階級與上流社會的,只有一股沉沉的死氣:豪華的表面,繁囂的喧鬧,底下都有死的影子。巴黎的作家都病了……但在這批人,一切都歸結到貧瘠的享樂。貧瘠,貧瘠。這就是病根所在。濫用思想,濫用感官,而毫無果實……對此十九世紀底"世紀末"現象,作者不禁大聲疾呼:  可憐蟲!藝術不是給下賤的人享用的下賤的芻秣。不用說,藝術是一種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但你只能用艱苦的奮鬥去換來,等到"力"高歌勝利的時候才有資格得到藝術的桂冠……你們沾沾自喜的培養你們民族的病,培養他們的好逸惡勞,喜歡享受,喜歡色欲,喜歡虛幻的人道主義,和一切足以麻醉意志,使它萎靡不振的因素。你們簡直是把民族帶去上鴉片煙館……

巴黎的政界,婦女界,社會活動的各方面,卻逃不出這腐化的氛圍。然而作者並不因此悲觀,並不以暴露為滿足,他在苛刻的指摘和破壞後面早就潛伏著建設的熱情。正如克利斯朵夫早年的劇烈抨擊古代宗師,正是他後來另創新路的起點。破壞只是建設底準備。在此德法兩民族底比較與解剖下面,隱伏著一個偉大的方案:就是以德意志的力救濟法蘭西的萎靡,以法蘭西的自由救濟德意志的柔順服從,西方文化第二次的再生應當從這兩個主要民族底文化交流中發軔。所以羅曼·羅蘭使書中的主人翁生為德國人,使他先天成為一個強者,力底代表(他的姓克拉夫脫在德文中就是的意思);秉受著古弗拉芒底質樸的精神,具有貝多芬式的英雄意志,然後到萊茵彼岸去領受纖膩的、精煉的、自由的法國文化底洗禮。拉丁文化太衰老,日耳曼文化太粗獷,但是兩者匯合融和之下,倒能產生一個理想的新文明。克利斯朵夫這個新人,就是新人類底代表。他的最後的旅程,是到拉斐爾底祖國去領會清明恬靜的意境。從本能到智慧,從粗獷的力到精煉的藝術,是克利斯朵夫前期的生活趨向,是未來文化——就是從德國到法國——底第一個階段。從血淋淋的戰鬥到平和的歡樂,從自我和社會的認識到宇宙的認識,從擾攘騷亂到光明寧靜,從多霧的北歐越過了阿爾卑斯,來到陽光絢爛的地中海克利斯朵夫終於達到了最高的精神境界:觸到了生命底本體,握住了宇宙底真如,這才是最後的解放,“與神明同壽"!意大利應當是心靈底歸宿地。 (卷五末所提到的葛拉齊亞便是意大利底化身。)

尼采查拉圖斯脫拉現在已經具體成形,在人間降生了。他帶來了鮮血淋漓的現實。托爾斯泰底福音主義的使徒只成為一個時代底幻影,煙霧似的消失了,比"超人"更富於人間性、世界性,永久性的新英雄克利斯朵夫,應當是人類以更大的苦難、更深的磨煉去追求的典型。

這部書既不是小說,也不是詩,據作者的自白,說它有如一條河。萊茵這條橫貫歐洲的巨流是全書底象徵。所以第一卷第一頁第一句便是極富於音樂意味的、包藏無限生機的"江聲浩蕩……”

對於一般的讀者,這部頭緒萬端的迷宮式的作品,一時恐怕不容易把握它的真際,所以譯者謙卑地寫這篇說明作為引子,希望為一般探寶山的人做一個即使不高明、至少還算忠實的嚮導。

约翰·克里斯朵夫

作者:罗曼·罗兰

 我們印行《約翰·克利斯朵夫》這個定本①的時候,決定採取另外一種分冊的方法。以前單行的十卷,實際是歸納為三大部分的:  --------①《約翰·克利斯朵夫》最初陸續於《半月刊》上發表,以後又出十卷本的單行本,又合成三冊本與五冊本的兩種版本。此四冊本的版本,作者稱之為定本(édition définitive)。  一、約翰·克利斯朵夫:1.黎明;2.清晨;3.少年;4.反抗。

         二、約翰·克利斯朵夫在巴黎:1.節場;2.安多納德;3.戶內。


  三、旅程的終途:1.女朋友們;2.燃燒的荊棘;3.復旦。


現在我們不以故事為程序而以感情為程序,不以邏輯的、外在的因素為先後,而以藝術的、內在的因素為先後,以氣氛與調性(tonalité)來做結合作品的原則


這樣,整個作品就改分為四冊,相當於交響曲的四個樂章:


第一冊包括克利斯朵夫少年時代的生活(黎明,清晨,少年),描寫他的感官與感情的覺醒,在家庭與故鄉那個小天地中的生活,——直到經過一個考驗為止,在那個考驗中他受了重大的創傷,可是對自己的使命突然得到了啟示,知道英勇的受難與戰鬥便是他的命運。


第二冊(反抗,節場)所寫的,是克利斯朵夫像年輕的西格弗里德①一樣,天真,專橫,過激,橫衝直撞的去征討當時的社會的與藝術的謊言,揮舞著堂·吉訶德式的長矛,去攻擊騾夫,小吏,磨坊的風輪,和德法兩國的節場。這些都可以歸在反抗這個總題目之下。


  --------西格弗里德   瓦格納歌劇中的主人公,為瓦格納創造的理想人物,為舊時代(瓦格納說是黃金統治的時代,即資本主義時代)崩潰後的新人物。羅曼·羅蘭創造的克利斯朵夫亦是一種理想的未來世界的人物,但他的活動是在藝術方面。


第三冊(安多納德,戶內,女朋友們)和上一冊的熱情與憎恨成為對比,是一片溫和恬靜的氣氛,詠嘆友誼與純潔的愛情的悲歌。


第四冊(燃燒的荊棘,復旦)寫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難關,是“懷疑"與破壞性極強的"情慾"的狂飚,是內心的疾風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毀了,但結果仍趨於清明高遠之境,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


在《半月刊》上初發表的時候(1904年2月—1912年10月),每卷卷尾都附有兩句拉丁文銘文,那是刻在哥特式大教堂的正堂門口聖·克利斯朵夫像的座下的*:



當你見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
是你將死而不死於惡死之日。

作者藉用這兩句,表示他私心願望約翰·克利斯朵夫對於讀者所發生的作用,能夠和對於作者發生的作用一樣,就是說,在人生的考驗中成為一個良伴和嚮導。


考驗是大家都經歷到了;而從世界各地來的迴響,證明作者的願望並沒有成為虛幻。他今日特意重申這個願望。在此大難未已的混亂時代,但願克利斯朵夫成為一個堅強而忠實的朋友,使大家心中都有一股生與愛的歡樂,使大家能不顧一切的去生活,去愛!


                                                                             羅曼·羅蘭                                                                                      一九二一年一月一日於巴黎





*《约翰克利斯朵夫》第4部末語 . They are usually some variant on Cristofori faciem die quacunque tueris/Illa nempe die morte mala non morieris [‘Whoever looks on the face of Christopher shall not that day die an evil death’], which is found on the John Rylands woodcut.  http://www.paintedchurch.org/scintro.htm
傅雷的翻譯似乎有點問題

PURGATORIO - Dante Alighieri - La Divina Commedia

www.mediasoft.it/dante/.../dantepur.... - Cached -
1.115 L'alba vinceva l'ora mattutina 1.116 che fuggia innanzi, sì che di lontano 1.117 conobbi il tremolar de la marina.


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朵夫第一卷二章黎明

    天已大明,
  曙色倉皇飛遁,
  遠聽宛似海濤奔騰……
                    《神曲·煉獄》第一


台北遠景1981
天已旦明,曙色倉皇飛遁,遠聽宛似海波奔騰……
                    《神曲·淨界》第一

黃國彬譯
晨曦正使破曉的黑暗披靡
  黑暗在前面逃逸;結果我看見
   遠處的大海在近岸地方盪激




译者献辞 译者弁言
原序
◎卷一 黎明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日色矇眬微晦
◎卷二 清晨
第一部 约翰·米希尔之死 第二部 奥多
第三部 弥娜
◎卷三 少年
第一部 于莱之家 第二部 萨皮纳
第三部 阿达
◎卷四 反抗
卷四初版序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第二部 陷落 第三部 解脱
◎卷五 节场
卷五初版序 第一部
第二部
卷六·安多纳德


◎卷七·户内
卷七初版序 第一部
第二部
卷八·女朋友们
◎卷九·燃烧的荆棘
第一部 第二部
◎卷十·复旦
卷十初版序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Kenny 來談起他高中讀過的這本感人的故事 (包括性的描寫) 約翰克利斯朵夫 (傅雷譯 )
他買一套送兒子 兒子將它當壁紙


這是我初二讀過的 不過幾乎都忘了
上大一時 老康借的是英譯本 那時我還自以為先知先覺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透過主角一生經歷去反映現實社會一系列矛盾衝突,宣揚人道主義和英雄主義的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主角奮鬥的一生,從兒時音樂才能的覺醒、到青年時代對權貴的蔑視和反抗、再到成年後在事業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後達到精神寧靜的崇高境界。
圍繞克里斯朵夫的一生,作者描繪了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的尖銳衝突,揭露了資產階級文化的腐朽和墮落,揭示了具有人文主義理想的知識份子艱難成長的歷程。
小說對主角坎坷的生活經歷促成心靈昇華,進而造就事業上成就的描寫非常成功。它展示了克里斯朵夫廣闊的內在生活的王國,一連串的危機震撼著他的心靈、蕩滌他的靈魂,通過煉獄之路,他一步一步到達了自由的境地。

Jean-Christophe (1904‒1912) is the novel in ten volumes by Romain Rolland for which he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15. It wa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Gilbert Cannan.
The first four volumes are sometimes grouped as Jean-Christophe, the next three as Jean-Christophe à Paris, and the last three as La fin du voyage ("Journey's End").
  1. L'Aube ("Dawn", 1904)
  2. Le Matin ("Morning", 1904)
  3. L'Adolescent ("Youth", 1904)
  4. La Révolte ("Revolt", 1905)
  5. La Foire sur la place ("The Marketplace", 1908)
  6. Antoinette (1908)
  7. Dans la maison ("The House", 1908)
  8. Les Amies ("Love and Friendship", 1910)
  9. Le Buisson ardent ("The Burning Bush", 1911)
  10. La Nouvelle Journée ("The New Dawn", 1912)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appeared between 1911 and 1913.

Plot

The central character, Jean-Christophe Krafft, is a German musician of Belgian extraction, a composer of genius whose life is depicted from cradle to grave. He undergoes great hardships and spiritual struggles, balancing his pride in his own talents with the necessity of earning a living and taking care of those around him. Tormented by injustices against his friends, forced to flee on several occasions as a result of his brushes with authority and his own conscience, he finally finds peace in a remote corner of Switzerland before returning in triumph to Paris a decade later.

Criticism

Although Rolland first conceived the work in Rome in the spring of 1890, he began in earnest in 1903 after publishing a biography of Beethoven. A letter of 13 September 1902 reveals his plans:
My novel is the story of a life, from birth to death. My hero is a great German musician who is forced by circumstances to leave when he is 16-18 years old, living outside of Germany in Paris, Switzerland, etc. The setting is today's Europe [...] To spell it out, the hero is Beethoven in the modern world.
But in his preface to Dans la maison, published in 1909, Rolland denied that he was writing a novel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but a "musical novel" in which emotions, not classical action, dictated the course of events. "When you see a man, do you ask yourself whether he is a novel or a poem? [...] Jean-Christophe has always seemed to me to flow like a river; I have said as much from the first pages." This coined the term roman-fleuve (river-novel), which has since been applied to other novel sequences in the same style.
Many individual tomes swerve from the story of Krafft to focus on the other characters. Rolland was an admirer of Leo Tolstoy, and, as in War and Peace, a very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work is devoted to the author's thoughts on various subjects: music, art, literature, feminism, militarism, national character, and social changes in the Third Republic, largely attributed to Krafft, although Rolland denied that he shared many traits with his fictional composer. The didactic aspects of Jean-Christophe have been criticised by many readers. In his heavy use of matter-of-fact detail, Rolland followed the methods of naturalist predecessors with whom he otherwise had little in common.

See also


Read more: http://www.answers.com/topic/jean-christophe-1#ixzz1S3ULPSzH

 ----

 英譯本

 http://www.gutenberg.org/cache/epub/7979/pg7979.html


PURGATORIO - Dante Alighieri - La Divina Commedia

www.mediasoft.it/dante/.../dantepur.... - Cached - Translate this page
1.115 L'alba vinceva l'ora mattutina 1.116 che fuggia innanzi, sì che di lontano 1.117 conobbi il tremolar de la marina.


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朵夫第一卷二章黎明

    天已大明,
  曙色倉皇飛遁,
  遠听宛似海濤奔騰……
                    《神曲·煉獄》第一


台北遠景1981
天已旦明,曙色倉皇飛遁,遠聽宛似海波奔騰……
                    《神曲·淨界》第一

黃國彬譯
晨曦正使破曉的黑暗披靡
  黑暗在前面逃逸;結果我看見
   遠處的大海在近岸地方盪激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