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吳昌碩詩集》、紅梅圖





紅梅圖
left arrow
吳昌碩 (1844 – 1927)
紅梅圖
1921
水墨設色紙本立軸


「讀吳昌碩《缶廬詩》卷一第二首《宿曉覺寺》
『寒月一庭霜,安禪借石床。遙泉入清夜,落葉響長廊。
燈護前朝火,鄰舂隔歲糧。老僧知梵字,聊與考盧倉。』

『盧倉』兩字是何意趣?」

解:http://yifertw.blogspot.tw/2014/07/blog-post_4.html




吳昌碩晚年寫的篆字......
畫梅畫的其實是胸中的學問和懷裏的清氣,貼切點說是寫不是畫。程先生套房裏那些古梅幾十年後我記憶中要數吳昌碩張大千和伊秉綬最動人。吳昌碩蒼茫孤冷如老衲;張大千堅貞秀媚如美人;伊秉綬草草幾筆倒是倔強如諍臣、古傲如匹士了!我的朋友江兆申學畫拜溥心畬為師,溥先生一味要他讀書寫詩做文章,說是腹有詩書畫便好。吳昌碩富雜學,遠傳統,滿心是寄居客棧的閑散情調,涉筆油然古剎氣魄;.....董橋.




《吳昌碩詩集》
作者 吳昌碩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2012
作者/譯者/編者.簡介
吳昌碩,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我國近代金石、書、畫大師。著有《缶廬集》、《缶廬印存》。傳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圖》、《墨荷圖》、《杏花圖》等。 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由於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自己說:"我平生得力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他常常用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得厚老辣,力透根背,又縱橫恣肆,氣勢雄強,佈局新穎,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對角斜勢,虛實相生,主體突出。用色上似趙之謙,喜用濃麗對比的顏色,尤善用西洋紅,色澤強烈鮮豔。 吳昌碩書法中篆書最為著名,他所臨石鼓文,參以兩周金文及秦代石刻,融合篆刻用筆。他的書法凝煉遒勁,貌拙氣酣,極富金石氣息。日本人稱讚吳昌碩為唐之後第一人,他 30 歲時求教於名重當時的畫家任伯年,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畫,任伯年拍案叫絕,並預言吳昌碩必將成畫壇的中流砥柱。
 
內容簡介
吳昌碩編著的《吳昌碩詩集》內容介紹:吳昌碩一生藝術創作風格突出,篆刻、書法、繪畫三藝精絕。其篆刻上取鼎彝,下挹秦漢,秀麗處顯蒼勁,流暢處見厚樸;其書法以篆書、行草為主,不以刻意模仿徒求形似為滿足,自出新意,雄渾精悍,剛柔並濟;其繪畫以花卉木石為主,色墨並用,渾厚蒼勁。吳昌碩三十始學詩,苦吟數十年,所作詩篇以傲兀奇崛、古樸雋永見長,所作題畫詩寄託深遠,如其書畫篆刻,詩有《缶廬詩》八卷,《缶廬集》五卷,《缶廬別存》題畫詩。


目錄
《缶廬詩》
《缶廬詩》增輯詩作篇目
《缶廬別存》提畫詩



吳昌碩詩集- 基本信息

出版
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9年12月1日) 
平裝: 432頁
正文語種: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61767139

吳昌碩詩集- 目錄


缶廬詩自序
缶廬詩卷第
即事
宿曉覺寺
龍安院尋竹逸上人
鄣南道上
獨松關
送施紫明先生北上
庚辛紀事
歸舟
晚步
登高
秋興
靈隱寺
歸金麓山
寒食登金麓山
金蓋山
寄徐渠生孝廉士駢海上
畣六泉山人朱正初
題畫
湖濱小劫圖為茉卿宗丈容光題,去粵寇亂時
已廿餘年
刻印
登樓
鄣吳邨雜詩
山溪
題畫
冬夜
讀金鐵老先生詩稿
南樓清明
寄萬東園表弟春涵
蕪園圃自題
坐雨和鐵老先生
與鐵老話舊
蘿墳
閨思
自題小像二首,像獨坐松石閒,王復生筆也
憶內
塗中雜題
過楓橋
渡江
泊新陽
黃浦
贈金道堅永
渡太湖
池上

焦山
田家
別蕪園
贈周陶齋大令作鎔
卒巳重陽;
鰈硯廬圓沈仲復大中丞命題
雙培寺寄友人
病馬
偕杜楚生連章、沈養和涵泛南湖,題草合壁
野宿
丹陽道中
病中得家書,報賊退,喜而作歌
香禪精舍圖為潘瘦羊先生鍾瑞題
鐺腳論詩圖為茶礦山人汪芑題
缶廬詩卷第二
辛巳紀事
耦園雜詩
城曲草堂
筠廊
樨廊
衰雲軒
雙照樓
山水閒
諸香館
嘉樹台
浚虛台
邃谷
潘孝婦傳書後
蘇州送別紫明先生
缶盧詩
驛亭
蕪園夢中作
欣園汪符生煦同遊
航海
贈楊香吟先生光儀
鄣南
書張哲甫文田大野草堂詩稾後,兼寄符生
寄家子常孝廉鍾奇
祭詩
甲申三月鐃老過西晦巷新居索和一雁
紫明先生就醫蘇州話舊
送紫明先生還安吉
北寺墳
登北寺埝和壁閒
得天津楊香吟孝廉書卻寄
秋雨,蔣苦壺玉棱招飲
讀楊藐翁先生遲鴻軒詩集,並謝題削觚廬印存
寄六泉山人
重九
憶昔
福兒書報蕪園近景,編成三絕句,寄令讀之
感夢
飽飯
四閒樓
晨坐鐵老寓齋
鐵老約遊鄧尉不果
虎丘
潘燕池先生書問近況奉答
寓齋哄飲招鐵老
寄符生
壺園餞春圖為鄭小坡孝廉文焯題
金瞎牛影要同人登虎阜,品憨泉
懷人詩
嘉定阻風騎行十餘里宿野寺
贈寺僧青望
太湖曉發
天平山看楓和瘦羊
萬東園表弟以持硯圖屬題,東園遭難後,猶得保先人遺物,傳之繪事,可記也,賦
三首
除夕
……

吳昌碩詩集- 序言


予幼失學,遭離亂,亂定,奔走衣食,學愈荒矣。然大雅宏達,不肯薄視予,恆語以詩,心怦怦動。私讀古人詩,仿為之,如盲人索途,茫然昧然,不知東西南朔也。積久成帙,無大題,無長篇,取遣寥寂而已。稍出示人,人憐而許焉,遂大喜,擬付手民,庶無負良朋之鼓與十餘年學吟之苦心。或寵以序,褒多而貶少。夫飾芻靈以衣冠,衣冠自衣冠,芻靈自芻靈耳,豈予所禁當哉?故勇於割愛,輒疏其緣起如此。《淮南子》:「使人信己者易,蒙衣自信者雞。」倘謂自信,予何敢。光緒癸巳春王月,昌碩自記。

吴昌碩詩集整理弁言整理弁言
吴昌碩(一八四四—一九二七),浙江安吉人。以文學世其家,不樂仕進,中歲官吴中,積資勞至直隸州知州,後無意仕宦,謝官去。光緒三十年(一九〇四)創辦西泠印社,中年以後肆力於書畫。 
昌碩以書畫篆刻負海内重名數十年,其書專法石鼓,而略參己意,雖隸真狂草,率以篆籀之法出之。畫則以松梅、蘭石、竹菊及雜卉爲最著,間或作山水,摹佛象,寫人物,大都自闢町畦,獨立門户。其所宗述,則歸墟于八大、石濤。於篆刻研習尤深,所用刀圜幹而鈍刃,分朱布白,結字構體,一本于秦漢印録,近代以來誠罕其匹。
昌硕三十始學詩,戛戛獨造,奇氣坌溢,以真樸排奡勝。遣詞造句,力求奇崛,如其書畫篆刻。譚獻光緒十三年丁亥日記云:‘安吉吴昌碩,詩篇峻峭,剥落凡語,有傅青主、吴野人之遺風。’陳三立稱其‘爲詩至老彌勤苦,抒攄胸肊,出入唐宋間健者’《安吉吴先生墓誌銘》。汪國垣《光宣詩壇點將録》以‘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匠’比昌碩,評語曰:‘詩筆健舉,題畫詩尤工。’略舉數家評語,可見其詩特色所在。
昌碩詩集,有《缶廬詩》八卷,《缶廬别存》一卷。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先刻《缶廬詩》前四卷,民國九年(一九二〇)劉承幹又續刻《缶廬詩》後四卷。《缶廬别存》分題畫詩、獵偈集聯、銘三種。别有《缶廬集》五卷第五卷題作《缶廬詩集》,亦劉承幹所刻,則系選本,其中卷二三十一題、卷四三十四題、卷五全卷一百四十三題均不見於《缶廬詩》。
此次編校《吴昌碩詩集》,《缶廬詩》八卷、《缶廬别存》一卷悉數收入,《缶廬集》中不見於《缶廬詩》諸詩,編爲《補遺》一卷,附於《缶廬詩》後,《缶廬别存》前。另輯附録四種:一爲《缶廬集》五卷本前施浴升、譚獻、鄭孝胥、沈曾植、孫德謙、劉承幹諸家序,二爲《缶廬集》五卷之詩目,讀者由此可瞭然《缶廬集》之面貌;三爲陳三立《安吉吴先生墓誌銘》及諸宗元《缶廬先生小傳》,四爲今人嚴壽澂《缶廬題畫詩論衡》,則知人論世與詩歌品題咸在焉。
 



詩中有畫《缶廬詩》
淨慈
來自: 淨慈(且隨雲水伴明月但求行處不生塵) 2010-08-25 21:55:16


《缶廬詩》,為著名畫家吳昌碩詩集,線裝木刻本。光緒癸酉年(1893)春二月開雕,五月出版。書封面由楊峴題署。楊峴字見山,浙江學者。詩文書法均峻拔不俗,為人更是灑脫耿直。因輕視權貴,常以“藐翁”自號。他長吳昌碩25歲,既是長輩,又兼吳氏敬佩其道德學問,曾提出要拜楊峴為師,被楊婉拒。但吳昌碩心中始終視楊峴為尊師,並刻“寓庸齋內老門生”以示不忘之意。

《缶廬詩》之前,吳昌碩曾有詩稿,但編成卻未刊印,因此《缶廬集》係其生平第一部詩集。這年吳昌碩50歲。

吳昌碩曾跟詩友褚宗元說過,他是“三十學詩,五十學畫”,而《缶廬詩》中大量有關畫的詩作表明,吳昌碩在50歲時對畫的理解和把握已經達到很高的境界。所以他的五十學畫之說是不可信的,是謙虛之辭。而細審《缶廬詩》,吳昌碩對詩詞的學習,則確乎先於學畫。

詩、書、畫、印的有機融合,是中國傳統畫家孜孜以求希望到達的境界。所以歷代畫家在畫餘皆用力於詩道,幾成定律。

王維自形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風格後,被後世舉為文人畫之祖,衍風長遠。吳昌碩早年學詩就宗王維,並對王詩的喜愛至老不衰。據他的弟子王個回憶,直到吳昌碩逝世前幾天,仍與他談詩,談王摩詰、孟東野。讀《缶廬詩》卷一第二首《宿曉覺寺》“寒月一庭霜,安禪借石床。遙泉入清夜,落葉響長廊。燈護前朝火,鄰舂隔歲糧。老僧知梵字,聊與考盧倉。”這種寒寂悠閒的意境是一下子就能夠體會出來的。然而吳昌碩到底不是王摩詰,他的身世環境,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王維相去甚遠。內憂外患,官庸民貧以及作為壯年離家初到上海的窘迫,種種狀況,在畫家心中留下的不是安閒之情,而是湧起激情和不平,發為詩,就有了《飢看天圖詩》、《題酸寒尉像》,有了《答寒吟》中“貧家斷炊米罄瓶,山芋豆屑調作羹。十指凍折號失聲,飢腸轆轆不住鳴,道旁日見殭屍橫,大官賞雪臨高廳”,從這裡讀者讀到的就是一股鬱勃之氣了。

《缶廬詩》收詩作四卷及別存一卷。內容除感時嘆世外,作為畫家,對書法、繪畫及刻印的理解佔了很大比重。

吳昌碩書畫超邁古人,自標高格,是一位開宗立派的大師。他的畫風直觀、形象。而細讀其詩,對研究他畫風之所以形成則大有幫助。

吳昌碩經歷的坎坷,性格的倔犟,注定了他的畫同其詩作一樣,不會墨守成規、亦步亦趨。收入《缶廬詩》的刻印雲:“贗古之病不可藥,紛紛陳鄧追遺踪。摩挲朝夕若有得,陳鄧外古仍無功。天下幾人學秦漢?但索形似成疲癃。我性疏闊類野鶴,不受束縛雕鐫中。今人但侈摹古昔,古昔以上誰所宗?詩文書畫有真意,貴能深造求其通。”吳昌碩借刻印一途道出了他的藝術見解,即應該時加錘煉自出機杼,獨立面目。

  吳昌碩畫梅是近百年來的妙手。所以翻閱《缶廬詩》時對其中的梅花詩讀得最為仔細。吳昌碩酷愛梅花,每年冬季,他常遠赴蘇州鄧尉、杭州孤山、餘杭超山賞梅。他曾題畫:“梅花、水仙、石頭吾謂三友,靜中相對,無勢利心,無機械心,形跡兩忘,超然塵垢之外。”還寫下過像:“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何時買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傾一杯。”這樣動人的詩句。之所以如此,我想當是梅花鬥霜傲雪,不畏嚴寒的品質引起了吳昌碩的共鳴而將之視作知己吧。

吳昌碩詩風嚴謹,嘗自言“亂書堆里費研磨,得句翻從枕上多。苦吟只恐身盡廢,一杯自酌漫蹉跎。”因此他的詩,時人評價很高。如陳石遺就讚為“書畫家詩句少深造者。缶廬出,前無古人矣。”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