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Confessions of a Young Novelist (2011): 一位年輕小說家的自白:艾柯現代文學演講集 2014

【文章分享】小說家說出來的事
文╱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在我還小的時候,我就開始寫小說了。寫作時我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標題,而標題的靈感通常是得自我在那個時候看的冒險故事,那些故事大部分都跟《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有點像。我會馬上動手將所有插圖畫好,然後開始寫第一章。不過由於我想模仿印刷書籍,所以都用大寫字母書寫,因此寫不了幾頁我就累了,然後放棄寫作計畫。所以我的每一部作品都像舒伯特(Schubert)《未完成交響曲》(Unfinished Symphony)一樣,是未完成的傑作。
十六歲時,我就跟其他青少年一樣,理所當然地開始寫詩。我不記得是我心中對詩的需求讓我萌發(柏拉圖式而無可救藥的)初戀情感,還是初戀讓我開始想寫詩。這兩者的結合是個災難。如同我曾經這麼寫道(雖然是藉由一個虛構人物之口說出的諷刺話語),這個世界上有兩種詩人:好的詩人會在十八歲時燒了他們的詩作,而壞的詩人會一輩子持續寫詩。
有些學者會因為認為自己的作品並非所謂「創意」類型而感到沮喪,但我直到進入五十歲都從沒有過這樣的想法。
我從來就無法理解,為什麼大家都認為荷馬是創意作家,而柏拉圖不是?為什麼一個差勁的詩人會被認為是創意作家,而一個傑出的科學論文作者卻不是?
在法文裡,我們可以輕易區分這兩者的差別:一個是作家(ecrivain),亦即生產「創意」文本的人,如小說家和詩人;另一個則是抄寫者(ecrivant),亦即記錄事實的人,如銀行職員,或是撰寫犯罪檔案報告的警察。不過,什麼樣的作者會是哲學家?我們可以說,哲學家是專業的作者,他們的作品即使以摘要的形式呈現,或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都不會減損其原有的意義,而創意作家的作品則是無法完全被翻譯或改寫。然而,雖然翻譯詩作以及小說確實有其困難之處,但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讀者還是看過《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及《唐吉訶德》(Don Quixote)的翻譯版本。我甚至覺得,比起海德格(Heidegger)和拉岡(Lacan)作品的英文翻譯版本,托爾斯泰作品的譯本可是更忠於原著。難道拉岡比塞萬提斯(Cervantes)還要更有「創意」嗎?
我們也沒辦法以某一特定作品的社會功能來做區別。伽利略的作品當然在哲學和科學方面具有相當重要的貢獻,但在義大利的高中教科書裡,他的文章文體被認為是傑作,而拿來作為極佳的創意寫作範例。
假設你是個圖書館員,你想在A室裡擺所謂創意作品的書籍,並在B室裡擺科學作品。你會把愛因斯坦的論文,跟愛迪生寫給贊助者的信件歸為同類?或是將《噢,蘇珊娜!》(Oh,Susanna!)和《哈姆雷特》(Hamlet)擺在一起?
有人可能會說,林奈(Linnaues)和達爾文(Darwin)的「非創意」寫作,是為了傳達有關鯨魚和猿猴的真實資料,而梅爾維爾(Melville)寫的白鯨故事,和柏洛茲(Burroughs)寫的猿人王子泰山(Tarzan)故事,只是「假裝」他們是在敘述一個真實事件,實際上他們只是創造出不存在的鯨魚和猿猴,而對真實的鯨魚和猿猴沒有任何興趣。梅爾維爾在講述一隻不存在的鯨魚故事時,他並沒有企圖表達關於生與死,以及關於人性中驕傲和頑強的真實面向,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這樣說嗎?
若我們將「創意」作家定義為,該作者所書寫的內容正好與事實相反,這也是有問題的。托勒密(Ptolemy)所提出關於地球運動的理論也與事實不符。難道我們能說托勒密比克卜勒(Kepler)還要有「創意」?
當別人對自己作品做出詮釋時,創意和非創意作家的反應正好相反,而真正的區別正在於此。若我對某一個哲學家、科學家,和藝術評論家說:「你的作品的內容是如此這般。」作者可以反駁,「你誤解我的作品了。我想說的正好完全相反。」若有某位評論家以馬克斯主義的觀點分析《追憶似水年華》(In Search of Lost Time)——在頹廢的布爾喬亞階級面臨其最大危機時,將自己完全投入回憶中,必然會使藝術家與社會脫節──普魯斯特(Proust)很可能不太贊同這種詮釋方式,卻很難提出反對意見。
接下來的講座中,我們會看到,創意作家──也是他們自己作品的理性讀者──必然有權利可質疑任何過於牽強附會的詮釋方式。不過他們通常都會尊重他們的讀者,因為他們可以說就像丟出一個瓶中信一樣,將自己的作品投入這個世界。
在我出版一本有關符號學的著作之後,我花了很多時間,不是在承認我確實錯了,就是在向那些無法理解我所要表達的意思的人證明,是他們誤讀了。但相對地,我出版了一本小說後,我發現基本上我有一種道德義務,就是不要去質疑讀者對作品的任一種詮釋(也不需要去鼓勵任一種詮釋)。
這是因為──我們可以藉此區分出創意和科學寫作之間的差異──在理論性論文裡,作者通常試圖證明某個特定的命題,或是針對某個特定問題提出解答。然而在詩和小說裡,作者卻是希望能表現出生命的反覆無常。作者希望呈現出一連串矛盾的事件,並讓其看起來顯而易見且強烈深刻。創意作者要求他們的讀者去尋找一個解答,他們不提供任何明確的詮釋準則(除了庸俗小說和言情小說的作者,他們的目的就是為大眾提供廉價的慰藉)。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出版我的第一本小說時,我會說小說家有時可以說出哲學家說不出來的事情。

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自白:艾可的寫作講堂

中文書 , 安伯托.艾可   顏慧儀 ,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4-

譯者簡介
顏慧儀

  淡江大學英文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目前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班。曾任出版社編輯。其他譯作有《聖方濟密碼》、《月光石》(商周出版)。




一位年輕小說家的自白:艾柯現代文學演講集

內容簡介

2010年,艾柯在美國素有「南哈佛」美譽的埃默里大學作了一系列現代文學講座,結集為《一位年輕小說家的自白》。
1980年艾柯出版第一部小說《玫瑰之名》已年近五十,如今他年逾古稀,在這些「自白」中回憶作為一名學者的職業生涯,以及作為一位小說家的最近的工作,並探索二者富有成效的關系。
艾柯探討了那些引人入勝的文學話題:小說和非小說的邊界是什麼?何為創意寫作?小說家如何寫成一本書?我們為什麼會為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的困境動容?虛擬人物在何種意義上「存在」着?……艾柯考量作者、文本和詮釋者的關系,以作品為例具體解說他的創作手法,如何構建筆下精確入微的虛構世界。他也沒有忽略自己的「清單」怪癖:文學清單以其「潛在的無限性」,成為作者重新築造世界的方式。
艾柯一生的閱讀、研究和創造橫跨了不同的語言、時代和領域。作為過去三十年來世界上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他依然感覺自己像個業余愛好者——這為本書所有頁面注入滿溢的活力和渴望。這個「年輕」的小說家全面坦白自己的創意世界:關於藝術虛構的啟示,關於文字力量的智慧。

安貝托•艾柯(Umberto Eco),1932年生,享譽世界的符號學家、中世紀專家、文藝批評家和小說家,少有的將精深學術與玄奧著作變為暢銷書的作家。《劍橋意大利文學史》將其譽為20世紀后半葉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並盛贊他那「貫穿於職業生涯的『調停者』和『綜合者』意識」。艾柯的世界遼闊而多重,除了隨筆、雜文和小說,還有大量論文、論著和編著,包含中世紀神學研究、美學研究、文學研究、大眾文化研究、符號學研究和闡釋學研究等,作品被翻譯成三十多種文字。

目錄

從左寫到右
什麼是創意寫作?
在從前
如何寫作
築造一個世界
至關重要的念頭
制約因素
雙重譯碼
作者、文本和詮釋者
關於小說人物的一些評論
為安娜—卡列尼娜而哭泣
本體論和符號學
不完整的可能世界和完整的虛構人物
小說的表述和歷史的表述
小說陳述的認識論功能
游動不定的樂譜中的游動不定的個人
作為符號客體的虛構人物
其他符號客體
虛構人物的倫理力量
我的清單
實用的和詩性的清單
枚舉的修辭法
形式和清單
無以名狀
有關人、物、地點的清單
珍玩陳列室和博物館
以屬性清單為定義和以本質為定義之比較
過度鋪排
混亂的枚舉
大眾傳媒里的清單
書、書,還是書……


Confessions of a Young Novelist 2011

Umberto Eco


Umberto Eco published his first novel, The Name of the Rose, in 1980, when he was nearly fifty. In these “confessions,” the author, now in his late seventies, looks back on his long career as a theorist and his more recent work as a novelist, and explores their fruitful conjunction.
He begins by explor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fiction and nonfiction—playfully, seriously, brilliantly roaming across this frontier. Good nonfiction, he believes, is crafted like a whodunnit, and a skilled novelist builds precisely detailed worlds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Taking us on a tour of his own creative method, Eco recalls how he designed his fictional realms. He began with specific images, made choices of period, location, and voice, composed stories that would appeal to both sophisticated and popular readers. The blending of the real and the fictive extends to the inhabitants of such invented worlds. Why are we moved to tears by a character’s plight? In what sense do Anna Karenina, Gregor Samsa, and Leopold Bloom “exist”?
At once a medievalist, philosopher, and scholar of modern literature, Eco astonishes above all when he considers the pleasures of enumeration. He shows that the humble list, the potentially endless series, enables us to glimpse the infinite and approach the ineffable. This “young novelist” is a master who has wise things to impart about the art of fiction and the power of words.
http://www.hup.harvard.edu/catalog.php?isbn=9780674058699&content=toc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