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

'Let us read, and let us dance; these two amusements will never do any harm to the world.' L'Orphelin de la Chine By Voltaire《趙氏孤兒》, “dance is an art, for it has rules,”



Michel Delon · 2013 · ‎History
According to Voltaire, “dance is an art, for it has rules,” and the tragedian Clairon believed that the codified nature of dance established a fundamental ...

Voltaire — 'Let us read, and let us dance; these two amusements will never do any harm to the world.'

英國畫廊中的《趙氏孤兒》 中國啟發西方的經典案例

泰特美術館收藏的油畫 ——葉慈夫人。圖片版權BBC CHINESE
Image caption英國倫敦市中心泰特美術館中收藏的這幅名畫,是中國老故事《趙氏孤兒》在西方流行的縮影。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蜚聲世界的泰特美術館(Tate Britain)裏,有一幅身著中式繡袍的西方美女油畫。畫的背後,是一個在西方流行了兩百多年的中國老故事。
這個有愛恨情仇好素材的老故事,在西方享有盛譽,與莎士比亞的名著相提並論,被譽為中國版的《哈姆雷特》。
它就是《趙氏孤兒》,講述了一個權力鬥爭、政治誣陷、忠心護主、捨生取義、報仇雪恨的傳奇故事。
倫敦泰特美術館收藏的這幅油畫,是《趙氏孤兒》在西方流行的一個縮影。此畫由英國著名畫家提利·凱特爾(Tilly Kettle)於1765年展出,距今已經250多年。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SC)還曾上演這一劇目,劇名從西方慣用的《中國孤兒》回歸到本來的《趙氏孤兒》。

東方素材

在中國流傳幾千年的《趙氏孤兒》故事講述的是春秋時,晉國上卿趙盾為大將軍屠岸賈誣陷,全家300餘口被殺。為斬草除根,屠岸賈下令在全國搜捕趙氏孤兒趙武。趙家門客程嬰與老臣公孫杵臼定計,救出趙武,為此先後有晉公主、韓厥、公孫杵臼獻出生命。20年後,由程嬰撫養長大的趙武,盡知冤情,稟明國君,抓住屠岸賈並處以極刑報仇。
這個故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左傳》中便有記載,而更多的細節出現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中記載的一段歷史,成為戲劇和文學作品的創作靈感。
13世紀元代雜劇鼎盛時代,劇作家紀君祥將這一段歷史寫成了《趙氏孤兒大報仇》。就這樣,這個中國歷史中的故事不僅走向了舞台,還在500年後走向了世界。
巴黎沙龍中濟濟一堂,分享伏爾泰名作《中國孤兒》。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馬爾梅松城堡博物館收藏的油畫:巴黎沙龍中正在朗讀伏爾泰名作《中國孤兒》。
1732年,法國傳教士馬若瑟(Joseph Henri Marie de Prémare)為法國漢學家艾蒂安·傅爾蒙(Étienne Fourmont)翻譯了《趙氏孤兒大報仇》,使之成為被介紹到西方的第一部中國戲劇作品。

法國版本

1735年,馬若瑟翻譯的劇本發表在由法國傳教士和漢學家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主編的《中國通志》上。而讓此故事進入西方文藝主流的,是法國大文豪伏爾泰1753年改編的《中國孤兒——五幕孔子之道》。
伏爾泰被尊為法國啟蒙運動的旗手,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
1755年10月,伏爾泰的《中國孤兒》在巴黎劇場上演,連開17場,可謂紅極一時。最能表現伏爾泰此劇當年受歡迎程度的,是法國著名畫家安尼塞特·雷蒙尼爾(Anicet Charles Gabriel Lemonnier)創作的一幅油畫。
此畫描繪了當年在法國巴黎沙龍中,知識分子們濟濟一堂閲讀伏爾泰《中國孤兒》劇本的盛況。現在此畫收藏在巴黎附近的馬爾梅松城堡博物館中。
伏爾泰的《中國孤兒》悲劇所講述的雖然仍然是救孤的故事,但無論是時代背景、人物和主題都與中國的《趙氏孤兒》相去甚遠。
他的《中國孤兒》將時代背景換到了宋末元初,主要人物是成吉思汗和已經嫁為人妻的初戀對象——伊達梅。成吉思汗入京後,追索宋朝遺骨以斬草除根。宋朝遺臣張惕以子代之,張惕之妻伊達梅不忍親子送死,向成吉思汗求情。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SC)上演《趙氏孤兒》。圖片版權RSC
Image caption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SC)上演《趙氏孤兒》。
文學評論人士認為,伏爾泰的《中國孤兒》主題不再是復仇和忠義,而是理性和仁愛,洋溢著和解與道德的光彩以及文明必定戰勝野蠻的信念,也最好地詮釋了伏爾泰對此劇是「五幕孔子之道」的理解。

英國版本

英國1759年推出了由愛爾蘭劇作家阿瑟·墨菲(Arthur Murphy)根據伏爾泰的版本改寫的《中國孤兒》。墨菲在劇中刪去了成吉思汗與張悌之妻曼丹(即伏爾泰劇中的伊達梅)的愛情故事,著重突出主人公,特別是女主人公曼丹在忠義與親情之間的兩難抉擇。
倫敦泰特美術館那幅畫中的女子,是英國18世紀著名女演員瑪麗·安·葉茨(Mary Ann Yates 1728-1787)。她穿的正是英國版《趙氏孤兒》話劇中的演出服,扮演的是女主角曼丹(Mandane)。
這一在倫敦皇家劇院上演的充滿東方色彩的悲劇,同樣獲得了很大成功,也讓葉茨成為倫敦當年紅極一時的女明星。劇中人物的服飾,特別是曼丹充滿中國情調的打扮,引起觀眾很大的興趣,儘管葉茨本人曾為服裝的醜怪向觀眾道歉。
伏爾泰畫像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法國作家、思想家伏爾泰,原名弗朗索瓦-馬里亞·阿羅艾特(Francois-Marie Arouet),1694年出生,逝世於1778年。
2018年,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戲劇表演史教授艾琳·麥克吉爾(Elaine McGirr)對墨菲版本的《趙氏孤兒》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這一劇本開創了女性悲劇的先河,因為在墨菲的筆下,曼丹一改莎士比亞悲劇中女性總是「弱者」的老套形像。
她寫道:曼丹「既沒有秘密婚約,也沒有隨便亂愛。她甚至沒有不經意間的出軌通姦。她沒有沉浸在愛人故去的悲哀中。她被塑造成充滿養育之情的忠貞不渝的妻子和母親,而不是一個讓人用情色眼光去看的物品。」
「曼丹與伏爾泰的伊達梅不同之處在於,伊達梅仍然是個讓成吉思汗戀戀不忘的美人,而曼丹卻不是以美女出現,也不是充滿情慾、嫉妒或者慾望的物化的女性。」
葉茨在舞台上令人信服的表演,應該最好地呈現了劇作家墨菲筆下的曼丹,也讓她永遠地留在了這幅油畫上。

中為洋用

伏爾泰崇尚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不僅體現在他改編的《中國孤兒》,而且體現在他在1756所寫的另一巨著《風俗論》(An Essay on Universal History: The Manners and Spirit of Nations)中。
他的這本論述世界史的著作,從中國開始。在他當年看來,中國在很多方面領先世界:更發達的科技、更先進的政府管理、更有科學依據的編年史、更完善的倫理道德和法律…..
乾隆皇帝畫像展覽圖片版權AFP
Image caption清朝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在位61年。
伏爾泰從成年至1778年去世,正值清朝乾隆「盛世」,當時中國可謂經濟繁榮富強,政治國泰民安。對此,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皇帝在給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信中信心滿滿:天朝撫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
遙想執掌世界超級強國的清朝,伏爾泰在《風俗論》中如此描寫了明朝滅亡和中國的改朝換代:"革命對政府的結構沒有帶來任何變化;征服者的土地,成為被征服國度的一部分;而成為中國主人的韃靼滿族,雖然佔據了這個國家的王座,卻只是向這個國家的體制交出了手中的佩劍。"
這樣的描寫,雖然只是伏爾泰理想中的東方強國的理想狀態,卻是他希望通過《中國孤兒》提倡仁義道德拯救法國心願的表現。
乾隆皇帝在世的最後10年(1789-1799年),法國經歷了為期10年的社會和政治動蕩,史稱「法國大革命」。在這場影響歐洲政治進程的革命中,《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正式通過,確立了「自由、民主、博愛」作為革命的核心價值觀念。
而正是在大革命之前,中國的孔孟之道,曾經是歐洲啟蒙思想家們的靈感源泉:中國的人文社會理念和以道德治國的思想強有力地觸動歐洲。
200多年來,《趙氏孤兒》在西方的流行,是歐洲向中國這個東方古國學習思想、倫理、道德和文明的一個最好範例。
而那個久遠的年代,那個強大中國影響西方的歷史,卻精緻地留在了這些油畫中,供後人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趙氏孤兒》,元朝雜劇,作者為紀君祥。本劇全名或作《趙氏孤兒大報仇》(見於明人臧懋循所編《元曲選》),或作《冤報冤趙氏孤兒》(見於《元刊雜劇三十種》)。
此部悲劇內容取材自春秋時代發生在晉國的「下宮之難」事件,但並非按照歷史事實撰寫,大幅度改變了歷史上的人物關係。

劇情簡介[編輯]

元雜劇《趙氏孤兒》是一部歷史劇,相關的歷史事件記載最早見於《左傳》,情節較略;到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劉向《新序》、《說苑》才有詳細記載。戲劇情節敘春秋時期晉貴族趙氏被奸臣屠岸賈陷害而慘遭滅門,倖存下來的趙氏孤兒趙武長大後為家族復仇的故事。 本劇的《元曲選》本與元刊本曲文有較大差異,情節也有一些不同。
《元曲選》本的題目正名:
公孫杵臼恥勘問
趙氏孤兒大報讐
《元刊雜劇三十種》本的題目正名:
韓厥救捨命烈士
程嬰說妒賢送子
義逢義公孫杵臼
冤報冤趙氏孤兒
本戲忠臣、義士、節婦、孝子,無不凜然如生;忠憤之氣,貫徹全篇。

楔子[編輯]

晉國大夫趙盾被奸人屠岸賈陷害,誣告謀反,遂被夷滅宗族。趙盾之子趙朔晉靈公駙馬,被屠岸賈假傳君命逼其自盡。趙朔自盡前囑咐公主,若生下兒子,則名為趙氏孤兒,使其長大後為全家報仇。

第一折[編輯]

公主將廠趙氏孤兒託付給程嬰自縊而死。屠岸賈派下將軍韓厥把守駙,以防有人帶出趙氏孤兒程嬰將孤兒藏在藥箱中帶出,被韓厥出。但韓厥不忍心趕盡絕,於是自刎而死。

第二折[編輯]

屠岸賈發覺趙氏孤兒被救出,下令若不獻出趙氏孤兒,則殺盡國中半歲以內的小兒。程嬰公孫杵臼商議,欲以自己兒子冒充,以拯救趙氏孤兒。最終決定由程嬰出首,而公孫杵臼將程嬰之子冒充為趙氏孤兒。

第三折[編輯]

程嬰向屠岸賈告發現公孫杵臼藏匿趙氏孤兒。屠岸賈嚴刑審問公孫杵臼,並且命令程嬰拷問公孫杵臼。屠岸賈手下士兵在公孫杵臼家中搜出假趙氏孤兒,並將其殺死,公孫杵臼也撞階自盡。趙氏孤兒被程嬰冒充為自己的兒子,起名程勃,並被屠岸賈收為義子,故又名屠成。

第四折[編輯]

改名換姓的孤兒長成以後,程嬰告知其身世,趙氏孤兒悲憤交加,決意為程嬰及公孫杵臼向屠岸賈報仇。

第五折[編輯]

(元刊本雜劇無此折,疑為臧懋循所增添[1]
趙氏孤兒向晉悼公申訴己族之慘禍。由上卿魏絳傳令,將屠岸賈滅族,趙氏孤兒恢復趙姓,改名趙武。

翻譯及改編版本[編輯]

《中國孤兒》是第一部被翻譯成歐洲語言的中國戲劇[2]天主教耶穌會神父馬若瑟於1731年將該劇譯為法語,並命名為L'Orphelin de la Maison de Tchao,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該劇中體現的道德精神符合馬若瑟其時傳教的目的。[3]然而馬若瑟只翻譯了對話,唱詞全然被忽略。[4]馬若瑟托人將翻譯完成的劇作送往法國,希望交到法蘭西學術院傅爾蒙Étienne Fourmont,《中國文典》的作者)之手。[5][6][7]誰知劇本被錯送到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手中,雖然未經馬若瑟或傅爾蒙的同意,杜赫德仍將該劇收入自己的《中華帝國全志》(Description de la Chine),並於1735年出版。[5]傅爾蒙對此十分不快。[8]無論此書理應交至誰手中,杜赫德出版了第一部歐洲翻譯版的中國戲劇已是既成事實。[5]隨後,在1736年及1741年,《中國孤兒》出現了兩個十分出色的英文版本,兩者都翻譯自杜赫德書中所收錄,馬若瑟所翻譯的法語版。[5]其一是理察·布魯克斯(Richard Brooks)在1736年完成的,其二由格林(Green)和格瑟利(Guthrie)在1738到1741年間所作。[9]該劇第三個基於馬若瑟版本的英語翻譯版於1762年出自托馬斯·柏西(Thomas Percy)之手,[10]實為第二版的修正版。[9]然而,馬若瑟之作中犯的許多錯誤也便因此承襲了下來,包括唱詞的缺失。[11]赫德(1739)在自己的書中提到:「劇中的唱詞晦澀難懂,因為其中包含了許多我們無從知曉的典故,對古代文學的援引。[12]美國比較戲劇研究者普攬客(Leonardo Cabell Pronko)曾指出,馬若瑟略去唱詞後來間接影響到了伏爾泰,使其對原作產生了相當的誤解。[13]儘管如此,《中國孤兒》在整個歐洲被廣泛傳播,甚至引領了中國風的潮流。[11]在1741年和1759年之間,該劇湧現了諸多改編版,有法語版,英語版,義大利語版等。[11]
1741年,英國威廉·哈切特William Hatchett)創作並出版了《中國孤兒》的第一個英語改編版,叫作《中國孤兒:一個歷史悲劇》(The Chinese Orphan: An Historical Tragedy)。[9]他保存了元曲的輪廓和主要段落,全劇五幕十六場,另有十多篇唱詞。所謂中國式的唱詞,也主要是根據杜赫德在《中華帝國全志》中的解釋:「中國戲劇裏一個人恨另一個人,他就唱了;或因打定主意要去報仇,他也唱了;或者悲不自勝,行將自盡,他也唱了。」[14]此外,他在改編版中還隨意任用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人名,屠岸賈蕭何公孫杵臼老子,甚至還出現了吳三桂康熙帝等,令人啼笑皆非。不過哈切特創作的主要目的是用此劇作為政治武器來攻擊首相羅伯特·沃波爾Sir Robert Walpole)爵士。[9]他將將領迫害文官的情節顛倒過來,變成宰相陷害大將軍,以此來影射時任英國首相的沃波爾。[15]因此,哈切特的版本從未被搬上舞台,按約翰·簡內斯特(John Genest)的說法——「根本沒法演」。[9]在哈切特致阿蓋爾公爵Duke of Argyle)的獻詞中,可以將劇中角色與他想要諷刺的人物對上號:[16]
維也納義大利劇作家梅塔斯塔西奧Pietro Metastasio)收到了瑪麗婭·特蕾西婭女王的命令,要求他為宮廷演出寫一部劇目。[18]於是,梅塔斯塔西奧便在1752年寫出一部《中國英雄》(L'Eroe Cinese)。[19]為作此劇,他自《中國孤兒》中取材,並特別提到故事是源自杜赫德的《中華帝國全志》。[20]然而,由於宮廷演出人員(即五名演員)及時長所限,該劇的情節極其精簡。[19]
1753年,伏爾泰創作了《中國孤兒》,又名《中國孤兒:五幕孔子道德劇》(L'Orphelin de la Chine: la morale de Confucius en cinq actes)。[19]他改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描寫一個有推崇道德的故事,因為他相信道德的力量遠勝於盲目的暴力及愚昧。[21][22][23]伏爾泰盛讚《中國孤兒》中的儒家式道德準則,[22][23]他稱其為「珍貴的古典豐碑,在使我們更了解中國這樣龐大的帝國這一點上,無論古人來者都無可比擬。[24]不過他仍舊指出,這部戲劇在他看來還是太過粗野,好似莎士比亞洛佩·德·維加的作品,如一出駭人的鬧劇,「只不過是奇異故事的堆砌罷了」,何況如此便違反了古希臘式的戲劇要求「三一律」(伏爾泰的朋友阿爾央斯侯爵(Marquis d'Argens)更指出,中國戲曲中演員的自我介紹及「曲白相生」都是違反或然律的。說白和歌唱糾纏在一起,無法表達偉大的情感。[25])[22][23]
雖然伏爾泰的版本仍保留了這個孤兒的元素,但場景卻換到了蒙古鐵騎踏中華的時代。[23]孤兒仍是皇室後裔,被託孤給大臣贊提(Zamti),之後不久皇室的統治者就死在了成吉思汗的手上。[23]伏爾泰在故事中融入了愛情的主題(這在原作中隻字未提),將成吉思汗設計為贊提之妻伊達美(Idamé)的追求者,曾被伊達美因對國家的堅貞而拒絕。[26]伏爾泰改換故事歷史背景的原因之一是他對元朝蒙古族深切的了解。1756年,伏爾泰出版了著作《風俗論》,其中關於中國的章節正是他在研究戈比爾《成吉思汗及蒙古王朝史》的基礎上寫就的。[27]伏爾泰的改動都是為了使中國文明與歐洲啟蒙時期的文化更加契合而已,[22]只因原作中充滿了赤裸裸的詭計,謀殺與復仇等情節。[26]為了消減原作中令人緊張的殘酷氣氛,伏爾泰在對伊達美的塑造上極盡美化之能事,她時刻準備好為王為國犧牲,為夫為子犧牲,為節為義犧牲,甚至范希衡提到,在諸多法國戲劇的女英雄中,從未有一人能如伊達美這般成就在道德上的完美無缺。[28]在《中國孤兒》的結尾處,成吉思汗作為征服者,最終反而臣服於贊提和伊達美所代表的中國文明的美德與智慧。[22]在1755年8月,《中國孤兒》在巴黎法蘭西劇院Comédie Français)首演。[26]該劇當時獲得許多人的極高評價,如讓-雅克·盧梭就贊同此劇的演出高度褒揚了一種古代文明所傳承的美德。[29]而伏爾泰則認為自己的改寫將這部中國戲劇由稚嫩推向成熟。[30]
1756年,愛爾蘭劇作家亞瑟·墨菲(Arthur Murphy)創作了他的《中國孤兒》(The Orphan of China)。[31]他提到他是被馬若瑟翻譯的版本所吸引,不過其實他的版本倒是與伏爾泰的《中國孤兒》十分相近。[31]墨菲的《中國孤兒》於1759年4月22日在英國上演,獲得巨大成功,一個多月之內演出九場,場場滿座。[32][33]脫胎自伏爾泰版本中的蒙古時代背景,墨菲在改編版中創作的中國抵抗蒙古人侵略的故事,若與1756年時正值英法戰爭結合起來看,可解讀為具有一定政治意圖。「在七年戰爭的緊張年代,這齣戲曾被人為是宣揚愛自由、愛祖國的作品。」[34]在1759年再版劇本時,墨菲批評伏爾泰在原本的故事中加入了愛情的主題,且故事「不夠趣味」。[32]他在自己的版本中著力描寫並加大了復仇的篇幅,而伏爾泰卻並未為此過多著墨。[35]此外,墨菲塑造的舞台效果完全符合當時英國悲劇演繹的潮流:絢麗的布景,滔滔不絕的受難者,動作上又包含了諸多擁抱,昏厥,跪地,落淚等情感色彩強烈的行為。[36]雖然墨菲的這部《中國孤兒》仍與紀君祥的原版相去甚遠,但若與其他林林總總的歐洲改編版相比,已是最忠於原著了。[35]這部《中國孤兒》的文本在倫敦頗受好評。[35]1767年,墨菲的這部劇作被搬到了美國的舞台上,在費城的索斯沃劇院(Southwark Theatre)進行了首演。[35]
1834年,法國漢學家儒蓮Stanislas Julien)首次將《中國孤兒》的完整版,包括對話和唱詞,都原原本本地翻成了法語。[37][38]
1990年7月,中國先鋒導演林兆華在天津執導過《中國孤兒》。在天津戲劇博物館的舊戲樓裡,他將紀君祥的《趙氏孤兒》與伏爾泰的《中國孤兒》並行演出——「北京河北梆子劇團在三面面向觀眾的舞台上」演出河北梆子版,而「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則在台下的中央表演區」演出伏爾泰的版本。兩者被拼貼在一起,《趙氏孤兒》的演員時不時出戲,「成為《中國孤兒》血腥屠戮場面的觀眾,滿腔仇恨的程嬰甚至會坐到放棄復仇的成吉思汗對面,看他表演。」[39]
2003年,《中國孤兒》同時出現了兩個新改編的話劇版,一由田沁鑫執導,另一再又由林兆華執導。其中,林兆華的版本因改變結局(趙武拒絕報仇)而引起社會上的爭議。[40]據林兆華解釋,此番改動是源於他本人對「愚忠愚孝的反叛」。[41]
2010年,陳凱歌執導的電影版趙氏孤兒同樣在劇本的基礎上重新詮釋了這個故事。 [42]
2012年,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上演了由James Fenton改編、Greg Doran執導的《趙氏孤兒》(The Orphan of Zhao)。該劇因未大量使用亞洲演員而備受爭議。

評價[編輯]

王國維認爲《趙氏孤兒》一劇「即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43]

影視版本[編輯]

引用[編輯]

  1. ^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下冊頁247引鄭騫言:「元刊雜劇三十種本則僅四折,至趙孤立志報仇為止,未實敘其事。然自十二月帶堯民歌以下數曲,將報仇情形用想像語寫出,劇情已完。此正手法高妙處。今第五折用實寫,轉蛇成足。文筆既不相纇,結構上亦嫌多餘。其為後人所添無疑。」
  2. ^ Liu 1953,193.
  3. ^ Liu 1953,198,201.
  4. ^ Sieber 2003,9.
  5. 移至:5.0 5.1 5.2 5.3 Liu 1953,202.
  6. ^ Hawkes 1985,108.
  7. ^ 陳受頤 1970,151
  8. ^ 陳受頤 1970,152.
  9. 移至:9.0 9.1 9.2 9.3 9.4 Fan 1949,148.
  10. ^ Liu 1953,202–203.
  11. 移至:11.0 11.1 11.2 Liu 1953,203.
  12. ^ Halde 1739,196.
  13. ^ Pronko 1967,37.
  14. ^ 范存忠 2010,143.
  15. ^ Liu 1953,204.
  16. ^ Fan 1949,149–150.
  17. ^ Fan 1949,149.
  18. ^ Liu 1953,205.
  19. 移至:19.0 19.1 19.2 Liu 1953,206.
  20. ^ Liu 1953,205–206.
  21. ^ Shi 2009,177.
  22. 移至:22.0 22.1 22.2 22.3 22.4 Tian 2008,20.
  23. 移至:23.0 23.1 23.2 23.3 23.4 Liu 1953,207.
  24. ^ Tian 2008,21.
  25. ^ 施叔青 1976,78.
  26. 移至:26.0 26.1 26.2 Liu 1953,208.
  27. ^ 葉坦 2002,70.
  28. ^ 范希衡 2010,61
  29. ^ Liu 1953,208–209.
  30. ^ Idema 2005,336.
  31. 移至:31.0 31.1 Liu 1953,209.
  32. 移至:32.0 32.1 Liu 1953,210.
  33. ^ Reichwein 1991,390.
  34. ^ Adolf Reichwein 1991,390.
  35. 移至:35.0 35.1 35.2 35.3 Liu 1953,211.
  36. ^ Bruce 1970,77-78
  37. ^ Liu 1953,212.
  38. ^ Sieber 2003,13–14.
  39. ^ 劉嘉 2007
  40. ^ 董健 2007,570.
  41. ^ 林兆華 2004,69.
  42. ^ Lee 2011[1].
  43. ^ 王國維 1957,106

參考文獻[編輯]

  • Bruce, Robert. 1877: Year of Violence.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70.
  • 陳受頤. 中歐文化交流史事論叢.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0: 151.
  • Chen, Xiaomei. Occidentalism: A theory of counter-discourse in post-Mao China 2nd.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2. ISBN 9780847698752.
  • 董健. Withering of the Spiri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rama.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2007, 1 (4).
  • 范存忠. 中國文化在啟蒙時期的英國. 北京: 譯林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4714815.
  • Fan, T.C. Fables and Anti-Walpole Journalism. The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 April 1949, 25 (98). JSTOR 511670.
  • 范希衡. 《趙氏孤兒》與《中國孤兒》.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 Fu, Jin. Chinese theater 3r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521186667.
  • Halde, Jean Baptiste Du.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2nd. London: John Watts. 1739.
  • Hawkes, David. Classical, Modern and Humane: Essays in Chinese Literatur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5. ISBN 9789622013544.
  • Idame, Wilt L. The Many Shapes of Medieval Chinese Plays: How Texts Are Transformed to Meet the Needs of Actors, Spectators, Censors, and Readers. Oral Tradition. 2005, 20 (2).
  • Kuritz, Paul. The making of theatre history.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1988. ISBN 9780135478615.
  • 劉嘉. 觀感. 藝海. 2007, 6.
  • 林兆華. 中央戲劇學院學報 (訪談者 : 安瑩). 2004 [06 14, 2012].
  • Liu, Wu-Chi. The Original Orphan of Chin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1953, 5 (3). JSTOR 1768912.
  • Pronko, Leonard C. Theater East and West: perspectives toward a total theat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 Reichwein, Adolf. 朱傑勤譯. 十八世紀中國與歐洲文化的接觸.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91.
  • Shi, Fei. Tragic Ways of Killing a Child: Staging Violence and Revenge in Classical Greek and Chinese Drama. (編) Constantinidis, Stratos E. Text & presentation, 2008. Jefferson: McFarland. 2009. ISBN 9780786443666.
  • 陳受頤. 西方人看中國戲劇.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76.
  • Sieber, Patricia. Theaters of desir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ISBN 9781403961945.
  • Tian, Min. The poetics of difference and displacement: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Western intercultural theatr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9622099074.
  • 王國維. 王國維戲曲論文集. 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7: 106.
  • 葉坦. 對伏爾泰及其《中國孤兒》的再認識. 上海戲劇學院學報. 2002, 94.
  • 《元刊雜劇三十種》
  • 臧懋循編《元曲選》
  •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87)
L'Orphelin de la Chine (The Orphan of China) is a 1753 French play by Voltaire based on The Orphan of Zhao, a thirteenth-century Chinese play attributed to Ji Junxiang. Voltaire reworked the structure of the play in order to fit the classical ...
Background · ‎Reception
The Orphan of Zhao is a Chinese play from the Yuan era, attributed to the 13th-century dramatist Ji Junxiang (紀君祥). The play has as its full .... Although the story of the orphan is retained in Voltaire's play, he is placed in the setting of invading Tartars. The orphan, who was the royal heir, is entrusted to the official Zamti by ...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