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陳寬仁教授 寄書/養生記...



 2012.8.19
 8/13日  村住民大會建議:黃昏時段,林口總院來回養生村交通車,
在中途菜市場設一站。通過了!不得不去捧場。搭車出去到龜山鄉市場下車,去市場內逛一圈感覺蔬菜都貴了。發現好久不見的大紅蕃茄,嘩!五十元一個。菠菜六十元一把!小姐說這些都不當時,是從高山上農場運下來的。蘋果與村裡賣的一樣嘛!小的二十、大的三十;不過卻有村裡沒有的特大富士蘋果。逛一圈半小時,等回村車也是半小時。

14日  今天當了一次「樣本」。經驗一次MRI磁振洗腦。長庚醫學院拿到一個國家衛生計畫,研究帕金森病,徵求二百人。我去報名了。二週前做第一次檢驗。檢驗如發現有什麼特別病徵,便轉介到專科去看診。特別是神經反應,檢驗很仔細。我的心肺毛病不嚴重,且與腦無關。通過第一關。原定今天上午去做MRI,後又改下午。每一個都延誤。我三點報到。四點換衣,金屬假牙都拿掉。大約又等三四十分才入室,上平台伸直躺下,兩耳用耳塞塞住,整個頭卡在一凹槽內,兩側又用小枕頭之類東西塞緊,緊到頭不能動。人家瞻仰遺容大概也是如此。平台移動把我上半身(也許是罷)移送入一圓洞。助理小姐說你睡著也沒有關係。我睜眼看:臉上也許五公分遠處是一個平面,什麼都看不見。索性閉上眼;心想如果是在棺材中,空間也許還大一點!小姐說有聲音不要怕啊!於是:整個平台開始振動,塞住的耳朵仍然聽見很大聲音,有機器聲,又有像是大了幾十幾百倍的蜜蜂嗡嗡聲;振動頻率有大有小,如果沒有機器聲和巨嗡聲,振動真會讓我睡著!最後聽見助理小姐說,你睡著啦?已經睡了一小時啦!頭暈不暈?我也許是半睡未睡罷!他們扶我站起來!好啦!換衣服罷!兩星期內會寄一份報告給你!據說就這樣睡一小時,價值二萬元云!所以非記一筆不可!

16日  兩台電腦連續故障,筆電更損失許多資料。下午、鄭義波學長介紹的陳溫誠送回PC主機來。上網極慢似懶牛拉車,其他正常。電話北桃園公司林詠千工程師來,各處量測發現入室傳輸線衰減很大。應請村工務單位改善云。

17日  一早寫一便條給在宅服務中心,即搭幸福巴士去品學會開會,上午兩岸會,下午卓越獎會。返村。極感疲倦。提早上床睡,夢中去在一空軍基地活動,有舊識也有許多根本不認識的,很有趣。夢境細節都忘了。

18  早晨,經白鵝池繞兒童樂園沿石階上山走一圈,有些感覺,說不出來。回來開洗衣機,煮開水,隨手亂翻書。發現一段說,南北朝時王籍有一首五言詩中有二句:「蟬噪林愈靜
鳥鳴山更幽」真是那種感覺。那麼巧!有誰知道五言詩全文嗎?
晚上打電腦休息時,出去陽台應該是「萬籟俱靜」。其實不是,而應是「蟲噪夜愈靜」。看夜空,經常會想起:民國34年在廣西南寧,天氣很熱,晚上,父親都是在天台上打開一張帆布行軍床睡覺,我也跟著學樣。父子倆並床仰天躺著。他倒拿蒲扇,教我認星星,牛郎、織女、北極星都是那時認識的。
 ---
 陳老師

你要查的全文這   Google 等最擅長
輸入已有的文字     即可search到上下文

第二條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作者】 王籍,字文海,琅邪沂(今山東省臨沂縣北)人。好學,有才氣。南朝梁天監中除湘東王谘 ...

...
 2012.7.28
 椅翻人倒頭撞牆

小兒跌倒,哭兩滴淚就沒事啦!老頭兒跌倒當然不會哭,
只是各方慰問不斷,故事就一再覆述,有時加油添醋,
有時減油減醋。不如寫下一個標準本。

話說廈門市於六月十八日,舉辦第三屆海峽兩岸品質論壇,
邀請我們品質學會七位會友前去,我忝為其一。論壇十九日結束。
我把消息電告魏逸群。魏是當年我在中正理工學院教「航空安全管理」時代的老夥伴。魏夫人李一明也是老朋友啦!魏後來變成卡內基的名講師,退休後卡內基再聘請他出山,派駐大陸青島任講。他臨去青島前特別說在青島租房屋,一定為我保留一間客房。於是電話中決定:二十日我從廈門搭二小時飛機去青島。

在青島都住魏家,因為他們家還有一個小孫女要伺候,
所以只在市內觀光:
八大關啦!咖啡一條街,啤酒一條街等等。

6月24日,魏有約要去濟南。
全體四人乘動車組快車約三個多小時到達濟南住入一家已有年代的五星級飯店。
6月25日上午遊大明湖。下午乘普通硬座火車,
約四小時到臨沂市的平邑車站下車,有魏友李某來接去他家。
6月26日在平邑。
6月27日晚餐在一家餐廳二樓的小房間。大家站起來喝酒。
我坐下時重心也許偏後了,鐵支的椅腳也許有點內偏,椅子向後仰倒。說時遲那時快,心裡知道:倒也!倒也!頭顱正後與左耳間(後來才肯定的)撞在牆壁上,椅子倒下,我變成坐在椅背上。驚動大家,有人要拉我起來,李一明讓我暫坐著不動,要我舉手,看我沒事才扶我起來。坐回原來椅子,吃完飯,回旅館,沒什麼特別感覺。

6月28日坐了六小時的小巴士回青島。
6月29日後頸酸痛發作,轉頭不便,頸背僵直。

6月30日青島乘華航二個多小時回到桃園機場。
文隆宜申全家去接。上車直放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X光顯示頸椎正常無傷,打針止痛,配合口服藥。回養生村。7月6日去桃園長庚醫院神經內科複診,轉頭仍不方便;醫師看診後著轉診復健科。復健科陳靖倫大夫又從頭問起,然後要我做一些四肢動作,最後在左耳下後頸處,也許隔二指遠處各打一針,開口服藥並且自費買愛必賜康,每晨吃一粒。預約7月28日回診,就是今天。打針後回來大概第三天,就可以順利轉動頭顱,不酸不痛了。今天回診,陳靖倫大夫有點得意的說:「小弟這點技術還可以罷!」我拱手稱謝!高明!高明!

椅翻人倒頭撞牆事件,告一段落;暫時不要舉重物。


二天日記 2012.5
26 日  忽然手機接到胡永組來話,說高銓自美國回台,要約我同去聚聚。
我說已遷入養生村,不如請他二人來村參觀。
他二人是品質學會最早一輩會員。胡曾擔任學會的幹事。高是台糖退休已經九十歲,胡小他一點。他們原來尚有宋文襄、何少川共四個老會員,每年四老聚會一次。多年前邀我參加,乃有五老年會,我只是小老弟。其中何少川較好客,也喜歡做東。宋於前年逝世,何在今年初病故,明天我們是三老年會。
27日  早餐前測血糖104,護士說最好低於90。上午,
每月一次清潔工來打掃。她們共有四人。每人上午做三間下午做三間。看她年紀並不大,已有二個孩子大學畢業了,一個尚唸高中云。中午開飯音樂響起不久,高銓自林口來電話。於是去樓下交誼廳等候不久,他與胡永組乘接駁車到。逕領他倆到餐廳吃養生餐,飯後導遊一圈,來到室內,泡了一杯龍井招待。聊到三點,下樓乘接駁車離去。健康狀況:高仍然聲音洪亮,胡有點駝背了。高是極虔誠的天主教友,幾十年前就認識聖家堂的陳寬薇修女,今天送我一個聖本篤聖牌。晚上,我把聖牌掛在房門上。下樓買水餃上來吃。我發明一種吃法─以檸檬汁代醋。夠酸也養生。配菜是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奏鳴曲,皇帝!真過癮!

 養生滿月

入住長庚養生文化村已經一個多月了。期中曾有三次正式被訪問:
訪問的主題:是入住的適應性如何?二次是實習學生,一次是志工。
現在有些大學開設所謂是「銀髮產業」「老人福祉」等系所。
明志大學四年級要來實習二個學期,朝陽大學是一學期。每天來村中擔任義工,有專人指導,分配工作,晚上住在桃園長庚醫院學生宿舍。另外有一種社會志工,則比較正式一點,要經過一點訓練才能擔任,訪問報告據說要列入統計。

學生來訪問,反而是我倒過來教他們該如何寫報告。
社會志工來的是一位李淑麗和姓戴的女士。也許戴女士資歷較淺,
是隨伴來學習的;所以、問答大多數是李女士開口。原來,村內住民有人願任志工;村外也有人來村擔任志工,輪流來實施所謂的社會工作。主要的問題是:為什麼會來養生村?入住以來感覺如何等等。我的回答:前者是來養病;後者因為自己知道為什麼要來,所以決心改變生活習慣,要早睡早起,多運動;至於感覺,則是安靜。非常的靜,環境安靜,以及一種無法形容的心靈寧靜。聽說過村中有人成天往台北跑,我不懂既然要進來住,又不忘世俗。我是除非有事,否則、真不想出去。至於自然想要做的事則尚未開始,心情似乎沒有完全平靜下來,思考尚未能專注。尤其已排定四月十三日、要去國防理工學院做一場對全院的演講。

入村以來,我自己已經感覺到身體上有改變。
首先是便祕現象完全消失了。該是飲食的緣故。不但奉行「五蔬果原則」,更有過之。睡眠、雖然仍要吃藥才會想睡,已很少半夜咳醒。早起、先在陽台,面對一片翠綠色的山坡,在不知其名的鳥叫啾啾聲中,做深呼吸運動。在大樓裡,只為吃飯和打開水,一天就要走上好幾千步,有時也會故意多繞一圈。因為天氣關係,標高125m的後山只走過二三次,走一次保證一身大汗。
我問志工:有沒有進來住,然後又搬出去的?李女士說有。
有人是不耐煩寂靜;有人則嫌飲食單調;有部份是自己想不開,覺得是被兒女拋棄而送進來的,會鬧著要回家。我自己在電梯中、在開水機旁,曾經聽到,有人肯定的說:「我住了三年多啦!」
「這裡就是家咯!」「一開始、我就住進來,住了七年八個月啦!」
我麼!「哦,你是才進來的!」是。我才進住了一個多月。所以、還沒有肯定的意見。雖然、村裡發現住了多年的三位兵工校友。

一個極大的意外:電視接通之後一個月的試看期間,
發現了一個完全沒有廣告24小時播放古典音樂的頻道。
以前都是聽古典音樂而已,偶然有機會看一二片DVD,也都是比較普遍的樂曲。這回是高解象的視聽,第一感覺就是說不出的異乎尋常。不免花了不少時間面對電視。有華格納或莫札特的歌劇,太多太多是不懂;有許多是知識以外的作曲家和樂章。有一次,欣賞了整場演出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事後,立刻把電視關掉(暫時不要其他聲音干擾),在寂靜中回味,那種洗滌心靈的視聽感覺,真是無法以任何文字或言語來形容。

猜測那Unitel Classica 頻道是德國製作(字幕全是看不懂的德文),
節目前後大多數有柏林一字,偶然有慕尼黑、德萊斯敦、維也納、
阿姆斯特丹、華沙、哥本哈根等的愛樂交響樂團的演出。視聽過程中,感受到「這是歐洲文化!」尤其是德國文化!樂團中一百多位樂手、各自以不同的樂器演奏各自的曲譜;二位男高音、二位女高音領導一個六七十人的合唱團,齊聲和唱;在指揮的示意中,以微秒不差(成語「分秒不差」應已不適用於今日社會啦!應該用「微秒」表示)
的運作技術發出聲音成果。 早年、不知是誰把Symphony譯為「交響樂」!真是的!「
樂響」如不能「交」那怎麼能聽!用品質科學的話來說,這不就是精密準確嗎?也許要比六個標準差更加精密準確。

不覺另外又想到:要把「差不多先生」趕出我們社會,應該提倡「
音樂教育」,尤其是「群體的合作表演」。在大合唱的團體中,
有誰可以唱得快一點或是慢一點嗎?



 ----

陳寬仁教授寄放在鍾漢清處的第2批書小記
20111230,陳寬仁教授來訪,「再次」送我約10本的書
我想,我有責任列出這些歸我代管的書的清單,並說明我所知道的其中因緣。這是一種對陳老師的致敬
我報告過兩本:
工程經濟,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及管理發展中心 1968/1970增訂2出版



 
 1975年初版開始,陳寬仁著的《工程經濟學》就是台灣學界的重要教科書。2004年臺北的三民書局出版修正三版,版權頁上有各版次的說明,我估計銷售一定破萬本或數萬本。1975年三民版的《工程經濟學》,其實根據的是《工程經濟(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及管理發展中心, 1968初版/1970增訂2),所以我們可以說這本書是他的著作之主幹。
此書也因為三民書局的銷售實力,讓作者有機會將他一直累積中的相關知識再版。然而,作者當時缺乏像我這種想當「魔鬼代言人」的批評,認為有許多內容或許該忍痛割愛之,還要發展出一套能一以貫之的分析和決策哲學和方法。
2006年我有幸取得陳教授一本贈書,一直寶愛它。我還夢想,如果有第四版,說不定可考慮請我幫忙。






 Paul S. Wingert 等人合著,陳老師譯的《雕塑藝術 (台北:廣文 1967) 。這本書我粗讀一下發現是本好書每章由一位專家寫的世界雕塑史,連加拿大都有一章。可惜我將各章作者名字輸入,卻在互聯網找不到此書,我相信來日從圖書館系統必可找到
現在,我要說這第2批陳氏藏書的另外幾本書的因緣
Dr. Deming: The American Who Taught The Japanese About Quality By Rafael Aguayo, New York: Carol, 1990。這本書是大蘋果版權公司給的出版前galleys 版本,所以沒 Dr. Deming 的序言。這本書是介紹80年代美國品質革命中的要角 Dr. Deming的學說的第一中文本書,由台北的聯經出版。這本書的書摘由張忠樸先生作出,放在他的「尋智專業管理顧問公司」的網站。我則是對於作者的第二本書中的「出言不遜」很不滿,或可說,Dr. Deming: The American Who Taught The Japanese About Quality  中 Dr. Deming 的序言是用騙去的。
那時候,王晃三兄是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的理事長,陳老師可能是監事,而我是理事晃三兄有一次買數十本該書送理事會同仁。我們看到它將關鍵字control chart 翻譯成「對比圖」當然很不滿意。後來王和陳老師連絡聯經的主編林載爵先生,建議該公司重新翻譯……. (它未重譯出版)。據陳老師說,林主編說要給已譯三章的稿費也沒消息了
電腦與生活》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社/資訊工業促進會1982
收陳老師的一篇胡思去了區公所(頁96-103) 。陳老師是地政/戶政事務電腦化的提倡先軀。我現在重讀1987年日記,因要去日本受訓,必須多次去永和市公所辦身分證的「職業欄的更新」的苦不堪言等記憶猶新。90年代我的所得稅很高,有一次到市公所辦事,我一直想不清楚那麼多的稅用到那兒,因為市公所的設施等,都是數十年前的樣子。當然,後來他們電腦化了,據說還會端茶請客
Statistics: A Guide to the Unknown, San Francisco: Holden, 1972
這本書是很優秀的深入淺出的入門書,由各行著名統計專家介紹統計學的應用,譬如說,Deming 介紹管制圖在生產的應用,Herbert A. Simon 介紹他的發現: The Sizes of Things 等等,內容很豐富。我買過台灣美亞的翻印本,書中至少二分之一有漢譯。我幾年前介紹過這本書時,已是第4版Deming的文章變成業界的常識而拿下了Simon的經得起近40年的考驗
許倬雲《從歷史看領導》台北:洪健全基金會1992年4月/1993年12月13刷
此書有中國版。我看過許院士的《從歷史看組織》(書名憑記憶),認為不夠好。不過這本書的印量顯然可以表現讀者想從歷史找經營智慧的渴望,所以有空當拜讀。
接下來是3本關於創意與問題解決學的書,它是陳老師很關心的一領域
Six Thinking Hat by De Bono, London: Pelican, 1985
我幾乎有De Bone的全集,他的書一半以上或三分之二都有桂冠等的漢譯。這本其實相當有創意,它的敵人就是我們的壞習慣:說話前不先表達自己的論點的七情六欲…..
Russell l. Ackoff 《解決問題的藝術》台北:現代管理月刊1981
很難忘記80年代初,我在竹東工研院電子所宿舍的早上,初讀此作者此書原文本的激動。此書十年前 Kevin Lin 先生給過我掃瞄版,我發現翻譯不通順,還將他女兒作的插畫刪掉2010年我編《系統與變異:淵博知識與理想設計法》,即是對Ackoff 教授的敬禮。之前,我們舉辦過一次紀念Ackof的會議,陳老師和戴久永老師都有小論文貢獻,我希望有機會再出版談Ackoff 的書時可以利用。
The Ideal Problem Solver : A guide for improving thinking,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by John D. Bransford and Barry S. Stein, New York: W. H. Freemand & Co., 1984
這本書我第一次翻它,還不能贊一詞


Method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by Philip M. Morse and George E. Kimball, The M.I.T. Press, 1951
"本書是O.R. 作業研究的經典著作之一 另一本是 英國 P.M.S. Blackett 的 Studies of Wars 陳寬仁2012/1/14 特贈 ...漢清兄收藏"

10 Steps in Writing the Research Paper, By R. H. Markman, et al.
A Manual for Writer of Term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 by Kate L. Turabian
Student's Guide for writing College Papers by Kate L. Turabian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