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漢清講堂 我負責:
紀念John Berger (1926-201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Berger
0. 奇人
1. 社會關懷: Fellow Prisoners 監獄與高牆 (vs WED's)
2.藝術-文學:
本月要紀念John Berger。談他的力作FELLOW PRISONERS (約2011年)之後,以為準備就緒,沒想到又讀到一篇傑作 An Apple Orchard (An Open Letter to Raymond Barre, Mayor of Lyon)--光這篇,就值得去買{另類出口}譯作 (台北麥田),而我SLIDES已作成,還覺得只談了原篇交響曲般的文意中的一條線索而已!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1926.11.5- 2017.1.2)
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等,1926年出生於倫敦。小時候母親代他逛商店看電影的影響。
1944至1946年結束服役後,
進入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及切爾西(Chelsea)藝術學院就學。1948至1955年開始教授繪畫,並展開終其一生的繪畫生涯。他的作品曾在倫敦的.登斯坦畫廊、瑞德弗尼畫廊,以及萊斯特等畫廊展出。
1952年伯格開始替以政治、社會問題、書刊、電影、戲劇等為主題的《新政治家》雜誌撰稿,並很快的以一位深具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的藝術評論家身分竄起。從那時起他陸續出版了多本藝術評論書籍,包括了有口皆碑的藝術研究作品《觀看的方式》。這本書是以BBC的同名影片裡的某些概念為出發點。
伯格的第一部小說發表於1958年,他創造了一種別出心裁的小說體,包括1972年贏得英國布克獎以及布萊克紀念獎的作品G,並與瑞士導演阿蘭.鄧內合作,撰寫電影劇本《2000年約拿即將25歲》,以及多部電影劇本。他還撰寫了多部舞台劇本。
在過去的近四十多年,伯格長期居住在靠近法國邊境阿爾卑斯山的小村鎮裡,深受山中居民的傳統習俗以及艱困的生活形態所吸引,他也以他們為主題撰寫了多部相關作品。
伯格雖已年九十,依然十分活躍,作品大多具有濃厚的批判色彩,且表現形式不斷的推陳出新,對社會政治等議題也有其獨特的看法及熱情。他被公認為是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
相關重要著作還有《永恆的紅色》、《畢卡索的成功與失敗》、《藝術與革命》、《另一種影像敘事》、《我們在此相遇》、《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觀看的視界》。
Wikipedia的John Berg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Berger
作品Works分類
Fiction 10本,翻過3本*
- *A Painter of Our Time (1958)[8]
- The Foot of Clive (1962)[2]
- Corker's Freedom (1964)[2]
- *G. (1972)[25]
- Into Their Labours trilogy (1991):* Pig Earth (1979), Once in Europa (1987), Lilac and Flag (1990)[4][25]
- To the Wedding (1995)[8]
- King: A Street Story (1999)[4]
- From A to X (2008)[43]
A致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約翰‧伯格首部中譯小說)
中文書 , 約翰‧伯格 吳莉君 , 麥田 ,出版日期:2014-08-02
在字裡行間讀出人們義無反顧的理念,與對自由解放的無限想望。──沒有任何強權可以阻擋愛與信念,也沒有任何暴力能夠摧毀人類的心靈。 無論愛妲和澤維爾如今是生是死,無論他們是否仍住在那個不知位於何方的小鎮,約翰.伯格以觀照微物之眼繪出了一幅在...... more
Plays 4本,都未讀過,不過可知其合作者1人
- A Question of Geography (with Nella Bielski) (1987)[44][45]
- Les Trois Chaleurs (1985)[46]
- Boris (1983)[47]
- Goya's Last Portrait (with Nella Bielski) (1989)[48]
Screenplays 5本,都未讀過,不過可知其合作者2人
- Jonah who will be 25 in the year 2000 (with Alain Tanner) (1976)[25][11]
- La Salamandre (The Salamander) (with Alain Tanner) (1971)[49]
- Le Milieu du monde (The Middle of the World) (with Alain Tanner) (1974)[49]
- Play Me Something (with Timothy Neat) (1989)[50]
- Une ville à Chandigarh (A City at Chandigarh) (1966)[51]
Poetry 零散讀過數十首
Other 47本 (因為他的作品難歸類,所以此類最多)
- Marcel Frishman (with George Besson) (1958)[52]
- Permanent Red (1960)[52]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altered form in 1962 as Toward Reality: Essays in Seeing)
-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Picasso (1965)[25][11]
- A Fortunate Man (with Jean Mohr) (1967)[52]
- Art and Revolution: Ernst Neizvestny And the Role of the Artist in the U.S.S.R (1969)[52]
- The Moment of Cubism and Other Essays (1969)[52]
- The Look of Things: Selected Essays and Articles (1972)[52]
- Ways of Seeing[25] (with Mike Dibb, Sven Blomberg, Chris Fox and Richard Hollis) (1972)
精力旺盛的約翰.伯格,向來被敬重為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評論家。他的《觀看的方式》,從社會關係談論藝術,翻轉傳統觀畫的方式,從側面切入,看到了傳統藝術史沒有看到的問題,是使許多人印象深刻,影響深遠的一本書。
- A Seventh Man (with Jean Mohr) (1975)[11]
- About Looking (1980)[11]
一個多世紀以前,動物與人仍在相互凝視,彼此確認,而今人們前往動物園觀看一只又一只動物,只會感覺到自己的孤單;當我們看到麥卡林在順化所拍攝的照片,我們看到的是戰爭被違背其本意地非政治化,照片變成了人類普遍境況的一項證據;庫爾貝最早體認到的景物和聲音是流水,以至於當他畫穆提耶的岩壁,都如同池塘里映照出的風景……不同形式、不同對象、不同結果的「看」,似乎都可以找到某種宿命般的因果邏輯,如同作者在本書最后所說:「你眼前的原野,就如同你自己生活中的視野一般大小。」這部批評文集分為三部分:首先以我們看動物的方式為切入點,回溯人類與動物漫長而悠遠的關系,而這種關系,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是永久地失落了;繼之以對攝影功能的思考,與蘇珊·桑塔格遙相唱和;最后則聚焦於藝術,談繪畫、論雕塑,從容游走於社會。心理與藝術各個層面,頗得瓦爾特·本雅明的遺風。
- Another Way of Telling (with Jean Mohr) (1982)[52]
另一種影像敘事
中文書 , 約翰.伯格、尚.摩爾 , 臉譜 ,出版日期:2009-03-20
★美學理論大師約翰.伯格vs專業攝影名家尚.摩爾合力探究攝影本質的經典之作! ★薩依德譽為「劃時代的原創性影像論述」! ★繼《明室》、《論攝影》、《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後又一影像思考巨著! ★探討影像敘事之道的理論與實務之作! 關於攝影...... more
- And Our Faces, My Heart, Brief as Photos (1984)[52]
- The White Bird (U.S. title: The Sense of Sight) (1985)[52]
- Keeping a Rendezvous (1992)[52]
- The Sense of Sight (1993)[54]
觀看的視界
The Sense of Sight
- 作者: 約翰.伯格
新功能介紹 - 原文作者:John Berger
- 譯者:吳莉君
- 出版社:麥田
約翰·伯格作品:講故事的人
簡體書 , (英)約翰·伯格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關系。 在約翰•伯格的人生里,從而也在本文集里,對於故事敘述和語言的關注是一個更全面、更廣泛的議題。「離鄉」一輯的主題是旅行、放逐、移居,本書最后「未修築的路」繼續着這些反思;「愛情入門」的所有文章顯示了約翰•伯格對於藝術作品,尤其是繪畫的...... more
- Albrecht Dürer: Watercolours and Drawings (1994)[55]
- Titian: Nymph and Shepherd (with Katya Berger) (1996)[52]
- Photocopies (1996)[2]
- Isabelle: A Story in Shorts (with Nella Bielski) (1998)[52]
-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 (with Jean Mohr) (1999)[56]
- Selected Essays (Geoff Dyer, ed.) (2001)[52]
- The Shape of a Pocket (2001)[52]
我所謂群體意指一小群反抗勢力。當兩個以上志同道合的人聯合起來,便組成一個群體。反抗的是世界經濟新秩序的缺乏人性。凝聚的這群人是讀者、我、以及這些文章的主題人物─林布蘭,舊石器時代的洞窟壁畫畫家,一個來自羅馬尼亞的鄉下人,古埃及人,對描繪孤寂的旅館客房很在行的一位專家,薄暮中的狗,廣播電台的一個男子。意外的是,我們的交流強化了我們每個人的信念,堅信今天在世界上發生的事情是不對的,所說的相關話題往往是謊言。我寫過的書,就屬本書最迫切。——約翰.柏格
本書同時清楚標示了他的馬克思主義色彩,為文熱情、反向思考、大膽批評。收錄了二十四篇,他在蘇黎士、馬德里、瑞典、法蘭克福、赫爾辛基等地以不同語言發表的講演與文章, 初次翻成英文出版,基本觀點集中於對現下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批評,文字依舊有著濃烈的批評色彩,約翰.伯格曾在訪問中提及,這是近幾年少數幾本迫切著非出不可的一本書。
書中以對法國史前藝術的觀察,古典藝術大師米開蘭基羅、林布蘭、竇加,以及個性強烈的墨西哥女畫家卡蘿,廿世紀雕塑大師布朗庫西(Brancusi)等人的作品,以及相關的歷史社會分析,批評全球經濟掛帥環境下,對藝術的欠缺理解與乏善可陳,是一本權威敢言且殷切提醒的書。
- I Send You This Cadmium Red: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John Berger and John Christie (with John Christie) (2001)[57]
- My Beautiful (with Marc Trivier) (2004)[58]
- Berger on Drawing (2005)[59]
- Here is Where We Meet (2005)[8]
約翰·伯格作品:我們在此相遇
簡體書 , (英)約翰·伯格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家、藝評家、公共知識分子約翰•伯格的自傳性小說;一部記憶之書、死亡之書、愛之書、成長之書,一部深沉無悔的告解。 這不是一本傳統的小說、回憶錄、散文或傳記,而是一種混雜了這些文體的嶄新文類,即NewStatesman所謂的...... more
- Hold Everything Dear: Dispatches on Survival and Resistance (2007; 2nd ed. 2016)[60]
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
中文書 , 約翰.伯格 吳莉君 , 麥田 ,出版日期:2009-05-10
繼《觀看的方式》、《另類的出口》、《另一種影像敘事》、《我們在此相遇》後,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美學理論大師──約翰.伯格,在最新著作《留住一切親愛的》裡,通過不同的形式、體裁,以最感性的抒情訴求,喚醒眾生心中的普遍性。 《留住...... more
- The Red Tenda of Bologna (2007)[61]
- War with No End (with Naomi Klein, Hanif Kureishi, Arundhati Roy, Ahdaf Soueif, Joe Sacco and Haifa Zangana) (2007)[62]
- Meanwhile (2008)[6]
- Why Look at Animals? (2009)[63]
- From I to J (with Isabel Coixet) (2009)[64]
- Lying Down to Sleep (with Katya Berger) (2010)[65]
- Railtracks (with Anne Michaels) (2011)[66]
- Bento's Sketchbook (2011)[67]
班托的素描簿
中文書 , 約翰.伯格 吳莉君 , 麥田 ,出版日期:2012-07-08
◎觀看的方式 + 繪畫的過程 = 班托的素描簿 ◎英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美學理論大師──約翰.伯格,首部以文字和圖像共同呈現的素描沉思錄 大師與大師的唱和創意之作──當約翰.伯格遇上斯賓諾莎! 我們畫畫的人,不僅想創作...... more
- Cataract (with Selçuk Demirel) (2012)[68]
- Understanding a Photograph (Geoff Dyer, ed.) (2013)[69]
- Daumier: The Heroism of Modern Life (2013)[70]
- Flying Skirts: An Elegy (with Yves Berger) (2014)[71]
- Portraits: John Berger on Artists (Tom Overton, ed.) (2015)[48]
- Cuatro horizontes (Four Horizons) (with Sister Lucia Kuppens, Sister Telchilde Hinkley and John Christie) (2015)[72]
- Lapwing & Fox (Conversations between John Berger and John Christie) (2016)[73]
- Confabulations (Essays) (2016)[11]
- Landscapes: John Berger on Art (Tom Overton, ed.) (2016)[74]
- John by Jean: Fifty Years of Friendship (Jean Mohr, ed.) (2016)[75]
- A Sparrow's Journey: John Berger Reads Andrey Platonov (CD: 44:34 & 81-page book with Robert Chandler and Gareth Evans), London: House Sparrow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London Review Bookshop (2016)[76]
YouTube
關鍵詞:說故事者與人的hospitality 關係;法西斯財務/資本;思考歷史與將來做為人的要件.....從"憤青"到憤怒的老人,約15分鐘:注意聽聽詩: 非形容詞、名詞,要的是動詞、行動.......
Rear Window - JOHN BERGER WRITER, PAINTER, ART CRITIC
Rear Window - JOHN BERGER WRITER, PAINTER, ART CRITIC
打交道過的藝術家,至少數百人,寫過,討論過的,可能上百人。
John Berger 的題目是"Pull the other leg, it's got bells on it"*,
譯成:你要吹牛 就繼續吹吧 (收入【另類的出口】 ,128-133。這篇談的是 Raymond Mason的關於市井小民的大型雕塑 (長3米*高3米),陳列在巴黎的St.Eustace 聖猶士坦教堂內.....)
譯成:你要吹牛 就繼續吹吧 (收入【另類的出口】 ,128-133。這篇談的是 Raymond Mason的關於市井小民的大型雕塑 (長3米*高3米),陳列在巴黎的St.Eustace 聖猶士坦教堂內.....)
我以前編過Raymond Mason的詞條,讀了John Berger的,更深入了解。
http://hccart.blogspot.tw/2015/…/raymond-mason-sculptor.html
http://hccart.blogspot.tw/2015/…/raymond-mason-sculptor.html
由於John Berger 和 Raymond Mason都是長期旅法的英國人,所以Berger 採用此英國日常幽默語 "Pull the other leg, it's got bells on it"當市民不相信"教堂中有您們的雕像,回說,別蓋了!)
*pull the other leg/one (it's got bells on)!
uk informal humorous
used when you do not believe what someone has just said:
uk informal humorous
used when you do not believe what someone has just said:
# | 書刊名 ↓ | 作者/出版者 ↑ ↓ | 出版年 ↑ | 資料類型 ↑ ↓ | 館藏地 (總冊數/已外借) | 索書號/期刊排架格 ↑ ↓ | ||
---|---|---|---|---|---|---|---|---|
1 | 另一種影像敘事 : 一個可能的攝影理論 / | Berger, John/麥田出版 : | 2016 | 圖書 | 國美館( 1/ 1) | 950 B496 | ||
2 | 攝影的異義 / | Berger, John/麥田出版 : | 2016 | 圖書 | 國美館( 1/ 1) | 950 B496 | ||
3 | 班托的素描簿 / | Berger, John/麥田出版 : | 2012 | 圖書 | 國美館( 1/ 0) | 901.1 B496 | ||
4 | 觀看的視界 / | Berger, John/麥田出版, | 2010 | 圖書 | 國美館( 1/ 1) | 907 B453 | ||
5 | 另一種影像敘事 / | Berger, John/臉譜出版 : | 2009 | 圖書 | 國美館( 1/ 0) | 950.1 B496 | ||
6 | 抵抗的群体 / | Berger, John/廣西師範大學 | 2008 | 圖書 | 國美館( 1/ 1) | 907 B496 | ||
7 | 我們在此相遇 / | Berger, John/麥田出版 : | 2008 | 圖書 | 國美館( 1/ 0) | 873.57 B496 | ||
8 | Juan Muñoz : a retrospective / | /Distribu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by Harry N. Abrams : | 2008 | 圖書 | 國美館( 1/ 0) | BE 730.92 M967 W135 2008 | ||
9 | 毕加索的成败 =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Picasso / | Berg, Bjorn/廣西師範大學 | 2007 | 圖書 | 國美館( 1/ 0) | 940.99461 P586 B496 2007 | ||
10 | 另一种讲述的方式 = Another way of telling / | Berg, Bjorn/廣西師範大學, | 2007 | 圖書 | 國美館( 1/ 0) | 950.1 B496 | ||
11 | 另類的出口 / | Berger, John/麥田出版 : | 2006 | 圖書 | 國美館( 2/ 1) | 901.2 B496 | ||
12 | 觀看的方式 / | Berger, John/麥田出版 : | 2005 | 圖書 | 國美館( 1/ 1) | 901.2 B496 | ||
13 | 影像的閱讀 / | Berger, John/遠流 | 圖書 | 國美館( 2/ 0) | 901.4 B496 | |||
14 | 畢卡索的成敗 / | Berger, John/遠流 | 1998 | 圖書 | 國美館( 2/ 0) | 940.99461 P586 B496 | ||
15 | Silence please! : stories after the works of Juan Munoz / [art], Juan Munoz ; [introduction], Lou | Munoz, Juan/Irish Museum of Modern Art : | 1996 | 圖書 | 國美館( 1/ 0) | BE 810.8 M967 | ||
16 | 藝術觀賞之道 / | Berger, John/臺灣商務 | 1993 | 圖書 | 國美館( 2/ 1) | 901.1 B496 c.2 | ||
17 | A painter of our time / | Berger, John/Pantheon | 1989 | 圖書 | 國美館( 1/ 0) | BE 823.914 B496 | ||
18 | Art and revolution : Enrst Neizvestny and the role of artist in the U.S.S.R. / | Berger, John/Pantheon | 1969 | 圖書 | 國美館( 1/ 0) | BE 709.47 B496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