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年一月號
(鄭培凱、王培元、劉再復、李焯芬/撰)
有人說今年三四月間歐債到期高峰將使全球經濟面臨崩盤;有人說十八大新班子若再不落實 政治體制改革,中國將面臨更激烈的社會動盪;又有人說台灣總統大選如果民進黨勝出的話,兩岸關係將再次陷入僵局;甚至有人預言這一年將是世界末日。實際情 況如何仍有待觀察,但肯定的是幾乎整個世界的走向,都在二○一二年,來到了命運的分岔路上。正是在這樣變動不安的年代,更加突顯文化和思想的重要,它能夠 如阿麗亞德妮的紅線般帶領人們從紛亂的迷宮走向正確的出路。
| 卷首語:(潘耀明) 我見過的金正日(關山) 陳佐洱回憶錄獨家連載:揭開「車毀人亡論」的謎底 蕭三:「李立三特務網」的犧牲(高陶) 潘天壽與中國繪畫發展策略(潘公凱) 專訪陳繁昌:談全球化時代的大學教育 |
|
***
斯德哥爾摩大學中文系的文化大革命 (馬悅然)大罵孔子學院之廣設等
精彩摘錄:文化大革命是「革中國文化之命」,六六年的文革以至今天孔子學院的建立,都絞痛人心。《明報月刊》的創辦人金庸先生表示,辦《明報月刊》是「和文革對覑幹」。說來不無感傷,這句老話至今仍負有使命,這也是我對這份老刊物深切的寄望了。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號(白 樺、陳鼓應、尉天驄、沙葉新、陳 鋼、謝春彥、張大朋、張曉卿、馬悅然、劉再復、潘耀明、陳 芳)
為慶祝創刊四十五周年,本刊舉辦了「中國文化人的心路歷程」講座,邀請兩岸三地文化人 分享個人經歷並交流思想,本期特輯鄭重刊載七篇講稿。特輯還有其他兩組內容。一為「出版特刊的話」,為迎接四十五周年,特別出版《四十五年的文化小屋》, 本刊社長張曉卿、總編輯兼總經理潘耀明、顧問馬悅然和劉再復特地撰寫感言;二為「酒會誌慶」圖文紀錄,溫馨難忘。
| 卷首語:(潘耀明) 瑞典的文化大革命(馬悅然) 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捍衛自由(陳鼓應) 陳鼓應簡介 如果連教育都開始腐爛(曹景行) 唱紅歌熱潮再興之謎(胡化) 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困境(謝泳)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