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松
臺灣雲林人,輔仁大學學士、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哲學碩士、國家發展研究碩士。曾任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當選十大傑出青年。2002年起擔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華思想與文化講座教授至今。曾任巴黎大學客座研究員、維也納大學客座教授(三次)、魯汶大學與萊頓大學講座教授。曾任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一任會長與兩任執行長,中國哲學會兩任理事長,目前是國際哲學與價值研究協會(Council for Resea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Washington DC)副董事長。近作有
《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臺灣商務,2001)、《對比、外推與交談》(五南,2002)、《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五南,2004)、《對他老的慷慨》(香港中文大學,2004)、跨文化哲學與宗教(五南,2012)。晚近主編著作:Wisdom in China and the West (RVP, 2004), Confucian Ethic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RVP, 2008), Inter-Culturality and Philosophic Discourse (Cambridge Scholars, 2013), Philosophy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Springer, 2013)
沈清松,台灣雲林人,1949年生。主要著作有《現代哲學論衡》《解除世界的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為現代文化把脈》等。
輔仁大學哲學學士(1971)、哲學碩士(1975),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碩士(1977)、國家發展研究碩士(1979)、哲學博士(1980)。曾任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主任、研究所所長,巴黎大學高等社會科學院客座研究員,魯汶大學Verbiest講座教授,維也納大學科學哲學研究所客座教授、心理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國哲學會理事,國際哲學與價值研究委員會委員,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國際中國哲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現代哲學論衡》《解除世界的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為現代文化把脈》《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科技、人文價值與後現代》 《人我交融——自我成熟與入際關係》《傳統的再生》《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呂格爾》《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等書,以及中、英、法、德文學術論文百餘篇。
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 / 沈清松著。臺北市:臺灣書店出版,民85[1996]。
沈清松 教授的這本書可當閒書看,有不少珠璣話語之引用,如【易經】等。
也引畫作:或許:
Forest of Fontainebleau
1834
http://www.nga.gov/content/ngaweb/Collection/art-object-page.46584.html
有些一廂情願處。
譬如說,轉引馬克思談中國的話(華東師範,2016 ,頁200) ,與英譯本有些出入:
“Chinese Socialism,” continues Marx, “bears much the same relation to European Socialism as Chinese philosophy does to Hegelian philosophy. It is, in any case, an intriguing fact that the oldest and the most unshakable empire in the world has in eight years by the cannon-balls of the English bourgeoisie been brought to the eve of a social revolution which will certainly have the most important .results for civilisation. When our European reactionaries in their immediately coming flight across Asia finally come up against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who knows whether they will not find on the gates which lead to the home of ancient reaction and ancient conservatism the inscription, ‘Chinese Republic –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Literary Remains, vol.3, pages 444-5.)---https://www.marxists.org/archive/riazanov/1926/xx/china.htm
David Riazanov
Karl Marx on China
(1926)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跨文化脈絡下的中西哲學互動
作者:
沈清松
出版社:
台灣商務 2014/ 華東師範,2016
司馬遷《史記》載老子晚年見周之衰,西去而後出關,說明老子道家開宗祖師爺老子向異域開放,強調道和聖人的慷慨,走向多元他者。
跨文化哲學──哲學出自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哲學、不同的文化傳統應透過相互外推,豐富彼此。
從跨文化的向度,歷覽西方文藝復興以降,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跨文化互動;瞭解基督徒哲學家和中國哲學家彼此之間的交流。
在哲學外推的歷史中,本書侃侃而談中、西方哲學家如何彼此對話,超越主體哲學與狹隘理性的困境:
明朝時,第一位被系統引進中國的西方思想家是亞里斯多德。
利瑪竇:中國其實就是一個世界,中國不僅是一個王國。
.耶穌會士認為像亞里斯多德這樣一位大哲,也有像中國蘇秦「髮懸樑,錐刺股」的精神,他睡覺時手持一顆銅球,下面放一個銅鑼;當他睡覺時,手一鬆,銅球掉落到銅鑼上,敲出鑼響,於是他就醒來了,繼續用功。
.利瑪竇嚮往先秦儒家對天的敬仰,他穿著儒服,從壓抑的德行觀來推解「克己復禮」之意。因為在文藝復興時期,由於才從中世紀的禁錮中獲得解放,因此「人欲橫流」。人要親近天主,就必須克制肉體慾望,陶成美德。
.被時人稱為「西來孔子」的艾儒略說:在傳統中國哲學裡有各種名詞來說靈魂,他一方面習取了中國的人性論,並透過天主教及其對亞里斯多德《靈魂論》的詮釋,把人的靈魂與人的精神本性等同,而以此來和中國哲學溝通。之所以翻譯亞理斯多德,是為了讓東海聖人(孔子)與西海聖人(亞里斯多德)的思想相逢。
文藝復興時,第一位被譯介到歐洲的中國哲人是孔子和其倫理智慧。到清朝,法國皇帝路易十四派名數學家白晉到中國來為康熙服務,教學並研究數學和《易經》。
.耶穌會士介紹、翻譯的經典,主要都是環繞著《四書》、《五經》,認為其中對人整體理性的重視甚至超過西方;所介紹的聖者,主要是孔子。對於先秦儒家所訂下的人文典範最為推崇。
.萊布尼茲:我認為這是個天定獨特的計畫,今天人類的文明與改良必須集中在我們這塊大陸的兩端,也就是歐洲和中國。中國是東方的明珠,就如同我們歐洲是另一端的明珠一般。
本書特色
★十六世紀明末時,中國的思想與學術在一場驚天動地的典範轉變後,中西方哲人逐漸進行「跨文化哲學」的對話。
★中、西方彼此的思想家不斷進行交談,面對西潮,「明季四公子」方以智結交湯若望、畢方濟,又讓自己兒子與波蘭人穆尼閣學習數學。這是一種尊重外邦人差異性的智慧。
★傳教士羅明堅抱持著傳教的熱忱與文明的慷慨抵華,利瑪竇因而說「朋友宛自我的另外一半」(《交友論》),平等友善地「相互豐富」彼此的文化內涵。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這兩位西方哲人的心靈映照出不同的東方世界,藉由西方哲學家的眼光,重新認識印象中的中國思想。
利瑪竇:「中國的領導者是一個具有哲人王素質的皇帝,他公正、智慧、仁慈;中國的君主是在一些哲學家的輔佐下,維持他的統治的。孔子開創的儒家道德傳統哲學,是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準則,個人以其修身,統治者以其治國。」
海德格將《老子》第十五章之「孰能濁而靜之徐清」、「孰能安而動之徐生」當作對聯掛在他的書房,藉以思考他心中「光與暗」論證、屬於古希臘哲學的傳統。
名人推薦
劉千美教授(多倫多大學東亞系教授) 專文導讀
第一講 引言--1
一 從比較哲學轉向跨文化哲學--1
二 「中」與「西」--7
三 「西」概念的歷史形成與前現代的中、西互動--16
四 西方近代性的興起及其定性--25
五 利瑪竇來華開啟西學東漸的背景與釐清--34
六 從文化殖民到平等交流--37
第二講 中西互譯運動的開端:亞里斯多德著作的譯介與改寫--47
一 亞里斯多德:首位系統引進中國的西方大哲--48
二 耶穌會士選擇亞里斯多德的原因--51
三 明末中譯的亞里斯多德作品--57
四 近代中國哲學史不容忽視的大事--59
五 利瑪竇等人引進西學的貢獻與檢討--62
第三講 西學中譯選樣解析:從耶穌會士譯述亞里斯多德《靈魂論》到中國士人夏大常的《性說》--89
一 艾儒略的《性學觕述》--91
二 畢方濟的《靈言蠡勺》--104
三中國士人夏大常的《性說》--112
第四講 中國經典西譯與西方近代哲學家的回應:理性主義者與啟蒙運動的初興--120
一 初期在華耶穌會士譯述中國典籍入歐--120
二 西方近代哲學對中國訊息的回應--129
三 理性主義者笛卡兒:入境隨俗與慷慨待人--132
四 馬勒布朗雪:孔子也在神內看見--136
五 基督徒哲學家和中國哲學家的對話--141
六 對於中國哲學的六點評述及其與朱熹哲學的比較和檢討--147
七 關於《和中國哲學家的對話》的小結--156
八 德國理性主義者萊布尼茲對中國的了解與嚮往--159
九 吳爾夫與西歐啟蒙運動的初興--172
第五講 清初中國士人的回應與初融中西的嘗試--178
一 清代漢、滿皆有融接中西的學者--178
二 形而上學的視野--181
三 人性論--185
四 實踐論--187
五 夏大常的中國宗教詮釋--195
六 靈肉二元與顏元、戴震的身體哲學之修正--211
第六講 批判中國哲學:黑格爾與馬克思--217
一 從讚頌到批判--217
二 近代哲學集大成者黑格爾眼中的中國哲學--219
三 馬克思:堅持道德原則的半野蠻人將興起中華共和國--238
四 結語--243
第七講 欲近還遠:馬丁‧ 布柏與馬丁‧海德格--247
一 馬丁‧ 布伯:莊子故事與道之教--248
二 海德格與老子--261
三 濁與清--265
四 光與暗--270
五 本真與他異(外地風光)--276
六 有與無--281
七 科技與藝術的鬥爭--290
八 道與路--293
第八講 結語--303
中西人名引得--317
序
「用說話來寫書?」當汪琪教授和我提起這個主意時,我難免有點狐疑。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習於在稿紙和電腦上寫作,現在若只是動口不動手,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想到,文本與說話性質不同,應如何結合成書?然而,稍一動念,我就想到莊子〈大宗師〉曾說,「副墨之子聞之於洛誦之孫」,意思是說書寫的產物根源於口說。於是乎,我就接受了汪教授的提議,開始了這樣一個只動口、不動手的寫作試驗。
在我二○一一年七月和二○一一年十二月兩次返台期間,由汪教授安排政大博士生劉育兆到我住處,由我口述,由育兆錄音,然後鍵入,再由我修潤而成。於是,完成了這本口述的哲學書。應該謙虛地說,這只是一本探討自西方文藝復興以降,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跨文化互動而已。而這一點,當然也有先行者如在東方的利瑪竇及其他耶穌會士,還有在西方的馬勒布郎雪、萊布尼茲和吳爾夫,尤其是萊布尼茲,他更是一位跨文化哲學大家。當然,此外也有限於當時的世界觀,如亞理斯多德、黑格爾等人所未曾想到的跨文化向度。甚至也有時代已至,然仍故步自封的海德格及其後的德希達、呂格爾等人,他們仍以希臘為唯一的哲學傳統。
所以,我的構想大體上是從跨文化哲學的觀點,紹介並評價耶穌會士如何引入亞理斯多德學說入中國,又如何介紹孔子與四書五經子進入西歐,以及雙方此後在思想上、哲學上的互動與演進。內容大概是這樣子:
第一講是引言,分別處理「中」與「西」概念的歷史形成,與西方近代性興起之前的中、西互動,以及西方近代性的定性,和利瑪竇來華的歷史背景,並凸顯出利瑪竇設法擺脫西方文化殖民觀點,轉向友善平等交流的方向。
第二講,討論中西互譯運動,是以亞里斯多德發其端緒。本文將在耶穌會的教育章程中找到依據,並指出亞理斯多德在當時西學與中學脈絡中的地位,來評價亞里斯多德著作的譯介與改寫。本章並且要從科學、道德、乃至宗教層面,分別評述利瑪竇等人所引西學入中與中學入歐的貢獻。
第三講,將分別以亞里斯多德的靈魂論為例,分析西學中譯過程中的改寫與翻譯。本文所選的,包含艾儒略的《性學觕述》,以及一般認為是亞里斯多德《靈魂論》中譯的畢方濟《靈言蠡勺》,最後並選接受西學,又綜合中國哲學人性論的中國士人夏大常的《性說》,來論其影響與發展軌跡。
第四講,將討論中國經典西譯與西方近代哲學家的回應。由於經驗主義缺乏對其他文化的平等興趣,本章注要集中於理性主義者,從笛卡兒開始,到馬勒布朗雪的《一個基督徒哲學家與一位中國哲學家的對話》,到萊布尼茲和吳爾夫與西歐啟蒙運動的初興。
第五講,將集中討論清初中國士人對西學的回應與初融中西的嘗試。一方面選一位漢人士人夏大常,另一方面選一最早進入天主教的滿族親王德沛,看他們表現在形而上、人性論以及實踐論的中西初融的狀況。此外,並且舉夏大常為例,分析其中國宗教學的論述。
第六講開始從歐洲人對中國的讚頌,返回以歐洲為主體對中國進行批判性的閱讀。主要討論黑格爾與馬克思。黑格爾對中國哲學的看法,表現在「道」、《易經》的思想和語法,乃至其對歷史哲學和中國宗教的論斷。關於馬克思,其哲學思想較少涉及中國,但他對於鴉片戰爭的中國遭遇甚表同情,甚至以之為堅持道德原則的半野蠻人,並以之終將興起自由、平等、博愛的中華共和國。
第七講已進入二十世紀,我將舉馬丁‧布柏與馬丁‧海德格為例,來說明中西哲學互動在二十世紀的新境。這兩位馬丁,一位主張「 我與你」,願意學習中國的「 道之教」,比較強調我標題所言「欲近」的部分。另一位,雖曾試圖了解並意譯部分《老子》文本,引起中國學界興奮喝采,然而,探到底他還是主張只有希臘一脈的哲學,而且他用自己的思想強解並利用老子。
第八講是結語。在此,我想針對跨文化哲學再做些探討,除了檢討德希達和呂格爾兩人仍以古希臘以降的西方哲學為唯一的哲學傳統,間或也對中國哲學做一些自省。跨文化哲學有一個假定,就是哲學是出自於文化;也因此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哲學,或至少各個文化皆有能力發展出自己特色的哲學,也因此沒有哪一個傳統的哲學可以霸占哲學論壇;相反的,不同的文化傳統皆應明說自己的哲學,並透過相互外推,以便達到相互豐富。
以上是本書的梗概。本書的撰寫,我一方面感受到口語的好處,例如說,比較自由,論述起來較不受限制;也比較能順應聽眾,語法較為淺顯易懂。不過,另方面,實際的執行的情形仍然遠不如理想。口語總不如書寫那般周到,或因限於記憶,或因限於資料的運用,總難免有掛一漏萬的情形。加上我講的題材,並非記錄者所學或所長,所以難免在記錄時會有所差錯,以致必須費力修正。總之,最後的結果,希望口語的優長都能保留,而那些困難之處,終究都能克服了。
讀者可以看到,我在這本用口寫出來的書中,或許受到「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書名的影響,利瑪竇和海德格兩部分較多,中間略微縮小,看似像個啞鈴一般。不過,中間的部分其他人討論的也比較多。至於我的重點則是放在跨文化視野,並且從此一角度來評價他們。我的目的是要在他們身上看出某種跨文化精神,以便劣者加以拋棄,優者加以保存和發揚,可以日後妥善進入全球化跨文化的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