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周作人:記蔡孑民先生的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仲申,又字鶴卿、民友、孑民,號寉廎,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3],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紹興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25歲經殿試進士及第,被點為中國知識分子最高級別的翰林院庶吉士。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國近代民族學研究的先驅[4]。
周作人:記蔡孑民先生的事
周作人說蔡元培的精神是:中正 ....... (《古今》;1942.8)
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Makers across America are helping to alleviate the PPE shortage. D.I.Y. Coronavirus Solutions Are Gaining Steam. 制作N95防护罩; 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創客:新工業革命》《自造者:新工業革命》
3D printers can't compete on cost and efficiency with huge assembly lines, but they give American manufacturing a nimble, local backstop
ECONOMIST.COM
Makers across America are helping to alleviate the PPE shortage
A valiant attempt to compensate for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failure
住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的杰里米,守着家里两台3D打印机24小时不间断地制作N95防护罩,希望在最短时间内送到一线。
“大家都听说了口罩严重短缺,所以我想帮他们提高口罩免受污染的可能,” 他说。
此外,杰里米坚持不收取任何费用,他认为对抗新冠病毒的医疗人员“都正面对着枪林弹雨般的威胁,他们不应该为此买单”。
杰里米和妻子艾米的这项防护罩计划在网上获得广大回响。 “最温暖的是这些反馈重新燃起我的信念,就是人们愿意共患难,这是我过去很难相信的,”杰里米说。
Chris Anderson (May 2, 2013). "20 Years of Wired: Maker Movement". Wired magazine.
Mauroner, O. (2017). "Makers, hackers, DIY-innovation, and the strive for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 31 (1): 32–46. doi:10.1504/IJESB.2017.10004600.
The maker culture is a contemporary culture or subculture representing a technology-based extension of DIY culture[citation needed] that intersects with hacker culture (which is less concerned with physical objects as it focuses on software) and revels in the creation of new devices as well as tinkering with existing ones. The maker culture in general supports open-source hardware. Typical interests enjoyed by the maker culture include engineering-oriented pursuits such as electronics, robotics, 3-D printing, and the use of Computer Numeric Control tools, as well as more traditional activities such as metalworking, woodworking, and, mainly, its predecessor,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The subculture stresses a cut-and-paste approach to standardized hobbyist technologies, and encourages cookbook re-use of designs published on websites and maker-oriented publications.[1][2] There is a strong focus on using and learning practical skills and applying them to reference designs.[3] There is also growing work on equity and the maker culture.
Contents
自造者(英語:Maker,又譯為「創客」)概念來源於英文Maker和Hacker兩詞的綜合釋義,它是指一群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人群,他們以分享技術、交流思想為樂,以自造者為主體的社區(Makerspace)則成了自造者文化的載體。
隨著《連線》雜誌主編克里斯·安德森(克瑞斯·安德森 (作家))的《自造者:新工業革命》一書的熱賣,這一人群隨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目光。
《創客:新工業革命》北京:中信,2012
- MAKERS―21世紀の産業革命が始まる、 ISBN 4140815760
- 週刊 東洋経済 2013年 1/12号、 ASIN B00AQKDR6I
- ものづくり革命 パーソナル・ファブリケーションの夜明け、ISBN 4797333146
- メイカーズのエコシステム、ISBN 480209065X
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the third book written by Chris Anderson, Editor in chief of Wired magazine. The book was published on October 2, 2012, by Crown Business.[1] He is also the author of The Long Tail, published in 2006. Makers focuses on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s modern entrepreneurs, using open source design and 3-D printing, bring manufacturing to the desktop.[2][3]
The book is largely based on his 2010 article, "In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 Atoms Are the New Bits".[4] The ideas he portrayed, such as crowdsourcing of ideas, utilization of available lower-cos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ools, and reviewing options to outsource capital-intensive manufacturing were highlighted in the February 2010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rticle, "From Do It Yourself to Do It Together".[5]
Overview[edit]
We’re now entering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erson said. The first one, which began with the spinning jenny in 1776, doubled the human life span and set population soaring. From the demographic perspective, "it’s as if nothing happened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 next revolution was digital. Formerly industrial processes like printing were democratized with desktop publishing. The "cognitive surplus" of formerly passive consumers was released into an endless variety of personal creativity. Then distribution was democratized by the Web, which is "scale agnostic and credentials agnostic." Anyone can potentially reach 7 billion people.The third revolution is digital manufacturing, which combines the gains of the first two revolutions. Factory robots, which anyone can hire, have become general purpose and extremely fast. They allow "lights-out manufacturing," that goes all night and all weekend."This will reverse the arrow of globalization," Anderson said. "The centuries of quest for cheaper labor is over. Labor arbitrage no longer drives trade." The advantages of speed and flexibility give the advantage to "locavore" manufacturing because "Closer is faster." Innovation is released from the dead weight of large-batch commitments. Designers now can sit next to the robots building their designs and make adjustments in real time.— Stewart Brand, longnow.org[6]
References[edit]
- ^ "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rdcover by Chris Anderson". goodreads.com. Retrieved 2014-11-15.
- ^ "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rdcover by Chris Anderson". amazon.com. Retrieved 2014-11-15.
- ^ Anderson, Chris (2010-01-25). "In the 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 Atoms Are the New Bits". wired.com. Retrieved 2014-11-15.
- ^ Schawbel, Dan (2012-04-10). "Chris Anderson: How the Makers Will Create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forbes.com. Retrieved 2014-11-15.
- ^ "From Do It Yourself to Do It Together". hbr.org. February 18, 2010. Retrieved 2014-11-15.
- ^ Brand, Stewart. "Desktop manufacturing changes world". longnow.org. Retrieved 2014-11-15.
External links[edit]
- Review in The Guardian
- Chris Anderson's blog
- Autodesk Discusses Makers &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t Wired Conference on YouTube
相關活動[編輯]
Maker Faire是為Maker打造的國際平台,通過嘉年華的形式,期待Maker能在快樂的氣氛中,分享作品並激發更多的創意。在台灣,由泰電電業-馥林文化引進並舉辦 Maker Faire Taipei,自2013年以來連續舉辦五屆Maker Faire Taipei,累積總參觀人數已經超過十萬人次。身為台灣連結創客教育與科技產業的最大平台,2017年更領先全球推出創客藝術展,表現台灣Maker融合深厚人文底蘊與趣味互動科技的創作實力。
大港自造節Mega Maker Day是南台灣最盛大的自造者節慶,由M.ZONE大港自造特區執行長楊育修先生策劃發起,自2016年舉辦至今,即將邁入第四屆於2019年十二月初,每年創造2萬多人次的佳績,讓南台灣的自造者運動持續蓬勃發展,主辦方M.ZONE自造者特區位於高雄駁二,擁有數十種幾具設備,是南台灣最大的自造者空間。
相關條目
Triumph of the City: How Our Greatest Invention Makes Us Richer, Smarter, Greener, Healthier, and Happier (2011)[ 城市的勝利,2012
楊牧在80年代就對台北又愛又恨,與青年談urbanity.....
Edward Ludwig "Ed" Glaeser (born May 1, 1967) is an American economist
According to a review in The New York Times,[3] his book titled Triumph of the City: How Our Greatest Invention Makes Us Richer, Smarter, Greener, Healthier, and Happier (2011)[4] summarizes Glaeser's years of research into the role that cities play in fostering human achievement and "is at once polymathic and vibrant". 中譯本:城市的勝利,台北:時報文化,2012
Although his most recent book, Triumph of the City (2011),[4] celebrates the city, he moved with his wife and children to the suburbs around 2006 because of "home interest deduction, highway infrastructure and local school systems".[11]
***
Edward Ludwig "Ed" Glaeser (born May 1, 1967) is an American economist
According to a review in The New York Times,[3] his book titled Triumph of the City: How Our Greatest Invention Makes Us Richer, Smarter, Greener, Healthier, and Happier (2011)[4] summarizes Glaeser's years of research into the role that cities play in fostering human achievement and "is at once polymathic and vibrant". 中譯本:城市的勝利,台北:時報文化,2012
Although his most recent book, Triumph of the City (2011),[4] celebrates the city, he moved with his wife and children to the suburbs around 2006 because of "home interest deduction, highway infrastructure and local school systems".[11]
***
世界不是平的,世界是被人鋪築出來的。人類發明了城市,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也開創了一波又一波的文明高峰。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城市卻常被人們認為是骯髒、貧窮、不衛生、犯罪盛行、物價高昂、對環境有害的居住場所,但事實是否真的是如此?
在這本粉碎迷思的作品中,哈佛經濟學教授格雷瑟將證明城市實際上才是世界上最衛生、最環保與最富裕的生活場所。格雷瑟在本書中探索古今中外歷史,足跡踏遍全球,挖掘出城市不為人知的運作狀況,與城市如何能為人類帶來最大的福祉。作者並分析已開發國家的城鄉排碳現況,進一步投射到中國和印度發展後對全球的衝擊,而引證出高密度的大城市將是人類唯一的救贖。
格雷瑟大膽的報導、敏銳的分析與強有力的論證,為城市的重要性與光輝提供了迫在眉睫且具說服力的見解。他高聲疾呼,如果我們不好好發展我們的城市,無論我們身在何處,終將自食惡果。
獲獎記錄
2011年《經濟學人》非文學類年度好書
2011年《金融時報》商業類年度好書
2011年《金融時報》商業類年度好書
作者簡介
愛德華.格雷瑟(Edward Glaeser)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他同時主持了塔布曼國家與地方政府研究中心(Taubman Center for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與大波士頓地區拉帕波特學院(Rappaport Institute for Greater Boston)。他也是曼哈頓研究中心(Manhattan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與《城市期刊》(City Journal)特約編輯。格雷瑟研究的經濟學領域相當廣泛,包括城市、住房、種族隔離、肥胖、犯罪、創新制度與其他主題,他也為《紐約時報》的部落格Economix撰寫許多這類主題的文章。
譯者簡介
黃煜文
一九七四年生,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重要譯作:《論歷史》、《世紀末的維也納》、《肉體與石頭》、《巴黎,現代性之都》、《發現成吉思汗》、《追尋歐洲小販的歷史旅程》、《孔子:喧囂時代的孤獨哲人》、《王者之聲》。
目錄
重新認識城市的光耀∕華昌宜
人口集中利於節能環保∕薛涌
人口集中利於節能環保∕薛涌
導論:我們是城市動物
第一章:他們在班加羅爾製造什麼?思想的入口港:雅典∕巴格達的智慧所∕長崎:日本學習西方知識的門戶∕班加羅爾如何成為一座繁榮的城鎮∕教育與城市的成功∕矽谷的興起∕明日的城市
第二章:城市為何衰退?「鐵鏽地帶」是如何興起的?∕汽車時代之前的底特律∕亨利.福特與工業城市底特律∕為何出現暴亂?∕城市改造:一九七○年後的紐約∕科曼.楊的義憤∕科里效應∕高樓建築群∕繼續待在「鐵鏽地帶」∕從萎縮到偉大
第三章:貧民窟有何好處?里約貧民窟∕飛上枝頭∕理查.萊特移居城市∕美國貧民窟的盛衰∕內城∕政策如何助長貧窮
第四章:如何創造無害的居住環境?金夏沙的苦況∕治療生病的城市∕街道的清潔與腐敗∕道路越多,交通越不順暢?∕讓城市更安全∕衛生的好處
第五章:倫敦是個奢華的渡假勝地嗎?規模經濟與環球劇場∕分工與咖哩羊肉∕鞋子與城市∕做為婚姻市場的倫敦 ∕什麼時候高薪成了一件壞事?
第六章:摩天大樓有何好處?發明摩天大樓 ∕雷夫寇特的萬丈雄心∕管制紐約∕對高度的恐懼∕保存的危險∕巴黎的再思考∕雜亂無章的孟買∕三項簡單的原則
第七章:城市為什麼不斷蔓延?在汽車出現之前的城市蔓延∕亞瑟.雷維特與量產住宅∕以汽車為中心來重塑美國∕歡迎來到伍德蘭∕解釋人們的喜好:為什麼有一百萬人搬到休士頓?∕為什麼「陽光地帶」的住房如此便宜?∕城市蔓延有何缺點?
第八章:最環保的莫過於柏油路?田園生活的夢想∕骯髒的足跡:碳排放量的比較∕環境主義造成意想不到的結果∕兩種環保觀點:王子與市長∕最大的戰爭:讓印度與中國更環保∕尋求明智的環境主義
第九章:城市何以成功?帝國城市:東京∕管理完善的城市:新加坡與加伯羅尼∕聰明的城市:波士頓、明尼亞波利斯與米蘭∕消費城市:溫哥華∕成長中的城市:芝加哥與亞特蘭大∕盲目求好的杜拜
結論:平坦的世界,高聳的城市給城市一個公平競爭的空間∕以全球化來進行城市化∕培養人力資本∕幫助窮人,而非幫助窮地方∕城市貧窮的挑戰∕消費城市的興起∕鄰避主義的詛咒∕對城市蔓延的偏誤∕綠色城市∕城市的禮物
序
書評
華昌宜〈重新認識城市的光耀〉
這是一本破除迷思、讚頌城市的書。它將長久留在城市研究者的書架上,因為作者的破立是基於與理論有關的各項實際數據論證,並且是在並列城市的缺失和它的光輝優勢後作出統盤評量後的結論。
作者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學多才,著作等身,論文極豐。而本書是為一般讀者而撰,引用了無數實例,並不時以第一人稱來說明其城市經驗和觀察,特別著重在他居住過的紐約和波士頓。不過本書引證的範圍遍及全球並跨越歷史,涵蓋了成熟的歐美都市及快速發展國家中的城市,並對比了成功、失敗、以及轉型是否到位的城市範例。
城市可說人類社會中發展出來最複雜的一個組織。它的機能及正面功能和負面副作用交替互動,使得人「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極難認識其整體而不偏不倚地評斷其功過是非。本書作者則憑藉其經濟學素養,將使人困惑的因果關係釐清後再作評斷,解釋了諸城市盛衰的原因。總體結論則是無論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城市相較於鄉村是「使我們更富庶、更聰慧、更環保、更健康和更幸福」。他的結論均有資料為證,但這樣清晰斷然的宣告也需要勇氣,因為長期以來對城市,尤其對工業化後的大都市的一般論述,基本上是以負面為主。
不僅為了更有效率的生活和生產,作者更從環保生態的觀點列舉數據證明高密度城市的優點,因為低密度的生活生產浪費了更多能源在交通上。傳統環境主義的主張實際造成了更大環境傷害。作者從已開發國家的城鄉排碳現況,進一步投射到中國和印度發展後對全球的衝擊。高密度大城市是人類唯一的救贖。
本書會引發議論,但無疑將帶來深遠的影響。若能將本書從頭至尾細細讀來,並順手做成劄記,則必大有收獲,因為書的內容是如此豐富,涉及了都市的各種課題(堵塞、房價、衛生、犯罪、貧民窟、學區、保存、移民……),不啻是一本有關都市問題的小百科全書。何況書中夾插了極多涉及人與事的趣味軼事之歷史資料,使人讀起來興趣盎然。且作者對每一課題的檢討都是基於犀利的經濟分析,將是∕否(有資料證明)與好∕壞的價值結合,使其結論難以駁斥。更重要的是這些分析結論是從全民和全社會的效果來著眼,而非從一部分人(特別是龔斷輿論的菁英市民觀點)來看事情全貌。隱藏在論述後面的是一個各類都市發展型態的通盤性社會益本分析。因為如此,本書未來會在全球各地都市計畫及空間政策辯論時常為引據或參考。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若林 正丈 Wakabayashi Masahiro 我的臺灣研究人生:選舉共同體與防疫共同體;《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等
研究臺灣政治的權威若林正丈老師,在長年的臺灣研究中,見證從1983年以來到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時代的臺灣政治。如果要了解臺灣是如何凝聚「防疫共同體」的意識,還請一定要讀讀這次的新連載。
研究臺灣政治的權威若林正丈老師,在長年的臺灣研究中,見證從1983年以來到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時代的臺灣政治。如果要了解臺灣是如何凝聚「防疫共同體」的意識,還請一定要讀讀這次的新連載。
......展演主權
存在著競爭與對立的國際社會裡,即使是穩定獲得國際承認的國家,適切地展演主權,仍是不可或缺。那麼在不被承認的國家,一定程度的國家安全獲得保障,也就是在足以維持「事實上的獨立」這樣的條件之下,常常必須更加積極地藉由展演主權,以彌補「事實上獨立」的主權內涵,其缺乏國際承認的不足。在「人民主權」作為主體(必須遵守的規範)的現代國際社會之中,那不僅是政治菁英的課題,同時也是公民的課題。當然,最少也必須別踩到像是主張自己是臺灣「祖國」的中國,以及美國等恩庇國家的「虎尾」。
目前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大舉肆虐,導致肺炎全球大流行的巔峰時期,或許我們可以如此看待當下的臺灣:戮力進行防疫活動的臺灣,其「選舉共同體」的成員們,正在展演稱為「防疫共同體」的人民主權。參與以臺灣為單位的防疫陣線,透過守護共同體的經驗,或許這個「防疫共同體」正是某種「生命共同體」(李登輝在1990年代初曾經使用過的詞彙)的體現。
為了展演主權,不得不更加展現熱情,那樣的熱情不太容易連結到已獲得實際承認的主權,雖然這是不被承認為國家者的悲哀,但在那些活動裡獲得優異成績,提高國際知名度,更加深了作為「國家公民」的自豪感受。在世界性的疫情消退後,那個自豪的感受將如何被國際看待?
即非如此,臺灣這個不被承認的特殊國家,在近代主權國家體系這個巨大的偽善體制當中,也是個特異的存在,那是由東亞「國際強權」之間對抗關係的地緣政治學所製造出的產物。
標題圖片: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一位女士配戴著口罩購買水果,2020年4月14日,臺灣臺北市(AP/Aflo)
若林 正丈 Wakabayashi Masahiro《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等
就算臺灣處於美中兩大強權的夾縫之間,因此就忽視其主體性的存在,這樣的觀點畢竟有所偏頗。當然,發自這個「主體」的聲音並非單一,也是我們應當銘記於心的。
---若林 正丈Wakabayashi Masahiro《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頁xii
【作者簡介】
若林正丈
1949年出生,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東京大學教授,現任教於早稻田大學,研究領域為臺灣政治史與臺灣近代史。著有:《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蔣經國與李登輝》、《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譯者簡介】
李承機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林果顯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琪禎
1949年出生,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東京大學教授,現任教於早稻田大學,研究領域為臺灣政治史與臺灣近代史。著有:《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蔣經國與李登輝》、《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譯者簡介】
李承機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林果顯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琪禎
目次】
中文版序╱若林正丈
前言
序章 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
一、民主化、認同政治、臺灣海峽的和平
二、為什麼中華民國臺灣化?
三、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
第壹部 前期.初期條件.啟動 1945-1987年
第一章 多重族群社會的臺灣―歷史前提
一、滿清帝國、日本殖民帝國、多重族群社會
二、中場的悲劇―二二八事件與「省籍矛盾」、臺灣民族主義的歷史起源―國家機構的統合
三、國民黨政權的撤遷臺灣
第二章 戰後臺灣國家與多重族群社會之重組―初期條件
一、作為東西冷戰「前哨站」的戰後臺灣國家
二、作為另一個「正統中國國家」的戰後臺灣國家
三、作為遷占者國家的戰後臺灣國家
四、多重族群社會的戰後重組
第三章 不合理體制的惡化與調整―啟動過程
一、外部過程―從冷戰前哨基地到曖昧的周緣
二、內部過程―從體制調整到體制轉型
第貳部 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 1988-2008 年
第四章 民主體制的設置―「憲政改革」的第一階段
一、「憲政改革」的啟動與其政治藍圖
二、「憲政改革」的展開―「最小綱領民主體制」的設置與政府代表制問題的解決
第五章 朝向主權國家與民主體制的苦惱―「憲政改革」的第二階段
一、「凍省」與「臺灣式半總統制」之形成―第四次修憲
二、「兩國論」修憲的夭折與「憲政怪獸」的終結―第五次修憲的糾紛與第六次急就章式修憲
三、政權交替的衝擊與第七次修憲―國家性與政治體制的新典範?
第六章 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及其展開
一、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與政治動員之族群=民族的(ethnic-cum-national)脈絡
二、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展開
第七章 多元文化主義的浮現
一、「過去的克服」與「族群和解」
二、從同化主義到多元文化主義
三、變貌躊躇的認同
第八章 七二年體制的傾軋
一、中華民國臺灣化與「七二年體制」
二、「一個中國」原則在臺灣的衰退
終章 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海峽的和平
一、中華民國臺灣化之未來
二、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海峽的和平
後記
中文版後記╱薛化元
參考文獻
索引
前言
序章 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
一、民主化、認同政治、臺灣海峽的和平
二、為什麼中華民國臺灣化?
三、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
第壹部 前期.初期條件.啟動 1945-1987年
第一章 多重族群社會的臺灣―歷史前提
一、滿清帝國、日本殖民帝國、多重族群社會
二、中場的悲劇―二二八事件與「省籍矛盾」、臺灣民族主義的歷史起源―國家機構的統合
三、國民黨政權的撤遷臺灣
第二章 戰後臺灣國家與多重族群社會之重組―初期條件
一、作為東西冷戰「前哨站」的戰後臺灣國家
二、作為另一個「正統中國國家」的戰後臺灣國家
三、作為遷占者國家的戰後臺灣國家
四、多重族群社會的戰後重組
第三章 不合理體制的惡化與調整―啟動過程
一、外部過程―從冷戰前哨基地到曖昧的周緣
二、內部過程―從體制調整到體制轉型
第貳部 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 1988-2008 年
第四章 民主體制的設置―「憲政改革」的第一階段
一、「憲政改革」的啟動與其政治藍圖
二、「憲政改革」的展開―「最小綱領民主體制」的設置與政府代表制問題的解決
第五章 朝向主權國家與民主體制的苦惱―「憲政改革」的第二階段
一、「凍省」與「臺灣式半總統制」之形成―第四次修憲
二、「兩國論」修憲的夭折與「憲政怪獸」的終結―第五次修憲的糾紛與第六次急就章式修憲
三、政權交替的衝擊與第七次修憲―國家性與政治體制的新典範?
第六章 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及其展開
一、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與政治動員之族群=民族的(ethnic-cum-national)脈絡
二、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展開
第七章 多元文化主義的浮現
一、「過去的克服」與「族群和解」
二、從同化主義到多元文化主義
三、變貌躊躇的認同
第八章 七二年體制的傾軋
一、中華民國臺灣化與「七二年體制」
二、「一個中國」原則在臺灣的衰退
終章 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海峽的和平
一、中華民國臺灣化之未來
二、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海峽的和平
後記
中文版後記╱薛化元
參考文獻
索引
序章 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摘錄)
本書是一本雙重觀點的現代臺灣政治論。政治結構變動論的角度所要論述的,是「中華民國臺灣化」這種政治共同體層次的政治結構變動、以及因此所牽動的社會文化之改觀與國際政治傾軋的過程。另外要輔以歷史的觀點,遠眺那些把臺灣當作邊陲的各個帝國之興衰。
本書是一本雙重觀點的現代臺灣政治論。政治結構變動論的角度所要論述的,是「中華民國臺灣化」這種政治共同體層次的政治結構變動、以及因此所牽動的社會文化之改觀與國際政治傾軋的過程。另外要輔以歷史的觀點,遠眺那些把臺灣當作邊陲的各個帝國之興衰。
臺灣歷經過三個性格迥異的帝國(作為古典之世界帝國的清朝、作為近代殖民帝國的日本、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正式帝國」的美國)體系之邊陲地位,其中或被編入或被庇護,刻畫出一段獨特的發展歷程。如今,竄起的中國正燃燒著炙熱的欲望,企圖把這個擁有複雜歷史的邊陲再次收編旗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世界性的中心─邊陲結構(美國帝國體系)中,臺灣造就出經濟發展與民主化。立足此一成果之上,面對東西冷戰結束後的全球化浪潮所導致的中心─邊陲結構之變動的新趨勢,臺灣顯得半推半就。要論述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原動力,也等於是把現代臺灣政治史放在此一脈絡中來檢視。
臺灣,是一個土地大小和位於日本列島南方的九州相似,人口約2,300萬(2007年)的島國。戰後長期受到忽視,近年來,政治開始受到日本以及國際社會的注意。
理由之一,無疑是政治體制的民主化。在經歷戰後三十餘年的中國國民黨一黨統治之後,二十世紀最後四分之一個世紀所發生的世界性民主化浪潮,終究也席捲了這個島嶼。臺灣的民主化,就在斷然實施政治自由化、導致國民黨的一黨統治遭到破壞當中,開啟了進程,接著著手改革政治參與體制。1986年,在野的民主進步黨獲得組黨許可;隔年,終於解除了長久以來束縛政治自由的戒嚴。隨後,1988年1月,斷然實施這項自由化的總統兼中國國民黨主席蔣經國去世,國民黨內部隨即掀起一波慘烈的權力鬥爭。
最後,在壓制局面的李登輝(總統兼黨主席)之主導下,向來被譏為「萬年國會」的畸形國會,在1991至1992年之間完成了正常化﹔再經過1994年分別實施的臺灣省、臺北市、高雄市等大型行政區的首長民選過程﹔最後藉由1996年實施總統直接民選,完成了民主化工程。就在韓國的民主化與民主體制持續存在的同時,臺灣也成立了民主主義政治體制,這些體制雖帶有種種缺陷,卻也不斷發揮功能持續運作,已經構成了東亞政治秩序的一部分。
不過,事情並未就此結束。隨著民主化的進展,臺灣政治中所具有的強烈認同政治色彩也逐漸浮現。民主化雖可藉著政治體制之包容力的提升而減輕甚至解決有關認同的爭議,相反的,認同的爭議也有可能因為民主化所導致的政治競爭之擴大與激化而受到挑撥與刺激。在自由所拓展的政治空間裡,臺灣民族主義躍出檯面,開始對抗中國國民黨政權用來作為國民統合之用的意識形態,也就是官方中國民族主義教條。自1980年代末期開始,所謂「統獨問題」(應該與中國統一或者臺灣自己獨立)、以及臺灣住民「究竟是臺灣人或是中國人?」之類的問題,隨著對於具體的對中政策究竟是對是錯的追究過程,變成了爭議性的發燒議題。
那個存在於臺灣並自稱為「中華民國」的政治體、以及構成這個政治體之內涵的住民,兩者對於政治共同體的認同出現了爭議;此外,那些在公共舞臺上露臉的各個政黨以及不同的政治家、意見領袖等公眾人物的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立場,也被不斷地嚴格追問。
戰後臺灣最深刻的社會裂痕就是存在於「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矛盾,民主化也促成了這種「省籍矛盾」的改觀。所謂本省人,是戰前以來就住在臺灣的人民,人口上居多數,他們因為民主化而掌握了權力。相對於此,外省人是隨著戰後國民黨政權渡臺者,他們在黨、政、軍、文化機構方面占據要職,在人口上雖居少數,相對於本省人,卻在戰後臺灣國家占據著結構上的優勢地位。民主化,也可以說是這批占據支配地位的少數人口在「政治─意識形態─文化」等各方面逐漸失去其結構性優勢地位的過程。
另外,因為民主化而擴大的政治自由,也影響到在本省人中居少數地位的「客家人」、以及在人口上居壓倒性少數地位的原住民族,他們開始展開族群上的自我主張運動。這些運動的主張逐漸被社會接受,中央政府行政院層級也設立了專職機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顯示國家開始把回應少數族群要求的責任,化為行政上的制度化工作。受到臺灣民族主義對於國民黨政權依據官方中國民族主義所建構的一元性文化支配所發動的批判之影響,企圖以臺灣社會之各「族群」(後述)的文化相互尊重為原則,讓臺灣文化朝多元文化方向重組的理念、以及企圖實現此一理念的社會、文化上的實踐也應運而生。
就這樣,民主化所掀起的臺灣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在循著臺灣「多重族群社會」(詳細請參照第一章)的雙重族群界限所形構的複合式族群政治(ethno politics),與國族認同或民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政治的相互重疊中,展開了一段複雜的政治過程。認同政治的此種樣貌,在民主體制的建置完成後,力道反而變得更加強勁。
臺灣的選民自1990年代以來,透過幾乎是年年舉行的中央層級選舉,即總統選舉(四年一次)、國會(立法院)選舉(三年一次,2008年以後四年一次)、臺北市長、高雄市長選舉(四年一次,實質上具有選出未來的總統以及行政院長候選人的意義),一方面定期確認自己歸屬於臺灣這個政治共同體的意識,一方面也在政黨之間的競爭、特別是在選舉期間的競爭中所展開的複雜之認同政治中,經歷分化與統合向量之間無法避免相互糾纏的政治過程。
另要附加說明的是,此種認同政治並非僅出現在臺灣內部的政治中。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中國只有一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他們過去高喊「解放臺灣」,1970年代末期,國家方針修正為「改革開放」,從此以後,除了號召「祖國的和平統一」以外,一方面也不斷重申絕不放棄武力作為行使統一的手段。臺灣的認同政治,理所當然地跨越了臺灣海峽,把強烈主張「一個中國」、「反對臺灣獨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各號政治人物也捲入其中。對於這些相互糾纏的動向,美國或日本往往被迫必須對其中一些做出回應,也因此,強化了臺灣認同政治與國際政治之間的牽扯,甚至對於臺海的和平、以及以亞洲安全保障問題為主的國際政治,也都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何以致此?――若從臺灣政治這一方面探求其因,則本書所做的觀察認為,此乃因為臺灣政治民主化這一結構性變動,啟動了另一個與此結構性變動重疊、卻又與民主化有著迥然不同之內容與意義的政治結構上的變動;而這個政治結構上的變動所造成的影響,在臺灣民主化之後不但繼續存在,更隨著中國因為「改革開放」的成功而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勢力快速增強,導致戰後在「非正式的帝國」美國,或者「美國帝國體系」(請參照第二章第一節)所建構的世界秩序之下所定形的維繫臺海現狀之體制(「七二年體制」)出現傾軋所造成。
本書擬將此所謂另一個政治結構上的變動稱之為「中華民國(的)臺灣化」。本書則是一本站在「中華民國臺灣化」的角度,描寫臺灣以及關於臺灣政治之衝擊的現代臺灣政治論。
中文版後記(摘錄)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若林教授的博士論文,即是以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作為專攻。由於長期以來關注臺灣近現代史的研究,特別是在戰後臺灣史研究上著作甚多,更被臺灣研究學界視為研究臺灣現代史的重量級學者。換言之,若林教授的社會科學研究出身的背景,常常相對被忽略。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學術背景出身,使得若林教授雖然重視史料的統整、論述,對於歷史的解釋更是用力甚多。
而本書的內容,也是若林教授研究取向的體現,呈現的特點之一是:大量應用最新的研究成果,統合目前為止中、日、英文學界對戰後臺灣史的研究,橫跨政治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區域研究、認同政治等學術領域。在〈前言〉中指出,本書運用了至少包括「多重族群社會」、「遷占者國家」、「七二年體制」、「民族主義政黨制」等論述工具。換言之,本書是一本具科際整合特色的戰後臺灣政治史,也是作者在先行者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其獨特的「分析式架構」,檢視並解釋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歷程。在研究成果的掌握上,則兼具深度與廣度,臺、日年輕學者的研究亦在援引之列,在閱讀上無疑享有「鳥瞰式」的滿足感,也讓兩國學界更簡便地了解彼此的研究關懷。無論舊雨新知,應該都肯認這是若林教授關於戰後臺灣史書寫的重要風格,或可視為本書的第一個特色。
其次,即使出身社會科學,但若林教授對於歷史脈絡的重視,使得戰後臺灣史的格局放大為近代世界帝國體系的變動,而其中臺灣的選擇與作為充滿能動性,在不同時期展現了內部政治變化與外在國際情勢的強烈互相影響。本書明言具有兩個視角,一個是政治結構變動論,亦即政治共同體層級的政治結構變動、社會文化的變容與國際政治的衝擊。另一個即是歷史的視角,將臺灣擺放於三個性格相異的帝國邊緣(古代世界帝國的清帝國、近代殖民帝國的日本、二次大戰後「非正式的帝國」美國),凸顯臺灣歷史的「邊緣性」。具體而言,本書延續《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的歷史脈絡,同樣正視「縱的繼承」(主要指涉日治時期,甚至溯源至清帝國統治時期之前的臺灣歷史傳承或遺產)與「橫的移植」(主要指涉二次戰後自中國移入臺灣的制度、文化)兩個側面。或許正是重視這樣的歷史脈絡,若林教授才會傾力觀察「中華民國臺灣化」諸現象,並據此解釋政治變化的趨動力。
再者,如同前述,作為政治研究的專著,對臺灣戰後政治發展提出整合性的解釋也是本書的特色。書中提出所謂的「七二年體制」,對一九七二年以後影響臺灣政治發展的國際政治結構與臺灣國內政治發展的關係,特別是其中的矛盾關係,有深刻剖析。亦即,外在的「七二年體制」雖然是臺灣內部政治改革的重要促因,但特別是民主化改革後,中華民國朝向建立以臺灣為主體的國民主權國家,此一發展卻又回頭衝擊「七二年體制」。此種臺灣主體意識的政治發展,以及其與「七二年體制」的辯證關係,是後續影響臺灣政治發展的重要變數。若林教授以「中華民國臺灣化」統合此種政治改革的構圖,探討戰後臺灣在國家定位、政府機構設計、意識形態與認同等面向的變化。此為全書核心所在,作為介紹性文字不欲多言,還請讀者細細品味。
最後,由於熟稔於臺灣的學術成果與現實脈動,若林教授由此汲取養分,豐富了自己的解釋,反過來向日本讀者介紹原生自臺灣的關懷。這裡想舉出的是「族群」的概念。若林教授認為現今於臺灣社會和學界普遍使用的「族群」一詞,較之其他辭彙,更能說明臺灣的現象:既可指稱各種不同的人群分界(原住民族與漢族,客家人與福佬人,日治時期的臺灣人與日本人),又可兼顧傳統理論難以包攝的分類(本省人與外省人)。藉由族群概念,本書的政治史內容不僅包含國家定位和政治結構,對於多重族群社會的再編、民族主義政黨制的開展,以及多元主義的浮現,才會投以如此多注目的眼光,語言、教育與文化政策在才會政治面的通史中佔有重要地位。若思及近代以來,臺灣與中國均大量自日本輸入辭彙,作為描述和認識新事物的工具,本書以臺灣的辭彙向日本介紹臺灣歷史,希望日本讀者藉此更清準掌握臺灣的現實與其歷史脈絡,不覺深有況味嗎?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若林 正丈 |
假名 | わかばやし まさひろ |
平文式羅馬字 | Wakabayashi Masahiro |
著作
若林正丈、許佩賢譯,〈日本的臺灣殖民地支配史研究的成果〉,《當代》87、88 期.
單行本
臺灣研究注目新書,若林正丈教授《戰後臺灣政治史──
本書是日本學界研究臺灣政治第一人、
本書主編吳密察教授指出,這本書是一部成功地結合社會科學(
- 《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湾抗日運動史研究)(研文出版, 1983年/増補版, 2001年)
- 海峡――台湾政治への視座(研文出版, 1985年)
- 《轉型期的台灣》(転形期の台湾――「脱内戦化」の政治)(田畑書店, 1989年)
- 台湾海峡の政治――民主化と「国体」の相剋(田畑書店, 1991年)
- 《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湾――分裂国家と民主化)(東京大學出版會, 1992年)*若林正丈:《台灣 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再版http://blog.roodo.com/michaelcarolina/archives/9791097.html
- 《東洋民主主義》(東洋民主主義――台湾政治の考現学)(田畑書店, 1994年)
- 《蔣經國與李登輝》(蒋経国と李登輝――「大陸国家」からの離陸?)(岩波書店, 1997年)
- 台湾の台湾語人・中国語人・日本語人――台湾人の夢と現実(朝日新聞社, 1997年)
- 台湾――変容し躊躇するアイデンティティ(築摩書房ちくま新書, 2001年)
編撰
- 《台灣:轉型期的政治與經濟》(台湾――転換期の政治と経済(田畑書店, 1987年)
- 《更多你不知道的台灣》(もっと知りたい台湾)(弘文堂, 1998年)
-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的台灣」精讀》(矢内原忠雄「帝国主義下の台湾」精読)(岩波書店[岩波現代文庫], 2001年)
合著
- (劉進慶、松永正義)台湾百科(大修館書店, 1990年/第2版, 1993年)
- (大江志乃夫、淺田喬二、三谷太一郎、後藤乾一、小林英夫、高崎宗司、川村湊)岩波講座近代日本と植民地(全8巻)』(岩波書店, 1993年)
- (谷垣真理子、田中恭子)原典中国現代史(7)台湾・香港・華僑華人(岩波書店, 1995年)
譯著
-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中国社会の超安定システム――「大一統」のメカニズム)(研文出版, 1987年)
- 陳明通《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湾現代政治と派閥主義)(東洋經濟新報社, 1998年)
參閱
外部連結
訂閱:
文章 (Atom)
Some Blogs of Hanching Chung
網誌存檔
-
▼
2020
(428)
-
▼
4月
(51)
- 周作人:記蔡孑民先生的事
- Makers across America are helping to alleviate the...
- Triumph of the City: How Our Greatest Invention Ma...
- 若林 正丈 Wakabayashi Masahiro 我的臺灣研究人生:選舉共同體與防疫共同體;《戰...
- 人間筆記:莊坤良書畫集 Moments of Life by Kun-liang Chuang
- Bill Moyers《美國心靈》(A WORLD OF IDEAS)到 BillMoyers.com
- Shigeru Yoshida (吉田 茂)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In his 1905 book, "The Protestant Et...
- Axel's Castle: A Study in the Imaginative Literatu...
- 病夫治国 Information about the health of the Kim fami...
- 法蘭西院士就職演說:保羅·瓦勒里的;瑪格裏特·尤瑟納爾 Marguerite Yourcenar. ...
- 鍾玲著有小說集《大輪迴》(九歌)、《鍾玲極短篇》(爾雅;香港,匯智)、《天眼紅塵》(北京,人民文學)...
- 林文月《千載難逢竟逢》《源氏物語》 "The Tale of Genji" by Murasaki ...
- 《胡適全集》《周作人文選 I/II》; 出版百本書 《知堂回想錄》
- The_Tale_of_Genji_A_Japanese_Classic_Illuminated紫式...
- Translating, teaching and reading Camus’ “The Plag...
- The Library of Greek Mythology By Apollodorus Robi...
- 路易斯·塞普爾維達Luis Sepúlveda Calfucura 1949~2020《讀愛情故事的...
- Henry David Thoreau:...AS CHANTICLEER IN THE MORNI...
- José Garcia Villa
- 黃友棣 樂風泱泱、 樂谷鳴泉、樂林蓽露、琴臺碎語、樂教流芳、樂海無涯、音樂人生、樂浦珠還、樂境花開...
- 邱坤良 人民難道沒錯嗎?:《怒吼吧,中國!》.特列季亞科夫與梅耶荷德
- 樸月《鹿橋歌未央》;詞演示《梅花引》---自存再校本
- 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教授《孔子之前:中國經典誕生的研究》《溫故知新錄...
- 小林宏光 著《中国版画史論》(日本語)
- The Pantheon-Design, Meaning, and Progeny萬神殿及劇場
- 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1791年4月27日-1872年4月2日)
- 呂坤『呻吟語』
- A Tribute to Robert Delpire
- Burton Watson著《司馬遷傳》和《史記》英譯的英文和日文書評
- 汪暉 1959~
- 黃仁書房( 臺南藝術大學音像學院)
- 陳 舜臣 我與水滸伝《水滸傳》〈方臘之亂》》( A Study of Fang La Rebell...
- 雞飛狗走(狐運開):The Fox and Hen ;雞冠天下:一部自然史,雞如何壯闊世界,和人類共創文明
- “minimum vital income (IVM) bridge”基本收入
- 《門外:懷念賴顯邦先生專刊》第五期
- 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
- Kim Jiyoung, Born 1982
- 一生詩的完成 楊牧 (印刻文學生活誌 4月號/2020 第200期)
- Chief Seattle's LETTER TO ALL. How the West Was ...
- 阮美慧《見與不見》
- 黃州雪堂記(蘇軾)
- 善之 吉川幸次郎先生 Kōjirō Yoshikawa 1904- 1980
- 《文學與宗教:第一屆國際文學與宗教會議論文集》1987;第四屆文學與宗教國際會議論文集 2003
- 莊因《八千里路雲和月》;維基百科 楊牧 缺父母和前妻等資訊
- Godspeed: A Memoir, Casey Legler (born 26 April 1977)
- 任世雍《英日小說對比評析》2020
- Curious Minds
- 美國最大報業連鎖企業GCI - Gannett Co Inc 將安排261家報紙的員工無薪休假
- 鍾玲《生死冤家》;國文教科書
- The State of Siege (French: L'État de siège) is th...
-
▼
4月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