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阮美慧《見與不見》


鄭烱明

阮美慧《見與不見》出版 鄭烱明
阮美慧新著《見與不見─「笠」詩社前緣發展及其「現代性」探尋》,今年2月由晨星出版社出版。
這是一本探討「笠」詩社的特質,及重要成員包括:林亨泰、錦連、陳千武、杜國清、白萩等人在不同時期所建構的台灣現代詩美學的面貌,甚至對「銀鈴會」前後期的發展與「笠」詩社關係的重要著作。陳千武於《美麗島詩集─中華民國現代詩選》(日文,1970年笠詩社編譯)後記所提出的「現代台灣現代詩應分別從兩個球根的源流來加以思考」,與李敏勇《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雙重構造的精神史》(2019)的概念,應對阮美慧探討台灣現代詩的歷史發展有所啟發。
阮美慧現任教於東海大學中文系,毫無疑問的,她是目前國內最瞭解「笠」詩社及其詩人的學者、詩評家。





---


白萩1956年曾加入紀弦「現代派」,《藍星》詩社,接任《創世紀》編委。1964年白荻與林亨泰等人共同創組笠詩社,發行《笠》雙月刊,與韓日詩人合作,編輯出版《亞洲現代詩集》。曾獲吳三連文藝獎,榮獲臺灣詩獎,臺中市大墩文學獎文學貢獻獎。著有詩集《蛾之死》、《風的薔薇》、《天空象徵》、《白荻詩選》、《香頌》、《詩廣場》、《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自愛》、《觀測意象》及詩論集《現代詩散論》等多種。
白萩自述其創作歷程可簡單劃分四個階段:《蛾之死》是第一階段;《風的薔薇》是第二階段;《天空象徵》、《香頌》、《詩廣場》是第三階段;《觀測意象》是第四階段。白荻在語言上通過重新鑄造和組合,使讀者思想活脫脫地呈現於文字的結構裡,且不堆疊虛華的文句。因此造就深刻的韻味,想像力緻密,致力探討生命,富悲劇精神。
葉石濤評論:「白萩的詩富獨創性,語言鮮活,他是一位敏銳的詩人。」

重要作品列表[編輯]

1958年 《蛾之死》,臺北:藍星詩社。 1965年 《風的薔薇》,臺中:笠詩社。 1969年 《天空象徵》,臺北:田園。 1971年 《白萩詩選》,臺北:三民。 1972年 《香頌》,臺北:笠詩社。 1973年 《現代詩散論》,臺北:三民。 1974年 FEUER AUF TAIWAN GEDICHTE,GERMAN:HARIEKIN PRESS. 1984年 《詩廣場》,臺中:熱點文化。 1989年 《風吹才感到樹的存在》,臺中:光復。 1990年 《自愛》,臺北:笠詩社。 1991年 《觀測意象》,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