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The tower of pride

 【為什麼是「驕傲之塔」?以及什麼是「驕傲之塔」?】


今年的奧運賽事剛剛落幕,或許大家對於巴黎艾菲爾鐵塔的形象仍記憶猶新。


附圖的這張鳥瞰圖,是Lucien Baylac所繪,畫作的主題是「Panorama of the 1900 Paris Exposition」(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全景)。


畫中除了醒目的艾菲爾鐵塔之外,直接映入眼簾的還有蜿蜒流淌的塞納河、跨越河岸的亞歷山大三世橋,以及座落在右岸的大皇宮與小皇宮。


是的,這幅畫也就是我們即將出版的Barbara W. Tuchman《驕傲之塔:一戰前的歐美世界圖像,1890-1914》的書封主圖。(我給我的某一位同事看這張圖時,他直接的反應是:「好美!感覺可以玩《模擬城市》了!」)


為什麼這本書的書名是「驕傲之塔」(The Proud Tower)?這是我開始編這本書時的第一個疑問。


如果依照Barbara W. Tuchman的詮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二十世紀的開端,那麼她在這本書要寫從1890年到1914年的這段歷史,書名是不是就可以是「世紀末的歐羅巴」?


但如果是這樣的書名,這位作者也就不是Barbara W. Tuchman了。(雖然也的確有一本史學名著書名就叫《世紀末的維也納》。)


為什麼書名是「驕傲之塔」?以及「驕傲之塔」是哪一座塔?(依照我的猜想)這正是Barbara W. Tuchman這樣的偉大作家留給她聰慧的讀者們(以及編輯)的謎題與樂趣,要我們從書中去尋找解答――如果解謎本身就是樂趣。


她在這本書的卷首語,引用了美國作家愛倫.坡書中的一句話:


#從城市裡的驕傲之塔

#死神旁若無人地俯視一切


這是「驕傲之塔」這個詞首度在書中出現。接著,在全書漫長的四十餘萬字敘事中,沒有再出現這個詞。一直到了這本書的後記,「驕傲之塔」才再度現身。


Barbara W. Tuchman在後記(下冊,668頁)裡是這麼說的:


#在歐洲文明的偉大時代興建的這座驕傲之塔,

#是一座壯觀而熱情、#富饒而美麗,

#同時擁有一座黑暗地窖的宏偉建築物。


於是,我們可以理解到了作者的用心。「驕傲之塔」一詞就是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所建立的歐洲文明成就的譬喻。這樣的文明之塔,有光明的面向,卻也有晦暗的陰影。呼應了她在前言中提到的,「這個時代不是完全只有信心、純真、舒適、穩定、安全與和平」,也「同時存在著懷疑、恐懼、騷動、抗爭、暴力與仇恨」。


不過,Barbara W. Tuchman還是沒有回答:「驕傲之塔」是哪一座塔?她的心目中是不是有一座實存的「驕傲之塔」?


這個問題,在這本書中確實沒有答案。作為讀者的我們,只能從書中的蛛絲馬跡之中去尋找我們認為的「可能的」答案。


如果「驕傲之塔」真的存在,會不會是建成於1889年的艾菲爾鐵塔呢?艾菲爾鐵塔落成時,是當時全球的最高建築(後來在1930年,被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超越)。如果要以這座塔作為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歐洲文明的表徵,似乎是說得通的。


而Barbara W. Tuchman在書的第五章,在介紹1900年的世界博覽會時,提到了艾菲爾鐵塔,這也是她在這本書中唯一一次提到這座塔:


//一九○○年,萬國博覽會在巴黎市中心占地二百七十七英畝的會場舉行,從四月到十一月,博覽會向來訪的五千萬名遊客展示新世紀的能量。法國人為了讓這次博覽會的建築物能與上次博覽會完成的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媲美,因此以相同的拚勁興建了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這座工程學與美學的新奇蹟,只使用低垂而優雅的單一拱形就橫跨了塞納河。亞歷山大三世橋被譽為「舉世無雙」,而在塞納河右岸則新建了兩棟常設展覽館,分別是大皇宮與小皇宮(Grand and Petit Palais),人們一致認為這兩座建築物「不僅適合展出而且宏偉華麗」。//(下冊,398頁)


經過與書封設計師謹銘的討論,我們決定以艾菲爾鐵塔作為Barbara W. Tuchman的「驕傲之塔」,這也是對這本書以及書名的一個「可能的」詮釋。


在後記中,Barbara W. Tuchman接著指出:


//與後來的人相比,驕傲之塔的居民更自主,更自信,更有希望;

更華麗,更鋪張,更優雅;

更無憂無慮,更興高采烈,更樂於彼此的陪伴與交談,

更不公義與更虛偽,更貧困與更匱乏,更感情用事,

其中包括虛假的情感,更不容忍平庸,

工作更有尊嚴,更徜徉於自然,更有熱忱。//


這是對所謂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人們的白描了。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以上的這段文字所說的不只是百餘年前的人們,現在的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周奕成先生在為《驕傲之塔》所寫的導讀文章中也指出:「我們所處的2010至2020年代,就很多面向來看,與1910至1920年代非常相似。」


在1914年之後,迎接當時的人們的是「死神的年代」,用Barbara W. Tuchman的話來說,是「影響深遠的惡性事件」。歷史的大浪帶走了無數的生命,「無論獲得了什麼,都無法彌補……失去的一切」。而接下來等著我們的,又將是什麼呢?歷史仍未給出答案。


今天是今年八月的倒數第四天,110年前的八月,1914年的八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掀起戰火的第一個月。Barbara W. Tuchman的《八月砲火》詳盡敘述了一戰第一個月的戰事。如果您喜歡《八月砲火》,請務必再看它的前傳《驕傲之塔》。如果您喜歡《驕傲之塔》,那麼再接著讀《八月砲火》,就沒錯了!


▾▾▾

《#驕傲之塔:#一戰前的歐美世界圖像,1890-1914(上)(下)》

芭芭拉.塔克曼 著╱黃煜文 譯╱廣場出版 2024年9月出版


紙本書、電子書,同步上市


❝《八月砲火》精彩而生動地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之初的場景。在《驕傲之塔》中,塔克曼再次發揮她的敘事天分,用全景的角度描述了一戰前的世界。❞――《新聞週刊》(Newsweek)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