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Peter Zarrow《 戰爭與革命交織的近代中國 1895-1949》;潘小松 《書夢依舊》《晚清民國雙語詞典文獻錄》《書國漫游》


戰爭與革命交織的近代中國
作者: 沙培德 (Peter Zarrow)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原作名: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895-1949
譯者: 高波 
出版年: 2016-5-1
頁數: 466
定價: CNY 78.00
裝幀: 平裝
叢書: 海外中國研究文庫
ISBN: 9787300188874
內容簡介 • • • • • •
為理解中華民國,本書並不採取直線敘述,而是以專題章節的形式提供對於中國轉型這一中心主題的深度闡發,再將它們綜合起來,編織入整體的敘 述。儘管本書是按時間先後順序推進的,但是每一部的各章都用一種更為聚焦的方式考察那幾十年中的特定方面:政治、社會關係、思想、外交、經濟以及其他主 題。因此,本書避免單一的故事線索,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反教科書的作品。將其摶為一體的是貫穿這一時代內外的一系列重複出現的主題。通過檢查不同顏色的絲 線,我們就可以看到外衣是怎樣織成的。
在19世紀的最後幾十年與20世紀的最初幾十年中,在外國干涉、戰爭與經濟紊亂的情況下,中 國古老的王朝政治制度以及支援它的社會結構瓦解了。成百上千萬的中國人為了生存——為了自己與家族(有時是民族)的尊嚴——而努力奮鬥。民族本身也有待構 建。如我們將看到的,儘管長期以來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中國認同的版本,但正是在20世紀初,知識份子與激進行動者首次試圖通過混合種族、文化與歷史等觀念 來界定中華民族。這些令人興奮的觀念觸動了受教育階層與城市群體的心弦,最後,它們還傳佈到了農民階級之中。與此同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宣告帝制就 此結束,並在隨後試圖建立一個共和國。清朝是以漢民族主義的名義被推翻的,滿族統治者被視為外國侵略者——他們在兩個半世紀之前突然沖出了東北森林,征服 了中國。1911年前,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清朝不過是前後相繼的二十多個皇室中最近的一個,其“正統性”可以被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像之前的所有王朝那 樣,清廷以其自身而非人民的名義實行統治。
在王朝最後的那些年中,這讓越來越多的人難以容忍。他們想要一個代表國人利益的強大政 府。由此,1912年建立的中華民國將民族主義與民主主義聯繫在了一起。對受過教育的群體——如數量日漸增加的學生、軍人、專業人士以及商人——來說,這 些理念既是奮鬥的目標,又是他們之間互相爭奪的物件。到20世紀20年代,城市工人與許多鄉村社群也已經成了舉足輕重的政治行動者,他們也迫切要求實現自 己的社群與正義理念。民族主義將那些算得上數或應被算上數的人群重新界定為政治共同體的成員。它喚起了對一個問題的注意,那就是一個軟弱且四分五裂的中國 如何保衛自己抵抗外國自19世紀以來的威脅。而它不可避免地與社會正義——權力與財富在中國內部如何產生與分配——的問題纏結在了一起。
因 此,建立某種新政府的鬥爭就關涉到政治共同體成員如何作為——哪些成員應該有什麼樣的權利與義務。這與建立強大國家以抵抗外國威脅和直接侵略的迫切需要之 間存在著競爭關係。在這幾十年中,戰爭肆虐,沒有哪個城市、村莊或家庭能不受其影響,且它又與新權力源及其反對力量的出現關係巨大。在摧毀舊社會結構並為 新權力競逐者的出現開闢道路方面,外國帝國主義與赤裸裸的侵略、內戰、地區與宗族暴力以及匪患都發揮著作用。在這幾十年中,中國還被進一步拖入世界經濟之 中,這促進了城市化(尤其是在東部沿海),並為新的文化交互與社會變革開闢了道路。
在這幾十年中,幾乎所有的政治運動都以民主為名 義,而民主自然在不同時間對不同群體意味著不同的東西。民主有時意指選舉制度或實行選舉的保證(以西方人最為熟悉的方式),不過,它還意指各式各樣的群眾 動員以及從公民權到經濟安全等種種權利制度。在20世紀的頭幾十年中,新社會群體——例如婦女、工人、商人、少數民族以及各種“愛國者”——要求在政治上 發出聲音。城市精英在挑戰王朝權力以及隨後反對自封的建國者時,都既用民族主義又用民主主義來正當化自己的行動。在工人與農民之中,民主、社會正義與民族 主義也變成了強有力的潮流,塑造著長期革命鬥爭的進程。中國革命者反抗著傳統習慣與道德的重負,同時也與民國時期新出現的掌權者作鬥爭。
因 此,“民族”與“民主”的概念就成了競爭中的社會與政治群體的鬥爭舞臺。同時,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標誌就是國家建設的努力與實驗,這種努力與實驗宣稱能 加強國家力量且創建民主,而事實上通常是通過創建民主來加強國家力量。然而,在像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女性主義以及(就此而言)民主主義這樣的社會運動 中可以看到的解放與烏托邦衝動也可能受到了限制,理由則是國族統一以及抑制對國家或法團權力的阻抗。中國民族主義是通過面對外國的頻繁干涉與侵略的恥辱感 塑造出來的。領導者與人民都同樣盡力試圖恢復歷史上的偉大。他們將中國理解為一片有著古老榮光的土地。而為了生存與發展,它需要新的制度。首要的則是新的 公民,他們會被像學校、法律、兵役以及國家宣傳這樣的共同制度塑造為一個有凝聚力的整體。本書的絕大部分就是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追索這些嘗試——教育普及 化,語言標準化,改造法律制度,並一般性地加強政府。
民族主義與民主主義可能互相衝突。領導者批評說民主會帶來不統一與無效率。政 府的批評者不得不為他們的愛國心辯護——儘管他們可能同樣因為政府不能保護民族利益而攻擊它。民族主義與民主主義中間互相衝突的成分是不可能被否認的,不 過同時,它們間的聯繫並不僅僅是虛假造作或白日夢。在競爭性民族國家體系中,民族國家的邏輯完全以對人民的動員為基礎。對舊式的王朝國家來說,只要人民交 了稅,它大體上就滿足於讓他們自行其是,而新式民族國家則需要他們熱忱的合作。本書考察了中國奮力創造公民的過程。那麼,被理解為是權利與義務結合的公民 權就同樣是民族主義與民主主義的結合。民族主義要求創造公民——認同于政治共同體的人民。作為一位公民,在那個共同體中也就有自己的一份。在此類政治問題 之外,本書還考察針對家庭、欲望、性關係、休閒以及身體本身(例如如何出行與著裝)——它們承載著公民權以及其他許多問題——的態度變化。
本書混合性地借鑒了社會科學、文化研究以及實證歷史主義的方法論,以集中探討這些主題。我所設想的讀者無須對中國有任何瞭解,不過要樂意在少數廣為人知的事件中撲騰,並要間或遊入深水之中,考慮這些事件的原因、方式以及潛在的替代性選擇。


*****
我很久以前就不想買"談書"的書。潘小松的 《書夢依舊》(北京三聯,2006),可能在某書店清倉時買的。還算有意思。


本書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的譯審,大學讀的是外文系,職業是從事美國社會文化研究。然而他更投入和更熱衷的是“淘”各種各樣的書,尤其是外文書,並且寫作書話、隨筆。
二十年下來,他積聚了許多老書,也積聚了許多淘書的故事、讀書的感想,寫下許多關于書人書事的文字。作者很懂得書籍的形式之美,對書的品味極高,也很在意所寫的文字。他的書話寫得流暢、活潑、輕松、細膩,一本書,一個人,若干瑣事,以及由這些瑣事引發的感想,都十分有趣、動人,也可使人得到許多知識。本書收入作者的書話、隨筆百余篇,初步分為“流年記書”、“讀譯隨筆”、“作家書事”、“人、地、書”四類。
----
《晚清民國雙語詞典文獻錄》

  • 作者: 潘小松(輯錄)
  •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也涉及早期留學生的外語成績。近代外語教育史離不開它們,近代出版史開篇就有它們的影子,近代教會史、近代與教會相關的教育史仍然繞不開這些雙語詞典文獻。這是近代出版印刷業的一個領域的特殊文獻,也是印刷博物館、文字博物館下游的實物。 

    《晚清民國雙語詞典文獻錄》收錄了很多舊詞典里的序文和例言,他們的編纂者有許多是近代出版領域或近代思潮的弄潮兒,如蔡元培、黃炎培、嚴復、吳汝綸等。序言的文字極其典雅古香,因為它們的作者既有古文學的底蘊也兼有西方文字的精深知識,這樣的文采屬于一個逝去的時代,優美的序文本身就構成了一個時代的文本範式,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缺少的。 
------

書國漫游

目錄


第一輯
書國漫游
長夏舊書
荷花市場
舊書緣
關于藏書
圓明園訪書記
但丁漢譯百年
群書經眼
隨想
病房讀書
兩本《簡‧愛》
獻縣訪位丁文
波士頓記憶
水孩子
追尋逝去的時光
果戈理
關于遷徙
董樂山先生
我與書
約翰‧飲水的《文學史綱》
最早在中文里使用標點符號的人
第二輯
小婦人
巴爾芬奇神話
《荷馬全集》小記
“人人叢書”新序
在書房里讀艾柯
未刊稿
關于喬伊斯
海明威短篇小說
遺稿
《克蘭福》的問世
凱瑟
凱魯亞克的書信
費茲杰拉德
正是時候
納博科夫
博爾赫斯
《貴夫人畫像》
“另一個”易卜生
風言風語契訶夫
兄弟作家
休斯詩說普拉斯
詩人布羅茨基
幫人做作業的作家
莎士比亞身世之謎
在陰影中寫作
“貓王”畫家
“流浪漢”作家恰特溫
第三輯
第四輯
後記


序大抵交代寫作過程,自傳的成分是免不了的。

1998—2004年,我住在北京潘家園附近。喜歡舊書的人知道,那是淘書的好時候、好地方。當時,大家的文物觀念樸實到一百年的舊書不太當東西。我買的第一套《俾斯麥傳》是1898年版的,兩巨冊。硬殼精裝封面沒有了。賣書的人說,收書的時候嫌硬殼佔紙張的分量,論斤要吃虧,撕掉了。1899年香港版的巨冊藏文拉丁文字典、1877年獻縣天主堂印刷的漢—拉一法字典巨冊,我以20元的代價獲得,天方夜譚吧?當時于我是沒有更好的書可買,于賣者是晚上省得再運回去︰算我幫他個忙。

集子里的一部分文字就是由這樣的掌故構成的。讀書藏書類的報刊有時約稿要這些勞什子,我就拿去發表了。

2006年春夏,深圳一家報紙的副刊听說我在讀《紅樓夢》,于是說何不寫寫讀後感。“紅樓也談”以及紅樓外圍書的文字是這樣產生的。2009年夏天我又續“夢”,還實地考察了曹雪芹在北京的蹤跡。

“談紅從收藏人手”是考察的結果,題目是因為刊物的收藏性質決定的,並且我也確實買了許多舊版紅樓夢的影印品。

2007年夏天,我突然對印章和硯石產生興趣。也買了些書看;也買了些石頭刻。有幾篇文字是閱讀此類書籍的結果。

忘了是否2008年,也在夏天,我在書櫃里無意中翻到一堆編好的文稿。那是十五年前上海《書城》雜志結集用的稿子。陰錯陽差,我沒有趕上那次出書。“流浪作家恰特溫”之類就屬于那次的“箱篋舊稿”,今天讀來恍如隔世!

另有一些文字因為掌故少,議論多,從前未考慮結集。近來發現這是低估讀者能力的想法。一個弄文字的人一段時期內對事物的意見屬于一個時代的部分思想風貌,對後代來講也是文獻。人微言輕——顧不得了。

一個人無論寫什麼領域的東西,總要有點兒散文的意蘊。我想這是給舊文結集最體面的理由。于舊書信息之外,我希望對讀者有這方面的奉獻。

書名是同高為兄商量起的,難得遇上他這麼個“書蟲子”。

以上就是序了。

潘小松
2010年端午節
京宣南小同文館
-----
潘小松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譯審,潘小松,男,1962年生於上海。1984年山東大學外文系畢業,文學士。1984-199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事局美大處翻譯。1990年秋—1991年秋,美國波士頓大學訪問學者。1994年至今,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社會文化室。現任譯審。譯有:本雅明《莫斯科日記》、亨利·米勒《宇宙哲學的眼光》、斯特林堡《神秘日記抄》、庫佛《公眾的怒火》等十來本書,寫有《書夢依舊》、《書國漫遊》隨筆集兩種;有《晚清民國雙語詞典文獻錄》。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