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5日 星期日

伊沛霞《宋徽宗(1082 -1135》(2018)(Emperor Huizong By Patricia Ebrey 2014);漏澤園

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自稱教主道君皇帝,




小島 毅( こじま つよし) 《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徽宗 還有許多題目待研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漏澤園中國古代的一種福利設施[1],是制度化後的公墓。漏澤園始於北宋宋徽宗崇寧三年,宋徽宗在蔡京建議設置,其後各朝一直沿用。
歷史演化[編輯]中國的公墓制度,最早可追溯至東漢時期桓帝
後漢書卷7:「今京師廝舍,死者相枕,郡縣阡陌,處處有之,甚違周文掩胔之義。其有家屬而貧無以葬者,給直,人三千,喪主布三匹;若無親屬,可於官壖地葬之,表識姓名,為設祠祭。」,其後等統治者亦有此施政。至北宋宋徽宗時期, 蔡京於1104年2月3日建議設置漏澤園以官地收葬無主及窮乏骸骨,漏澤園制度正式確立,隨後各朝一直沿襲未改,皆有設立[2]
宋代的漏澤園內,單個墓葬很小,一般是兩個方磚上刻上編號、死者姓名、年齡、性別、籍貫、職業、身分、屍體來源、死亡和葬埋日期、占地面積、墓地性質等資料,一個方磚放在墓上,一個方磚放在墓坑中。這使得學者能循此研究分析漏澤園的墓主性質。宋代的漏澤園經費,與居養院安濟坊同樣,主要來自地方的常平錢。所葬者有三種:一者為死在家中,家境貧窮無法安葬,親屬可請求葬至漏澤園;二者是當地的無主屍;三者是寄放在寺觀中而無親屬認領的無主屍。[3]設備[編輯]自北宋以來,漏澤園皆由佛教僧人打理[4],漏澤園中還建有屋舍,供守園僧居住[5]。漏澤園一般選在高曠不毛之地,四周建有圍欄,阻閑雜人等進入。埋葬者有葬地8或9尺,[6],深3尺,以千字文為號,記死者姓名、鄉貫、年月日等資料。
參考資料[編輯]
  1. ^ 考古發現北宋已有福利機構
  1. ^ 明史卷77:「初,太祖設養濟院收無告者,月給糧。設漏澤園葬貧民。」
  1. ^ 張新宇. 試論宋代漏擇園公墓制度的形成原因和淵源.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 (05): 127–133.

----同情徽宗的作者
 伊沛霞《宋徽宗(1082 -1135》是本好書,上文,Wikipedia 只有"漏澤園",此書更談蔡京另二福利措施:居養院安濟坊


宋徽宗



宋徽宗在位期間,中國幾乎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位二十多年間,這位極富藝術天賦的皇帝引領宋朝達到了文化上的鼎盛。不過,因為被女真人俘虜,最終死於異國他鄉,宋徽宗更多的被後世認為是一個失敗的皇帝,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

伊沛霞教授積數十年之力撰成《宋徽宗》,成為英文世界為這位皇帝撰寫的首部完整傳記,力圖矯正大眾對徽宗「腐化、昏庸」的偏見。伊沛霞重塑了宋徽宗的形象,將其放回歷史語境中,還原一個繁榮國度的君主不斷追求卓越榮耀的雄心——儘管這份雄心以悲劇收場。徽宗在即位早期竭力超越朝廷黨爭,隨後將精力轉到自己擅長的領域。他大大拓展了朝廷的慈善事業,建立官學、醫院、孤兒院、乞丐墓地。

作為藝術家,他身邊圍繞著傑出的詩人、畫家、音樂家,他還修築了壯麗的宮殿、寺觀和庭園,後世幾乎難以超越。他對道士青眼有加,為道經作注,還讓臣民也接受並踐行這種信仰,不過他對道教的虔誠最終偏離了儒學主流,削弱了他的治國能力。
 前 言
關於年代、年齡等慣例的說明
初涉國政(1082—1108)
第一章 長在深宮(1082—1099)
第二章 登基(1100)
第三章 謀求均衡(1101—1102)
第四章 選擇新法(1102—1108)
致力輝煌(1102—1112)
第五章 崇奉道教(1100—1110)
第六章 重振傳統
第七章 招徠專家
第八章 藝術家皇帝
展望偉業(1107—1120)
第九章 追求不朽
第十章 宮殿的樂趣
第十一章 與宰臣共治
第十二章 接受神啟(1110—1119)
第十三章 宋金聯合
面對失敗(1121—1135)
第十四章 危局(1121—1125)
第十五章 內禪(1125—1126)
第十六章 天崩(1126—1127)
第十七章 北狩(1127—1135)
結語
附錄A 不採用有關徽宗及徽宗朝一些常見故事的原因
附錄B 徽宗的嬪妃及子女
年代表
注 釋
參考書目

作者介紹

伊沛霞(Patricia Ebrey)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博士,1985-1997年任伊利諾斯大學歷史系教授,1997年至今教于華盛頓大學歷史系。近年來致力於宋代社會文化史的研究,涵蓋政治史、婦女研究等領域,著述豐富。其中《內闈: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曾獲1995年列文森獎,是海外中國女女史開山之作。《積累文化:宋徽宗的收藏品》曾獲2010年美國史密森學會的島田獎(東亞藝術史傑出著作獎)。
她的興趣主要在婦女、家族和社會等方面,其重要文章於2002年結集出版,題為《中國歷史上的婦女和家族》。但是,她的研究範圍遠遠不限於此,其涉獵之廣可以從以下著述跨越的年代和領域得到證明:《3-7世紀中國領域的重建》(與人合編)、《劍橋中國插圖史》、《中國歷史手冊》、《唐宋時期的宗教與社會》(與人合編)、《中華帝國的儒家思想和家族禮儀:關於禮儀著述的社會史研究》、《中國社會的婚姻和不平等》(與人合編)、《家禮》(譯著)、《晚期中華帝國的家族組織:1000-1940年》、《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2014年,美國歷史學會為伊沛霞頒發了終身成就獎。

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博士,華盛頓大學歷史系教授。近年來致力於宋代社會文化史的研究,著述豐富,代表著作為《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內闈: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1995年列文森獎)、Accumulating Culture: The Collections of Emperor Huizong(2010年史密森學會島田獎)、《劍橋插圖中國史》。2014年,為了表彰伊沛霞在學術研究上的貢獻,美國歷史學會為她頒發終身成就獎。

譯者簡介

韓華  四川隆昌人,歷史學博士,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曾出版專著《民初孔教會與國教運動研究》、《罪證:從東京審判看日本侵華鴉片戰爭》,譯著有《孔門理財學》、《當代儒家政治哲學》、《審判山下奉文》等,曾在《近代史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清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新史學》等刊物發表論文三十余篇。



Wikipedia
宋徽宗趙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2]),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同時也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和收藏家,擅長古琴、蹴鞠、擊鞠、打獵,自創「瘦金書」字體。
徽宗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其兄長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后於同月立其為帝,並垂簾聽政一年,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徽宗朝政治腐敗,爆發宋江起義方臘起義等多次農民運動。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兵臨城下,禪位於太子欽宗,二年國亡被俘北上,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因病亡於五國城,終年54歲。宋金紹興和議後於紹興十二年(1142年)歸葬紹興永祐陵






Patricia Buckley Ebrey



Emperor Huizong (英語) ハードカバー – 2014/1/6
Patricia Buckley Ebrey (著)
China was the most advanced country in the world when Huizong ascended the throne in 1100 CE. In his eventful twenty-six-year reign, the artistically gifted emperor guided the Song Dynasty toward cultural greatness. Yet Huizong would be known to posterity as a political failure who lost the throne to Jurchen invaders and died their prisoner.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English-language biography of this important monarch, Emperor Huizong is a nuanced portrait that corrects the prevailing view of Huizong as decadent and negligent. Patricia Ebrey recasts him as a ruler genuinely ambitious--if too much so--in pursuing glory for his flourishing realm.
After a rocky start trying to overcome political animosities at court, Huizong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the good he could do. He greatly expanded the court's charitable ventures, founding schools, hospitals, orphanages, and paupers' cemeteries. An accomplished artist, he surrounded himself with outstanding poets, painters, and musicians and built palaces, temples, and gardens of unsurpassed splendor. What is often overlooked, Ebrey points out, is the importance of religious Daoism in Huizong's understanding of his role. He treated Daoist spiritual masters with great deference, wrote scriptural commentaries, and urged his subjects to adopt his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is devotion to the Daoist vision of sacred kingship eventually alienated the Confucian mainstream and compromised his ability to govern.
Readers will welcome this lively biography, which adds new dimension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a passionate and paradoxical ruler who, so many centuries later, continues to inspire both admiration and disapproval.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