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三島由紀夫高喊修憲主張、呼籲自衛隊奮起後便切腹自殺,消息震撼全球。他曾5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為知名作家,其死亡的消息使國內外許多人為之震驚,真正意圖卻至今成謎。謎團愈滾愈大,半世紀後的現在,人們仍持續扣問著其文學及死亡的意義。
三島生於1925年,隔年日本年號便由大正改為昭和,因此三島的實歲與昭和的年數是相同的。太平洋戰爭結束的昭和20年(1945年)他20歲,自殺那年是昭和45年(1970年),他45歲。若把昭和這個時代粗略分為三個時期:持續多年戰爭最終導致前所未有的破滅的前20年、從戰後的焦野出發創造高度經濟成長奇蹟的中間25年,以及其後的20年,那麼三島的一生正好與前兩期重疊。那是最具昭和特色的昭和年代,實際上,昭和時代幾乎是與泡沫經濟的崩壞一同落幕的,可以說三島先於時代,獻身為昭和殉死。
三島認為,文學作品應該要能表現一個時代,並偶爾提出異議,揭示一種新的歷史圖景,特別在後文將會提到的《金閣寺》以後的作品愈發彰顯這種特色。日本近代文學以作家誠實書寫自身體驗或身邊事物的「私小說」文類為主流,具有像三島這種創作意識的作家頗為罕見,但若放眼世界,舉凡巴爾札克、福樓拜、湯瑪斯‧曼、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等創造小說歷史的大作家們,總能夠捕捉時代、批判社會、提出前景。三島也屬於這個譜系。
16歲發表文壇出道作
三島生於東京四谷的一隅,這地區被稱為山手地區,1923年關東大震災後重建情況較為落後,風土民情不佳。三島祖母夏子是門第優良的武家出身,對該地生活環境有所不滿,特別是在時任樺太廳長官的三島祖父因貪汙疑雲被追究責任進而失去仕途之後,夏子便對孫子三島百般溺愛,彷彿是在彌補自己失去的夢想以及粉碎的自尊。
由於夏子苦於坐骨神經痛,三島又從小孱弱多病,兩人常整天窩在病房中度日。三島喜讀童話與繪本,不久便在病房中開展想像力的雙翼,開始自己寫故事或畫畫。10歲時他完成原創童話〈世界的驚異〉,描寫美麗的極樂島在秋天來訪之後,蠟燭燭火盡皆熄滅、四周被黑暗籠罩的故事。
三島不算貴族世家,卻進入供貴族子弟就學的學習院就讀。初等科時期因體弱多病的因素,成績不甚良好,但中等科之後受到優良教師的關照,在學校內開始受到矚目。16歲那年,三島首次在校外雜誌上發表小說,在文壇出道。這篇名為《鮮花盛開的森林》的小說發表於1941年,三島首次使用三島由紀夫這個筆名,小說敘事者著眼於自己出生之前的時間之流,將自身存有重新置於這樣的時間之流中,藉以重新發現生之源泉。1941年,也是太平洋戰爭開戰之年。
1944年,三島以榜首從學習院畢業,進入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法學院就讀。時值戰爭末期,三島雖因身體孱弱而免去兵役,仍以出版遺作的決心出版了作品集《鮮花盛開的森林》(1944),收錄出道作以及另外4篇短篇小說。隔年8月日本戰敗,三島也面臨創作上的困難,這是因為許多在戰爭時期被迫沉默的年長作家,以及作為士兵往赴戰地的文學青年都開始熱烈地發表小說,使得雖年紀尚輕卻在戰爭時期小有活躍的三島,在文壇中失去了立足之地。大學畢業的三島不得不暫時放棄小說家這個職業,進入大藏省(今財務省)工作,成為一名公務員。
但三島仍無法完全放棄作家夢,大藏省只做了9個月便離職,開始寫新的小說。這篇小說便是以三島本人為原型的敘事者,回顧其接受自身男同志身分歷程的《假面的告白》(1949)。小說中,敘事者看到聖巴斯弟盎殉教圖(*1)而首次感受到性興奮,這個場景描寫得特別出色。但這篇小說並不是作者為告白自身男同志性向認同而寫,應該理解為作者從「萬物皆『假面』(面具)」的立場,朝著對於「自我」此一認同不抱絲毫質疑的天真感性澆了一盆冷水。正是這樣的反諷,與不得不在戰爭與戰後的混亂期設法求生的年輕人的扭曲心理產生共鳴,讓《假面的告白》獲得了許多讀者。
(*1) ^ 基督教美術繪畫題材之一,描繪遭受迫害的古羅馬殉教者聖巴斯弟盎被綁在黑色樹木上,遭到弓箭處刑的場景。
描寫戰後日本社會作品之成功與失算
在文壇重新出道的三島,又發表了描寫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時期的同性戀社會的《禁色》(1951~1953)、純樸男女的戀愛小說《潮騷》(1954),同時還寫了把傳統能劇改編為現代劇的《近代能樂集》(1956),以及新創歌舞伎《鰯賣戀曳網》(1954)。接著1956年,31歲的三島發表了大作《金閣寺》(1956),這部小說以1950年一名僧人徒弟對金閣寺縱火的事件為題材,被譯成多國語言,成為三島的代表作。
這部小說發表於高度經濟成長開始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裡,一部描寫6年前的縱火事件的作品為何會廣獲讀者共鳴?從戰爭的陰影裡浴火重生的日本,如今已逐漸發展成一個富豐的國家,但戰爭結束還只是10年前的事,戰時的晦暗記憶無法輕易抹滅,仍盤踞在許多人的精神底層,這樣的記憶從內部威脅著信仰戰後民主主義、努力邁向光明進步與繁榮的當時日本人的精神──沒錯,《金閣寺》正體現了對戰後社會抱持疑問的人們內心的聲音。
若從內部來看,不論是戰後民主主義,或是高度經濟成長,這些都不過是「假面」罷了。只要人們仍戴著這樣的假面,便會迷失存在的根源,而陷入虛無主義。以1955年前後的東京與紐約為舞台,描寫過著孤獨人生的4位年輕主角的《鏡子之家》,正是以此種虛無主義為主題的作品。
但這裡卻有個大失算:同時代的讀者並不像《金閣寺》那般對《鏡子之家》產生共鳴。《鏡子之家》發表於1959年,當時的日本正處於超越神武景氣(1954年至1957年的經濟發展高潮)的岩戶景氣(1958年至1961年)中,人們在高度發展的經濟奇蹟中忙碌東奔西走,沒人有興趣探討虛無主義的問題。對試圖在《鏡子之家》中描繪時代陰影的三島而言,這個失算造成深刻的打擊。
將最後一份稿件交給編輯後,於同日自殺
其後,三島在流氓電影《乾風野郎》(導演:增村保造,1960)中擔任主演,又在細江英公攝影集《薔薇刑》(1963)中擔任模特兒,試圖摸索異於文學的新的存在依據。這些嘗試頗為成功,三島成為了媒體寵兒。
但這也意味著三島選擇了迎合不理解《鏡子之家》的日本戰後社會,媒體愈是炒作,三島的自我否定感便愈發強烈。為了一改自己所處的狀況,三島必須捕捉時代、對歷史提出新的圖景,創作規模更為宏大的作品來一決勝負。這就是《豐饒之海》(1965-1971)。
《豐饒之海》為四部作,描寫主角在明治、大正、昭和時代間屢次轉世的故事。小說開頭描寫日俄戰爭戰死者追悼儀式的光景,其荒涼風景瀰漫在《豐饒之海》全書作品世界的背景中,這也顯示了侵蝕戰後社會的虛無主義,其原點其實肇端於明治時期。這些往復輪迴的角色們,一面對抗著虛無主義,一面追尋著生之意義,最終於最後一本書的結尾,獲得幸福的體悟──原本該是這樣的。
但這樣的結局只是初期構想,在實際發表的第四本書中,結尾出現了大翻轉,讀者發現轉世輪迴只是錯覺,故事於此告終。三島在1970年11月25日將這份終稿交給編輯後便切腹自殺,帶給人們一片驚愕,其死亡真相至今成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三島在《豐饒之海》的結局裡深刻描繪出了時代最終將抵達的虛無主義圖景,而我認為,三島的自殺正是為了督促我們每個人試圖去尋求解方、跨越此虛無主義,而採取的終極行動。
標題圖片:攝於1970年的三島由紀夫肖像照(時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