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

The Poetry of Jaroslav Seifert 1901~1986; 70首英譯;宋澤萊 翻譯兩首;Bohumil Hrabal, 1914~199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Jaroslav SeifertNobel prize medal.svg
Jaroslav Seifert 1981 foto Hana Hamplová.jpg
1981年的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
出生1901年9月23日
布拉格奧匈帝國
逝世1986年1月10日(84歲)
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
職業作家,詩人,記者
國籍捷克人
獎項諾貝爾文學獎
1984

簽名
雅羅斯拉夫·塞佛特捷克語Jaroslav Seifert,寬式IPA/ˈjaroslaf ˈsajfr̩t/關於這個音頻文件 ,1901年9月23日-1986年1月10日),捷克作家、詩人、記者,198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2005年6月捷克票選「最偉大的捷克人」(Největší Čech)中,他排名第24。

作品[編輯]

  • 「19歲發表反映工人苦難生活的處女詩集《淚城》,一舉成名,成為捷克共和國時期的文壇重將。」 (引用孟憲忠編著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人生之旅》第244頁的內容。)
  • 1944年出版《石橋》,收錄大量揭露、抨擊法西斯侵行罪行的詩歌。 (出處同上)
  • 「塞弗爾特一生筆耕六十多年,發表卅餘部詩集。犖犖大者有《全部的愛》、《在T‧S‧F電台周波里》、《夜鶯唱得多難聽》、《信鴿》、《從膝上落下的頻果》、《維納斯之手》、《到了,春天》、《把燈關上》、《滿是泥土的鋼盔》、《母親》、《哈雷慧星》、《皮卡迪利的傘》。他的詩作兩次獲捷克斯洛伐克「克利門特‧哥特瓦爾德」國家獎。」 (引用孟憲忠編著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人生之旅》第246頁的內容。)

作品在台灣的出版[編輯]

  • 楊樂雲等人/譯,《世界如此美麗》,台北市:大塊文化,2003年。
  • 郭震唐/編選,鍾英彥等人/ 譯,《蘋果樹之歌》,台北市:華一,1993年。

ヤロスラフ・サイフェルトJaroslav Seifert1901年9月23日 - 1986年1月10日)は、チェコスロバキアノーベル賞作家、詩人、ジャーナリストである。

日本語訳書[編集]

  • ヴィーナスの腕 詩集 (飯島周訳、桐原書店、1986年3月)
  • マミンカ(おかあさん)―J・サイフェルト詩集 (飯島周訳、恒文社、1989年2月)
  • この世の美しきものすべて (飯島周、関根日出男共訳、恒文社、1998年11月)
  • 新編ヴィーナスの腕―J・サイフェルト詩集 (飯島周訳、成文社、2000年12月)

Works[edit]


Jaroslav Seifert with daughter Jana, 1931
  • Město v slzách (City in Tears, 1921)
  • Samá láska (Nothing but Love / Sheer Love, 1923)
  • Na vlnách TSF (On Wireless Waves / On the Waves of TSF, 1925)
  • Slavík zpívá špatně (The Nightingale Sings Badly/Poorly, 1926)
  • Básně (Poems, 1929)
  • Poštovní holub (Carrier Pigeon, 1929)
  • Hvězdy nad Rajskou zahradou (Stars Above the Garden of Eden, 1929)
  • Jablko z klína (An Apple from the Lap, 1933)
  • Ruce Venušiny (The Hands of Venus, 1936)
  • Zpíváno do rotačky (Songs for the Rotary Press, 1936)
  • Jaro, sbohem (Goodbye, Spring, 1937)
  • Zhasněte světla (Turn Off the Lights, 1938)
  • Vějíř Boženy Němcové (Božena Němcová's Fan, 1940)
  • Světlem oděná (Robed in Light, 1940)
  • Kamenný most (The Stone Bridge, 1944)
  • Přilba z hlíny (A Helmetful of Earth, 1945)
  • Ruka a plamen (The Hand and the Flame, 1948)
  • Šel malíř chudě do světa (The Painter Walks Poor into the World, 1949)
  • Píseň o Viktorce (A Song About Victorka, 1950)
  • Maminka (Mother, 1954)
  • Chlapec a hvězdy (The Boy and the Stars, 1956)
  • Praha a Věnec sonetů (A Wreath of Sonnets, 1956). English translation by Jan Křesadlo
  • Zrnka révy (Grapeseeds, 1965)
  • Koncert na ostrově (Concert on the Island, 1965)
  • Halleyova kometa (Halley's Comet, 1967)
  • Odlévání zvonů (The Casting of the Bells, 1967)
  • Kniha o Praze (A Book about Prague, 1968)
  • Morový sloup (The Plague Column, 1968–1970)
  • Deštník z Picadilly (An Umbrella from Piccadilly, 1979)
  • Všecky krásy světa (All the Beauties of the World, 1979, 1981?)
  • Býti básníkem (To Be a Poet, 1983)

References[edit]

  1. ^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84".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4. Web. 2 Feb 2017.


---
You see the bridge there by the House of Artists? A few steps before that ... View from Charles Bridge2. The rain had long since ... by impotence. 4 Translation of an excerpt from Jaroslav Seifert, Ještě jednou jaro (Spring Once More) (Prague,.
***


底下是我翻譯的捷克詩人塞佛特的兩首詩,我曾貼在臉書上,已經是很早的作品了,現在重新貼在臉書上,作為對捷克參議員議長的讚嘆:
●●●●
胡長松與同仁們所出版的《台文戰線》雜誌,最近一期,即將推出1984年諾貝爾獎詩人塞佛特【Jaroslav Seifert,1901-1986】的詩專集,裡面包括了宋澤萊所翻譯的37首詩與胡長松翻譯的8首詩,乃是台文界的大事。這些詩,有許多首都是有關於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描寫。
捷克的布拉格,是一個非常美麗有名的城市,是捷克首都和最大城市、歐盟第十四大城市;但是在近代,她也是一個苦難的城市。
捷克共和國(捷克語:Česká republika),通稱捷克(Česko),是一個位在於中歐的內陸國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它的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已經於1993年與斯洛伐克和平分離。捷克在古代被稱為波西米亞,也是舊歐洲的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中心和最繁榮的地區。
一向捷克的機械製造業、啤酒產業、和觀光旅遊業非常發達,也是所有斯拉夫民族國家當中人均GDP最高、最具福利的國家,工業化程度為全部斯拉夫國家中最高的一國,在一戰到二戰的短暫期間,曾經為世界第6大工業國之一,前5名為美、德、蘇、英、法,比當時的義大利、日本、加拿大、澳洲要高。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瓦解,素來關係較為密切的捷克與斯洛伐克於1918年10月28日合併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8年9月,在慕尼黑協定之後,捷克淪為希特勒納粹德國的保護國,斯洛伐克則成為德國的傀儡政權,二戰之後才恢復了捷克斯洛伐克的獨立。
然而,1948年2月,受到蘇聯的策動,捷克斯洛伐克由共產黨當權,開始實行一黨專政。共產黨第一書記安東寧•諾沃提尼和總書記古斯塔夫•胡薩克先後長期執政,事實上這個政權無法擺史達林蘇聯的嚴格控制。
後來捷克想要擺脫蘇聯的控制,獨立民主運動非常積極,1968年終於引來1月開始的「布拉格之春」,直到8月20日深夜在蘇聯的策動下,有20萬華沙公約成員國軍隊和5000輛坦克的武裝入侵布拉格,捷克獨立民主運動全部失敗。不過,東歐共產黨也有末日的到來,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最終透過天鵝絨革命實現了民主改革,獨立成功,開始實行多政黨民主議會制。。
塞佛特雅羅斯拉夫•塞佛特【Jaroslav Seifert,1901-1986】, 是捷克的作家、詩人、記者,198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2005年6月捷克票選「最偉大的捷克人」中,他排名第24。
他的一生歷經捷克被希特勒德國佔領與史達林蘇聯控制的歷史,命運相當不幸。由於他採取了本土的獨立態度,使他的人生變成無比的凶險。雖然他曾在1921年聯合了左翼的社會民主黨,組成捷克第一個共產黨,算是最早期的共產黨人士,但是當1948年2月,蘇聯控制底下的捷克共產黨政府成立時,他發現他被打成布爾喬亞階級,從而自生活中隱退,只做編輯和譯些東西的工作,直到1956年自由化期間,才稍微解凍。然而1968年布拉格之春發生之後,他又站在本土立場,與蘇聯、東歐的共產黨對抗,他只能又在孤立、病中繼續寫作。此後,他的作品廣泛在世界各國中流傳,名氣日盛一日。1984年終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86年亡故,距離共產黨垮台只有3年。
塞佛特的的詩,技巧受到歐洲現代主義的影響非常大,他結識法國的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1880-1918)。不過在晚年,擺脫了現代主義的制約,進入了完全自由的寫詩狀態,作品更家口語化。最主要的是他的本土性很強,一生很少離開布拉格。他酷愛自己的故鄉,把故鄉當成自己的第二個生命,用詩精細地地描寫了布拉格的方方面面,叫人驚訝。他獲得諾貝爾獎是名實相符的,也是捷克即將走出悲劇命運的序曲;至於他為布拉格這個美麗的城市留下文字記錄,則是人類永恆的財產。
底下有他的詩2首,筆者曾先將它們翻譯成台語,現在再翻譯成北京語。有一首詩是描述布拉格最有名的查理斯橋,另一首則直接描述他與布拉格城市之間的親密經驗,請仔細閱讀:
之一:〈從查理斯橋看過去〉
雨已經停止很久,
在莫拉維亞朝聖教堂那邊。
我曾在這個教堂躲過一陣子的暴風雨,
有人正在唱聖母瑪麗亞之歌。
這首歌阻止了我離開橋,
平常時我都在家裡聽。
傳教士單腳跪在石階上,
他已經離開聖壇。
管風琴發出它的悲傷後靜下來。
但是朝聖的人並沒有離開,
不久之後他們站起身來,
接續唱歌,
他們沒有轉過他們的頭,
所有的人一齊倒退,
向著打開的大正門。
我不曾回去那兒,不曾
又一次站在姆樹葉下,
在那兒,白色的軍旗搖動,
於蜜蜂嚶嚶鳴叫之下。
我為布拉格得了相思病,
雖然我只是暫時停步,
在它的牆外。
一天又一天,我在感謝之中注視著
布拉格的塔,
和它的大教堂。
我看著這幅畫,忍不住
流下我的眼淚。
它屬於我,
我也相信它是一個奇蹟。
至少,它標記著我的命運,
每一次早晨的微光照在布拉格的窗子,
星星似乎還在微明的黑暗中,
我就會聽著它古代的聲音,
並且聽著詩。
假若沒有那些聲音我一定會安靜如死,
就像一種叫做
kiwi 的鳥。
有時候,當城堡
與它的大教堂
變成黑藍色高大的建築,
彼時,彷彿
它們是被月亮搬來的黑藍色的石頭
所建造。
一瞬間了後,雖然,布拉格的塔
即刻又一次讓日光與玫瑰
圍住。
但是這個甜蜜的幻影
已經與愛情結合在一起。
我順著街路走著歡喜的腳步,
我玫瑰紅的探險,
與愛情與其他一些事兒,
如今已經被埋在灰燼之中,
自從時代燒去了這一切。
從忠義街走幾步路,
就是一個黑暗的角落,
晚上,頭髮蓬鬆的酒家女出現
在過路人的面前,
帶人進入他們不再生產的子宮中。
年少未有經驗的男孩子
就像以前的我。
現在所有的事情都寂靜了,
只有電視的天線還出現在
屋頂中央。
但是,無論何時我走在查理斯橋
的上面,
我總是會想到那些朝聖者
在朝聖的教堂裡。
多麼幸福啊,
走在橋的上面!
彷彿是一幅被我自己的淚眼
所注視的畫。
【譯者註】譯自塞佛特的“View from Charles Bridge”,這首詩收集在1983年的詩集。這是晚年的詩。查理斯橋是布拉格的橋,能看到大教堂。
之二:〈來自一塊繡花錦布的詩〉
布拉格!
任何人只要看一次,
就會聽到她的名,
響亮在心頭。
她自己是一首織進時間之中的歌,
我們都愛她,
所以我們讓這首歌響起來。
我最快樂的夢,
閃熠在她的建築物的最頂端,
彷彿會飛的茶盤,
消失在神才知道的地方;
當我還年少之時。
有一次,我將我的臉,
貼在大教堂之下
古老的石壁上。
在我的耳內,突然,
聽到一種沉重的隆隆的叫聲,
雖然那是已經過去的世紀的咆哮聲。
但是白山上濕濕
軟軟的土壤,
依然在我的耳邊輕聲地講話。
向前行,你一定會被她所迷。
請大聲叫出來,她們在等待。
你不能說謊!
我走,不講謊話。
不過假若對著妳呢,心愛的人,
我只講一點點謊話。
【譯者註】譯自塞佛特的“Verses from an Old Tapestry”,這首詩收集值1983年出版的詩集。也是晚年的詩。「繡花的錦布」是指布拉格。

****

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 1914~1997)被同為捷克出身的名作家米蘭.昆德拉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作家」。
赫拉巴爾49歲才出版第一本小說《底層的珍珠》(Pearls of the Deep)。他雖然有法學博士的學位,但先後從事過倉庫管理員、鐵路工人、列車調度員、廢紙回收站打包工等工作。這些工作經驗為他的小說創作累積了豐富的素材,其作品大多描寫普通、平凡、默默無聞、被拋棄在「時代垃圾堆上的人」。他的一生都和這些人在一起,收集他們的語言精華及故事,在作品中創造出一群平凡而又奇特、光芒四射的人物形象。
赫拉巴爾自創了一個新詞「中魔的人們」(Pabitele),指的是一些儘管身處極度灰暗之中,但卻能「透過鑽石孔眼」看到生命之美的人。這些小人物儘管處境悲慘,但他們就像中了魔法的人,眼中的世界往往跟現實形成強烈反差,因而看起來豪放開朗、詼諧風趣。
赫拉巴爾不只有一本同名的短篇小說集《中魔的人們》(Palaverers),他所有作品中也都看得到這種人物。
在臺灣,大塊文化自2002年開始出版赫拉巴爾的著作,前後共出版十二種。
我們出版他的第一本書是《過於喧囂的孤獨》(Too Loud a Solitude)。
這也是他的代表作,被譽為20世紀捷克小說的燦星。一個在廢紙收購站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打包工,他把珍貴的書從廢紙堆中挑出來,藏在家裡、藏在腦裡,從一無所知的青年變成滿腹詩書的老人。儘管擺放壓力機的地下室蒼蠅成群、老鼠橫行,這潮濕惡臭的地窖卻在他的遊戲裡,在他的微笑裡成為天堂。
這部醞釀了20年才寫就的小說,於1976年完稿,但遲至1989年才正式出版。赫拉巴爾曾說:「我為寫這本書而活著,並為它而推遲了死亡。」
《過於喧囂的孤獨》(Too Loud a Solitude)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底層的珍珠》(Pearls of the Deep)
《中魔的人們》(Palaverers)
《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Closely Watched Trains)
《雪花蓮的慶典》(Snowdrop Festival)
《妻子的眼睛三部曲》:
《婚禮瘋狂》(In-House Weddings)
《漂浮的打字機》(New life)
《遮住眼睛的貓》(Gaps)
《河畔小城三部曲》:
《剪掉辮子的女人》(Cutting It Short)
《甜甜的憂傷》(Beautiful Sadness)
《時光靜止的小城》(Harlequin's Millions)
詳細介紹請看這裡:https://reurl.cc/R1bKL9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