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跳舞的螃蟹,明前的茶 (鄭培凱)

跳舞的螃蟹,明前的茶


  • 作者:鄭培凱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本 書由作者鄭培凱編輯,收錄了作者近年來發表在香港《明報》等刊物上的專欄文章結集而成,每篇約1000字,其中有旅游感懷、美食心得,還有對文藝創作的文 化意義追索,具備一定可讀性和趣味性。作者專長的文化研究、茶文化等領域使其對相關題材游刃有余,更能獨具只眼的觀察游藝生活,這都保障了本書趣味性和消 閑性的質量。


鄭培凱,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于1970年負笈美國,獲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教授兼主任。著有《湯顯祖與晚明文化》、 《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上下冊》(合編)、《茶飲天地寬︰茶文化與茶具的審美境界》、《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在紐約看電影︰ 電影與中國文化變遷》、《新英格蘭詩草》、《出土的愉悅》、《真理愈辯愈昏》等。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海上文庫
  • 規格:精裝 / 153頁 / 14cmX19cm / 普級 / 單色 / 初版
  • 出版地:大陸
目錄
風雅品味
茶具的審美學
唐朝瓷器上上品
?國茶道
西山碧螺春
唐代的茶碗
喝茶要擇水
明前、雨前
七碗茶
北方有佳茗
茶性儉
一把椅子
法國人看昆曲
快雪時晴
跨文化美食
地獄廚房
巧克力
合法海鮮
外國廚子
沙哈迪南北貨
伊努娜飯店
西班牙小吃
跳舞的螃蟹
魚生蚱
摩洛哥砂鍋
巴斯底亞酥餅
御花園里傳膳
醇酒不醇
讀完一本書
樹倒猢猻散之後
逝去的聲音
遺老過新年
魏米爾
喜歡蘇東坡
床前明月光
一世里眠花臥柳
秋瑾的丈夫
梅蘭芳日記
梅蘭芳作廣告
緣生?師
苗子與郁風
卡夫卡的弒父情結
牛津小酒館
牛津大學校長
布拉格
宇治萬福寺
台北植物園
浙江遂昌
香港的秋天
香港電台


----

鄭培凱:文化傳承任重道遠

白 潔 璟陶
簡介:

鄭培凱,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及教授 (1998年創辦至今)、「大學文康委員會」主席。1980年獲耶魯大學歷史學哲學博士、1972年獲美國夏威夷大學歷史學碩士、1969年台灣大學外文 系畢業。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佩斯大學Pace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及台灣大學、新竹清華等校。尤著重研究中國文化意識史。。

著作包括《真理愈辯愈昏》、《出土的愉悅》、《高尚的快樂》、《戴望舒文錄》、《湯顯祖與晚明文化》;主編《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九州學林》季刊、香 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講座』叢刋(已出九種);《陶瓷下西洋 : 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 : 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陶瓷與中外貿易》;與李文璽、史景遷合編《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 A Documentary Collection》、與馬家輝合編《文化超現代》及《藝術超現代》;以筆名出版《程步奎詩抄》、《新英格蘭詩草》、《也許要落雨》等詩集。

你一定曾為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筆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而感嘆唏噓、甚至留下眼淚,請問湯顯祖《牡丹亭》中那個為愛死、為愛而生的女子又是誰?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答案就是杜麗娘。

如果你正在參加百萬富翁的遊戲,或有如電影《一百萬零一夜》中的男主角,你能否順利進入下一關?

大學中的文化傳承

面前的鄭培凱穿了一件米白色的中式衣衫,與我們談中國文化的傳承,真是儒雅得很。

「為甚麼文化傳承如此重要,因為文化不是死的,是有感情的。民族傳統文化涉及認同的問題,有感情的認同,才能投入,文化才有較好的發展。有人說我們可以將那些藝術、文化拍攝下來,製成錄影帶,後世子孫一樣可以看到,何必辛苦地去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但錄影帶是死的,真正的表演和文化是活的。」

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鄭培凱舉了個例子,「在全盛時期,曾有2,000到3,000本的崑曲曲目,而每本又有30多折;到解放時僅保留下來 600多折,現在也就只有200多折了,而真正能上演的恐怕只有100折、甚至更少。」觸目驚心的數字,中國文化傳承迫在眉睫。

過去100多年來,中國人在對自己的文化的態度上,如此複雜而讓人一言難盡。為了「圖存」,曾經有過的「全盤西化」,甚至曾經將自己的文化強行割裂,不願與之有任何藕斷絲連,仿佛羊水中的嬰孩,被生生切斷了臍帶。

「但近些年來,中國文化的傳承出現了一些新的跡象。中國強大起來了,為文化的傳承提供了一個契機,這對文化的傳承有很大的幫助。雖然文化傳承及發展,並不一定與經濟發展有必然聯系,但在中國情況的確如此。」

鄭培凱來到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11年時間,「過去的11年間,我們借助大學教育,讓學生接觸中國文化,同時因為大學的開放性,又可以將之擴大到社會的層面。同樣中國文化的傳承,應該在中學、小學中進行,從小就接觸中國文化,會更加容易接受。」

在香港,或是在中國,孩子們被送去學習拉小提琴、鋼琴,已經是一件十分普遍及普通的事情。「中國最優秀的人都去學習西洋音樂、樂器,我們在將西方文化發揚光大,這樣無形之中就是讓中國文化受到摧殘。」鄭培凱不無憂慮。

「這樣說並非出於狹隘的民族情緒,不能說中國文化就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文化,但同時她也並不壞啊!」鄭培凱笑著說,「中國文化擁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能凝聚力量,更為包容,她不會太過製造矛盾糾紛,所以不僅要讓中國人,而且應該讓全世界都了解中國文化,她對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和人類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我們要從理性的角度來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文化,否則便是在侮辱自己。

雖難卻很美

誕生於明朝嘉靖年間的崑曲,至今已有六百年多年的歷史,發展至今崑曲藝術匯聚了中國文化中優秀的劇作家及表演家,代表了中國文化、藝術的矚目成就,含蓄、內斂的崑曲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了中國文化的美。」鄭培凱自己都是一個崑曲迷。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過往曾舉行一系列崑曲研討會或崑曲表演,「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方面都值得推薦。城市大學之所以選擇崑曲作為教材, 因為崑曲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表演成熟,展現的傳統特別豐厚,文學層次很高,而崑曲的劇本皆是文學功底深厚的古典文學,舞台上表演者的身段、動作、神態都是 如此之美,即使是沒有接觸過、不懂崑曲的學生,看到如此優美的藝術,都會不由得受到觸動。我們不是要強迫學生接受,而是要提供這樣的環境……」

古典文學較難,對學生可能有一定難度,但所有東西都需要從頭學起,一定存在困難。猶如聽帕瓦羅蒂的歌劇,是否一定首先要懂得義大利文呢?」是的,猶如當初學習英文一樣,即使是簡單的ABC,都需要從頭學起,所以文字的艱深並不能阻擋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不到園中,怎知春色如許?「我們是要為學生及公眾提供這樣的環境,中國文化是城大學生的必修課,或許你上第一節課時,會睡大覺,但沒有關係,只要接觸就有機會,就有可能喜歡。」

要創新更要傳承

談到近年文化部不斷推動文化創新的思路,鄭培凱曾經給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寫過一封公開信。「目前國家過於強調創新問題,而對文化傳承的推動力較弱,這樣下去,文化傳承會斷掉。不保護傳統文化,怎能創新呢?」他還說,胡主席提出和諧社會、不折騰,為中國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生機,對中國的長治久安非常重要。

「香港的藝術層次比較低,藝術感覺較為薄弱,特區政府制定的政策不太清晰,其實,政府應該多給一些支持。香港作為國際化都市,應該有自己的特色,中國文化就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過去,香港大多數年輕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老、舊、破、落伍,但現在有很大的改變,主要原因是中國和香港都在變化中,這與國力發展有直接的關係。「多 年來,我們一直在對學生進行文化態度的調查,記得1998年的調查,剔除了政治等其他因素,單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有12%的學生認為自己是一個英美文化 人,但近期的調查,這個比例已經下降到6%到7%。」鄭培凱並不認為這種轉變,均是他們的「功勞」,「整個社會都在轉變,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上中國 文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文化教育並非朝夕之事情,如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等,幾百年來在教育上都有長遠的發展方針,所以才能培養出傑 出的人,無論是香港還是中國,都值得借鑒一下。」他希望官員要有遠見,要着眼於民族的凝聚力,不要只看眼前成效,不要急功近利。教育不能量化,有許多東西 都是長遠的,必須等以後才能評定。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