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博覽群書,口才辯詰,每每可以從李敖引經據典在批評時下人物的過程中,看到李敖深厚的國學素養與對資料蒐整的精準與縝密。 李敖的風度翩翩,來自他的博學多聞;李敖的狂傲不羈,來自他的飽覽群史。這一次,李敖要把他如何做學問的方法告訴你,把他如何蒐集資料的方法告訴你,並將中國100種古典名著精華詳盡介紹。 李敖帶您讀史記、讀詩經、讀老莊....,如果你只讀李敖一本書,《要把金針度與人》是絕不可錯過的
要把金針度與人
作者:李敖 代序——要把金針度與人 總類 哲學類 宗教類 社會科學類 語文學類 自然科學類 應用技術類 藝術類 文學類 史地類 《中國名著精華全集》序 代序——要把金針度與人
——從《中國芒著精華全集》談怎樣讀書
■你李敖讀書讀得最多,真是中國第一嗎? □最近香港報上說:“李敖很可能是五十歲以下的當代中國人之中,讀書最多而又最有文采的人。”前年童軒蓀信上說: “去年炎夏,居浩然自波士頓西來,在敝寓住了五天,這五天裡上下古今談了一番,他卻特別推崇你老兄,說是'唸書大多,我們不可及'。”… …這些話,都非過譽,在讀書方面,我讀書之多,的確可說中國人無出其右。 ■當代中國人以外的中國人,就是所謂古代中國人,總有比你讀書讀得多的吧? □古代中國人讀書讀得最多的無可考,唐朝詩人杜甫說他“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其實古書字大,萬卷書並沒有多少。清朝陳夢雷說他“讀書五十載”、 “涉獵萬餘卷”,由他編出的《古今圖書集成》(參看《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第四冊)看來,陳夢雷讀書之多,該在古人中考第一。陳夢雷是清朝進士,他的淵博,被皇家王爺看中,叫他編了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古今圖書集成》。 《古今圖書集成》是根據中國一萬五千多卷經史子集的典籍編成的,前後用掉了四年半的時間(一七○一-一七○六)。全書共有一萬卷、六彙編、三十二典、六千一百一十七部,初版本有五千零二十大冊,一億四千四百萬字,分裝五百七十六函。這部大書,“凡在六合之內,鉅細畢舉,其在十三經、二十一史者,隻字不遺;其在稗史集者,亦只刪一二。”它的體大思精,確屬空前。陳夢雷可說是苦命的人,三藩之亂時,正趕上他回家探親,被靖南王耿精忠脅迫造反,不干就殺他爸爸,他沒辦法,只好合作,不料造反失敗,又被他的好朋友李光地出賣——不肯證明他的清白;又被張冠李戴,誤會成“行賊偽命”的陳昉,所以罪上加罪,被發配到東北做奴隸。過了十六年後,趕上康熙皇帝東巡,把他召回來,叫他陪皇帝的第三個兒子誠親王讀書,在這段優游的歲月裡)他“目營手檢,無間晨夕”,終於編出了這部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康熙皇帝死後,苦命的陳夢雷又開始苦命了。他所依靠的皇三子誠親王失勢,繼位的康熙皇帝的第四子——雍正皇帝,自然對哥哥的親信們大加整肅,陳夢雷則首當其衝,又被“發遣邊外”,送到了東北。這時陳夢雷已七十多歲了,他死在乾隆六年(一七四一),活了八十多歲。由以上杜甫和陳夢雷都讀萬卷書的標準看,杜甫的讀書成績就不如陳夢雷,因為陳夢雷把他的讀書成績用編了大書做為嘉惠別人的展示,可是杜甫就沒有這種效果了。 ■你編《中國名著精華全集》,是不是有上承陳夢雷這種心願呢? □還不止此。在十二世紀,一個偉大的中國有心人鄭樵,在隱居山林、謝絕人事的專事寫作裡,曾立下“集天下之書為一書”的雄心大願,但他五十九歲死去,沒有完成。如今,八百年過去了,這種雄心大願,有賴幹新時代的有心人和新時代的出版形態來完成了。新時代的有心人要做“集”舊中國“天下之書為一書”的新嘗試。它的形態所決定的方向,必然是劃時代的方向。 ■這個方向的指標,就是《中國名著精華全集》嗎? □就是。它的完成,該歸功於遠流出版社的王榮文。王榮文是中國出版史上最有創造性大手筆的小兄弟。五年前,他和我合作,出版《中國歷史演義全集》,創造出中國出版史上劃時代的大轟動。四年以後,他寫信給我,說:“香港那邊,台灣這邊,都整理了無數的國學材料,但幾乎還沒有一個人為現代讀者整理出一套可以讀得下去、讀得懂、包含各方面文化精華的中國名著全集。”因此他相信:“如果能把中國的東西整理出一個定品”,該是一件最值得做的事。這件事,就是出版《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王榮文把這一件最值得做的事逼我來做,要我來“表現這幾十年來海內外研究中國成績的總和”,我相信他把人找對了。我的確是主持這一工作的最佳人選。記得十九年前,我與徐復觀對簿公堂,兩人一邊打官司一邊喝咖啡,談得非常開心。徐復觀心血來潮,說了一段真心話,他說: “你李先生真是怪人,你念古書,念得比我們還多還好,你卻主張全盤西化!如果你來宣傳中國文化,你宣傳的成績一定比我們都好!”
徐復觀說得沒有錯,我真是對中國文化最有理解的人。最大的原因是我真的會看古書,會利用古書、活用古書,古書本是朽腐,除非你能化朽腐為神奇,看古書對現代人沒什麼用處。不幸的是,據我所知,看古書的人,很少不陷入泥淖的,一百個有九十九個,都變成搖頭擺尾的老夫子,思想迂腐而泥古;愈來愈混蛋(年輕時小混蛋,年老後老混蛋),因此我倒了胃民從不鼓勵人看古書了。但是,如果有好的選本,再有“讀書得間”的訓練,古書中畢竟還有一點披沙揀金的好處,可以給我們活用,問題是誰來主持這一化腐朽為神奇的工作呢?王榮文看出來非李敖不可,李敖也看出來非李敖不可,於是,工作便這樣敲定了:王榮文找對了人,李敖找對了書,徐復觀的一個好夢,居然在十九年後,在我無改全盤西化的大前提下,居然成真了。
“讀書得間”的重要
■我們相信你在《中國名著精華全集》中提供了“好的選本”,但是,你所說“再有'讀書得間'的訓練”,又怎麼提供呢? 古話說“鴛鴦繡取憑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你可不可以多說一點始未,把“金針”“度”給大家呢? □“讀書得間”是在讀書時能夠讀出書中的“竅”、領會出字裡行間的學問來。英文中 to read between the lines,就正是此意。讀書要有這種本領,讀古書更要有這種本領。硬讀古書不行的。許多用功的人,終身“白首窮經”,可是因為方法不得當,結果只變成“有腳書櫥”。最後事倍功半還算是好的,因為他們經常徒勞無功。很多人讀了一輩子書,結果變成老學究,就是一個證明。所謂古書不能不講求方法的硬讀,因為古書中,有許多只是書生理想,並非社會現象,書生在那兒托古改制,你在這邊信以為真,你就上當了。又有的古書中,只是道德法律,也非社會事實,古代的社會事實既有距離,現代的你卻盲目相信,你又上當了。所以讀古書,首先要“辨偽”,辨偽以後,就要區分出來什麼書是書生理想、什麼書是道德法律、什麼書是社會事實。把這些分辨開,再融會貫通、互相印證,才算。 '讀書得問”。“讀書得間”以後,從而著述,才算“為往聖繼絕學”。否則的話,只是堆砌材料、暴殄文字而已。 ■“讀書得間”是不是就是要把書讀活,把死書讀活?這種讀活,多讀書是否會有幫助? □不一定。中國的知識分子讀書多的卻也不少,但是愈讀愈混蛋的,卻愈來愈多,這都是因為讀死書的緣故。很多人的基礎,根本是“呆子”,後來念幾十年的書,變成了“書呆子”,辛苦半生,如此而已。我從前有位老師叫姚從吾,是遼金元史專家,非常用功,最後死在書桌上。但是他太笨了,他看書,就好像一隻狗熊進到玉米園裡,折一根玉米夾在腋窩下,左摘右丟,弄了一夜,出園時還只是腋窩下那一根。 ——他們看過的東西隨時扔掉了!所以讀書無法使他們頭腦變好,反倒變壞。 ■這樣說來,這種人似乎選錯了行? □選錯了行。 ■可是他們也有著作呢,怎麼辦? □《隋唐嘉話》裡有這樣一段:“梁常侍徐陵之於齊,時魏收文學,北朝之秀。收錄其文集以遺陵,今傳之江左。陵遂濟江而沉之。從者以問,陵曰:'吾為魏公藏拙。'為了避免這種人“堆砌材料、暴殄文字”,他們的著作,實在該適度予以水葬才好!
一般讀書情況
■古今中國人中,一般讀書情況是怎樣的? □大致可分兩派:一派是老學究村夫子派。他們白首窮經,一輩子讀了一些古書,可是他們的方法訓練太差了,又無法接觸到現代新學問,所以用新知治舊學的一套,他們一竅不通。他們雖然一輩子嗜讀古書、勤讀古書,但可笑的是,他們卻讀不懂古書,無法分析古書,也無法綜合出結論和真相。另一派是疑古派。他們是新一代的學者,不但博覽群書,並且會“讀書得間”,處處發現古書可疑、古事可疑。他們的典範作品是編輯“古史辨”和“辨偽叢刊”等,對古書的解釋,他們的功勞很大,成績也頗可觀。但是疑古派也難免有著兩大缺點:第一是疑古過度,往往犯了以書就我的毛病,大膽假設有餘,小心求證卻往往不足;第二是不太能用現代新學問(如天文學、原始社會學)做鑰匙,側面印證古書可信的部分,以致犯了全面抹殺古書的毛病。他們常說這本古書是假造的、那個古人無其人等等,其實不然。 ■請舉一個例。 □以《周禮》(參看《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第二十三冊)為例:《周禮》原稱《周官》,是漢朝劉歆改名《周禮》的。傳說是周公創立的理想政制,所謂“周公致太平之跡也”。因為它是中國政製書中最細密的一本,所以被視為珍寶。 《周禮》將官職分為天官(中央政府)、地官(地方行政)、春官(神職)、夏官(軍事)、秋官(司法)、冬官(器物製作)六類。列舉每個官職的名稱、職制、人數和職務內容。從這些官的背景上看,它顯然是後代的政治理想,寄託在理想化了的周朝身上而發揮的。 《史記》封禪書中雖然提到過《周禮》,但《周禮》的出現,卻在西漢未年,又因為它的製度與諸經不合,所以被人懷疑是劉歆偽造的,是偽造獻給王莽,以利於王莽的改制的。但是,從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的角度來檢查《周禮》,發現倒頗有一些古代的材料,而那些材料,尚不是後人可以憑空偽造出來的。因此,《周禮》從這些材料的提供上,倒很有研究的價值。因為《周禮》是四萬五千八百零六字的精密政制著作,所以古人改革政治,就因它而立說,宋朝王安石變法,便是一例。 《周禮》是中國政制的烏托邦,它提出了不少理想,值得重視。疑古派以劉歆偽造《周禮》而把《周禮》一筆抹殺,我就不相信劉歆可以偽造出用現代新學問可以印證出來的古代現象。
疑古派的穿幫
■疑古派的大膽假設,死無對證,總可自成一說吧? □不然,死可有對證呢!以《孫子》(參看《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第二十二冊)為例,就可證明了。孫武(前六-五世紀)是春秋時代吳王闔廬的客卿,是兩千五百年前的軍事家,他的著作《孫子》共有十三篇,後來發生了混亂,杜牧說曹操“削其繁剩,筆其精粹”,事實上,《孫子》只有五千九百一十三個字,這就是高誘所說的“兵法五千言”,高誘在曹操之前,可見曹操刪書之說,是不對的。因為《孫子》發生了混亂,孫武也就在疑古派眼中,出了問題,他的身世,遭到懷疑。其中最主要的有兩種:第一種是懷疑根本沒有這個人;第二種是懷疑他和戰國時代的孫臏為一個人。像錢穆就是靠後一種說法成名的。不料一九七二年四月,山東臨沂銀雀山的古墓裡,出土了古代兵書,內有《孫子》,證明了這種懷疑,都是站不住的。出土的古書竹簡中,有漢武帝元光元年(前一三四)的歷譜,可以斷定這批竹簡是兩千一百年前就已流傳的文獻;又由於竹簡中用字不避漢朝皇帝的諱,又可以斷定竹簡的古書,都早於漢朝。再往上推,秦二世在位三年,秦始皇在位三十六年,上距戰國,不過四十多年,四十多年又值秦始皇統一思想,沒人有閒工夫造假書,所以竹簡中的古書,都是戰國以前的原裝貨,應無疑義。所以《孫子)確有其人其書,已是鐵證,只是古本今本有異文耳!古代流傳的《孫子)書——即今本,和古墓出土的《孫子》書——即竹簡本,有三分之一是相同的;其他一百多處不同的,也多是虛字和假借字,不算重要;另有一千多字的不同逸文,包括“吳問”、“四變”、“黃帝伐赤帝”、“地形二”、“程兵”、“孫武傳”六篇,可補今本《孫子》的不足。古書死有對證,竟有趣如此!以這一死有對證的另一當事人孫臏為例,更可再對照一下:孫臏(約前三八○-約前三二○)的身世,在《史記》裡說得很明白。 《史記》說:“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世傳其'兵法'。”這明明是說孫武有孫武的“兵法”,孫臏有孫臏的“兵法”。但是後來孫臏的“兵法”失傳了,由曹操在註《孫子》時,已經隻字不提孫臏的情形看,可能在漢朝未年,孫臏的“兵法”就已見不到了。就因為如此,所以後人就附會起來了。認為孫臏即孫武這個人、孫臏“兵法”即《孫子》這部書,一切都二合一起來了。不料一九七二年四月,山東臨沂銀雀山一號、二號漢墓出土,竹簡中赫然有《孫子》,也赫然有孫臏“兵法”。千古疑案,自此分明! (參看《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第二十二冊)疑古派這種笑話,在《尉繚子)上,又有了外一章。尉繚(前四世紀)的《尉繚子》,是一部被小看了的著作。但在一九七二年四月山東臨沂銀雀山一號、二號漢墓出土竹簡中,有古書《尉繚子》。 《尉繚子》一直被許多大牌學者如錢穆等人懷疑是後代假造的書、是偽書,並且說得頭頭是道。但是這批竹簡一出土,證明了真金不怕眾口爍,大牌學者也者,不過大言欺人而已(參看《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第二十二冊)。以上所說,無非是說老學究村夫子派固然不會讀書,疑古派雖然比老學究村夫子派高明,也難免被死有對證一番。 ——這大概是古人死不瞑目,因而如王安石所說的“死屍能報仇”了。
俞樾“土法煉鋼”
■這樣說來,古今中國人中,一般讀書情況是不怎麼高明 □大體上說,實在不敢恭維。當然有些個人是不乏會讀古書的,像俞樾,就是最突出的一位。俞樾是清朝進士,咸豐年間因為。 “命題割裂”,被革職為民;又因為“故里無家”,就在江蘇蘇州住下,後來到各他講學三十年。他“生平專意著述”。每一年下來,都“有寫定之書,刊行於世”,中國像他這樣勤勉而每年有成績出來的作者,實在少見。他活了八十六歲,全部著作收入《春在堂全集》(參看《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第六冊)。俞樾的名著有《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等。 《古書疑義舉例》出得最晚,寫得也最爐火純青。這書共七卷,把古書疑義分類寫成八十八條,用前無古人的科學方法,使人們知道如何認識古書。劉師培說這書“發古今未有之奇”,可謂定評。這書後來引得劉師培、楊樹達、馬敘倫、姚維銳等的仿作補作,影響極為深遠,俞樾雖然能夠“讀書得間”,但是,他因為沒有現代新學問的光照,全部的努力,仍是支離的“土法煉鋼”的成績而已。這一教訓,清楚的告訴了我們,沒有現代新學問的光照,讀古書也有瓶頸的。此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傳統下來的書的結構與素材,都有嚴重的問題。
工具書與方法學
■結構方面,好像都是擠成一團,頭緒很亂、很難讀,是不是有工具書就好一點? 回工具書是任何知識分子所必備的書。像辭典、年表、年鑑、百科全書、手冊、索引,以及一些必備的“非書資料”(nonbook material)等。在研究和閱讀上,雖然有所謂“個人需要” (individua needs)的不同,但就運用工具書一點上,卻沒有各行各業的分別。所以工具書在所有書中,應該列為第一優先。選擇工具書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容易找到”(easy to find) 你所需要的答案;一個是“容易了解你容易找到的”(easy to find what you find)答案。不合於這兩個標準的工具書,都不算是好的工具書。儘管它很有名,可是它卻使你頭痛。若舉一例:《康熙字典》便是,這書實在犯了難我的毛病。 (但這種毛病,發生在笨頭笨腦的古人身上,猶可說也;發生在現代人身上,就太不可說了。你看看張其昀監修,林尹、高明主編的《中文大辭典》,你會驚訝的發現,這部以抄襲諸橋轍次《大漢和辭典》為骨架的書,竟也發生《康熙字典》式的毛病,你說這些老古董多笨!)辭典以外,工具書中的“年表”一類,縱貫古今中外大事,可提供給人清楚的頭腦和時伺的觀念。中國舊式的編年一類書,因為採取甲子乾支紀日,時序檢核,十分麻煩。又以歷數屢變,常常需要推算,可謂不科學已極,所以都不能用。我看中國傳統留下來的工具書都不合用。總之,從工具書上去讀書,是有它的限度的。要“讀書得間”,工具書不夠。現代新學問反倒是最重要的。我以《儀禮》參看《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第二十四冊)為例。儒家提倡禮治,關於禮的典籍,流傳了三種“經”和一大堆“記”,三種經是《儀禮》、《周禮》和《禮古經》。其中《禮古經》失傳了。 《儀禮》和《週札》傳說是周公作的,實際是戰國人的作品。 《儀禮》是宗教儀式、政治儀式的總集,今本包括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燕禮、大射、聘禮、公食大夫禮、覲禮、喪服、士喪服、既夕禮、士虞禮、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徹十七篇。多半都是士的禮。這些都是古代禮的節目單。古代的貴族們一舉一動都有一套規矩,這些規矩又因地位不同而不同,踵事增華,使當事人自己也搞不大清楚。於是就請專家們來幫忙,這種幫忙,叫做“相禮”(輔導別人行禮);這種專家,就叫儒。相禮相得多了,就累積出節目單來,到時候照本宣科,可以省事,這種節目單的總集,就是《儀禮》。節目單最多的時候,多達五十六篇,後來丟了三十九篇,只剩十七篇,就是流傳到今天的《儀禮》。 《儀禮》是十三經之一,歷來把它神秘兮兮的捧著,其實從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來看,毫無神秘可言,只是很好的史料而已。只因它列名於經典之中,而經典早已在歷代中國人的意識裡,形成了崇高神秘的地位,大家不敢深究,並且限於治學方法,也無法深究。從而對古人的觀點與真相,簡直無法了解,眾說紛紛,其實只是附會或猜謎而已。由於近代方法學的進步,用這些問架,移做整理古書,效果竟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古人的說經也好、解經也罷,種種無法求得的答案,多可用新方法學迎刃而解。
分類與走運
■這樣看來,中國傳統下來的書,它的本來面目好像都給做了手腳了,讀這些書,還得先來一番撥雲霧而見青天的功夫才行? □對了。中國傳統中的一團雲霧,先在圖書分類上,你就先思過半矣。中國書的分類,最流行的,是四部(經、史、子。集)分類。四部分類從東晉以後通吃,變成了典型的圖書分類規範。但是稍一留心,就知道這種分類是相當荒唐的。以四部中第一部“經部”為例,“經部”的一部分,近於百科全書式的總集,應分入總類、文學類、歷史類,其他部分(像《論語》、《孟子》),應分人“集部”(個人集子);以第二部分“史部”為例,體裁上分正史、編年、別史、雜史、載記等,全無道理與必要,其他詔令應分入法律類,時令應分入天文類,目錄應分入總類;以第三部分“子部'為例,老莊申韓等家,其實與《論語》、《孟子》無別,都應分入“集部”,其他譜錄中草木蟲魚應分入植物類、動物類,類書應分入總類,小說應分入文學類;以第四部分“集部”為例,“經部”、“子部”分過來的書,多可分入哲學類、法律類、文學類。……總之,四部分類,大體上說,“經”“子”“集”多是一類,“史”是另一類,四部分類實在只是兩部分類。分類、分類,分了半天類,最後只分了兩類;所謂分類,分了等於沒分,這叫什麼分類!以《孟子》(參看《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第十七冊)為例,孟軻自命是孔丘的傳人——“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他說:“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 ”這是十足以聖人自命了。所以他的結論是:“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哉嚴這又是十足以道統自承了。雖然這樣,在身分關係上,孟軻卻只不過是孔丘孫子子思的學生中的學生而已。但是,到了唐朝,韓愈推崇孟柯是直承道統的人物,到了宋朝,他配享到孔廟;到了元朝,他被封為亞聖;到了明朝,因為明太祖不喜歡他,吃了一點蹩;後來就一直風光,直到今天了。 《孟子》一書共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個字,在內容上;理直氣壯固多,理不直氣壯也不少。中國人推理不合邏輯,受孟軻的影響應該不少。這部有影響的書,在圖書分類中,在北宋以前只是子書,宋仁宗後,才升段為經書,真是愈來愈走運了。走運雖然走運,但卻成了中國圖書分類胡來的一個樣板,中國人在思考上一塌糊塗,由此暴露無遺.
源遠流長的大功德
■一月二十五日的《中央副刊》上,有一封俞大維口述的《給女作家陳荔荔的一封信》。其中說:“我因年老眼花,幸有長子揚和寄來帶有燈光的放大鏡,強能看書。我發現讀了幾十年的書,卻往往有許多地方未能看懂。真是可笑又可悲! 人愈老愈有奇想,年輕時看書看不懂,我認為腦筋有毛病。現在看書看不懂,我認為書有毛病。陳寅恪先生一九一二年第一次由歐洲回國,往見他父親(散原老人)的老友夏曾佑先生。曾佑先生對他說:'你是我老友之子。我很高興你懂得很多種文字,有很多書可看。我只能看中國書,但可惜都看完了,現已無書可看了。 '寅恪告別出來,心想此老真是荒唐。中國書籍浩如煙海,哪能都看完了。寅恪七十歲左右,我又見到他。他說:'現在我老了,也與夏先生同感。中國書雖多,不過基本幾十種而已,其他不過翻來覆去,東抄西抄。 '我很懊悔當時沒有問他到底是那幾十種書。 ”對俞大維這些話,你有何看法? □我覺得夏曾佑的感慨是很有見地的,難怪陳寅恪後來和他同感。他們兩位,都是博極古書的人,最後竟有這種高明的覺悟,是很可注意的。蘇雪林《文壇話九》中記聞一多,也有類似的情況。蘇雪林說:“別人鑽故紙堆,愈鑽愈著迷,終於陷溺其中不能自拔,便要主張中國文化是世界第一。聞一多早年時代何嘗沒有這種冬烘臭味?可是,現在的他卻是奇怪,竟與從前的自己走著完全相反的道路。三十三年五四前夕,聯大一部分學生舉行了一個歷史晚會,張奚若、吳晗、雷海宗均有演說。聞氏曾說:'剛才張先生說辛亥革命是形式上的革命,五四是思想革命,正中下懷。中國這些舊東西我鑽了十幾年了,一個一個字都弄透了,愈弄就愈覺得“要不得”,現在我要和你們“裡應外合”地把它打倒。'他又在某一次對友人說:
人家見我終日讀書,'以為我是蠹蟲,卻不知我是殺蠹的芸香','你想不到我比任何人還恨那故紙堆,正因恨它,更不能不弄個明白。 '” 夏曾佑、陳寅恪、聞一多的覺悟,都是真正深知“中華文化”後的覺悟。陳寅恪說:“中國書雖多,不過基本幾十種而已,其他不過翻來覆去,東抄西抄。 ”俞大維“懊悔”當時沒問陳寅恪“到底是那幾十種書”。我想,我這套《中國名著精華全集》的問世,已代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由於我的精挑細選,我的確已“把中國的東西整理出一個定品”,我化朽腐為神奇,終於給中國人提供了一點披沙揀金的好處,“集”舊中國“天下之書為一書”,這真是源遠流長的大功德了! (一九八四年一月三十日下午)
要把金针度与人 作者:李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