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A Slot Machine, A Broken Test Tube 吃角子老虎與破試管

偶然重讀『吃角子老虎與破試管』小記2006


偶然在網路上重讀絕版書『吃角子老虎與破試管』(台北:天下文化,1994?) =原版外文書資訊: A Slot Machine, A Broken Test Tube (1984),雖然只是一小部分,不過,卻相當精彩。

Amazon.com: A Slot Machine, a Broken Test Tube: An Autobiography

- [ 翻譯此頁 ]
Amazon.com: A Slot Machine, a Broken Test Tube: An Autobiography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series) (9780060152604): Salvador Edward Luria: Books.


我又在網路上取得『反對方法』中,引此書的科學觀來討論,如「DNA 等,以勝利者之模式為王,其他的,不管之前多有趣,都淪為科學之忘鄉,不屬於科學界之operational content…..」(大意)。不過這非感動我或本文之主題。記幾則;


或許是春節會見我的恩師謝立沛先生,讓我特別有感而發:
「影 響我學習和知性成長最多的,是一位教義大利文和拉丁文學的老師蒙提(Augusto Monti),他寫了好幾本小說和其他類型的書籍,是位標準的自由派社會主義者,後來因為反法西斯運動而在獄中度過好幾年。他在課堂上所造成的衝擊不在政 治方面,而在人格方面,學生都覺得面對的是一位具有深度智識和正直的人,一位受人尊敬、肯公平對待每位學生的好老師。
蒙提是我在戰後返回義大利時,唯一再次拜訪的老師,我們都還記得當年他在課堂上,不帶任何評論地向我們吟誦自由的詩句時,眼睛裡充滿著淚水的情境;我也 記得我們這群十四歲的毛頭小子,看著這一幕感人肺腑的表演時,那種莫名的感動。這門課教的不只是文學,它還是一門教導真誠的課程。」

-----
「年輕歲月」之引詩,翻譯最「見仁見智」:

「我醒過來,緩慢地醒過來,
感覺到命運躺在我無法害怕的部分。
而藉著到我必須去的地方學習。
──羅特克(Theodore Roethke,1908-1963,美國詩人), 〈警覺〉(The Waking)」

這首名詩的原文為(hc認為,這是對生死學習等的說法):

I wake to sleep, and take my waking slow.
I feel my fate in what I cannot fear.
I learn by going where I have to go.

------

「哈威克曾經把我介紹給一位上了年紀的法國物理家皮蘭Jean Perrin,1870-1942,一九二六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皮蘭後來把我的一篇研究論文投到《科學界精彩報告》(誤譯 Comptes Rendu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期刊上,事實上他要求我將論文唸給他聽,卻在我唸的時候安靜地睡著了。」

這法國著名學報一般不採取這樣之翻譯:
ACADEMIE DES SCIENCES - Comptes Rendus
A century later, the series became the 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French Academy of Sciences). Over the past 168 years, ...

A Passion for DNA: Genes, Genomes, and Society
by James D Watson - Science - 2001 - 250 pages
Page 39 - His autobiography, A Slot Machine, A Broken Test Tube (1984), lucidly describes his intellectual and humanistic development. I remember him to be a teacher ..


.p.123
What matters in science is the body of findings and generalizations available today: a time-defined cross-section of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I see the advance of science as self-erasing in the sense that only those elements survived that have become part of the active body of knowledge.

DNA 等勝利者為王 其他的 不管之前多有趣 都淪為科學之忘鄉Operational content
喜歡可做STRONG INFERENCE乾淨俐落實驗可以解決者優先

盧瑞亞 著 房樹生 譯 陳文盛 譯
Slot Machine, a Broken Test Tube: An Autobiography by S. E. Luria and Salvador Edward Luria (Paperback - Mar 1985)


目錄
導 讀 獨臂大盜碰上有備的心靈 陳文盛
緒 論 真誠的自白
第一章 年輕歲月
第二章 美國尋夢
第三章 登頂-科學生涯之一
第四章 巔峰-科學生涯之二
第五章 緩坡-科學生涯之三
第六章 回首-科學生涯之四
第七章 教書、當主管的日子
第八章 優游藝術間
第九章 政治舞台
第十章 情感
附 錄 延伸閱讀
名詞注釋


盧瑞亞
真誠的自白

上了年紀的人,不過是個廢物罷了,
就像一件掛在衣架上的破外套
除非靈魂可以為自己鼓掌和歌唱,
而且是大聲地唱──
為它的死亡外衣上的每個破爛處。
──葉慈(W.B.Yeats,1865-1939,一九二三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航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

這麼多年來,我讀過許多傳記和自傳作品,對於這兩種文體之間的差異,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除了極少數的例外,例如《沙繆‧強森的一生》(Life of Samuel Johnson)的作家鮑斯威爾(James Boswell,1740-1794),傳記作者大部分都是歷史學家──他們以歷史的角度而不是以人的角度,將我們感興趣的人物解構出來。但我的感覺是, 這類傳記牽扯太廣了,不太合一般人的囗味。

傳記文學主要是談論歷史,而且就像所有的歷史一樣,它們必定會牽扯到人與事件,以及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歷史人物的人格特質,會從他們所做或所分享的事物中顯露出來;而傳記作者的本領,便是將那些發生在故事主角周遭的事實與事件具體化。

在今天,特別是在美國,很少人知道或關心亨利八世的婚姻和宗教罪行究竟發生在哪個世紀,但大多數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有權勢的歷史人物。每當書報攤上出 現一本有關亨利八世的書,讀者們便一方面預期會再度為了他第二任妻子安妮‧波麗恩(Ann Bolyen)的美貌而心神搖盪,但另一方面在想像著她慘死的同時,卻又暗地裡感到刺激萬狀。亨利八世的傳記會帶給讀者一種可怖形象,「可怖」這個詞借自 馬基維利(Niccole de Bernardo Machiavelli,1469-1527,義大利政治家),意指︰為了個人慾望,可以將所有現在和未來的英國人,置於一個可能被永久毀滅的境地。而這 裡所指的慾望包括了性或權力的慾望。

■科學家的傳記
如果國王的傳記必須談論權力,那科學家的傳記便不可避免地必須談論科學。然而,就像一本受限於敘述權力的國王傳記最後可能只剩下戰爭與陰謀的故事一樣,如果科學家的自傳受限於科學工作的話,則可能會變成一般的科普作品。
科學家的生活很少會出現像亨利八世所帶給英國子民的「可怖」;而且即使是研究過程中最令人興奮的剎那,科學家也很難將真正的感受傳達給一般外行的民 眾。譬如,雖然大家都聽過愛因斯坦的方程式,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真正的意義,儘管事實上它已大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我發現科學家的傳記要比國王的傳記乏味多了,大多數科學家的傳記都十分無趣,至於自傳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傳記主要是為了一般大眾而寫的歷史,不是為了 專業期刊,正因如此,它們應該傳達「掙扎」與「激烈」這兩種要素──就算不像是國王與主教之間的類似鬥爭,至少也應該是描繪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具有明確 個性及一定人格特質的角色。

不曉得是好是壞,二十世紀的物理學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些物理學家的傳記或多或少已傳達了時代的戲劇性、曖昧與爭議的感覺,這 種感覺很令人滿意,但那畢竟是少數的例外。或許是因為我個人品味的緣故,大多數科學家的傳記,甚至是描寫像達爾文、巴斯德或愛因斯坦這類偉大科學家的傳 記,讀完之後我都只感到無動於中。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傳記中很重要的部分內容,往往是關於一些已成過去的科學,但這些描述本質上仍是屬於科學知識的範 圍,而不是文學。而能夠被說書人描述得很生動的科學事件,是「正在進行中的科學」──有關科學原理發現過程中的掙扎、憤怒與勝利。譬如,我們可能會覺得阿 基米德裸體跑在街上,大喊「找到了」(Eureka)的故事很有趣,但如果花力氣解釋他所發現的浮力原理,就可能會立刻使一篇科幻小說都變得索然無味。

科學家傳記的作者應該設法整合故事的科學內容,讓它多點人性、多點爭議、多點主角內在的人格特質。但這並不是件容易的工作;在大科學家傑出成就的陰影下, 即使像是巴斯德的宗教信仰、達爾文的神經衰弱、牛頓的心理疾病與他以暴君方式管理英國皇家學會,都變成了傳記中的次要特徵,而不是了解他們工作中那些強有 力人格特質的主要依據。然而,任何一本值得一讀的傳記,理想的內容都應該是要描述人格特質,而不只是談論一位「詩人」、一位「畫家」,或一位「科學家」。


■「壞人」在哪兒?
人格特質的闡述應該像一幅有許多街景的風景畫,像一位十四世紀聖哲的生活或伯魯格爾家族(Breughel family,十六、七世紀擅長農夫生活畫的畫家家族)筆下的田園生活一樣。巴斯德對宗教的狂熱與愛因斯坦的談笑風生,本身並不會為傳記下斷語,卻可說明 他們真正的生活。總之,要探討巴斯德,卻不了解他在法國鄉下中產階級生活的根源;或是探討愛因斯坦,卻不知他和猶太教的關係,都會減低對他們的正確認知。

有一個生平首次踏足墳場的小孩問道︰「壞人都葬在哪裡呢?」或許這話也可以應用在科學家傳記上。這並不是意味著,我們應該替更多不入流的科學家寫傳記(雖 然那些也可能會帶來許多啟發),而是說科學家常具有一些不易與人相處的人格特質,因此經常遭到同行的嫌惡。而如果傳記也能記載這些人的特質,歷史便可從他 們的傳記中,得到比較完整的科學家真貌。如果說,由別人寫成的科學家傳記經常使他們顯得近乎完美,那麼科學家自己寫的自傳通常更是使他們成為和稀泥、沒有 骨氣的人。

寫到這裡,我想到了我所認識的三個人︰一位數學家、一位天文學家、一位生物學家,他們都是風趣、機伶、果斷的人,積極參與並負責許多活動,但是他們的自傳 不過是縮頭縮腦的編年史罷了,既扼殺了個性活潑和頑皮的特點,也掩藏了生活中情感的複雜部分。那些自傳是無趣的;但作者本身卻很有意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 不協調呢?我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科學界裡(社會科學界比較不會如此),充斥著一種由於崇拜科學而衍生的謙卑傳統︰科學被視為一種至真至善,人們必須跪在它 面前膜拜。

■心靈庇護所
有時候,年齡會修正錯覺,科學家會開始以更冷靜、更存在主義式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的工作,但這種態度很少會出現在書本中。科學家的懷疑與內在掙扎,通常會轉變成心裡的擾動,不像小說家會把它變成文章。

科學家的典型特質是︰他會將工作中的理性態度(科學結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擴散到日常生活中,因為日常生活中經常充斥著非理性的人和事,以布魯撓斯基 (JacobBronowski,1908-1974)的話來說,就是︰「探尋一種不能形式化的知識,便是一種探險。」不能形式化的知識是指,無法以方 程式或因果關係式來表現的知識。

大部分的科學家,都不信任那些會使他們偏離科學範疇的人格特質,所以他們會傾向於不信任浪漫的愛情和抽象的藝術、詩、和政治。由於狂熱是實驗室裡一種潛藏 的危險武器,科學家因此也會儘量避免狂熱地參與其他領域的活動。沒有人會比我更了解這一點,因為我一直努力激勵科學研究人員參與公共事務,卻經常碰釘子。 對不能公式化事物的不信任感,也會使得科學家儘量避免在自傳中,表達他們必定有過的懷疑與憤怒;即使曾經擔任政府要職,在述及自己與權力中心的關係時,也 傾向於只談論技術層面。社會科學家就不會有這種保留,他們所關心的主題大部分都不能公式化,所以他們比較不會如此顧忌。

對於企圖撰寫自傳的科學家而言,學術傳統本身也是一個不利的條件。學術傳統強調謙遜,這使得自我標榜成為大忌;學術傳統也強調遵從,而遵從則隱藏了人際關 係中最有趣的部分︰情感衝突、嫉妒、操縰。但或許謙遜與遵從,正好也反映了驅使科學家(那些寫下自傳的科學家)獻身科學生活的動力。

心理學家羅伊(Anne Roe),是一位傑出生物學者的太太,她在研究大多數幼年曾有嚴重家庭衝突的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後,得到一個結論︰大部分院士的童年,都在家庭衝突中渡過,他們可能把科學視為一種保護傘,一份沒有爭議、沒有衝突的職業。科學家 相當牢固的婚姻關係,可能也反映了尋求穩定的企盼,或是反映了缺乏在自己領域以外冒險衝撞的精神;同樣的,這可能也反映了大部分科學家膽小與中庸的政治立 場。

■誠懇的自我表白
除了少數物理學家的傳記之外,科學家的傳記大多無法傳達科學工作中真正的冒險感覺。他們向一般大眾詳細解釋科學的方法和想法的企圖,不是使讀者有挫 折感,就是使得作品的水準降到和報章上的科學文章一樣。將科學工作展現為某種冒險的最好方式,不是介紹科學的內容,而是介紹發現的過程──科學家在某個關 鍵時刻是否用了個螺絲起子,或打破試管,或在溶液中發現結晶?那些事件又如何導致最後的發現?

了解文學的創作過程,可以讓我們更清楚詩人或小說家在作品中的想法;同樣的,了解科學家每天的實驗過程,可以告訴我們更多科學工作中人性化的一面,而不光是包裝好的最後結果。

如果希望自傳不只是對所發生的事件做些浮面的記錄,那麼它就必須包含某種程度的自白;它應該是對作者人格特質的探討,對行為和動機的剖析,與對自我的啟 示。不過,即使這樣子的剖析,也可能因為情感的限制,或缺乏足夠的洞察能力,而無法完全地坦白;但是一本著重表白的自傳,總是比一本純粹描述故事的自傳更 具啟發性。坦白的特質使得鮑斯威爾的日記值得一讀──他那不自覺地表白式的日記內容無私而簡潔,沒有判斷或是忿恨,使人好像在看一幅既浮面但又感性的人像 畫。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想想看,如果可以和讀者分享那些連作者自己都還不確定的想法,那這本自傳會更有價值。事實上,一本自傳最應該顯現出,自我探索過程中自我 創造的努力。真正的自傳在人格特質上必定是曖昧的。因為顯露自己的真貌時,必然會暴露自己多方面的面相,其中有些是驕傲的來源,有些則是困窘或罪惡的。但 不論是經由諷刺或自傲的方式來表白,都需要超越謙遜,或許也需要承認失敗或為失敗評斷。
違反了社會所遵循的行為準則,可能要比違反教規或道德標準,更容易流露出罪惡感。然而這種流露,在傳記上的重要程度就像情緒發洩一樣。
自傳也提供了自我辯護和隱藏事實的機會,但自白的內容卻可能不經意地暴露出作者人格中傲慢的一面。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懺悔錄》(Confessions),就是個有趣的範例,其中有段敘述是這樣的︰「我生來就不像任何一個我曾經看過的人;我甚至相信我和世上的任何人都不一樣。」傲慢自大才是盧梭自白的真正主題,而不是年輕時期和成年生活中一些逾矩的行為。

華森(JamesWatson,1928─,一九六二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的《雙螺旋鍊》(The Double Helix) 是一本非常棒的書,因為DNA(deoxyribonudeicacid,去氧核糖核酸)結構的發現是一個偉大的故事,而且這本書的寫法有非常濃烈的個 人風格和神韻。它也是一本自白的書,作者用一種戲而不謔的手法,吐露了許多逾矩的心事︰與同事相處時絲毫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在那個重大的發現時刻,顯露出 與自己的年紀不太撘調的高傲等。有一些科學家被華森輕浮的筆調,和他沒有拜倒在神聖的科學面前所觸怒。但很少人能夠像華森一樣完全獻身於科學;我相信他這 麼寫,是希望藉著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學風格,將科學通俗化。

在《雙螺旋鍊》這本書裡,表白並不代表悔改︰任何曾經出現過的罪惡感都消失了,傲慢也還是存在。不過,這類型的表白在科學家的自傳中仍然很重要,因為它所 透露的事和人格特質之間有很密切的關係。它們闡釋了選擇、成就、還有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其中所顯露出的情緒,通常會成為追求成功生活的驅動力。《雙螺旋 鍊》一書就是這樣︰它比起直接解釋華森的成就,更能告訴我們有關他社交生活和事業成功的主因。

■條理井然的自畫像
為了糾正其他歷史學家同行的輕率研究態度,塔其曼(Barbara Tuchman,美國作家,曾獲普立茲獎)寫道︰「歷史學家應該解答自己的懷疑,檢視相互衝突的證據,找出隱藏在事件背後的動機,並且花功夫找到原始文 獻,再來辯證;而不是直接借用他人的引述,就作論斷。」多幸福的歷史學家啊!他們竟可以選擇歷史上偉大的時刻,或偉大的男人或女人,將他們塑造成形,就像 雕刻家塑造紀念雕像一樣。

但是寫自傳的人就不同了,自傳作者的工作沒那麼偉大,那不過是自我表白罷了。在一本自傳裡,塔其曼所建議的過程可能會消失,但不是為了混淆事實,而是帶點 人格特質的影響。當然,自傳也可以隱藏那些曖昧的事,這全視作者願意開誠布公到什麼程度。然而,一個人不可能只用明暗的手法,就可以把一生描繪成一幅很好 的圖畫;自傳作者的難題在於︰他必須為自己畫一幅條理井然的自畫像,鋪陳所有的確定與模糊、堅強與軟弱、失敗與成功,而且不能使個人生活落入混亂的自我矛 盾陷阱中。在自傳中必須引入秩序的原則,這顯然和塔其曼對歷史學家所提的建言不同。

我所採取的原則是階段性的探討方式,在不同領域中的參與,像是專業的、政治的、藝術的、情感的領域,都以分開和漸進的方式處理。這種階段性的安排方 式,使我可以在某個特定領域中,檢視一系列的事件和抉擇,而不至於搞混。例如在描述研究工作時,我也許會突然插句「那時候我對於史蒂文斯 (WallaceStevens,1879-1955,普立茲獎得主)的詩很感興趣。」我希望能夠在故事的敘述中,看出不同階段之間的關聯,並且描述出 當時的心境。

我相信,將紀年法改成各領域階段漸進式的撰寫方式很有必要。一個人各種人格特質的成長,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方式。個人的發展過程和生物的發 育過程是不同的,後者只是生物內在程式的解讀,因為它就記錄在遺傳物質上。基因的指令是依據時間和空間的預定計畫,來執行「在這裡長大腦,然後在那邊長心 臟」的工作,只有一些大的破壞,才能修改這個預定程式。相反地,人格特質的發展指令大部分來自外在的世界,來自與社會和環境的接觸。經由良知和語言的篩 選,那些指令便成為自己本身的原料;藉著對那些指令所做的反應,個體便可在社會中發揮作用,使自己成為獨特的個體,也創造了一個人性的世界。

■自我定義
以存在主義的觀點來看,我們可以說,人活在世上,並不是被動地為了實現他人的願望,而是積極而有創造力地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這點把我帶到了下一個主題。
自我定義(self-definition)的發展過程,既不是自動形成、也不會很順利。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為求在不同的領域裡與眾不同,人們必 須在許多迥異的方向、活動、或摰愛之間,做出重大的抉擇。有些選項在價值上非常不相等,所以能夠很快作出抉擇,但這是例外而不是常態。例如,我們很容易在 哈佛的教職,和郵局櫃台人員的工作之間做出抉擇,但卻很難在哈佛和耶魯的教職之間做決定。這樣的抉擇包含了許多複雜因素之間的互相平衡,最後才依照意願化 為行動。
這樣的抉擇可能只是個單獨事件,但它們卻顯示了一種通則──我將它歸類在「信念」的範疇中。這裡所說的「信念」是︰每個人從生命中的某些時刻開始,當他從 事某些特定領域的活動時,必然會依照自己的意願而表現出自主意識的行動;這種意願,已經是某種主宰他今後行為的準則,甚至可以說是道德規範。例如,某個人 一旦決定獻身於科學,那就表示他不只是已經決定要棄商從事科學研究,那還代表著一種信念︰在這個花花世界中,科學的理性架構已經是他最重要、最值得信賴的 處事綱領。所以一旦某個人以科學的理性為信念,很可能就意味著,他會拒絕相信發牌者的意志能夠影響他發出什麼牌。

在《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這本深具影響力的書中,孔恩(Thomas Kuhn,1922-1996)提出另一個「信念」概念的應用。他指出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通常會有某種信念︰在當前的研究中成效良好的方法和步驟, 就是一權@@「典範」(paradigm),這典範將會一直有效。這種信念還可以延伸到一些尚未包含在典範中的情況,就像社會信念或政治信念無遠弗屆的威 力一樣。

這裡所定義的信念也屬於「有意識的抉擇」,它可以幫助科學社群的成員在某些特定領域裡有更活躍的表現,避免由於碰到衝突或曖昧而變得過於僵化。信念 並不會使懷疑和問題消失,但可以提供某種程度的自發反應,使得人們在模稜兩可的情況下,能以相當一致的方式行動。以存在主義的觀點來說,信念則是一種自我 的誓約,就好像某一個至少暫時是正確的主張。譬如,大多數人不會想自殺的原因,有可能只是基於「生命是懷有某種意義的」這樣的信念。

回溯某種信念產生的起源和時間,是個十分吸引人的行動。就像在本書中我會提到,我可以相當精確地回顧,自己是如何且在何時接受了社會主義者關於社會的信 念,如何及在何時成為一位美國人(這和只是成為美國公民並不相同),甚至是如何且在何時決定做個高尚的人(也因此明白了端正和一般所謂的誠實之間的差 異)。這些識見之所以放出光亮,是因為它們正好點出了人格發展過程中不連續的地方。

■生命中真正的喜樂
不同信念之間總是存有某種程度的衝突,因為大部分的信念都是分別產生的,並不屬於相同的指導原則。能容忍這種衝突,正是人格發展成熟的成就之一,它可以使 個人免於內在的混亂與怠惰;但是在衝突加劇之前,若一直能堅持信念,應當更能增加社會生活中的可預測能力與可靠程度。
不過話說回來,稍微改變自己的信念,可能只不過是出於淺薄而不是碰到什麼危機。你可以把信念比喻成某位物理學家有次談到「理論」時所說的︰「不要因為少數 的事實,就急著放棄一個好理論」,所以不要因為少許事實,就急著放棄信念。理論和信念都只是操作的工具,不是目的。
實用的信念不僅可以協助人生免於混亂,還可以幫助人合理自在地過活;雖然每一個貫徹始終的信念,都會對無拘無束的自由造成限制。
信念還可以避免產生像巴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1989,一九六九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性情中的那種無法釋懷的絕望感,信念會讓人有勇氣從事某些活動。至於信念所帶來的束縛感,不過是自己部 分內在的失落罷了,它和放棄外在世界的自由是不同的。好比如果我決定成為一位社會主義者,我自會基於某種信念做某些事;但如果我加入政黨的話,信念就很可 能不是自發的,而是外界加諸於我的規範,那就該稱為「忠誠」了。

接下來的幾章裡,我會試著找出一生中影響我各方面人格特質的主要事件、時間和動機。我把那些事件也稱為信念,一方面是基於我對存在主義的偏好,一方面是我 希望強調︰事件是主動發生的,而非被動地顯現而已。那些信念是我一生行動的方針,而且在指引我從事令人注目和公正的活動時,它們始終都很管用。甚至在某種 意義上,那些信念正是我人生目標的縮影。這使我想起蕭伯納(BernardShaw,1856-1950)在《人與超人》的序言中,有一段敘述︰「能夠 找到自認為偉大的目標,並貢獻自己全部的心力,直到軀體再也不堪勞損,是生命中真正的喜樂。」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