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日 星期三

《高罗佩其人其事》琴道 古琴雜誌


所謂「琴棋書畫」,琴永遠排第一。當中,古琴被視為高情雅致、超越世俗的代表,但其實並不難懂!今年是古琴藝術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二十周年,文物館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古琴晚會外,更首次推出古琴雜誌《邂逅古琴》,讓觀眾透過不同媒介認識古琴。 

第一回,馬上告訴你,古琴和古箏之別! 

古琴雜誌《邂逅古琴》全文: 
https://bit.ly/AMguqin 
 
Guqin, often comes first when counting traditional literati arts, is a symbol of elegance and transcendence. Yet, it is not unapproachable as you might have thought! This year marks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UNESCO’s inclusion of Guqin art as on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Alongside the annual Guqin concert, we are delighted to present the debut issue of our Guqin magazine, inviting a wider audience to appreciate this musical art. 

Let’s kickstart with Chapter One... So,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uqin and Guzheng? 

Guqin Magazine (Chinese only): 
https://bit.ly/AMguqin 

#文物館 #中大文物館 #ArtMuseumCUHK #文化 #藝術 #Art #Culture #古琴雜誌 #GuqinMagazine #古琴 #Guqin

2011

這本書的主體是台灣的資料


荷兰高罗佩
 荷兰高罗佩 陈之迈 (台北: 傳記文學 1968)
 续谈荷兰高罗佩先生方豪
(台北: 傳記文學 1968)
 高罗佩传奇王家凤
(台北: 光華 1990)
 天才之妻一一高罗佩夫人水世芳王家凤
 (明末义僧东皋禅师集刊)序许世英
 (明末义僧东皋禅师集刊)序王芃生

史料辑录
 琴声悠悠思慈父(节选)关崇煌
 两个外籍朋友(节选)卢前
 二女嫁一夫蒲乐道
 燕居脞语(节选)刘麟生
 琴路历程的延续(节选)梁在乎
 操缦琐记(节选)张子谦
 游青云亭赏名家墨宝(节选)蒋荣水





本文曾经修改,以《高罗佩其人其事》为题,发表在2010年12月24日上海《文汇读书周报·书人茶话》上。

《高罗佩事辑》出版说明 严晓星 二十世纪的汉学家中,荷兰人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尤为引人瞩目。

高罗佩其人,本书的介绍较为周全,故此处毋须赘言。他的著述,有人做过统计,涉及语言、宗教、民俗、美术、文学、音乐等等门类,其以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而 堪称代表作者,为《琴道》、《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后二者的诞生也许出于偶然,却是中国性学的现代开山之作,均已译为中文梓行;前者是第一部 介绍古琴艺术的西文专著,迄未见有译本。这三部著作,可谓集中体现了高罗佩的志趣。如果说早期汉学的研究和传播者以来华的传教士与外交官为夥,间有少数冒 险家与旅行者,那么到了二十世纪中期高罗佩成长与活跃的年代,汉学主流早已为学院人士所占据,高罗佩的眼光、趣味,显然与之迥异,成就高下亦不能简单判 别。

胡文辉兄著《现代学林点将录》,于高罗佩其人其学的概括极为精当:“作为个人,高氏最特异处,尚不在其中国知识的博洽,而在其中国文化素养的全面。一般汉 学家,能读汉字未必能说汉语,能说汉语未必能写中文,而高氏不仅熟悉中文,更能作文言文,诗词吟咏亦已入流;文学以外,书法、篆刻皆善,古琴也得名师指 点。其通才绝艺,俨然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遗风,不仅非任何汉学家所能及,在现代中国人之中亦属罕有。而且,他身为西国官员,下笔每称‘吾华’如何,开口即 道‘在我们汉朝的时候’或‘我们中国在唐朝’之类,更堪称最中国化的汉学家;若有继陈垣而作《现代西洋人华化考》者,自不可无此公也。”他这样的趣味与素 养,注定了他不可能在某一项领域皓首穷经,而只能在游艺之余,兴之所至,发而为文。这样的著述动机,亦纯然是“吾华”文人的,而非现代学者的。

如果仅看高罗佩的旧诗、古文、书法、绘画,谁都不会想到,他竟然是一位高鼻深目的西方人。不过,诗文书画之类对旧式文人来说是看家本领,新派人物亦不乏个 中能手;而古琴,即使在多数文人中,也算得上一门珍秘而稀罕的高雅技艺——据《今虞琴刊》的统计,抗战爆发前夕全国能操缦者不足三百。因此,古琴为高罗佩 赢得的关注委实不可低估,他所留下的中文资料多见之于琴人,亦非毫无缘由。可以想象,抗战后期,当高罗佩以中国传统文人的姿态悠游于陪都重庆知识界,中国 文人学者不仅有引为同调与知音的欢喜,也不无斯文未灭的安慰。而他搜集清初东皋禅师资料,原本只是留意古琴在日本的流传史,却为中国学人发掘出东皋抗清失 败而东渡的秘辛,以标榜忠义——这一抗战期间的现实需求,竟然也是由闲情逸致而不经意得之的。

高罗佩的诗文书画难得一见,琴学性学著述知道的人则多些,但如今一般读者记忆中的高罗佩,多半与他写的狄公案系列小说联系在一起。写过小说的汉学家不止高 罗佩,但以小说而赢得广泛声誉的,唯有高罗佩一人而已。后人编辑的高氏著作目录,以狄公案系列小说单独作为一项,与其所著译之书、单篇文章并列,大约以为 非关学术。但是,这批小说既然以唐代为背景,以狄公为主人公,便处处难脱中国的历史文化、民俗法律,似是而非固然免不了,没有一定的汉学功底却也寸步难 行;何况对高罗佩本人来说,无论是学术还是小说,他所想表达的趣味恐怕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近三十年来,高氏所著狄公案在中国本土一再刊行,且多次翻拍为影 视作品,风头远胜于数百年来中国作家所创作的各种长短不一的狄公探案故事。高罗佩地下有知,按他的个性,不知道会得意成什么样。

高罗佩在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又遭逢战乱频仍的年代,接着天地玄黄,江山易手,在中国大陆,人们对这位“帝国主义分子”自然不愿涉及,比较重要的记述多见于台湾,其中以陈之迈所写的长文《荷兰高罗佩》(19681112月,19691月连载于台北《传记文学》总第787980期)最为详尽。陈之迈从事外交,是高罗佩的同行,又是高罗佩的友人,他的这份记录堪称全面而权威。四十年来,几乎所有介绍高罗佩的文字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取材,甚至改写倒卖。时至今日,其内容固已多为人知,但作为第一手材料,其价值仍不可替代,亦有介绍给读者的必要。

这本小书,汇编了目前所见的他人所写涉及高罗佩的第一手中文资料。也就是说,高罗佩自己的中文作品(如《〈琴道〉后序》、《〈明末义僧东皋禅师集刊〉自序》)以及涉及他的外文资料(如未译成中文的英文传记,或已经译为中文的岸边成雄《江户琴士探源》),皆不在此列;而西人的回忆,只要是直接以中文写成,如蒲乐道(John Blofeld)《老蒲游记》中的片段,亦予搜罗。在此过程中承多位师友襄助,尤其是査克承先生提供査阜西先生诗稿、李枫先生提供梁在平先生未刊稿,以及陶艺先生提供高罗佩为程午嘉先生所绘册页、徐君跃先生提供高罗佩为徐元白先生所录王维诗,皆系首度面世,异常可珍。

今岁正值高罗佩诞辰百年,辑此小册,纪念这位在精神上入籍“吾华”的西方人士。

庚寅秋日记于南通

(原载《高罗佩事辑》,严晓星编,海豚出版社,20111月。)


。。。。。

所謂「琴棋書畫」,琴永遠排第一。當中,古琴被視為高情雅致、超越世俗的代表,但其實並不難懂!今年是古琴藝術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二十周年,文物館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古琴晚會外,更首次推出古琴雜誌《邂逅古琴》,讓觀眾透過不同媒介認識古琴。 


第一回,馬上告訴你,古琴和古箏之別! 


古琴雜誌《邂逅古琴》全文: 

https://bit.ly/AMguqin 

 

Guqin, often comes first when counting traditional literati arts, is a symbol of elegance and transcendence. Yet, it is not unapproachable as you might have thought! This year marks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UNESCO’s inclusion of Guqin art as on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Alongside the annual Guqin concert, we are delighted to present the debut issue of our Guqin magazine, inviting a wider audience to appreciate this musical art. 


Let’s kickstart with Chapter One... So,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uqin and Guzheng? 


Guqin Magazine (Chinese only): 

https://bit.ly/AMguqin 


#文物館 #中大文物館 #ArtMuseumCUHK #文化 #藝術 #Art #Culture #古琴雜誌 #GuqinMagazine #古琴 #Guqin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