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及系列出版品










小川環樹先生是二十世紀日本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本書是他學術著作的首個中文譯本。作者從幽微處見精深,通過對「風與雲」、「風景」、「風流」詞語的考察,窺見中國文學中諸多重要觀念的變化歷程;對於人們耳熟能詳的詩人詩作,也有獨樹一幟的闡發;他對以〈敕勒歌〉為代表的少數民族詩歌的研究,更是獨闢蹊徑,具有開拓性的創見。


全書譯文經小川環樹先生親自審校、增補註釋。書後附有興膳宏教授和譚汝謙教授的文章,介紹其學術成就與人格風範。






論中國詩
小川環樹 著、譚汝謙、陳志誠、梁國豪 合譯、譚汝謙 編


Chinese , 2018/07 Ch'ien Mu Lecture Ser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Tags: 文學, 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系列


210 x 148 x 20 mm , 352pp ISBN : 978-962-996-715-4



Related Products




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 (新封面重排版)





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





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 (1999年版新封面重排版)





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2015年新封面重排版)






中國古代科學








講座成立以來,先後蒞校擔任此講座講者之傑出學人,計有下列31位(截至2018年) [2] :

年份
講者
學院

1978
錢賓四先生
新亞書院創辦人

1979
李約瑟教授
英國劍橋大學

1981
小川環樹教授
日本京都大學

1982
狄百瑞教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1983
朱光潛教授
中國北京大學

1984
陳榮捷教授
美國徹淡慕學院

1985
楊聯昇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

1986
余英時教授
美國耶魯大學

1988
劉廣京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1989
杜維明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

1991
許倬雲教授
美國匹茲堡大學

1993
嚴耕望教授
台灣中央研究院及新亞研究所

1994
墨子刻教授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

1995
張灝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

1997
湯一介教授
中國北京大學

2003
孟旦教授
美國密歇根大學

2004
方聞教授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2005
劉述先教授
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6
王蒙教授
中國海洋大學

2007
柳存仁教授
澳洲國立大學

2008
安樂哲教授
夏威夷大學

2009
屈志仁教授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2010
榮鴻曾教授
美國匹茲堡大學

2011
勞思光教授
台灣華梵大學

2012
傅申教授
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2013
孫述宇教授
新亞書院校友、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創辦人

2014
包弼德教授
哈佛大學副教務長、東亞語言文明系講座教授

2015
余光中教授
台灣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2016 張洪年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
2017 艾爾曼教授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及歷史學教授
2018 劉笑敢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2]



同名叢書編輯
貴州人民出版社已與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合作推出“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系列圖書簡體版。 [3]
叢書選取許倬雲劉述先小川環樹狄百瑞朱光潛李約瑟楊聯昇諸大師演講傑作,形式生動,文字優雅。幾位大師各自立足中華傳統,放眼全球,以闡釋、創新中華文化為己任,高屋建瓴,深入淺出,從各個角度敘述中華文化的過去與未來,見解卓然,廣受讚譽。 [3] 叢書詳情如下:
一、實證發明精神創造中華帝國 [3]
李約瑟中國古代科學
二、唱頌中國詩歌之古韻古致 [3]
小川環樹論中國詩
三、追尋古典自由文化氣息 [3]
狄百瑞中國的自由傳統
四、追溯中西美學中的和與雅 [3]
朱光潛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
五、管中窺豹,細述中國文化淵源 [3]
楊聯昇 —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
六、儒、道、釋共融互通後的中國文化史 [3]
許倬雲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
七、在沒有孔子的年代,孔子如何延續 [3]
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


近年講座概覽編輯


劉笑敢(2018年)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新亞書院邀得著名學者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特聘教授及香港中大哲學系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劉笑敢教授主持三場公開講座。劉教授是知名中國哲學研究專家,不單為當今漢語哲學界中國哲學研究成果最豐碩的學者之一,他的道家哲學研究亦飲譽國際學術界。 [4]
第三十一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該三場講座於3月16日、17日及19日舉行,詳情如下:
第一講人性之古今:從孟子理論到科學發現
孟子講人性善,荀子講人性惡。實際上,關於人性善惡的問題,有很多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內容。孟子講的人性是普遍的嗎?是完全的嗎?是有差異的嗎?所謂人性善是客觀的事實還是我們的希望或假設?西方如何討論這個問題?現代科學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心理學家的監獄實驗和電擊實驗是否證明人性惡?兒童心理學的實驗是否可以證明人性善?我們今天應該怎樣思考人性問題?此演講試圖回答和討論這些問題。 [4]
第二講人性之有無與善惡:實然與應然
關於孟子的人性理論有很多重要研究,其中牟宗三和安樂哲(Roger Ames)兩者相反的觀點,正好讓我們展開進一步討論。牟宗三將孟子的人性解釋為康德的意志自由,有本質主義傾向;安樂哲則堅決反對本質主義的解釋,試圖說明孟子的人性理論應該按照過程哲學理解為「becomings」。他們二人都自覺地借用了西方哲學理論來解釋孟子之人性理論,但所借用的哲學不同,得出的結論就完全不同,而兩種觀點都明顯忽略了孟子思想可能的原貌。這提醒我們對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要有更自覺的意識和選擇,比如如何借用西方理論-是試圖逼近古代思想的真相,還是努力創造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新觀念?最後,我們也會參照現代科學實驗的發現來討論現代社會應該如何理解孟子思想,以及應該提倡什麼樣的人性觀。 [4]
第三講以直報怨與以德報怨:儒道合論
老子曾提出「以德報怨」的主張,而孔子則主張「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從字面上來看,二者是對立的,似乎是儒道之鬥爭的又一個實例。實際上,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都有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的考慮,兩者並不是同一個層面的理論。從兩者的理論背景和整體關照來看,孔、老兩者的主張都各有其根據與合理性。從現代社會生活的現實情況和實際需要來說,這兩種主張也是各有其必要性與合理性的。本演講試圖討論為什麼、以及在何種條件下這兩種看似對立的主張都是對的和必要的,以及這兩種理論在現代社會的價值。最後,我們會進一步比較老子的「以德報怨」主張與現代政治哲學的寬容理論的異同關係,指出古老的老子哲學仍然有其無可替代的現代理論價值。 [4]


艾爾曼(2017年)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新亞書院邀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胡應湘'58講座教授艾爾曼教授(Benjamin A. Elman),為新亞書院第三十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主講三場公開講座。該三場講座於3月3日、4日及8日舉行。 [5]
第三十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第三十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詳情如下:
第一講朝鮮鴻儒金正喜(1786-1856)與清朝乾嘉學術
在十七至十九世紀時造訪北京(朝鮮稱之為“ 燕京 ”)的李氏朝鮮(1392—1910)譯員與使節留下了豐富的日記與遊記,我們從這些記載中可了解他們眼中的清代中國(1644—1911),特別是從北京、熱河、避暑山莊一直延伸到鴨綠江邊境的京畿地區。金正喜在19世紀朝鮮學者中影響甚鉅,以擁有弟子三千(與孔子一樣)聞名於世。他年輕時曾隨朝鮮貢使造訪北京,結交諸多漢學文士。從他的多部著作和論述中,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後乾隆時期”中國與朝鮮文人的政治意識與文化思想。 [5]
第二講大逆轉:前近代世界中的中、日、韓(1590-1890)
十九世紀末日本之崛起與中國之沒落一直是漢學界和日本研究學界的主流說法。是次講座從一個在2006年出現的關於中日甲午戰爭的網絡爭議說起,探討二十一世紀中日兩國在歷史領域中正面對壘所帶來的新狀況,從而揭示戰爭與文化史之密不可分。日本明治維新作為“日本崛起”的代表事件,激發起現代主義者對“頹廢”的中國藝術和傳統歷史發起批判,並讓中國革命家在戰後的東亞世界得以利用“衰落的中國”作為改革的藉口。 [5]
第三講十八世紀日本與中國對皇侃《論語義疏》之再認識
公元1740年左右,日本儒學家發現了一部在南宋晚期已經佚失(1200-1250)的孔子《論語》疏證。這部《論語義疏》於1750年出版,其印本亦被送往中國,為中國中古經學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源。其書序言推介了一種學習經典文本的中古方法,出奇地與當時日本和中國流行的考證學運動十分契合。本講座討論這種早於古代已出現的語言學識見是否僅是一種巧合。 [5]


張洪年(2016年)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榮休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張洪年教授應新亞書院之邀,於2016年4月上旬為第二十九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擔任主講嘉賓,期間主講三場公開講座,與新亞書院師生及社會人士暢談對粵語語法、文學賞析的研究心得。
第二十九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第一講“語法講話:傳教士筆下的舊日粵語風貌”於4月1日在中大邵逸夫堂舉行,由院長黃乃正教授主持。張教授利用十九世紀傳教士來華時編寫的語言材料,研究舊日粵語的遣詞造句習慣,並與不同年代的粵語材料作比較,嘗試解釋語法變化的背後原因。
第二講“從一幅地圖談起:如何認識十九世紀香港的語言”於4月2日假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行,主持人為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鄧思穎教授,內容從一幅十九世紀的香港地圖上的漢字和英文拼音來擬構當時地名的讀法,推測這些地名是否根源於粵語,同時從當時地名的拼音分析粵語音系在這一百多年的調整和變化。
第三講“意在言外:誰在喊狼來了?”於4月7日在中大蒙民偉樓演講廳舉行,由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何志華教授主持,講座以魯迅的《祝福》為例,從敘事過程、人物對話、意像轉移等層面切入,研究祥林嫂故事中的話語權如何轉移,以及作者所用語言背後的涵義。 [6]


余光中(2015年)
台灣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榮譽退休教授及前文學院院長、前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余光中教授於2015年2月底訪問中大,主持新亞書院六十五週年院慶學術講座暨第二十八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其間,餘教授主講了三場公開講座,探討中西詩人和詩歌的特色與異同,並分享賞析詩歌朗誦的心得。 [7]
余光中教授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及詩人,以現代詩散文享有盛譽,著譯作品繁多,在當代文壇上卓然成家,舉足輕重。余光中教授對中大貢獻良多,於1974至1985年間任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其後亦多次訪問中大,2003年獲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銜。 [7]
余光中教授講座(4張)

餘教授三場公開講座詳情如下:
第一講龔自珍與雪萊
餘教授介紹了兩位同時代的著名詩人(皆生於1792年)——中國的龔自珍與英國雪萊,並以其生平背景、政治態度、詩文體裁和風格等方面作比較,分析兩位詩人及其作品的異同。 [7]
第二講中西田園詩的比較
在中國及西方的古典詩中,田園詩都是重要的詩體,皆源自神話傳說,但其發展方向則各不相同。大致上,中國田園詩之主角多為隱士,配角則為樵夫漁父,或文友書僮;西方田園詩之主角則為牧人或牧女,配角則有山林水畔之女神及出沒野外之半人半羊、半人半馬妖怪。 [7]
第三講詩與音樂──前言與朗誦會
餘教授介紹了詩歌朗誦的特色,並聯同香港詩人示範朗誦。 [7]


包弼德(2014年)
哈佛大學副教務長、東亞語言文明系講座教授包弼德教授(Prof. Peter K. Bol)於2014年4月上旬應邀訪問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新亞書院,主持第二十七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其間,包教授以英語主講三場公開講座。 [8]
包教授致力於中國七至十七世紀歷史上文化精英的研究。他自2005年起擔任哈佛大學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代表哈佛大學與復旦大學中央研究院北京大學等展開密切合作,先後主持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與中國歷史人物資料庫兩個大型數據庫。包教授著有《斯文:唐宋文化轉型》與《歷史上的理學》(中譯本分別由江蘇人民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8]

包弼德教授講座(5張)
包教授主講的三場公開講座詳情如下:
第一講道德哲學和社會運動:帝制中國後期的理學
哲學史的研究能否和社會史相結合?有些學者會認為不可能,或者不應該。宋明理學(或道學)首先在十一世紀晚期以一種道德哲學的形態出現,作為一條支流,與當時諸多更加佔據主流地位的士大夫文化並行。到十三世紀的時候,儘管面臨來自朝廷的反對,這一哲學傳統已經成為一個在東南士大夫群體中迅速發展的社會和意識形態運動,並在十三世紀末年獲得蒙古統治者的承認。面對這樣的歷史事實,我們能否在研究宋明理學的時候更適當地兼顧其社會史哲學兩個層面? [8]
第二講那些被選擇的和被放棄的道路:評價宋明理學在中國歷史中的角色
在帝制中國最後的七百年間,宋明理學(或道學)的文本傳統是精英教育的必修課。可以說,宋明理學是帝制後期中國政治文化精英名義上的意識形態。面對這一事實,我們要如何評價宋明理學這一傳統對中國歷史產生的影響?中國是因為宋明理學而落後於西方的麼?抑或是,帝制中國正是因由這一傳統才保持統一的麼?通過探討宋明理學在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能否學到一些什麼,從而使今天的中國有所獲益? [8]
第三講思想史的方法論
思想史曾一度被社會史和文化史淘汰而幾近死亡,然而近年來其研究正在美國的一些歷史研究重鎮中復興。不過,儘管思想史被看作一門跨國界的學科,其當下研究中的諸多方法論可以說是脫胎於以地中海文明傳統為核心的實證研究,並不立足於中國的文明傳統。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這些方法論不能運用於中國史的研究當中?而對中國思想的研究又能否改善思想史這門跨國界學科的方法論狀況? [8]


孫述宇(2013年)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翻譯系創辦人、著名翻譯家暨跨學科學者孫述宇教授應新亞書院之邀,於2013年4月中旬主持第二十六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其間,孫教授主講了三場公開講座,分別探討英語字母的音變、中國舊小說研究,以及從歷史及文化角度研析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方法。 [9]
孫述宇教授於五十年代畢業於新亞書院外文系,再赴耶魯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博士學位,其後返回中大創立翻譯系,亦曾任教於中大英文系和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美國愛荷華大學遠東系及台灣成功大學外文系。他致力研究中國舊小說,著作有《小說內外》(上、下卷)、《金瓶梅的藝術》、《水滸傳的來歷與藝術》等。在英文方面,孫教授近年多用心在研究古代英語,以及英語的來源與演變。 [9]
第二十六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詳情如下 [9] :
第一講–英文字母怎樣讀?
第二講–從鶯鶯傳紅樓夢
第三講–歷史與傳統:中國人要學怎樣的英文?


傅申(2012年)
著名中國藝術史學者傅申教授應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新亞書院之邀,親臨香港主持第二十五屆中大新亞書院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期間,他舉行了三場公開講座,探討中國歷史里水路交通發展與中國藝術發展的關係,並從藝術史角度剖析中國書畫鑑定之方向,還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10]
傅申教授現任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教授,是當今學術界極少數同時精通中國書畫史及真偽鑑定之學者,更被學界推崇為十位當代頂級書畫鑑賞家之一。 [10]
第二十五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的詳情如下 [10] :
第一講:書畫船—流動的畫室
第二講:幹隆丙寅— 幹隆鑑藏書畫的豐收年
第三講:一、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火前本全貌
  二、台北故宮唯一黃公望立軸真跡《九珠峰翠》的鑑定


勞思光(2011年)
台灣華梵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勞思光教授 [11] ,於2011年3月17日至27日期間,應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邀請,撥冗蒞港主持第二十四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12]
勞思光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及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被公認為當今漢語學術界最資深、硏究成果最豐碩,以及最受的哲學家之一。 [11] 勞教授學貫中西,著作極豐,無論文、史、哲學,乃至金石考證等方面,皆有論述,其中尤以1980年出版的《新編中國哲學史》,出版以後被港台大專院校廣泛採用為指定教材。 [13]
第二十四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的詳情如下:
第一講:錢穆與新史學潮流 [11]
I. "新史學"的涵義
1. 清末民初的史學新取向
A. 科學史學的取向——以Popper-Hemple Model為極端實例
B .社會實踐的取向——以歷史唯物論或唯物史觀為代表
C .改寫傳統的取向——以" 新學偽經考 "為代表
2. 錢氏的立場及硏究成果
A. 錢氏守護傳統的理論立場
B. 錢氏三面作戰之努力及其代表作
a. 先秦諸子系年 ——與科學主義的辯論
b. 國史大綱所顯示的史學觀念——作鑑觀點與民族情感
c. 劉向歆父子年譜對"偽經"說之否定——二十八證之大旨
II. 錢氏主張之疑點
1. 方法論問題——定點與循環
2. 歷史知識問題——知識之客觀普遍性問題
3. 對現代史學之觀察與參與問題——"入乎其內,出乎其外。"
III. 結語——渡向錢氏對現代文化之態度
第二講:錢穆與現代性 [11]
I.對“ 現代性 ”的不同態度
勞思光教授講座(3張)

1. 現代性的理想化
2. 現代性的妖魔化
3. 現代性的病理學立場(作為“不完全的計劃”)
4. 傳統主義的常態觀念
II. 錢氏的傳統觀
1. 傳統視為自足系統(文化特殊性之認定)
2. 非智性之排斥(對正面理據及反面批判之忽視)
3. 從文化之封閉面看現代文化
III. 結語——現代世界的旁白
第三講:錢穆與儒學之未來 [11]
I.簡論" 新儒學 "之發生與取向
1. 新儒學與文化危機
2. 新儒學與道德形上學
3. 哲學語言之演變問題
II. 哲學思維之史學化問題
1. 史學化的傳統面貌
2. 史學化之疑難
3. 錢氏所持的傳統史學觀(廣攝文哲的史學)
III. 錢氏對儒學之靜態構想
IV . 結語一發展或回饋
三場講座以錢穆先生的學術成就為經緯,綜述中國文化中新文學潮流,現代性及儒學之未來等重要課題,論析深入,見解獨到。 [12]


榮鴻曾(2010年)
美國匹茲堡大學音樂講座教授榮鴻曾教授應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之邀,於2010年3月10日至16日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第二十三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期間以歌頌香港文化為題舉行了三場公開演講。 [14]
榮鴻曾教授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加州大學康乃爾大學,現為匹茲堡大學音樂系教授。榮教授曾獲多項研究基金,包括美國古根海姆、福特、梅倫、台灣蔣經國基金等,以及香港研究資助局、藝術發展局、群芳慈善基金、北山堂基金及李嘉誠夫人基金等。 [14] 近兩年以英語發表的書本及文章包括《蔡德允傳》(2008)、《音樂與文化權》(2009)、《粵劇帝女花英譯本》(2010)、《香港的聲音》( 2009)、《京劇與地方戲》(2009)、《二十一世紀古琴音樂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9)及《蔡德允百歲》(2009)等。他亦曾在國內刊物發表多份中文文章、出版各種錄像及博物館展覽目錄等 [14] 。
榮鴻曾教授原籍江蘇無錫,生在上海,長於香港,在九龍華仁書院畢業後赴笈美國,先後獲加州大學工程物理學士、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博士及哈佛大學音樂博士等學位。 [14]
是次講座共分三場,詳情如下 [14] :
第一講:香港人睇香港戲:粵劇與文化權
第二講:重視民間音樂、認識本土文化:瞽師杜煥唱香港
第三講:香港文人蔡德允女史


屈志仁(2009年)
文物鑑賞家、博物館館長、藝術史家屈志仁教授(Professor James CY Watt)應香港中文大學之邀,於2009年3月27日至4月2日期間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六十週年院慶學術講座暨第二十二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15]
屈志仁教授在香港出生,在香港麗澤小學及拔萃男校完成初中後,赴笈英國,先在森麻實郡英皇公立中學(King's College, Taunton, Somerset)修讀,後考入牛津大學,在皇后書院(Queen's College)物理系畢業,獲頒文學碩士學位。1960年,屈教授返港並在香港大學物理系擔任助教,在此期間,經常問學中文系各學者,饒宗頤教授對他影響最深,為其國學、文史、藝術修養,打下穩固的基礎。 [15]
1971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新廈落成,內設文物館,屈教授出任創館館長,文物館藏品從“手空空,無一物”,到1981年他離任時,已累積至近兩千項。屈教授除了是傑出的博物館工作者、展覽策劃者外,他還是藝術史教育家。在出任文物館館長之同時,兼任當時的新亞書院藝術系講師,教授中國藝術導論及中國工藝史。1977年至1981年兼藝術系系主任及系務會主席。1976年休假期間,他任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人文科學客座教授。近二十年留美,亦任教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和在普林斯頓大學任訪問研究員。 [15]
縱觀屈教授的學術歷程,他最初在牛津修讀物理學。科學的訓練,加上牛津的博雅通才教育傳統,使他能夠很從容地,通過個人的天分、後天的閱歷、工作、經驗和努力,在完全沒有受過正統學院課程訓練下,“棄理從文”,成為國際級的文物鑑賞家和中國藝術史專家。他熟悉外文資料、傳統典籍,所以在文物藝術考證時,往往能夠引用別人所忽略的材料,游刃有餘,得心應手,而且言人所不能言。 [15]
2000年至今,屈教授任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席,並獲中文大學頒授榮譽院士銜。 [15]
本次講座共分三場,詳情如下 [15] :
第一講:藝術史與歷史(Art History and History)
第二講:談中國美術史(On Chinese Art History)
第三講:回顧《走向盛唐》(The “Golden Age” Revisited)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