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 1972
人民出版社以「現代史料編刊社」名義1980年11月初版,共兩冊;東方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共三冊,ISBN 7-5060-0985-4;2004年3月重排再版,共兩冊,ISBN 7-5060-1701-6)(注釋:因中共早期領導人物較少寫回憶錄,故本書突顯其重要性。對於張國燾的書中言論,均被大陸官方定性為歪曲事非之言,故亦有出版其反駁之書,而「我的回憶」一書在大陸皆以灰皮書(因封面是黑底或灰底白字)方式出版。)
----
張國燾(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字愷蔭,又名特立,出生於江西省萍鄉縣(今萍鄉市上栗縣金山鎮山明村)[1];中國共產黨發起人之一,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
目錄[隱藏] |
[編輯] 經歷
張國燾的父親張鵬霄曾任象山知事。張國燾少時進私塾讀書,於1916年秋,考入北京大學理工預科,1919年從預科畢業轉入本科。但是張沒有讀完本科,就成為職業革命家。在校期間參加了五四運動,擔任北京學聯主席,是北京學生領袖之一。
1920年跟隨李大釗參與籌組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下旬在中共一大當選中國共產黨中央局三人團成員(任組織主任),是中共的創始人之一。1922年二大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組織部長。在中共三大上,因為反對與國民黨合作,被批判左傾。四大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農工部主任。五大為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1927年7月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成員、負責人。1927年八七會議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1928年6月六大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並與瞿秋白一起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代表。1930年11月回國,進入鄂豫皖根據地,擔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四方面軍主要領導人。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時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副主席。
在長征時期,1935年6月,由洛甫(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等領導的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與張國燾領導的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地區會師。當時的紅四方面軍有近八萬人的強大實力,而紅一方面軍經過前一階段的長征,只剩近一萬人左右。會師後,張國燾取代周恩來出任紅軍總政委。因為張國燾堅決南下而中共中央堅持「北上路線」,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再次分裂。1935年10月5日,張國燾在四川馬爾康縣卓木碉自行成立「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史稱「第二中央」),張國燾自任中央主席,並單方面宣稱開除毛澤東、周恩來、博古、洛甫的黨籍。
1936年,中央紅軍已經在延安建立並鞏固了根據地,南下之後的損兵折將的張國燾被共產國際命令取消其「第二中央」,張被迫帶領紅四方面軍和任弼時領導的紅二方面軍一同北上,當年10月在甘肅靜寧縣將台堡(今屬寧夏)與紅一方面軍會師。到達延安之後張即被邊緣化,被剝奪了軍權並遭到批判。
國共第二次合作全面抗日後,1938年4月3日,時任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一說是代主席)的張國燾借祭拜黃帝之名逃離延安,遇上蔣鼎文後到了西安,投奔中國國民黨。4月11日周恩來到武漢漢口與張多次協商未果之下,4月18日,中共中央開除張的黨籍(於4月22日《新華日報》發表)。
張國燾投靠國民黨後,蔣介石視其為「對延安的致命打擊」交給軍統領導人戴笠「妥善運用」,但此後張國燾對中共(特別是主要以紅四方面軍為班底組成的八路軍一二九師)進行的策反工作收效甚微。
1946年至1948年張國燾在上海辦《創進》報;1948年底因政治環境變化,舉家遷到台北;1949年冬又移居香港。1949年至1952年10月張國燾任《中國之聲》雜誌社長;1966年開始為美國堪薩斯大學撰寫《我的回憶》連載文章,並於香港明報月刊刊登中文版。
1968年張國燾移居加拿大,1976年張突然中風,右半身癱瘓;1979年12月3日於加拿大多倫多病逝並葬於此地,終年82歲。
張國燾於1942年與楊子烈結婚,育有三子張海威、張湘楚、張渝川,三人皆在美國與加拿大定居。
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10月,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在北京中南海採訪毛澤東時問道:「您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什麼時候?」毛澤東回答:「那是在1935年的長征途中,在草地與張國燾之間的鬥爭。」「當時黨內面臨著分裂,甚至有可能發生前途未卜的內戰。」
- 《張國燾傳》 姚金果、蘇杭 著,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初版,ISBN 7224054941
- 《張國燾傳記和年譜》 路海江 著,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年4月初版,ISBN 7801369106
- 《張國燾》(中共一大代表叢書) 張樹軍 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ISBN 7202022168
- 《駁張國燾的「我的回憶」─長征篇》,香港中華兒女出版社2003年出版,ISBN 962-86523-2-X
- 《北上──黨中央與張國燾鬥爭紀實》 劉統 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ISBN 7219050305
- 《張國燾夫人回憶錄》 楊子烈 著,香港自聯出版社1970年初版
[編輯] 參考文獻
- ^ 江西上栗投資560萬修張國燾故居 文物出身惹爭議. 搜狐網.
[編輯] 外部連結
- 《中央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1935年9月12日
- 《中央關於張國燾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決定》1936年1月22日
- 《張國燾何以淪落到凍死加國》老年生活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